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不再平静的语气略显激昂,尹朔看得见紫苏眼中闪动的火花,也听得到自己更快更重的心跳。
“哀家不求别的,只求一个稳!”紫苏再次压下激荡的心绪,力持镇定地开口,“尹相,你愿意帮哀家吗?”
“臣可以说不吗?”尹朔终于回答,有些无奈,却不再挣扎,“太后娘娘,臣身为议政首臣,可以看着元宁陷入那一步吗?”
不是不知道助她的后果,但是,他拒得了吗?
身在至略,长在至略,他怎么能看着皇朝好不容易才有优势消失无踪?
看着放心微笑的太后,尹朔却收敛神色,十分认真地问道:“太后娘娘,您真的打算归政?”
紫苏没有惊讶,也没有回答,只是走回原位坐下,同时,也收起了笑容,赵全知道,真正的交锋才开始,尹朔也非易与之辈,怎么会不让太后付出代价,而太后执意如此,只怕也不得不答应他。
赵全的思绪飞转,计算着自己的得失。
第三章 夜星破梦(下)
更新时间2005…8…29 9:39:00 字数:0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五年四月初一,大朝会之日,三司长官告假,尹相亦告假,太后默然,帝有愠怒之色,朝议未举即罢。
毕竟身处中枢多年,就算再无欲无求的人,也会有几分不同寻常的心机,更何况尹朔也不是真的没有私心,为了元宁,他不会拒绝紫苏,可是他的一句话却也道出了他所要的保证。
赵全的心却紧张起来,本以为紫苏是要借对付三司的长官警告尹朔,可是,现在看来,却又不像,反倒是像借此威慑,迫尹朔放弃自己的立场,而且,还是为了非常正大光明的理由,他不禁疑惑了,也为自己的前途紧张,现在看来,紫苏是真的在为皇帝亲政铺路,那么,自己会如何呢?手握稽查大权的自己,在皇帝亲政之后,只怕成为所有朝臣欲除之而后快的角色吧?紫苏会保护自己吗?
一连串的疑问在赵全的心中浮现,尚未想出对策,他又被紫苏的回答一惊:
“在尹相心中,哀家就是那么恋栈权位吗?”
紫苏的话中有些无法言喻的东西,无奈却是明显的。
“哀家毕竟是皇帝的生母啊!”紫苏轻叹,眼中有淡淡的心痛。
尹朔一怔,却毫不客气:“太后娘娘先选后宫不就是不想引出归政这个话题吗?”
“没错。”紫苏也不回避,直接回答。
“既然如此,太后娘娘不觉得方才的话说得太早了吗?”尹朔平静地反问,言下之意,他即使答应,也未必就要立刻执行。
“不早!怎么会早呢?”紫苏一点都不在意,仿佛没有听懂他的话。
“赵全,你到外面候着,哀家马上就回宫。”紫苏不等尹朔再开口,先转头吩咐赵全,赵全有些讶异,微微愣了一下才答应:“是!奴才遵旨!”
赵全退出大厅,临到门口,听到紫苏再次开口:“尹相,哀家说完就走。”
留在大厅的尹朔依旧恭敬地站着,方才想说的话此时都无法再说,毕竟,他一向恪守君臣之规。
紫苏却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人主之柄从不轻易授人,尹相,元宁从立国就一直确保皇帝的绝对权力,哀家现在不过是代替皇帝行使他的权力,因为,哀家是他的母后,因为,皇帝即位是年仅四岁,可是,皇帝不会永远都年幼,他在长大,他也不是平庸之辈,尹相你也是帝师,皇帝的才智,你应该很清楚。”
“陛下有天纵之才。”尹朔回答,这是真心话,所有的帝师都认为阳玄颢有成为一代明君的资质,朝臣间也有戏言:“有夏氏血统的皇帝怎么也不会是昏庸无能的吧!”
“既然是皇帝就不会任人操纵,不会甘心让别人代自己做决定,即使是血缘至亲也不例外,哀家也不想与自己唯一的骨肉,为了权位起什么争执,哀家早些归政,皇帝也少些心结,而且,皇帝初涉朝政,又年少气盛,难免有不成熟的决定,却又骑虎难下,那种时候,哀家的话应该还有几分作用,这些都是哀家的心里话,尹相,坦白说,何时归政,哀家暂时也不好说,可是,这一年,哀家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为皇帝亲政铺路,最迟,哀家也会在皇帝的第一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内归政。”紫苏平静地道出自己的计划,尹朔默默点头,知道她所言不虚。
“若是尹相同意,哀家所求不多,只请尹相不要为难齐朗与谢清,至少不要一味地反对他们的作为。”紫苏起身走近尹朔,也不等他回答便向外走去,表示自己说完了。
尹朔一愣,连忙跟上,恭送她出门,耳边听到紫苏低声的喃语:“世族也不都是只在意自己利益的。”
尹朔微讶,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送紫苏上马车。目送马车离开,尹朔才转身回府,刚进后堂,就见夫人还在等候,不由一笑:“夫人还未休息?”
