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
斩帧S捎谑房煞ń显缋肟南惭纭R虼怂⒚挥邢笄娴热四茄磺氲缴癫呙拧6峭派餮缘热酥苯永吹搅嘶食腔ぜ荨5比凰悄苷饷此忱牖食钦舛际撬锫妒孪仁卓系慕峁7裨虻幕熬土恢徊杂脖鹣朐诮褚菇咏幕睢?br /> “兵部尚书孙大人到。”随着殿外太监刺耳的声音响起。大殿中的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正主终于到了。只见一身戎装的孙露气势汹汹的带着十几个大臣走进了文华殿。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做在龙椅上的朱聿键也不安起来。
“臣孙露参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孙露行了一拜三叩头的常朝礼道。
“孙爱卿平身。”
“谢万岁。”
眼见孙露精神不错朱聿键知道外面的事情一定进行得很顺利。自己的皇位总算是有保障了。只见他清了清嗓子问道:“孙爱卿,目前京城的情况如何啊?”
“回万岁,乱贼黄道周、郑芝魁因拒捕被当场诛杀。其他乱贼也均已伏诛。京城目前治安已经驱于稳定。请万岁放心。”孙露恭敬的回答道。
听孙露这么一说史可法的心不由的一颤。黄道周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里哪儿来的拒捕之说。这分明是在先斩后奏。无论怎样至少也要经过审判吧。就算是在魏阉当道时期,也不过是把人先抓了。再在监狱中偷偷将异己分子处死。哪儿有就这么当街杀人的。把人先杀了再安罪名。死无对证当然随你怎么说都没错!在没见到那封所谓的通敌信前。自己是绝不会相信黄道周会同清庭有瓜葛。此刻南京城中被抓,被抄,被杀的那些人又有几个是真正参与了这次的叛乱呢?这哪儿是平乱啊。简直就是在大肆铲除异己!想到这里史可法倔脾气又上来了。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他还是打定了主意要和孙露理论一番。这时却听朱聿键以慈悲的语调说道:“这就好。这就好。孤不想因为皇家的争执而伤及百姓啊。”
朱聿键的一席话立即引得下面的众臣连声称颂。可一旁的史可法却说道:“万岁有此仁义之心世人称颂。不过臣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一下孙大人。”
“史大人,有什么事尽管问吧?”孙露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刚才萧将军跑来口口声声的说黄道周等人通敌卖国。据说还有一封信做为罪证在孙大人手中。不知孙大人可否拿出来让众臣过目。”史可法不卑不亢的说道。
“那是当然。拿人是要将证据的。这就是从黄道周身上搜出的信。史大人可以参照着看一下。”孙露说罢拿出了那封信交给了史可法。
史可法狐疑着抽出了信纸。信封上还粘着死者已经干涸的血迹。他仔细的将信看了一遍后不禁皱起了眉头。过了半晌只见史可法向朱聿键恭敬的说道:“万岁,从这封信上所说的内容看来。只能证明黄道周等人同吴三桂有瓜葛。不能证明他们同满人有瓜葛。还请万岁明见。”
“史大人此言差矣。吴三桂投敌卖国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同吴三桂有瓜葛不就是同满人有瓜葛吗?难道史大人到现在还认为吴三桂放满人入关是为了帮助我们报君父之仇的吗?” 龚芝麓连忙反驳道。
“老夫并无此意。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龚大人又怎知吴三桂不是想反清投靠大明?又如何能证明除了黄道周等人之外其他涉案者也知道此事?”史可法据以力挣道。
“但史大人也不能证明吴三桂是要反清投靠大明?”钱谦益接口道:“其他涉案者就算不知道此事。但他们至少参加了这次的阴谋。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理应诛其九族!”
