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荒R谎?br /> 所以,我对永宁王府网开一面,并且维持永宁王原有的仪制,而不是像对其它十勋王那样,降低仪制,甚至贬爵、废为庶民,我也将亲祭圣烈大皇贵妃的温陵写入皇室的大礼制,断绝后世杀减仪制的可能。
尽管如此,我始终都认为皇叔不适合为帝。
皇叔也从不讳言这一点,例如,他从不希望我学他的行事风度,在我元服礼的前一晚,他很清楚地告诉我:“淳儿,如果你想成就帝业,就认真地看清你父皇行事手腕,如果你只是想逍遥显赫一生,就看着我吧!你想清楚,明天告诉我答案,无论你选哪一个,我都会助你!但是,这个选择只有一次,如果日后,你改变想法,我会亲自处置你!”
父皇的性子很冷淡,或者说是很阴沉,我面对他时,总觉得不自在,并不是书上所说的帝王气势,而是仿佛被毒蛇盯住的阴寒,打心底直冒的阴寒,相信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那此功勋之臣总会说太祖皇帝是如何的磊落坦荡、顶天立地、威加四海,其中深意不言而喻,皇叔却总是一派光风霁月的器度,待人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是,永远不失身份,所有人都会在很短时间内为他折服,至少我没遇到过例外。
我同样眩目于他的风度,只是,由于亲近,我可以看清他的全部,而不只是他展于人前的部分,所以,我很清楚,皇叔的本性其实就是四个字——任性恣情,可是,这种本性被他完美地掩在随性自恃的高贵优雅之下,无人察觉。
也许,父皇是知道的。毕竟,我清楚地知道,皇叔与父皇独处时是从不掩饰自己的,有皇叔在场,父皇的阴郁会轻很多,至少,我会感觉自在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孩子的关系,皇叔格外喜欢孩子,对皇族子弟都很好,但是,只有我在他的王府住过,他曾半开玩笑地说,因为他也是三皇子。
真正的原因也许皇叔也说不清,但是,他对我特别的偏宠却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甚至是在王妃不喜欢我的情况下,他仍然对我关怀备至,那时,所有人都认为,皇叔打算过继我承袭睿王的爵位。
在元服礼前,我也这么认为,甚至想过,那样的生活也很好,可是,我没有想到,皇叔会对我说这么一番话,因为他的话,我整个元服礼都过得昏昏噩噩,本来就一夜没睡,又不知道该怎么选,我的脑袋里乱得像锅粥,头涨得难受。
皇叔并不是开玩笑,睿王的权威朝野俱知,靠的就言必行,行必果。
挑衅者,杀无赦。
皇叔不喜欢皇后,温陵整修之后,他不允许皇后入温陵祭拜,父皇说皇叔是将圣烈大皇贵妃病情加重的缘由算到了皇后头上,皇后又一次次地与皇叔作对,两人的不和在朝中众所周知,以至于按礼制册嫡皇子为东宫一事在朝中无人敢提,皇后一系倒是提过,可每次都被皇叔驳回。父皇对皇叔的任性从来是纵容的,再说,父皇的身体很好,立储并非迫在眉睫之事,他也就顺从了皇叔的意见。
说到身体,在与皇叔亲近之后,我才发现,皇叔的身体并不好,皇叔说是先天不足之证,只能慢慢调养,即便有无数的名医珍药围着他,每到初春、秋末,皇叔仍会病个两三回,因此,每年,皇叔都会在宫中住些日子,父皇很紧张皇叔的病情,必要亲自看问才能放心,有一次,父皇新宠的美人觉得奇怪,皇后冷言:“睿王妃那个出身哪懂得调养?皇上赐到王府的仕女都是知晓医药养生的,偏偏睿王殿下不沾二色,将那些仕女一一遣送,皇上还说不得!只有将他留在宫中将养,才能放心!”
这话没错,却让皇叔与皇后的嫌隙更大。
我知道这些,却从没想过要争储位,那时,我只有十岁,母亲过世后,那段痛苦的经历固然是刻骨铭心,但是之后皇叔对我关爱有加,我心中的愤恨也渐渐消失,那五年中,我真的没有想过要争权位。
现在,皇叔要我决定以后的人生,我如何决定?
