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谢遥皱眉,面有难色:“娘娘,南疆事关重大,湘王经略多年,不便轻动,臣以为,还是不要如此匆忙为好,而且,永宁王对南疆也不是十分熟悉,人选也好定啊!”
紫苏看向兄长,永宁王轻轻点头,表示谢遥说得的确是实情,紫苏抿紧嘴唇,半天才道:“也好,那就,也不理会南疆防务的事,一切仍由湘王决定,但是,湘王监督皇帝学业的事不能改!”
“是!”永宁王与谢遥恭敬地领命。
“臣等告退!”谢遥与永宁王退出长和宫,齐朗向谢遥示意,自己还有事请示,昨天他也已经告诉过谢遥是关于少府库存的事情,谢遥微一颌首,便离开了。
“帝师的人选,娘娘可决定了?”齐朗终于有机会问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你说呢?”紫苏好笑地反问。
齐朗似乎松了口气,笑道:“你会不会把人逼到死角了?”
“我现在已经在死角了!”紫苏没好气地说,若非如此,她何必去惹湘王,她现在就是要让湘王陷入孤立,让他去争,只有如此,她才能安全。
“湘王只怕也有数!你不是说要和睦吗?”齐朗笑问,抓着她的话柄不放,却只是开玩笑。
紫苏笑得很开心,反问:“我说的有用吗?我现在这个太后,不过是挂个裁决军国大事的名义,别说湘王与谢老不服,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呢!”说到最后,紫苏的神色变得凝重不已,隆徽皇帝的遣诏拟得蹊跷,紫苏到现在都没弄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让自己有机会摄政。
“您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怎么行?您要知道,您现在的处境,需要吸引更多的人,否则,您是无法摆脱约束的!”齐朗笑道,“不过,你知道郑秋吗?”
“和你同年的那个状元嘛!”紫苏记得,那年的事情,她是印象深刻。
“他在翰林任职,很有才华的一个人!”齐朗推荐。
紫苏愣了一下,才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说帝师?你不想当吗?”阳玄颢尚且年幼,此刻成为帝师,也就意味以后可以得到他更多的信任,尤其齐朗还年轻,算起来,他可以主持大局的时候正是阳玄颢亲政以后,紫苏以为,他应该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她需要为儿子找的太傅不仅要有才华,更要使阳玄颢能够与同心同德,她不能在做事的同时,还要应付来自儿子的威胁与异议,因此,齐朗是必不可少的人选。
“当然想!”齐朗实话实说,“只是多找一个人而已!省得有人说话!”
“改天先让哀家见见吧!”紫苏不急着答应,。
“等娘娘安顿好,臣再领他晋见。”齐朗遵命,接着,从袖中取出一本奏章,开始照本宣科:“先帝驾崩后,少府清点各宫……”
齐朗离开长和宫后,又与谢遥等人处理公事,回到家中已是晚上,下人早已准备好晚膳,还有几个客人,只等他回府了。
“郑兄!吴兄!两位久等了。”齐朗拱手为礼,郑秋和吴靖成是他在考场上认识的,已是好友,倒是旁边的三个人,齐朗并不认识,“这几位是……”
郑秋一向寡言,也不擅交际,那三人并不是他带来,他便坐回原位,一言不发,齐朗也知道他的性子,不计较他的失礼,看向吴靖成。
吴靖成是和他们同年考中恩科的进士,与郑秋一样出身寒族,但是,他长袖善舞,如今已是正六品的户部主事,前途很被看好,他笑着为齐朗介绍:“这位是监察司主簿于第中,这位是他的同僚冯息,这位是都察司判书柳如晦。——都是我的酒友!”
“酒友?”齐朗失笑,“你今天是要打我家中那壶‘碧酿’的主意了,是吧?”
“那是自然!上次你说只有你我二人,会糟蹋美酒,今日,我可带够了人了,别吝啬了!大家都是朋友嘛!”吴靖成陪笑着说,自从齐朗一时不慎漏了口风,说自己家中有一壶“碧酿”,吴靖成就十分垂涎。
齐朗皱眉:“那我得考虑一下,这份友谊是否值得了!”
“别这样!齐兄,你也知道,‘碧酿’是永宁王府特制的佳酿,一半要进贡给皇上,另一半留在府中,我们这些人真是只闻其名,难得一见,你就别小气了!你和永宁王府的关系好,一壶酒而已!”吴靖成摆出一付谄媚的模样对齐朗道。
齐朗白了他一眼:“拜托!别说得那么轻易!这壶酒也是我好不容易得来的,哪有你说得那么容易!”
