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艿芑钭诺模 ?br /> 一个拥有强大母族势力的皇子,如果不能成为储君,那么,他要么将储位与皇位一并夺回,要么就只有不明不白地死去,决没有第三条路。
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宿命!
隆徽皇帝默然。
“陛下,臣妾身后可倚仗的势力可以帮助您完成心愿,但对一名普通的皇子却是致命点啊!”
“皇后娘娘,您认为这样有效吗?”赵全有一丝担忧,“皇上真的会因此而暂缓确立储位吗?”
自古有言:“无情最是帝王家!”
紫苏笑而不语。
“陛下是位仁慈的皇帝,怎么可能置自己的妻儿于危险的境地?纵使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不到最后的关头,也不会正式宣布的,这就是娘娘要的效果!”齐朗淡淡地道出解释,谢清等人也不由地点头。
齐朗未说出口的话是:“如果陛下真的能为某事将大政方针放在一边,那么,他必然是个重情的人,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伤害自己的骨肉呢?”
“的确,时间拖得越久对娘娘越有利,而且——越急越容易出错!”谢清笑说。
谢遥却有几分顾虑,他皱眉道:“此事先放下,我实在担心陈氏家族的事——这事也是迫在眉睫了!”
可年轻一辈的人却不在意,齐朗和谢清相视一笑,谢淇出声解释:“祖父也就是担心会不会动摇人心而已,其实,陈氏家族只是普通的官宦家族,世家是不会关心他们的衰败的,而一般人家更只会幸灾乐祸,毕竟他们是外戚!”
“可太后依然健在。”谢遥提醒。
元宁历史并不乏一夕覆灭的家族,显赫的外戚更是易于如此,但那大多是在后妃死后才会出现的局面,此时,慈惠太后尚在,隆徽皇帝又是孝顺之人,罪名很容易落到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头上,一个不小心还会成为替罪羊。
“太后一向贤惠,一定会大义灭亲的。”谢清说得不痛不痒,齐朗也很无辜地一笑置之。
谢遥这才略略放心,对这几个晚辈的心思暗暗佩服,便说起另一件事:“景瀚是打算在京,还是在外?”
“都无所谓!看旨意吧!”齐朗一言带过,很是轻描淡写。
谢清笑道:“景瀚必在一甲之列,我看在京的可能性较大。”
“庶吉士?”齐朗摇头,“姨丈会为难的,而且,也没什么样意思!”
“你的意思是……?”谢遥有些疑惑了。
“等见过皇后娘娘再说吧!”齐朗回答。
放榜之日,齐朗得知自己的确在一甲之列,而且是探花,倒也高兴,当然,比起寒门学子得知高中的兴奋,他自是平静许多。
未待皇帝赐宴,紫苏便先召见了他,还有谢清等人,用的是“家宴”的名义。
“你很看重这位探花?”隆徽皇帝不在意地笑说,“你的军师吗?”
“算是吧!幼时玩耍,朗表哥一向是出谋划策之人。”紫苏并不隐瞒。
隆徽皇帝点头:“朕看过他的策论,的确是个人才——谢老也很看重齐朗,已经特别推荐过。”他脸色一敛:
“他是世家看中的执权人?”
紫苏微讶,不知该如何回答。
“朕知道,一直以来,世家为了掌握实权,都会格外培养一些世家子弟,如谢老。”隆徽皇帝说得很认真,也非虚妄之言。
紫苏依旧无言相对。
她知道这是真的,执掌永宁王府三年,她自然也接触过这些事,而且可以说也是亲身参与其中过——历代都是如此,元宁也不例外:皇位是阳氏家族的,可权力,世家贵族也不会拱手奉上。
如果说阳氏的皇权可以遮天蔽日,那么,名门贵族的族权就绝对可以覆盖大地。
“紫苏,知道朕为什么想立三皇子吗?”隆徽皇帝淡淡地开口,“就因为三皇子的背后没有任何操纵的细线,那些细线,一条一条,全掌握在一扇扇朱红高门之后、一层层轻纱帷幕之内的手指中。”
“陛下!”紫苏惊呼,但当她对上隆徽皇帝淡漠的眼神反倒平静下来,以一种审慎的语气说道:
“陛下,帝王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任何尊荣的背后都必须有庞大的支持,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您怎么会如此抵触?”