流年往事(3)
更新时间2006…11…6 9:58:00 字数:0
生在皇室,我当然无法视权贵如浮云,就如圣清的孝仪长公主所言:“生在皇家,一生一世必离不开权争两字。”我不相信有哪个皇族宗室会放弃权力,会不争夺利益,即使通达如皇叔也没有放弃圣烈大皇贵妃遗留的权力,也同样与皇后争锋相对,他掌握着永宁王府的人脉、权势,面对一心削弱世族权势的父皇,我相信,他并没有退让一步,尽管他与父皇的关系融洽,对父皇更是忠诚不二,只是,这些都无法让他舍弃他所守护的东西。
我到底要走哪一条路呢?
我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皇子,元服礼并不隆重,所有的仪式在正午前就结束了,按照皇室的礼制,皇叔并没有参加我的元服礼,为我束发的是父辈最亲长之人——父皇的兄长宁王。
这意味着皇叔不可能过继我了,因为我已经不是“幼儿”。其实,后来想想,没有在元服礼前告诉皇叔答案,本来就表明了我的选择——逍遥显赫?还有比承袭睿王的爵位、权势更方便的途径吗?
宁王是太祖皇帝的长子,却因为母系的原因备受冷落,只有在这些礼仪需要的场合才能看到他,也许是郁郁寡欢的关系,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我的元服礼由他监护,我明显的失神自然被他察觉,因此,在仪式结束后,他并没有离开,而我竟然没有发现。
“三皇子,你在想什么呢?”天色渐晚,宁王终于开口询问我,以致我吓了一跳,连忙见礼。
宁王并不在意,重复了一遍问题,我却无言以对。
“三皇子,你很幸运,有睿王保护你。”也许是察觉我的为难,宁王淡淡地一笑,感叹了一声,随即便站起来,准备离开,我恭送他到殿门前,他却站住了,没有急着出门,转过身细细地打量我,我不解得很,只能迎着他的目光微笑,半晌,他皱眉,摇头道:“三皇子,你不是睿王!也是!”他自嘲地说了最两个字,仿佛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
“皇伯?”我瞪大了眼睛,宁王却笑了,那是他当天唯一的笑容。
“你到底没有夏家的血统……三皇子,睿王是独一无二的,不是模仿就可以的!比如,我方才那句话,睿王听了根本不会动容,他只会很平淡地说,他本来就不是。”
我感觉很无力,那些年,我的确在学皇叔的风度,却总是不得要领,今天被宁王一语道破,我连恼羞成怒的心情都没有,只觉得沮丧。
“三皇子,你是阳氏子孙,却不是睿王的子嗣!”说完这句话,宁王就离开了,留下我呆呆地站在原地,无法动弹一下。
那天深夜,我用父皇给我随时出入皇宫令牌叫开宫,直奔睿王府,连通报都没有就闯进了皇叔的书房,他盘膝坐在榻上,正在打棋谱,我的闯入并没有让他惊讶,他依旧笑着让我坐到身边,挥手让紧张的王府下人退下。
“这么急做什么?一身的汗!伤风怎么好?”皇叔打量了我一番,立刻就是一阵数落,我喘着粗气,靠在他身上平息,心中却觉得很舒服。
过了一会儿,我的呼吸平定下来,我才站起来,笔直地站在他面前,郑重其事地说:“我要成为父皇那样的人。”
“想好了?”皇叔屈起一只手臂支着头,靠在矮几上,另一只手扶着撑起的腿,很温和地向我确认。
我用力点头,目光紧紧地盯着他。
皇叔却笑了,一把将我拉到身边,轻敲我的头:“这么紧张做什么?怕我失信?”
“不是的,皇叔!我……”
“好了,你先休息吧!今天还没累够?”他打断我的话,扬声唤人进来,送我到王府内的居所休息。
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皇叔已经上过朝回到府里了。我被他的贴身内侍领到后堂,进到屋里,我才发现,并不是只有皇叔在等我。
都是熟人,都是皇叔的心腹,我不止一次见他们——永宁王、晋国公与议政首臣苏明。
“三皇子行过元服礼了,齐公、苏相,你们不见礼?”皇叔坐在首位,用不满地语气提醒他们,却让我吓了一跳。
“参见三皇子殿下。”他们参拜大礼,我无措地望着皇叔——皇子元服礼之后,王爵以下见之都以大礼参拜,以明君臣之分,我知道这一点,却仍然在那一刻不知所措。
皇叔没有开口的意思,只是微笑着看着我,我深吸了一口气,上前扶住两人的手臂,连声道:“两位大人快请起!”