“钱大人,这其中不少人是受人唆使才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的。就连万岁都说不想就此牵连过多。钱大人一定要赶尽杀绝吗!”这次说话的是右督御史张慎言。一向执法严明的他同史可法一样并不想看着钱谦益等人借着这次的机会大肆打击异己。
朝堂上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绝大多数的大臣当然都是站在钱谦益等人一边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同他们唱反调无疑是在拿自己的身家开玩笑。但作为当事人的孙露却更佩服史可法和张慎言的勇气与眼光。他们之所以会那么说是不想让这件事情扩大化。造成过多的牵连以破坏朝廷刚刚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他们是站在朝廷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小集团。如果说政府是一艘大船的话那他们就是“压仓石”。
正当众人屏息关注着事态发展时却听龙椅上的朱聿键叹息着说道:“诸位爱卿都别挣了。咳,孤临时监国。不想却引出如此祸事。昔日靖难之役还历历在目。孤不想看到骨肉相残之景。孤还是就此让贤吧。”
“万岁,此事万万不可啊。”史可法连忙跪地道。
“是啊,万岁千万不可就此撇下黎民百姓啊。”孙露第二个跪在的地上。看着朱聿键精彩的表演孙露在心中不禁有了给他颁发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冲动。
在朱聿键声泪俱下的表演后刚才还针锋相对的大臣都跪倒在地苦苦劝柬起来。只见孙露顺势出列发表了自己最后的处理意见:“启奏万岁,臣以为黄道周、郑芝魁等人通敌判国罪证确凿。无可辩驳。但潞王殿下并不知道此事。也只是为人所利用罢了。至于其他宵小之徒臣以为应交于督察院及各地方官府查办处理。锦衣卫同宪兵可以提供证据但不得插手审判。臣以为此案交由张御史负责最为妥当。”
听罢孙露的建议史可法和张慎言表情复杂的看了孙露一眼。而一旁的钱谦益则使劲的朝沈犹龙打眼色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沈犹龙却只能回报给他一个歉意的苦笑。对于其他人异样的眼神孙露并没在意。她只是瞥了一眼微微透着亮光的天空。不经意间嘴角挂起了一丝嘲弄的微笑。不知是在嘲笑这些大臣还是在嘲笑她自己。当然这个微笑稍纵即逝。
※ ※ ※
凌晨,微微泛亮的天空带着一种迷离的蓝灰色。一辆马车穿过了大街,停在了杨府门前。大门上喜气的大红灯笼还泛着微弱的光芒。红色的绸缎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奕奕生辉。“嘎吱”一声,车门被打开了。本该在洞房中的新娘子孙露此刻却一身戎装的出现在了大门外。从远处隐约穿来了阵阵的吵闹声。没人敢出来,也没人敢张望。生怕自己的一个错误的举动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南京城内宪兵和锦衣卫的搜捕还在继续着,但孙露本人却提前回来了。
天空中忽然飘起了的毛毛细雨打在了孙露长长的睫毛上。她下了马车拖着疲惫的身子敲了敲大门。过了半晌看门人杨二才匆匆的批上外套出来开门,一脸诧异的看着少奶奶从外面走进了杨府。虽然他也很好奇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但看着少奶奶铁青的脸色使他硬生生的将这个问题吞回了自己的肚子。孙露并没理会杨二异样的眼生。而是径直的朝自己的洞房走去。那张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此刻杨府中的人们大多还在睡梦之中。丝毫没有受城中大清洗的影响。所有的人还都沉浸在昨天喜庆的气氛中。长长的回廊上被雨打湿的红色纱缦随风飘舞着。穿梭其中的孙露显得有些失魂落魄。回廊的尽头就是她的洞房。那个原本应该充满甜蜜的晚上。如今却充满着血腥。在新婚之夜见血光是极不吉利的。更何况是大开杀戮呢。
孙露叹息了一声伸手推开了房门。“回来啦。”一个平静而又熟悉的声音让孙露的心猛的一颤。她抬头一看却见杨绍清正坐在桌旁翻着一本书。床上的被子已经被叠好了。几乎看不出被动过的痕迹。难道绍清等了自己一夜!被人当场揭穿的滋味并不好受。更何况是被自己心爱的人。孙露一下子楞在了那里根本不知道要如何的面对杨绍清。可杨绍清只是放下了书拿起了一套衣服递给孙露道:“换上吧。待回儿,还要去见母亲呢。”说罢转身就要离开房间。
“等一下,”沉默了许久的孙露忽然说道:“你难道不问我昨晚去哪儿了吗?你没看见我身上的血迹吗?不想知道我昨晚杀了多少人吗?”