“这不是什么默契!世族是在分享皇权的威仪!紫苏,任何一个帝王都有不会希望这种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朕也不例外!”隆徽皇帝盯着紫苏的眼睛,说得无比认真。
——“但是,朕不能不低头——向你,也向你背后的权势!”
——“当年,助朕登上皇位的是你的父亲,朕做不到全然的绝情,至少是对永宁王府,朕不会对你如何的!”
——“不过,朕也不会再失去应有的平衡了!”
紫苏沉默地听着,看似恭顺地低头,她比任何人都明白那种被牵制的无奈与痛苦——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想,一切都必须按照计划,如有违抗,将什么都有无法拥有,因为,你面对的是真正的权势!
不过,她不像隆徽皇帝那样,想与之对抗——权势没有错,拥有权势也不是什么坏事,就像世上任何一件武器,可以杀人,一样可以救人,端看你能不能拥有它,又是如何运用它的!
隆徽皇帝起身,说了最后一句话:“紫苏说过的——朕的第一个身份是皇帝!”
紫苏愕然,看着他离开,甚至忘了行礼恭送。
尽管两人谈话时并无第三者在侧,可谈话的一部分内容仍在一夕之间传遍宫廷内外。所有人都在悄悄地议论着帝后之间的这场谈话,猜测着皇帝到底有何深意。
慈惠太后与云贵妃在无人时终于笑了——成功的天平似乎开始重新寻找倾斜的方向了。
紫苏沉默着,对例行请安时妃嫔们复杂的眼神视若无睹,如平常一般,淡淡地笑着,让她们退下,然后,她换了衣服,在显毓殿的偏殿等候齐朗与谢清等人。
待谢清等人来了,行礼过后,他们依序入座,上完菜后,紫苏便让所有宫女、内侍退下,只留容尚宫和赵全侍奉。
见状,谢清只是品味着樽中的美酒,带着笑意的眼中看不思绪;齐朗沉静地坐着,似乎无所谓地等待时间流逝,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先开口,一时间,偌大的殿内一片寂静。
“这是做什么?比谁的定力好吗?”紫苏笑着打破沉默。
“尊卑礼法——娘娘不问,草民等岂敢开口?”谢清放下酒樽,轻笑着回答。
“好吧!”紫苏笑说,“本宫想知道,各位兄长是打算在京还是外放?”
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依旧是谢清开口:“草民浪荡惯了,已禀明祖父,既要入仕,还是在外州如意。”
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认真无比。
“在京虽近,却难以施展,况且,远水未必不能救近火。”齐朗也淡淡地说道,显然是附和谢清的意思。
紫苏的手在桌下绞紧,指甲已在掌心掐出血丝,面上却笑着点头,淡淡地,却已表明赞同。
其他人已明白了,虽不太明了原因,但是,那些已不重要了。
很快,大多数人都告退了,只剩下齐朗、谢清、谢淇,还有夏承思。
紫苏看向夏承思,对这个堂兄的举动有几分不解,在她的印象中,这位远房堂兄一向沉默,与他们并不亲近。
夏承思看到她投向自己的目光,起身行礼:“皇后娘娘,草民请求留京。”
紫苏微讶,看着他并未回答。
夏承思认真地说:“皇后娘娘,世家子弟入仕是多愿留京的,您没考虑过吗?而且,草民父亡母病,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妹,请娘娘让草民留在京都。”
紫苏沉吟不语,看向齐朗与谢清,两人均轻轻点头。
是的,他们需要有人留在京中,以吸引各方的视线;但紫苏仍有些犹豫:
“留在京都,可是谁都不护你的。”
“草民知道。”夏承思跪下,弯腰行大礼。
“好吧!”紫苏同意。
“谢皇后娘娘!”他谢恩之后便离开了。
待他离开,齐朗他们才放松下来,不再一派轻松的模样,反而皱起眉头,忧虑之色溢于言表。
“陛下到底想如何?”齐朗问道。
知道他问什么,紫苏摇头:“陛下似乎对世族的权势感到威胁了!而且,对储位,他本就未做承诺。”
“那陛下想做什么?”谢清感到好笑,“铲除世族吗?”
“根本不可能做到!”谢淇讶异,“陛下在胡思乱想什么!”
齐朗把玩着精致的酒樽,淡淡地开口:“赵公公,太后有什么反应?”
