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弱、如此不堪!
如果他从不能保护亲近的人,那么,最后,他只能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那一夜,云沐雪还是哭了,哭得凄离,阳玄颢拥着她,一夜无语。
皇帝拒绝议政厅与三司商定的处理建议,也拒绝他们照例的请辞,朝野哗然,完全不懂皇帝在想什么。
紫苏一直没有任何表示,仿佛真的不问世事,但是,云沐雪知道,这位太后只是在等待,等待皇帝的决定——皇帝的作法其实正表示他在犹豫。
三位议政大臣同样明白,松了口气之余,也好奇了。齐朗求见紫苏正是为此事。
“能有谁?”紫苏笑得温和,“除了燕贵妃,还能是谁?”
“臣等知道,只是,不知贵妃娘娘是如何说的?”
紫苏搁下拈在指间的棋子,想了想,复述:“她说:‘陛下,您看着他们令臣妾母子分离,看着他们处罚云氏,以后,臣妾被除死了,您是不是还是看着?’就这样,怎么样?”
齐朗愕然,倒没有想到云沐雪如此胆大。
“她对皇帝是不同的!”紫苏微笑,“我现在算是信了。别的后宫说这样的话,皇帝只会生气,半个字都不会入心!”
齐朗倒是不同意:“臣以为是陛下亦有此想法。”
紫苏看了一眼棋秤,投子认负,她今天的心思不在这上头。
“景瀚!”紫苏轻声道,“那又如何?我不能那样想!”她是母亲,罪名不能由她的儿子担!
齐朗收拾着棋子,笑道:“只怕,陛下这一次不会看着了!”
“那就试试!”紫苏冷言。
云沐雪敢说这样的话,就是在挑衅——质疑母子之情、君臣之情,罪莫大焉!
齐朗想劝,但是,想想又没有说。这件事上,作臣下的没有发言权。紫苏不在意,皇帝会在意,倒不如让紫苏自己处理。
这样想着,齐朗便再次抓了一把黑子,问道:“猜子吧!”
棋局再开,这一次,两人下得认真,一个时辰以后,齐朗认负。
齐朗正要说话,就听外面匆匆跑进来一人,竟是赵全,还一脸惊惶。两人同时一惊,心中不安得很。
赵全进了内殿,便跪倒,话音都在颤抖,但说得还算清楚:“娘娘,陛下坠马了!”
棋子散落了一地。
天子身系天下安宁,即使折了半根头发也会惊动万千,何况是坠马之类的大伤,不仅紫苏被吓到了,便是宫外也有不少人知道。
紫苏第一时间赶到太政宫,刚下步舆,就见方允韶跪在昭信殿外,脸色青白,满头大汗。
方才赵全已经对她禀报过了,她知道皇帝是与方允韶一起骑马,皇帝坠马时,方允韶离得最近,却未及救援。
“方太傅起身吧!”紫苏虽然着急,却还是在方允韶跟前停下,温和地吩咐了一声,“天有不测风云,哀家知道皇帝在你面前素来任性,你不必过责于己!”
“谢娘娘,臣自知罪无可恕……”方允韶是真的万分自责,即使紫苏如此宽慰,他仍然无法原谅自己——他竟然没能保护皇帝!
紫苏叹了一口气,边往殿内走,边道:“请方太傅到偏殿候着,不要跪在这儿了!没有先生跪弟子的理!”
“是!”宫人连忙答应,方允韶也不好再跪,只能起身随宫人到偏殿等候消息。
紫苏尚能如此的原因是,路上就有赵全派去探消息的宫人禀报,皇帝虽然伤得不轻,但意识还算清醒,并未昏迷,紫苏是知道深浅的,听了这话儿,心便定了大半,否则,她哪儿还会有功夫与方允韶说“理”不“理”的!
