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当是哀家公报私仇吧!”
尹朔连忙起身,低头劝谏:“兵者乃国之凶器,请娘娘三思。”
“尹相!”这一次紫苏的语气不再平和,甚至可以说是严厉的,“哀家难道不知道兵者乃国之凶器吗?你身为议政重臣,你告诉哀家,太祖皇帝的遗训是什么?”
“‘吾一生征战,战功虽著,然未复至略全境之地,圣清非大治之世,亦未失国之寸士,唯望后世不忘此言,勿使元宁难立汗青之上。’”尹朔一惊,立刻将太祖皇帝的遗训背出,心中隐隐明白紫苏的想法了。
“明宗皇帝的罪己诏。”紫苏冷言,继续让尹朔回答。
这一次,尹朔的额头上开始冒冷汗了。
“‘朕以弱冠即位,不敢妄言贤明,亦兢兢守业,未曾稍忘太祖遗训,然朕以偏从之耳目,用人大失,折精锐于伏胜关,惜忠臣舍身,方保祖宗基业,以致不得不暂搁太祖之训,此为朕大不孝、大不敬之罪。’”尹朔低头背出元宁皇朝最为有名一份诏书。
“尹相,你告诉哀家,不用兵,如何收复至略全境?”紫苏冷言,“还是自明宗皇帝以来,元宁不曾对外用兵的情况,让你忘了最初的缘故?”
“臣不敢!”尹朔心中一慌,连忙跪下请罪。
“起来吧!”紫苏达到目的,便放缓了语气,“尹相也是为国思虑,哀家并无苛责之意,只是,希望尹相明白哀家的苦心。哀家是个母亲,只希望皇帝未来的路好走一些。”
尹朔谢恩起身,永宁王却是愣在了一边,他没有想到紫苏的志愿居然是那个停滞多年的计划。
一离开中和殿,永宁王便找到谢清低声地责问:“太后的想法你知不知道?”
“什么想法?”谢清本来正在处理几份奏章,一时没转过来,再看永宁王的样子,才醒悟过来,笑道:“对周扬用兵吗?我昨晚不是说过了?”
“不是!”夏承正不相信谢清会不知道,口气立时急了起来。
谢清一怔,立刻就知道他指什么了,但是,他也没想到紫苏会这么快道出自己的打算,不禁皱眉:“王爷,太后娘娘摄政掌朝,自然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了!”他只能如此说。
“我知道!”夏承正叹了口气,“可是周扬还有飞骑军在,用兵过急,实非上策啊!”
谢清笑着按抚他:“不会,太后若是真的用兵,古曼一定也会有动作,比起至略的北疆,三河平原才是古曼真正想要的士地,那里不仅有肥沃的耕地,还要万顷盐田,成佑皇帝会动心的。所以,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供你准备,还有,飞骑军已经不存在了,王爷只怕漏看了些东西。”
永宁王这才放下心来,周扬现在除了飞骑军,几乎没有一支真正善战的军队,再加上这几年,周扬朝局是一日三变,许多善战的将领都获罪被贬谪,甚至被诛杀,元宁的胜面很大。
“谢大人,太后娘娘宣您晋见。”宫中内侍的尖利嗓音让两人的谈话不得不中止,谢清行了礼便随内侍前往中和殿。
“娘娘对尹相与表哥说明了?不嫌太早吗?”谢清行过礼便问紫苏。
紫苏放笔,笑道:“不早。既然要与古曼结盟,那么,下一步肯定是对外用兵,若无明确的目标,那些将士如何拼命?而且,内阁辅臣就剩三个了,我也折不起人了,不如坦诚一点,也好共事,尹相是文臣,这方面插不上手,我只是要他心里有数,毕竟,他门生故旧也不少,万一那些读书人上书反对,也很麻烦。”