赵全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连忙回答:“很高兴。”
“那是自然的。”谢淇不解他问这种问题做什么。
“我只是在想,她还能高兴多久。”齐朗的声音十分冷漠,“本想给陈氏家族留条生路的,现在看来……”
谢清点头:“我们仁慈,可别人却未必对我们仁慈。”
“不管怎么样,暂时,我们所有人都要收敛锋芒,免得被拿来作牺牲品。”谢淇总结。
“是的。所以,我希望你们离开。”紫苏无奈地说,“一旦皇帝要找你们的麻烦,谁也帮不了什么的。”
“在外也没什么。”齐朗并不在意这些,他关心的是:“倒是娘娘,您要小心了!不过,有承正表哥在边疆,明里,谁也不敢对您如何!但是……还是要小心点!”
紫苏明白地点头。
谢清与谢淇见齐朗似乎还有话要对紫苏说,便起身告退。紫苏也让赵全和容尚宫退下,与齐朗单独谈话。
“娘娘,请宽心等待最好的时机。您是高贵的皇后,保持您的器度,对您和嫡皇子而言,那就够了!陛下
的心思,您不必去捉摸,一切还有姨丈在。”
“我明白,景瀚。”
“——珍重!”
两人都明白,这也许是隆徽皇帝在世时,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齐朗只能说这些了,他默默地行礼告退。
从小的默契让紫苏只是沉默地看着他离开,一如当年他返乡为祖父守制时。
第二天,三司舆论开始对陈氏家族发难,甚至连多年的旧帐也一并翻出,一条一条的罪状俱是触目惊心,
仿佛不将陈氏铲除就会愧对天下苍生。
“读书人啊!”齐朗漫不经心地评价,“难怪连帝王都怕昭昭史笔!”
谢清笑道:“那些人都将圣人之言当成人生真理,不贯彻就有愧于心。”
“不过,皇后娘娘也是这样——喜欢用舆论——跟你学的吗?”谢清有些好奇地试探。
“这是永宁王生前说过的话。”齐朗淡语,不想如他的意。
“好了,不跟你兜圈子,你和皇后娘娘的定力一向是最好的。”谢清认输,直截了当地问:“你昨天和娘娘说了什么?”
“叮嘱几句而已。你以为说什么?”齐朗不太在意地说。
谢清摇头,知道是白问了,便转回正题:“失去了太后的牵制,云贵妃会肆无忌惮的,你考虑过吗?”
“你不会真的认为云贵妃是对手吧?”齐朗失笑。
“轻敌是兵家大忌。”谢清很认真。
“的确!”齐朗点头,“不过,想让皇室宗族对一个卑贱奴婢的儿子称臣,云贵妃还要花很多的功夫,再说,三皇子并无帝王风范,云贵妃又太张扬,皇族并不喜欢他们母子。——你还担心缺少牵制她的人?”
齐朗仔细地分析给他听,谢清不得不承认其中的道理。
“所以,祖父近来才频频与皇亲接触!”谢清了然一笑。
“其实……这也是不得已之举!”齐朗苦笑,“于我们无益,唯一有益的是皇后娘娘!”
“什么意思?”谢清有些不解。
“你不觉得太过平衡的局面对皇后娘娘很危险吗?”齐朗解释,“尤其是在陛下觉得世族的力量有点太过份的时候。谁知道陛下会怎么想?”
谢清愣了半晌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却说不出任何话。
“相信陈氏的事情能给娘娘一个真正掌握后宫的机会!”齐朗轻笑。
不几日,皇上在御苑赐宴,所有恩科进士俱得此荣,还有就是世族中被推举的贤良子弟,齐朗第一次见到隆徽皇帝。
“探花出身世族,策论更是见识不凡,朕的确是有幸!”隆徽皇帝对齐朗很是赞赏,只是也有几分冷淡之意。
齐朗并不在意,温和恭顺地按臣子应有的分寸应对,连隆徽皇帝也不由地在心底叹服,不过,这并未让他改变主意。
宴后,授职的旨意依次下达,所有人都注意到,所有世族出身的人俱被外放为官,留京的都是些出身寒族的进士,这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在元宁皇朝只此一次。
同时,隆徽皇帝正式命刑部、大理寺会同宗人府处理陈氏家族的罪责,慈惠太后病倒。
一时间,云贵妃的景昌宫门庭若市,紫苏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