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他一向猜不透妹妹的想法,可是,这一次,他却觉得十分不安,手边的蜡烛忽然爆出一朵灯花,噼啪一声唤回他飘忽的思绪,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蜡烛上,静静地看着烛泪流下,在烛台上凝固,一层层积累。
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
在送出密函后不到一刻钟,夏承正再次提笔,给身为皇太后的妹妹写信。
同样,齐朗回到房里也没歇下,他从桌上的《金刚经》中抽出一张纸,上面是凌乱的字迹,但是,齐朗却可以从上面看出自己的思路,纷乱的思绪难以抓住关键的重点,这是齐朗生平第一次需要借助外物来整理自己的想法,很不好的感觉,却也无可奈何。
看着纸上的字迹,齐朗苦笑,不禁抬手轻拍额头。
其实,他早已得出结论,只是那结论太过出乎意料,而他也无法相信紫苏会用这种手段,毕竟那是她一直爱逾生命的儿子,她口口声声要守护的骨肉!难道她会不知道,这样一来,他们母子的情份会断决的一干二净吗?还是她真的以为血缘可以维系住帝王家那薄弱的亲情?齐朗无法相信其中任何一个可能,但是,紫苏信中所说的一切又再一次印证了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想了,是该为自己对她如此了解而欣喜,还是该为她将要面对的风雨而伤心。
将那张纸置于烛火上,看着它化成灰烬,随后在窗外飘散,齐朗不由低笑出声,似乎想借此给自己一点信心。
“其实我怎么想不重要,关键是,紫苏,你想要什么?”齐朗在心中默语,“若是你想要的太多,当真能全部得到吗?抑或是,你真的能顺遂如意?”
默默地坐在窗前,齐朗仍在微笑,心中满是无人知晓的自嘲:这种时候担心自己才是最正常的反应吧?而他呢?似乎只担心那场未知的变故是否会让她伤心,根本没有考虑她若是失败会如何啊?
对她最有信心仿佛就自己啊!
“齐相大人!前方急报,古曼皇帝御驾忽然改向,明日即到平关!齐相大人,王爷请你一同去大营升帐!”侍卫在门外急报。
很突然的变化,但是,齐朗却觉得自己根本不担心,内心从容无比。
想来是个好兆头吧?
第八章 云烟犹故(中)
更新时间2005…9…16 22:48:00 字数:0
永宁王麾下的军力,平时便超过三十万,战时近百万也不稀奇,毕竟元宁的北疆防线不仅漫长,而且冲突不断,古曼与周扬都是尚武的国家,从不会放弃侵袭的机会,与南疆的防务不同,北疆防务还必须时刻注意两国的交往,因此,永宁王升帐中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军中的幕僚也允许参与,便是他手下将领的幕僚,若是比较杰出,也会被允许列席,因此,当齐朗走进大帐时,并没有任何人觉得惊讶,齐朗看了一下到场的人,并不是所有的北疆将领都在,只是留在行辕附近的领军将领,再有就是永宁王的随行幕僚了。
“齐相,请坐。”因为齐朗是一品大臣,又是钦差,永宁王在自己的左首边安了座位,齐朗微微点头便坐下,其余人自然无此殊荣,恭敬地给齐朗行过礼便按品阶分立两侧,幕僚都站在后排,大帐的中间则是一个地形沙盘。
“各位将军,情况你们的清楚,有什么意见就畅所欲言。”夏承正神色严肃,一身戎装,庄重地坐在首位。
帐中的众人同声应诺,随后按品阶依次发言,意见都很中肯,差别却不大,只是手段运用的程度上有些不同,齐朗听着不由微微点头,明白这些人必是夏承正一手带出的,用兵与处事的心思都相当正统平稳,先立不败之地,再图胜绩,北疆防线的稳固可见一斑。
“齐相以为呢?”夏承正见各人都已说,转头问一直一言不发的齐朗。
齐朗笑了笑,道:“王爷是掌兵之人,加强防御不过是正常的军务,何必问我这个外行人呢?”