“原来如此。不知娘娘宣召有何吩咐?”谢清知道她应该有事吩咐,问清之后,便问道。
紫苏取过刚写完的诏命,递给他:“派人把这份诏命送给景瀚,另外,我让太医院准备了些药,你也一并送去。”
“是!”谢清接过诏命。
“还有,赫连平同意为元宁效力了,你让大哥安排一下,不要让他接触关键的布署。”
“是!”谢清点头,心道,永宁王听说了会更放心的。
“周扬?”看到紫苏的诏命,齐朗不由地皱眉,再看到一同送来的药,他只能苦笑了。
“大人,太后的旨意很难办吗?”这些天,江城与齐朗也熟悉了,因此见他苦笑,不由关切地问道。
齐朗靠在床头,轻轻摇头:“难是不难,只是成佑皇帝也是个极精细的人……”他扶额叹息,这几天成佑皇帝连面都不照,他知道对方是想看看他的应对之策。
“精细又有什么用?古曼十部的族长也不是全听他的,成佑皇帝的后宫也没有一个等闲之辈,他能号令的也只有自己的直属军队。”江城笑道,想让齐朗放松一点。
“……的确是的……”齐朗的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但是,因为太快,他有些抓不住,于是陷入了思索。
无论古曼能得到多少好处,成佑皇帝都不会轻易松口,因为,拖得越久,于他越有利,而于元宁,却没有什么好处,再联想到紫苏信中所说的“试探”,这自然要更快才行,可是,又该从何下手呢?——齐朗努力想找到一个妥善的办法。
“大人,别真大妃来了,还有忽和阑夫人。”江城本来不想打扰,可是,这两人都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人,他不得不禀报。
“快请。”齐朗忙道,这些日子,成佑皇帝虽然不出面,可是,他的几个后宫却常来见齐朗。
别真一进帐就笑道:“大人越来越精神了,看来明年开春的孟兰大会,大人一定能一饱眼福了。”
忽和阑也笑着附和,齐朗笑道:“听说孟兰大会上,古曼的勇士会进行比试,确定名位,外臣早就想看看了。”
“去年古曼平静的很,好多人都盼着孟兰大会上一显身手呢!”接过江城奉上的香酥茶,别真笑着对齐朗道,“陛下不让十部的人侵扰他国,所有的勇士都闲得很呢!”
齐朗忽然想透了,笑道:“侵扰他国?大妃,您说的是至略吧?”
忽和阑连忙道:“怎么会呢?古曼以平价供应我们黑煤,十部族人都感激不尽,古曼人是不会背信弃义的,只是,周扬今年对我们封锁的厉害,盐价更是比平常高了两倍,十部族人都气愤得很呢!”
齐朗一怔,没想到自己居然歪打正着了,心中失笑,面上却道:“没有盐的确不行,古曼没有自己的盐田吗?”
别真摇头:“有是有,只是太偏僻,又太小,古曼的盐一向都要靠别国。若是能有三河平原那样的盐田就好了!”
“周扬?”齐朗皱眉,“若是我们两国能合作,三河平原古曼也不是得不到。”
“你说什么?”别真一惊,“你是说,元宁愿意协助我们得到三河平原?”
齐朗微笑:“大妃,不比如此惊讶吧?元宁并不缺少沃土,三河平原又在北方,元宁得到了也麻烦,不是吗?”
“若是元宁能让古曼得到三河平原,这个盟友我们是结定了!”别真脱口而出。
齐朗却好心提醒:“大妃,贵国陛下尚未答应啊!”
“他会答应的!”别真与忽和阑同时回答。
齐朗连忙点头。
送起两位妃子,江城才好奇地问齐朗:“大人,她们真能做主吗?”