绍清脸上闪过了一丝痛苦的神情。只听他淡然的说道:“还是快点换衣服吧。”
“你是不敢问?还是不敢听?”孙露的冷笑着反问道。绍清的举动让孙露心中的罪恶感更加的强烈。虽然心中有着高尚的理由;虽然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虽然这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的心还是那么的悲痛!是在为死去的人悲哀,还是在为自己悲哀。
孙露的问题总是直指人心。她不让别人逃,也不让自己逃。她的话不但刺伤了她自己也刺伤了杨绍清。绍清不知道究竟要怪谁。生存与死亡只在一线之间。他不能决定对与错。或许这答案只有老天知道。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却让他感到很难接受。过了半晌他终于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你想说,那我就想听。”说罢他坐了下来静静的看着孙露了。
孙露沉默了半晌终于也坐了下来,她伸手拔下了头上的发簪。乌黑的长发犹如流水般泻了下来挡住了她的脸颊。只见她一边玩弄这发簪一边以异常冷静的陈述起了“红月之夜”整个的起因和经过。那不带感情的语调象是在说别人的经历,又象是一种特殊忏悔。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逝着。绍清觉得自己的心很痛。他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孙露的内心。如此深切的感受过她的痛苦与矛盾。一直以来孙露都极力的掩饰着自己。她的身上充满着秘密从不与人分享。出于尊重与爱慕绍清也从不探听这些个秘密。但杨绍清觉得自己又是如此的无能。他更本就帮不了孙露什么。孙露选择的是一条注定孤独的路。
“绍清,这就是你爱的女人。你娶的女人。她的双手占满了血迹,她的心中充满了阴谋。这样的人还值得你去爱吗?”孙露忽然抬起了头以一种奇怪的微笑凝视着自己的丈夫。可眼泪却已经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晶莹的泪水让绍清感受到了眼前这个女子的脆弱。以及她在疯狂杀戮之后的孤独与害怕。绍清不知道在这一刻能说些什么。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安抚孙露。他只是下意识的捧起了孙露那苍白的脸颊。低头亲吻起来。从苍白而又透明的额头到带着咸腥泪水的眼角再到干涸的嘴唇。那感觉让孙露觉得很安心。绍清的气息和拥抱覆盖了孙露。那一刻她听到自己手中的发簪,徒然的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窗外的天空早已泛白,南方夏天的早晨潮湿而又温暖。
第一部 第一百二十节 陪审团
夏日的晚风轻轻拂过秦淮河的两岸。历经了屠城、神策门事变等多次劫数。十里秦淮依然保持着她特有的风韵。虽然叛乱余波还未结束,大街小巷上人们对于“神策门事变”还在议论纷纷。可是秦淮河漂亮的花舫上依旧灯火辉煌。河面上不时的传来隐约的丝竹声和调笑声。那是胜利者在欢庆的声音。有人失败就有人胜利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可当胜利者们痛饮鲜血、弹冠相庆的时候,是否想过他们总有一天也会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
此刻坐在一艘画舫上的孙露正倚着阑干看着底下的河水从身边静静的流淌过。“神策门事变”已经过去十来天了。为了安全起见朱聿键正式登基的日子又被滞后了一个月。期间福建的郑芝龙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表示。只是加强了福建海域的警戒。现在整个福建弥漫着一股一触即发的火药味。说实话孙露不希望这件事靠武力解决。毕竟自己人的血已经流得够多了。但她也不畏惧用武力来解决。现在任何挡住自己去路的人都是自己的敌人。这次的“神策门事变”虽然做不到“血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的程度。但朝堂之上的声音明显的悦耳了许多。当然在暗地里骂孙露是屠夫的人也不少。1000余人的伤亡是锦衣卫和部队最后给孙露的最后数据。也是日后写入史册的官方数据。这其中有多少的水分孙露自己也不敢肯定。只有等到日后某些专家学者回过头来再来揣测这件事的真相。
“神策门事变”另一个谜题就当属那封吴三桂的信。孙露已经让人将这封信公开。而且对外一致宣称是黄道周等人勾结满人。但到目前为止满清对此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对于吴三桂这件事想必多尔衮也只有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吞。作为一个政客“忍”字是很重要的。它一方面是指对敌人的“残忍”;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政客要“忍人所不能忍”。看来多尔衮这两点做得都不错。想到这儿孙露忽然露出了一丝不经意的微笑。
“呀,我们的尚书大人在偷偷笑什么啊。这么美的景色,这么凉爽的夜风。不欣赏岂不可惜。咱们干了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