“那么,齐相也认为成佑皇帝意不在我元宁,是吗?”夏承正了然地一笑。
齐朗微微扬眉,笑而不语,他哪会听不出夏承正揶揄之意,只能不语了。
夏承正见状也不好再提,正色下令,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变化,只是让北疆沿线全备戒备,却不能轻举妄动,只要古曼大兵不越境,没有夏承正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准战,一箭一矢不准放。
各个将领迅速退出大帐,各自回营,同时大营中也一阵营忙碌,将命令传到未来的各个将领处,齐朗看着那些幕僚来回地请命,拟文,夏承正却径自站在沙盘旁,沉吟着,似乎在思量着什么,便也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仔细地看着沙盘。
不一会儿,齐朗的双眉渐渐皱起,眼神也变得凝重起来。
“是高州城?”齐朗不确定地开口。
“你也看出来了?”夏承正蓦地抬头,眉目间还有一丝恍忽,随即便恢复了清明意识,静静地看着齐朗。
“高州城是周扬南部咽喉,也是周扬南部目前仅存的一座重镇城池,不仅控制着周扬与元宁的通道,还紧领周扬的最大港——苏西。”齐朗回忆着高州城的说明,眉头皱得更紧了,脱口而出的竟是:“上次怎么没有要这个地方?”
夏承正失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周扬与普兰联系的关键之地,普兰侨民集中,当时,我们的意见,避免给第三方介入的借口,因此,特别绕开了这里。”夏承正的手指着沙盘,说明得相当详细。
“普兰?!”齐朗冷哼,意味不明,还在帐内的幕僚却都是一惊,停下手上的事,看着主帅与左相,眼中俱是惊疑不定的神情,能在这里出入的,谁不是七窍玲珑心,察言观色的本事更在寻常人之上,又都是久经沙场的人,只听齐朗简单的一句话,便已明白其中的杀机。
“成佑皇帝应该也是看出了其中的玄机,所以才跑来的吧?”齐朗淡淡一笑。
夏承正默然,好一会儿才道:“我正是担心这种情况!”
齐朗走到一旁的地图前,看了一会儿,问旁边的幕僚:“从这里到平关要多久?”
“若是立刻起程,快马加鞭的话,明天日落之前一定到。”幕僚都在北疆呆了许久,这种军事上的计算还是很有握的。
夏承正也走到他身边,皱眉问他:“你要去平关?”
齐朗点头,面色凝重:“古曼太无所顾忌了!”
高州城与元宁的北疆防线形同一体,若是让古曼得到, 短时还看不出,可长久下去,等于在元宁北疆钉了一个楔子,后窜无穷,成佑皇帝是只记得自己的利益,还是根本另有谋划?无论哪一种答案都是将元宁朝廷的眼力看低了!——齐朗的杀气也是因此而来。
夏承正想了想,才道:“我陪你一起去!”他可不敢让齐朗一人只身去平关。
齐朗摇头:“不必,王爷还是坐镇大营比较好!我毕竟是文官!”
夏承正皱眉,不言语,齐朗却拍拍手,道:“给我备马吧!若是不放心,你就把亲卫借我用一用。”
“也好!”夏承正只能松口,毕竟他身负北疆重任,的确不能擅离,而且,他对自己的亲卫还是很有信心的,却不知齐朗只是想着,若是真有不豫之事,最不济,那些亲卫也能将消息传出,不至于误了大事。
送齐朗离开大营,夏承正想了想,还是写一份加急奏章,命人急送皇宫,可再如何急,等奏章到紫苏手上已经是五天后了,这还是军情急报,直接送呈紫苏的关系,否则,至少还要再花两天的时间在兵部与议政厅传递。
叶原秋看到内正司的内官捧着一个封匣快步走近,不由一愣,随即迎了上去,皱眉道:“太后娘娘正与皇上和各位娘娘游园,什么东西非急着递过来?”
那内官十八九岁,眉目清秀,十分讨喜,听到叶原秋的话,立刻苦了脸,委屈地回答:“叶尚宫,这是北边来的加急奏报,中府哪敢耽搁?方才掌事公公还对我说,一柱香内不把这奏章呈给太后娘娘,我也不必回去了。”
叶原秋是典书尚仪出身,看了一眼,便知道他说得不差,点头,领他走近紫苏。
阳玄颢正与母亲说着不知哪里听来的典故,引来几位后宫的阵阵笑声,紫苏也笑容满面,听到离奇处,不觉轻轻摇头,阳玄颢正想继续说,眼角瞥叶原秋与内官的身影,便停了下来,惊讶地看着两人,紫苏见状,转身看去,一眼便看见内官手上的封匣,神色不由一凝。
“太后娘娘,永宁王加急奏章。”内正司的内官呈上封匣,叶原秋接过封匣,递给紫苏,紫苏看了一下封漆上的永宁王的徽记,双眉皱起,伸手取过,却没有打开,看向几位尚且年幼的后宫。
谢纹见状,明白地低头,对紫苏道:“太后娘娘政务繁忙,臣妾等人先告退了,请娘娘恕罪。”
紫苏点头,笑道:“不必告退了!你们继续玩吧!哀家先回中和殿了。”
“孩儿送母后娘娘回去吧!”阳玄颢乖巧地应声,却被紫苏阻止了:“天气这么好,你还是好好玩吧!”