“酒就是用来喝的!齐兄就别吊他们的胃口了!”郑秋摇头,“我可是饿了,齐兄忙了一天,不累吗?”
齐朗笑道:“我不正在调剂吗?林伯,去把‘碧酿’拿来!”
老管家忙应声去取,不一会就取一个精致的白瓷瓶,小心地放在桌上,看那瓶的大小,估计也就够几个人浅酌恰情一番的,齐朗也不吝啬,打开之后,自斟了一杯,就请各人自便,其实,碧酿虽然珍贵,却是齐朗少时常喝的东西,永宁王妃对他与谢清向来大方,想喝多少都有,不过,永宁王府鲜少外赠碧酿也是实情,这份也是紫苏私下送给他的。
“‘碧酿’果然是名不虚传,我们今天是在饱口福啊!齐大人真是慷慨!若是在下,此等美酒是断然舍不得拿出来的!”柳如晦细细地品了酒,不禁笑说。
很久没品酒了,齐朗也很满足地饮了杯中的酒,笑道:“独自饮酒是伤身的,这壶‘碧酿’我也是一直舍不得拿出来,不过,今日遇上同道中人,分享一番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听说只有打了大胜仗,永宁王府才会拿出‘碧酿’犒劳军士,而且,此酒也鲜少外赠,不知齐兄这壶是何来历啊?”于第中好奇地问道。
齐朗微微愣了一下,才淡淡地回答:“也没什么来历,不过是当年回乡之时,故人所赠。”
“看来传言也非空穴来风!”郑秋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齐朗却听出了些许深意,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吴靖成见状,也放下酒杯,问郑秋:“郑兄也听到传言了?”
“没错!”郑秋淡语,齐朗的神色一敛,随即便轻笑着问吴靖成:“靖成,是什么传言?”
“也还不是什么不堪的流言,说是齐兄与太后之间是青梅竹马,关系匪浅!”吴靖成如实相告,却也小心翼翼地观察齐朗的神情。
齐朗倒没什么表示,点头笑说:“倒也不假,只是,怎么连郑兄也知道了?”
郑秋一向不管闲事,对这种小道消息更是漠不关心,居然连他也略知一二,就太奇怪了!——显然他还不止是略知一二,倒像是一清二楚!
“传得如此之快的消息,绝对是人为的!”冯息说得直截了当,有些不满的意味。
齐朗却没动声色,静静地饮一口酒。
齐朗一向注重舆论,吴靖成从一开始就与他成莫逆,他也用吴靖成的才能笼络人才,于第中等人既然被他领来,就是自己人了,说话自然也就预设立场了,倒是郑秋,虽与齐朗交好,却从不管这些事,只与他谈论文章诗赋。
“应该是湘王吧!”吴靖成在其他几个的怂恿下,试探地开口。
齐朗眉头微皱,冷冷地斥责:“这种话能说吗?对皇室不敬可是死罪!靖成,你说话也太不注意了!”
吴靖成很难堪地低头不语,几个人见齐朗似乎不想再说,又闲话了一番,便讪讪地起身告辞,只有郑秋依然坐在那儿。
不一会儿,吴靖成却又转回齐府。
“齐兄,你觉得这三个人如何?”吴靖成坐回位置,很认真地问道。
“柳如晦值得一交,其他两人就免了吧!”齐朗笑说,吴靖成点头,但还是追问:“那传言呢?你有什么打算?”
“我会告诉太后娘娘,她应该能处理!”齐朗简单地说,并未放在心上,这种空穴来风的流言杀伤力并不不大,只是,传言背后的用心需要好好思量,这些,齐朗并不打算告诉他们。
郑秋插了一句:“你似乎很相信湘王?”他看得出,齐朗方才斥责的话语确实有几分真心。
齐朗笑了笑,说:“湘王是从小看着我们的长大的人,我们都很尊敬他,而且,他不会为了私怨而置国家于不顾,我相信他!”
“这么肯定?”吴靖成却有些怀疑,他出身贫寒,见多了世态炎凉,对人心还是很怀疑的。
齐朗笑了笑,不想与他们说这些事,而且,其中的内情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他转向郑秋,笑说:“郑兄,知道你不喜欢官场的是非,我为你找了好差事!”