“老爷也不加件衣服就赶去见客人,妾身担心您受寒,所以才等着。”尹夫人不方便询问有什么事,只能如此回答,不过眼中的担忧是掩盖不了的。
尹朔抚额,笑道:“似乎是有些受寒了,明日的朝议还不知能不能去!先睡一觉再说吧!”他说得不在意,尹夫人只能陪着笑随他进屋,服侍他歇下,第二天,天没亮,尹朔便起身,拟了一份因病告假的奏章,命家人送到议政厅,随即又继续睡觉。
大朝会不了了之,所有人都是莫名惊诧,阳玄颢惊诧之外还多了一份恼怒,退朝之后,连皇舆都不坐,便要走开,却被紫苏唤住。
“皇帝!”紫苏的声音是前所未有的严厉,阳玄颢不敢违逆,走回母亲身侧,紫苏也没说什么,摆手让随从退下,示意儿子随自己走。
“皇帝生气的样子是摆给谁看的?”走到太平湖边,紫苏才再次开口,淡漠的语气却让阳玄颢心惊。
“孩儿……孩儿只是觉得太巧了!”阳玄颢皱着眉,似乎自己也说不清为何生气。
“是吗?”紫苏似笑非笑地看着儿子,半晌,才又道:“皇帝是心烦吗?”
阳玄颢一愣,随即低头,耳边却有一抹浅浅的红晕,喃喃道:“孩儿不知道……”
“是课业太重了吗?”紫苏若有所思地看着又长高许多的儿子。
“不是!”阳玄颢连忙摇头,课业他从不觉得重。
“那么,皇帝是觉得那些人冒犯了你的威严?”紫苏并不放松,继续问道。
“……”阳玄颢沉默不语,好一会儿,他看着母亲,摇了摇头。
紫苏微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心中已经明白了他的心思,笑道:“皇帝是认为他们圆滑,先上弹劾,真正决定时却又避开,其心可诛,是吗?”
阳玄颢一怔,随即不好意思地点头,忐忑地问:“母后娘娘,孩儿是不是错了?”
“不,皇帝没错!”紫苏笑着道,“皇帝能这么想,已经有明君的风范了!”
难得听到母亲夸赞,阳玄颢禁不住有几分雀跃,笑得好不开心,紫苏也微笑着等他略略平静,才开口:“不过,哀家倒要谢谢他们,若是他们病得这么巧,今日的朝议就免不了一场纷争了。”
“啊?”阳玄颢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因为今天要议的是对两位太傅的弹劾吗?”
“是啊!”紫苏收回抚摸他额发的人,目光投向晨雾未散的湖面,淡淡地道,“那样一来,只怕所有的朝臣都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党争是在所难免了!”
阳玄颢神色一凛,俊秀的脸上竟无一丝稚气,严肃无比地看着母亲,可是紫苏却看都不看儿子一眼,径自说下去:“历代皇帝都喜欢用党争牵制朝臣,那也的确是巩固皇权的不二法门,可是哀家不是皇帝!所以,哀家不要党争!尹相已经答应哀家不再反对哀家的行动,三司长官今天的行动也是替换的理由,哀家要一个唯我所用的朝廷!”