齐朗是随紫苏一起来的,这个时候,他却不能跟着紫苏一起进殿,便站在殿外,方允韶此时也起身了,两人对视了一眼,齐朗不由一愣——方允韶竟是一脸欲说不说的为难。
稍一怔忡之后,齐朗心中便了悟了几分,眼神也冷下去,方允韶不觉移开眼,不敢再看他。
紫苏没进内殿,便听到阳玄颢强自压抑的抽息声与间或难以忍耐的痛吟,不由心痛,面上也没有掩饰,一旁的医侍见状,连忙低声解释:“太后娘娘,太医在为陛下正骨。”
紫苏点头,站在原地,没有进去,医侍这才松了一口气。
外殿的人心急如焚,宫漏声声都打在心尖上,内殿的人也是一头冷汗,不知多久,一名医侍从内殿出来,一边擦汗一边道:“好了,我们去煎药!”他手里拿着一张方子,正在看,竟没看到紫苏,直到被外殿的那人扯了一下衣袖,才下意识地抬头,不禁吓了一跳,连忙跪下。
紫苏看都没看他,径直走了进去,倒是赵全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一名太医正在为阳玄颢施针,紫苏抬手示意其他人不必出声,默默地看着儿子。
太医施针结束,稍稍退开几步,阳玄颢才看到母亲,连忙道:“儿子不孝,惊动母后了!”那名太医也连忙行礼。
“这时候还有必要谈孝道吗?”紫苏温言,走到床边,细细地打量儿子,见他虽然痛得脸色苍白,但是,确实没什么异常,这才真正放心。
“孩儿不能给母后行礼了!”阳玄颢强自笑道,稍动了一下,额头上便满是冷汗。
紫苏皱眉,训了一句:“痛还不老实!”
阳玄颢再不敢轻举妄动,陪着笑道:“是。”随即想到方允韶,又急忙道:“是孩儿自己莽撞,母后娘娘勿怪罪方太傅。”
紫苏正在检视阳玄颢的伤,听了这话,头也不抬地说:“方太傅素来稳重,自然不可能是他的缘故,哀家怎么会怪罪?”
“谢娘娘!”阳玄颢松了口气,不再说话,听母亲向太医询问自己的病情,心中十分愧疚。
不多会儿,医侍端了药进来,一名太医亲自尝了,正要将药交给皇帝身边的曲微,却被紫苏伸手接了过去,亲自给皇帝喂药。
阳玄颢方才听紫苏问明了方子,刚吃了一匙,才想起药里有宁神安眠的药,连忙交代:“太医既然说朕要静养,曲微,传旨,由议政厅主政,若不是紧急或重大的事务,便不必来请旨了,晚上递份禀报的奏章就行了。”
“是!”曲微低头答应,刚要转身退下传旨,就看到紫苏眼中的冷冽,心中不由一紧。
紫苏心中不悦,对皇帝这次受伤的前因后果更有数了,却只是眼神稍变了一下,面上并未表示出来。
阳玄颢服了药,便安静地睡着了,紫苏这才起身离开,几名太医也退了出去。
赵全低声禀报紫苏,后宫都在殿外,第一个来的燕贵妃。
紫苏颌首不语,到了殿外,果然看到所有后宫都在等着,齐朗与方允韶避嫌,都退到远处站着,不由想笑。
谢纹第一个说话:“臣妾惶恐,未能早点赶来,请娘娘恕罪。”这是请罪了。
紫苏倒没在意,伸手虚扶了一下,和煦地道:“长和宫本就离得远些,皇后无需自责。”
“谢太后娘娘不罪之恩。”谢纹谦恭地回答,却听紫苏随即就说:“皇帝无大碍,但是,不可妄动,总需要人尽心服侍,皇后就多费心了!安嘉就先送到慈和宫吧!皇后可放心!”
“臣妾遵旨!”谢纹只能答应,在紫苏的示意下,起身进殿。
谢纹离开后,紫苏看了一眼其他妃嫔,淡淡地道:“太医说了皇帝要静养,你们就不必来打扰了,每日遣一人过来请安问候即可。这事……便由慧贵妃安排。”
尹韫欢有些不敢相信,却更不敢推辞,躬身行礼:“臣妾遵旨。”
“你行事周到,哀家是放心的!”紫苏点头,笑了笑,“皇后要照顾皇帝,这后宫的事情亦由你费心了!”
尹韫欢一愣,再不敢答应。连忙推辞:“臣妾愚昧卑陋,岂敢担此重任……”
“不必过谦,你前次便做得很好。”紫苏微笑着勉励她。
尹韫欢不好再辞,只能又进言:“臣妾谢娘娘厚爱,不过,此时与前时不同,不若臣妾与燕贵妃同理后宫事,请娘娘恩准。”
紫苏淡了颜色:“燕州事未了,燕贵妃宜退居避嫌,岂能再理事?”
尹韫欢一惊,知道再推辞就惹怒紫苏,只能应下:“臣妾遵旨。”心中却暗道:“退居避嫌?岂不是已认定燕州有罪、云家有罪?”
这个意思所有后宫都明白,当下便心思各异地行礼退下。
紫苏登舆,齐朗与方允韶过来行礼,却听她淡言:“皇帝既命议政厅主政,齐相必定事务繁多,棋日后再下吧!”