“当然能!要不然,当年成佑皇帝怎么会签下《遂安条约》?不是所有人都有远见的,而有远见的人也不一定能说服其他人。”齐朗微笑,没有办法,不得不顺十部的意见,只怕是成佑皇帝最头疼的事了。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章 沧海风云(上)
更新时间2005…5…16 22:31:00 字数:0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三年春,古曼、周扬为盐政再起争端,太后命永宁王协同古曼,共抗周扬,大胜。六月初七,仁宣太后至漳关,晤成佑皇帝,定议两国分界,后只取三关一城,示诚意矣。
春天是北原最好的季节,从东南来的暖温的风将严冬的死寂一扫而空,嫩绿的小草从化冻的土壤中冒出,在充沛的雨水的浇灌下,那些草几乎是见风就长,很快就能长到马腿高,在暖炉旁呆了一整个冬季的北原人也重新坐上马背,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还有那些同样被圈了一季的牲畜也迫不及待地在草原上撒欢。
春天也是开战的最好时机。
刚迎来春天的第一场雨,周扬也迎来了古曼与至略的联军,因为连年的党争,军备松散,周扬曾经威震天下的军队早已是外强中干,面对古曼的骑兵与至略的新型弓弩,周扬的军队虽未一溃千里,但是在十天内连失三城,随后整个西南十城五关在三个月内全部沦陷,就足以让各国吃惊不已,接着,周扬的朝廷对古曼与至略的条件全盘接受,这一态度再一次让各国大跌眼睛,周扬的威望在一夜间一落千丈。
大战方歇,周扬漳关外的草原上虽有浓浓春意,却是看不见人烟,偶尔有几只鹰展翅飞过,在无人的草原上寻找自己的猎物。
一队人策马自漳关疾驰而出,为首的骑着一匹黑色骏马,在离开漳关后,便不顾身后的人,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一身的黑甲在太阳的照耀下竟现出一丝光晕,让骑手有神祗般的形象,在他身后的骑手都穿着古曼大军的服饰,马也是一等一的好马,只是不及那为首之人的马,不过所有人都紧紧地跟在那人身后,即使在疾驰之中队形也没有一丝紊乱,特别的是跟在那些人后面的人,一袭淡青色的宽袖长袍,儒雅俊逸的容貌与那些人天生的粗犷也全然不同,而眉眼间淡淡的轻笑却是从容的姿态,尽管相当年轻,大约二十多岁的样子,却让人不由地就想相信他。
纵马疾驰对生长北原的古曼人来说,是最好的消遣方式,奔出百里之外,为首的骑士放慢马速,让身后跟上,他也很年轻,三十上下的光景,很平凡的长相,比起身后那些骑手,看得出他是养尊处优惯了人,举手投足都透着一份天生的权威,他转头看向身后,对落在最后的那个儒雅青年招手,跟随的骑手见状忙让开一条道,待青年靠近,他微笑着继续之前的话题:“齐朗,至略真的只要三关一城?”
“是的!”齐朗轻笑依旧,肯定地回答。
听了他的回答,那人随意地用马鞭敲打自己的靴子,淡淡地对齐朗道:“朕不信!你的那位太后不会让古曼占这么大便宜!永安城、洛平城、景城可都在至略军队的手里,她居然要让给朕!”
“陛下,太后娘娘只是想让您放心,如果反而使您起疑,就真辜负了她的好意了!”齐朗笑着回答他。
“那你就说个让朕放心的理由!”那人,也就是古曼成佑皇帝宏忽剌·;天晨,也笑着对他说。
“很简单——永安、洛平和景城都深入北原,当时只是从战术上考虑才让我国的军队前去攻克,但是,若想长占,至略心有余力不足!”齐朗耸了耸肩,胸有成竹。
成佑皇帝笑出声:“仁宣太后是不想将战线拉长吧!的确聪明!”笑过之后,他正色对齐朗道:“朕一直以为女人是最贪婪的,现在看来,什么都不能以偏代全啊!”
“太后娘娘一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又能要什么!”齐朗淡然地开口,眼中却有浓浓的笑意。
“好!齐朗,就冲元宁有这样一位掌权者,朕就没有选错盟友!”到底是北原汉子,成佑皇帝豪迈地开口。
“外臣早以说过,与元宁结盟,陛下绝不会失望的!”齐朗眼中的笑意也深了些。
“从这次的合作结果来看,的确是的!不过,齐大人就要回国了,日后至略会派出怎么样的使臣,朕还不知道,也无法确定日后是否一定会合作愉快了!”成佑皇帝很婉转地拒绝承诺,。
“外臣使命已完,自然不能再久留。”齐朗轻笑,“而且来古曼已经快两年,外臣还真有些想家!”对成佑皇帝的话,齐朗当作听不懂,也退开了一步,保持双方的距离。
“仁宣太后明日就到漳关,不到十日,齐朗便可返回成越了!”成佑皇帝笑道,“看来仁宣太后的确看重你,不仅发了五道谕旨要你回国,还亲自到此,真是够重视了!”
齐朗淡淡地回答:“若非陛下在此,太后娘娘想必也不会来此,交接漳关之事朝中相当看重!”
成佑皇帝笑了笑:“回去吧!”
“仁宣太后,我们不是初次见面了!”正式会面结束,成佑皇帝便笑道。
紫苏微笑点头:“上次是陛下至元宁,这次勉强算哀家还礼吧!”
“上次是朕失礼了!”成佑皇帝坦言,“这一次太后真是给足古曼面子了!”
“既然是盟友,相互扶助是应该的!”紫苏挑明利害关系,“而且那是您提的条件,哀家同意了,自然就要做到!”
说到这份上,成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