最后一句,紫苏的语气很重,让阳玄颢不由退了一步,定定地看着转过身看向的母亲,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紫苏轻轻揽他入怀,温柔的动作一如往昔,却让阳玄颢觉得心寒。
“颢儿,三年,最多三年,哀家就会让你亲政,这是你的第一个考验!”紫苏捧着儿子的脸,看清他眼底的戒备,却只是淡淡地开口说明。
戒备一下子消失,阳玄颢的心中涌起不解的疑惑,正想开口,紫苏已经放开手,重新转身望着湖面,平静地道:“元宁的江山是你的,母后会一直替你守着,可是,能不能真正掌握它,要看你自己,你若是不介意做个虚名的逍遥皇帝,母后也不介意将皇朝的权力一直握在手中,毕竟,这是母后费尽心力才得来的,你是我唯一的孩子,我不会伤你,可是,有些东西,还是要自己动手的。”
阳玄颢终于明白了母亲的意思,退开两步,恭敬地行礼,并非母子间的礼,而是对师长的礼,他明白,这不仅是考验,也是在教他如何掌控朝臣,太傅们永远无法教他这些,帝王之术不仅仅是治国方略。
“孩儿尽力,母后娘娘。”阳玄颢走到母亲面前,认真地回答。
紫苏点头,抬手抚上阳玄颢仰着的脸,温和的笑容让阳玄颢有一瞬的失神,可是他也看到母亲眼中一闪而逝的疲惫。
“母后娘娘很累吗?”茳然间,阳玄颢将心中所想呢喃般道出,随即看到母亲眼中的愕然。
“母后娘娘……”阳玄颢低头,感受到母亲的手轻轻地落在自己的头上。
“你先回寝宫吧!哀家想再呆一会儿。”紫苏柔声对儿子道,阳玄颢点头答应,行礼之后,便向太政宫走去,一直等在远处的宫人连忙跟上,剩下紫苏的随侍依旧站在原处,因为不见主子的召唤而不便靠近。
赵全知道紫苏到太平湖边都不喜欢有人打扰,因此,也不着急,反倒寻了个僻处,坐着休息,叶原秋没有擅自行动,依旧站在可看见紫苏动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主子。
紫苏沉默地立在湖边,看着碧波荡漾的湖面,想着阳玄颢方才的一举一动,她不由苦笑。
“陛下,颢儿似乎很像你呢!”心中的话语与无声的叹息只让紫苏更觉无奈,“偏偏你又给了他那么一道旨意……”
“可是,他也我的儿子,应该不会让我失望的。”紫苏在心中告诉自己,却没有太多的信心。
又无奈地轻叹一声,紫苏转身离开,叶原秋与赵全都迎了上来,行过礼便跟在她身后返回中和殿。
紫苏换去大礼服的工夫,今天的奏章也已经呈送了过来,比往常还多一些的样子,紫苏倒也不奇怪,轻轻地笑了笑,便坐到书桌前开始审阅,宫人摆好奏章,便退了出去,殿内伺候的照旧是叶原秋与赵全,安静的宫殿内只剩下奏章翻动的声音。
“叶尚宫。”紫苏一边合上一份奏章,一边唤人。
“奴婢在。”叶原秋敛首答应,不知道她有什么吩咐。
紫苏头也不抬,淡淡地道:“从明天开始,哀家要随时知道皇帝后宫的一举一动,你去安排,不清楚就问赵全。”
叶原秋一怔,不安地看了赵全一眼,见他轻轻颌首,连忙答应:“奴婢遵旨。”
“你现在就可以去。”紫苏看了她一眼,随即便低头继续看奏章。
“奴婢告退。”叶原秋算了一下时间,便退了出去。
赵全见她离开,才不解地开口:“太后娘娘,那是奴才的职责。”
“你把一切移交给叶尚宫。”紫苏抬头,朱毫握在指间,很是平静,“从现在开始,你的职责在宫外,所有宫员的情况都是你的职责。”
赵全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不过,他还是试探地问了一句:“包括齐相与谢相?”
正要下批示的紫苏手一顿,好一会儿,她才点头。
赵全更加心惊,却不再多说什么,倒是紫苏,过了一会儿,忽然漫不经心地开口:“赵全,昨晚开始,你就似乎有话要说。”
“太后娘娘……”赵全一惊,见紫苏依旧在看奏章,便暂时不语,思忖了一下,才继续道:“奴才是有些话想说,可是,又怕主子生气。”
“说吧!”紫苏搁下笔,想听赵全说什么,毕竟,在齐朗与谢清离开的现在,赵全的话算是最能让她听得进了。
“尹相的确是个为国为民的人,可是,娘娘昨天把一切都与挑明,恐怕他会另有计较,再说,皇上对尹相也一直很倚重,尹相很有可能因此对娘娘阳奉阴违,尊崇皇上,以期皇上的重用,娘娘没有想到吗?”赵全已经很久没有进言了,这一次,可以说是知无不言。
紫苏微笑,平静地道:“这一点,哀家有数,别的呢?”
想来她是已经有对策了,赵全便说到另一点:“齐相与谢相都不在京中,娘娘对三司长官出手,恐怕有些不妥,万一舆情沸腾……”
“这要看你的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