“臣遵旨!”齐朗行礼答应,恭送太后离去。
赵全知道紫苏动怒了,到了慈和宫,一路随紫苏进殿,一路给宫人使眼色,令众人退下,免得被紫苏迁怒到。
进了殿,紫苏深吸一口气坐下,却终是难以按捺,挥袖将手边的棋秤推下,黑白子落了一地,赵全等人跪了一地。
出了宫门,方允韶刚要走,就听齐朗唤住他:“方太傅,你当真无话对本相说?”
方允韶心下一惊,却仍未开口。
“既然如此,本相也不强求了!”齐朗平静依旧,语气却冷淡了下来,摆明了现在不说日后便不相干的立场。
方允韶苦笑,叹息了一声:“并非下官不说,实在是不知如何说才是!齐相容下官晚间登门详谈如何?”
“也好!”齐朗见他神思不属,想必是心绪极乱,也不强求。
晚膳时分之后,方允韶才登门,到了齐府的书房,齐朗已备了茶具相候,方允韶接过茶盏,什么客套都没有,便说起皇帝坠马的经过:“陛下今日本就有骑马的计划,但是,兴致却不高,我便问了一声,陛下说:‘朕真的不知云家是否罪极至此!’下官对朝政只知一二,也知道此事极复杂,便没答话,只是引陛下骑射散心,后来说到打猎,我便道:‘首要专心,一心一意,切不可左顾右盼,认定一只便不可放松。’陛下点头应是,却又极轻声地说了什么,我也没听清,不多会儿,陛下又是如释重负一样,神态极轻松,我正要放心,陛下便疾驰而出,跟着就……”
第二十二章 叶落知秋(上)
更新时间2007…11…26 8:17:00 字数:0
《元宁实录&;#8226;顺宗卷》
崇明十三年四月,帝坠马。皇后日夜守于太政宫,亲奉医药,帝伤愈方返长宫,天下自是称贤德。其间,议政厅主政。
崇明十三年五月二十,尹朔逝于家。
齐朗听到紫苏那般吩咐时,并无惊讶的表示,只是点头应下。她说:“燕州的事情尽早了断吧!”
四月十六,宜嫁娶的好日子,议政厅颁下对燕州世族的裁决,阳玄颢默许了,因为裁决中未提及云氏,只言:“云氏之案尚在议中。”
燕州世族很平静,燕州上下都很平静,因为,所有人都在等下一道旨令,果然,五天后,议政厅正式颁文叙功,立下战功的军士与燕州各家有奖赏,唯有云氏没有。
阳玄颢质问,谢清答得坦然:“云氏之案未结,功过难定,奖赏只能及人,无法加于家门。”
不少人看出了其中另有深意,但是,这不是京中上下关注的焦点,更多的人将关注的目光投于齐府——四月二十八,齐府传了喜讯,齐相夫人诞下嫡子,母子均安。
议政大臣的嫡出子嗣是有恩赏的,一般多在三朝之日降旨,但是,四月三十那天,宫中无旨。这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虽然后来在五月初二那天,所有应有的恩赏都降下,也说了是因为皇帝的伤事,宫中一时未及布置,但是,这个理由有多牵强,所有对宫廷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这种恩赏与荫封什么的不同,不需要经礼部,直接由宣政厅与少府办理,最后由皇帝降旨颁赐,世族更是从妻侧有孕时就需要呈报有司。宣政厅与少府不可能等孩子出生才准备恩赏的事情,一般从知道消息就开始准备了。像齐朗这样兼着太傅的身份,还需要准备两套,因为无论男女都是有恩赏的。要知道,齐书莞出生时,齐朗尚在丁忧,应有的恩赏也是在三朝这天到齐府。
皇帝对齐朗的不满几乎未加任何掩饰。
朝廷上下为此人心浮动。
谢纹却是知道皇帝为何如此——不仅是对齐朗不满,也是对太后不满。
人在病中总是想要特定的人陪伴,阳玄颢想见的是云沐雪,而不是她,紫苏却用一句话令云沐雪根本不能见驾,皇帝如何不恼?
四月三十,谢纹依着规矩请皇帝用玺颁赐,阳玄颢口上答应,却就是不用玺,她不好反复地催,便只能任由皇帝拖过当天,她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冷笑,比谁都明白皇帝的意思——想与太后“谈谈”罢了。
不过,谢纹没有想到紫苏根本不来见皇帝。
第二天,慈和宫便报太后染了风寒,阳玄颢还得呈请安的书笺过去。当天,皇帝收到了一份直呈御前的奏章——宗正的奏章。
宗室的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