皇叔招呼我站到身边,示意他们坐下,跟着开口就问:“苏相,二皇子已经封二品王爵,三皇子的册封如何?”
苏明眼中闪过惊诧,起身回答:“殿下,三皇子刚行元服礼,册封王爵要等到明年,下官并未过问此事。”
皇兄就是在行过元服礼的第二年才封王的,这本来也是循例而行。
皇叔摇头:“没这个规矩!本王当年不是元服礼当天就册封为王爵了吗?”
“殿下是特例!太祖皇帝的诸位皇子都是在元服之后一年才封王的。”永宁王出言反驳。
“当今皇上也是元服的当年就封王的。”皇叔笑着举例,“三皇子的册封还是尽快进行得好。”
永宁王一下子盯住我仔细打量,苏明也是,倒是那个年纪不小地晋国公,呵呵一笑:“殿下,三皇子可不是嫡皇子。”
“嫡皇子?”皇叔轻轻地重复了一声,笑得温柔,“齐公,这与嫡皇子有关系吗?”这是我记忆中,皇叔唯一一次表露出对嫡皇子的嫌恶,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点。
晋国公点头:“殿下的眼光不错!”说着赞许地看了我一眼。
皇叔转头看向我,温和的笑容中多了一分骄傲,让我心头一跳。
“齐公也有同感?”皇叔笑了笑,便看向晋国公。
这一次,晋国公却仿佛没有听见一般闭上了眼睛,永宁王与苏明此时也收回了目光,也没有说话,皇叔仿佛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开始与他们商议国事,我站在一边静静地听着。
三个月后,我受封二品王爵,号裕,可以参加朝会议事了。
就在同一年,准确地说,就在我封王的当月,礼部有官员上书,请求将顺淑皇后迁入太祖的皇陵,朝中哗然,当时是大朝会,我站在离皇叔有些远的距离,丝毫看不到他的脸,可是,我敏锐地感觉到皇叔已经怒发冲冠了,这让我下意识地动了一下,整个人都颤栗了。
父皇一言不发地收下那份奏章,跟着就问朝臣还有无上书,没有人回答,父皇便退朝了。
所有人都匆匆离开,皇叔也离开大殿,我急走几步,靠近他,却只见到他一脸平静的笑容,只是,他眼神很深遂,凝着我看不清的情绪,我不安地伸手,却被他挥手挡开,一瞬间感到的体温竟是不寻常的冰冷,我更加焦急,握住他的手,确信不是我的错觉之后,我大叫:“来人!宣太医!”
“胡说什么!”皇叔皱眉,抽回手,罕见地敛起笑容,“裕王,你失仪了!”
我被他堵得说不出话来,心中却急得上火,脸涨得通红,皇叔见状噗地笑了,拍着我的肩,笑道:“都是大人了,还这般轻率!”说完,揽着我的肩向外走。
没走两步,父皇的心腹内官就跑了过来,连声道:“睿王殿下,您没走真是太好了!皇上请您到御书房。”
皇叔看了他一眼,拍了拍我的背,吩咐:“三皇子,你该去做功课了。”说完就随那人前往御书房,我仍有学业要进行,可是,那天,我在回宫的路上改变了方向,绕过宫中的侍卫,我悄悄到御书房外等待皇叔。
不能说我有心窥视,在宫中,我还不敢做这种犯大忌的事情,毕竟,那里是御书房,而且,精锐禁军早已将御书房围起,我根本无法靠近,可是,我当时攀上了树,也透过窗口,我将御书房里的情形尽收眼中。
听不到父皇与皇叔的对话,可是,就我看到的情形,我很庆幸,此刻面对皇叔的不是我。
据说,圣烈大皇贵妃的怒火无人敢领教,即使是太祖皇帝也不会在她震怒时出现,因为,她会迁怒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如我出生时的那一次,父皇宫中的宫女、内侍尽受牵连,怡王妃身边的宫女、内侍全部被杖毙,其他人被杖责两百,禁锢福事堂,内药堂所有管事被杖责两百,连内宫执事都被鞭笞一百,除了这些受王妃牵连的,当时宫中还有不下百人无妄受责。
在我的记忆中,皇叔没有动怒过,唯一勉强算得上的是那次杖毙欺辱我的宫人,可是,所有人都极为敬畏他,根本没人敢做可能惹怒他的事情,这一次,我总算有点明白了。
御书房里一片狼籍,皇叔坐在书桌边的地屏上,父皇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