“什么?”郑秋有点兴趣。
“教书!”齐朗笑言,“不过,你的学生可是天下第一尊贵之人!”
“帝师?”吴靖成先反应过,讶然失色。
“很奇怪吗?”齐朗见郑秋也是一脸惊诧莫名的神情,不禁失笑。
“论学识,论身份,论资历,怎么也算不到我啊!”郑秋坦言。
“不错,而且,一直以来,不都是由王家人担任帝师的吗?”吴靖成也说道。
“王家人自然会有,但是,帝师不会只有一个!”齐朗笑着为他们解说,“再说,一切都要看宫里的意思,王家人也不是每次都是帝师!”
“靖成,你跟柳如晦说一声,注意陈家的动态,另外两人就不要太深交了!”齐朗交代。
郑秋一言不发地听着他们的对话,默默地饮着酒,仿佛什么都没听见,齐朗也不在意,和吴靖成说完,将他送走之后,才又看向郑秋,有些无奈:“还没找到人?”
郑秋低头看着酒杯,轻轻地说:“萍水相逢而已,哪能那么快找到!”
“找到了,你又打算怎么办?”齐朗盯着他,认真地问。
郑秋又一言不发了,齐朗看了他好一会儿,欲言又止,最后开口道:“我说的事,你觉得如何?”
“帝师吗?”郑秋抬起头,看着他,“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我现在真的不想做!”
“师兄!你的才华不在我之下,我真的希望你能帮我!为了一个女人,你值得吗?找到又如何?你该知道,她早已嫁人了!”齐朗只能无奈地重复不知说过多少遍的话。
“见不到她,我无法死心!即使知道只是一场游戏,我还是不死心!”郑秋十分坚持,即使心如刀绞,他还是希望,能够再看一看心中那个人。
那么纯真甜美的她,真的只是玩一场感情的游戏吗?
齐朗看着他,只能轻轻摇头,很多事情,他真的不能说,郑秋不明白,但是,他是世族出身,他太情楚了,很多世族女子在出嫁前都会将感情视为游戏,只要不出格,家人也多由着她们,毕竟,她们都是重要的棋子,只要听话,其它的事情,是没人会管的,在郑秋看来深刻的感情,在她们眼中,也许仅仅是一个赌约、一份谈资、一个笑话,尤其是对郑秋遇到的那个人……
“郑秋,字守天,祖籍汜州丹城,父早亡,由寡母抚养成人,隆微七年考取会试,隆徽十三年考中状元……”赵全将郑秋的资料细细地报告给紫苏,但才开头就被打断。
“这种资料吏部多得是!哀家还用得着你去查吗?”紫苏不悦地说。
赵全犹豫了一下,取出一张纸呈上,退在一边不语。
紫苏看了之后,脸色有些不好,但是,很快就恢复了,让赵全退下,随手将纸放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紫苏眼中的阴霾却渐渐散去。
第四章 碎月无痕(上)
更新时间2005…4…28 21:17:00 字数:0
《元宁史记·;湘王世家》
隆徽十八年十月二十六,仁宣太后颁发谕旨,任尹朔、齐朗、王素、王少寒、郑秋、方允韶为帝师,王为督师。
尽管郑秋不太情愿,但是,齐朗一旦定了主意,就是谁也改不了的,最后,郑秋还是随他去中和殿晋见太后了。
跪拜行礼,郑秋第一次真正看清皇太后;而坐在书桌后的紫苏却只是很冷淡地招呼了他和齐朗,让他们坐到一旁,随即又继续批阅手中的奏章,齐朗一时也不清楚紫苏要做什么,但是看到在一旁伺候的赵全脸上的神色,齐朗有了一丝了悟。
“景瀚!”紫苏放下批好的奏章,淡笑着唤齐朗。
“臣在!”齐朗忙起身应答,郑秋也跟着起身。
“这就是你说过的郑秋?”紫苏看了郑秋一眼,倒也没什么厌恶的表示。
齐朗更确定紫苏一定是知道什么了,这种不明朗的态度让他有些不安,不动声色间杀机立现,对他和紫苏都不陌生,但是,他却也只是恭敬地回答:“回禀娘娘,正是!”
“哀家看了吏部的档案,郑大人为何事隔六年才参加殿试?以大人的才学与年纪,真让人费解!”紫苏问得清楚,对齐朗推荐的人她也不想太为难。
郑秋却是心中一紧,看到齐朗眼中一闪而逝的担忧,他更明白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