“是,母后娘娘。”阳玄颢不再坚持,行礼恭送母亲。
到了中和殿,紫苏还没坐下便拆开封匣,取出里面的奏章,随手将空匣交给一旁的宫女,便开始看奏章,刚看了两个字,神色便立变,扬声道:“传尹相与兵部尚书。”
“是,太后娘娘!”叶原秋跟在她身后,连忙答应,转头吩咐外面的宫人。
紫苏坐到书桌前,凝神细看手中的奏章,眉头锁得更紧,不一会儿又抬头,对叶原秋道:“把北疆的地图取来,要兴宁殿送来的、最新的那份。”
“是!”叶原秋不禁惊讶,声音却还算平稳,迅速找来上个月兴宁殿送来的那份北疆地图,又让人移过案几,在上面展开,紫苏走到案旁,目光在上面来回巡游,叶原秋见状也紧张起来,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外面的执事宫人恭敬地禀报:“太后娘娘,尹相大人与兵部尚书大人晋见。”
“请他们进来。”紫苏头也不抬,扬声答应,随即又道:“叶尚宫留下,其他人都出去,殿外三丈之内不许有人。”
尹朔与江楠刚进殿就是一惊,总算两人还能下意识地行礼,只是目光却一直紧盯着案几上的地图,紫苏也不以为忤,看了两人一眼,直接说:“两位都起来吧!过来看一看。”
两人应声站起,走到案几旁,心中却疑惑着不知道应该看什么。
“江大人也在北疆呆过,先看一下吧!等一下给哀家与尹相解释一下!”紫苏皱眉想了想,转手将奏章交给江楠。
江楠低头接过,看了尹朔一眼,才打开奏章看起来,看完便交还紫苏,紫苏却摆手示意他交给尹朔,同时问他:“怎么看?”
“臣以为殿下的想法是正确的,处理措施也没有失误。”江楠说得中肯。
“高州城!哀家问的是,你认为高州城该怎么处理?”紫苏从地图上抬头,皱着眉对江楠说,眼中隐隐闪动着不满。
江楠算是永宁王府的家将,紫苏可不认为他会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而他如此回避,显然是在试探了,因此,她也仅仅是不满,毕竟,身处官场,再谨慎也不为过。
江楠见尹朔也看完奏章,满眼深思地看着自己,不由皱着眉道:“高州城虽然也是周扬重镇,倒不算难攻,只是,臣以为,夺取高州城是为控制苏西港,这就有点难办了……”
“为什么?”尹朔在紫苏的示意下,将奏章交给叶原秋,随后就听到江楠,不禁脱口而出。
紫苏也皱眉,指着地图道:“从高州城到苏西港只有半天的路程,怎么会很难控制呢?”永宁王的奏章也是这么说的,因此,她与尹朔都很疑惑
江楠摇头,抬手指向地图,口中道:“太后娘娘恕臣放肆!这幅地图并非军营用的地图,因此,很多细节都没有标,从高州城到苏西,的确只有半天路程,可是,束江的一道小支流正好从中间经过,河上只有一座桥,据说周扬的将军府给这座桥守军的命令就是,高州城一旦城破,便毁桥,这样一来,我军至少要耽误两天的行程,苏西港居民中,占最多数的并非周扬人,而是普兰人,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普兰介入了。”若是不顾及普兰,他们当年便不会绕过高州城了。
紫苏点头,明白他的意思了,再想到兄长的奏章,低声喃语:“还有古曼也在打高州城的主意……”
“古曼还不满足吗?”尹朔轻叹,紫苏笑道:“成佑皇帝不是会甘心偏安一隅的人。——比起北伦那对相得益彰的叔侄,周扬更易得手,他怎么会放过,古曼十部只怕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尹朔恍悟,低头思忖了一会儿,才道:“古曼倒不是大麻烦,齐相已经去见成佑皇帝了,以齐相的才智,应当不难解决!只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