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拥天下
欢匦胍懈苊艿钠渌ㄖ胧蝗恢荒芄Π艽钩桑庖灰梗掠蚜铝拐偌母菇腥娴牟呋巳繁O⒉蛔呗械娜嗽背宰《荚诮冢钡健诙丈钜梗 ?br />
第七卷 雾锁大夏国 第九十四章 计夺江州
深夜的时候,莫浮云和楚方玉都被人带出了牢房,来到了灯火通明的府内大厅。
大厅的门口,除了身穿锁甲衣的陈友谅,还有身边的数位大将,人人都是整装待发,身穿刚甲,腰挂斩马刀,众人看到临走之时,陈友谅却从牢里提了两个人出来,都不解其意。
莫浮云和楚方玉二人心里坦荡,虽在牢中,却没有丝毫受累的感觉,反而是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如此人物,众将看在眼里,都忍不住暗赞一声。
陈友谅欣赏的指着莫浮云道:“这就是献计之人。”
众将这了解到原来今夜的计划乃是来自这个文弱书生,众人都是久经沙场之人,没想到到头来却被一个书生点破破城关键,心生惭愧之余又多了几分看重之意。
陈友谅说道:“今晚我便要带上你们二人一起去破城,让你们看看那常遇春一败涂地的惨像!”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一掀袍子,举刀朝天,大喝了一声:“出发!”
莫浮云和楚方玉紧跟在众将之后,随着陈友谅和几位将领进了一艘小船,其他的将领则是乘着大船,大张旗鼓的擂鼓扬旗,沿着江面浩浩荡荡的朝江州城开去。
待到大船行远,陈友谅所在的小船才离开,在离江州路不远的地方靠岸停船,然后上了陆地,骑马绕了个小道才来到鄱阳湖边上。
莫浮云暗道,这陈友谅果也是个将才,如此细心安排,果然使得鄱阳湖这一棋不露声色。
在鄱阳湖的芦苇丛中早已停靠着数十艘的高层大船,船上士兵密布,俱是腰配长刀,手持弓弩,使用的箭枝更是穿透力极强的透甲锥箭,这种箭乃是沉钢所制,由臂力出众之人射出,能够洞穿钢甲,乃是杀敌的利器。
此次看到陈友谅的水军兵强马壮,莫浮云二人才明白其果然有称霸一方的实力。
此时从鄱阳湖的北面传来宏大的响声,号角之声不断,擂鼓之声震天,一阵火光之后,无数的火箭在空中对射,然后便是嘶声的杀声响起。
陈友谅对这一切丝毫不为所动,他在等待着最好的时机,因为处于江城南面守住鄱阳湖这一方的守军并未有任何动静,可见常遇春也是严阵以待,每个城门把守得都十分严厉。
莫浮云不曾见过真正的带兵打仗,为那些鼓声所动,真想插着翅膀飞去看个究竟。
陈友谅宛如一尊铜像一般的定在船头上,夜风吹来,寒意渐渐,远处的拼杀声突然小了很多,然后便看见火光渐灭。
陈友谅冷笑道:“常遇春这只老狐狸,我如此诱他,他都不出城迎战,却不知此次正好中了我的下怀!”
陈友谅随即下令鄱阳湖的小型船支开始进攻江州城南面,和北面西面的两路军队同进同退。
果然,如此的做法让常遇春觉得乃是诱敌之计,丝毫不加以理会,只是船靠近了才以弓箭射之,久而久之,似乎形成了一个定势,只要船靠近了,便举箭就射,然而陈友谅的军队却如同玩把戏一样,进了便退,退了又进,却不进攻了,这样使得常遇春的军队箭枝损失了不少。
常遇春终于下令,不用理会其船支,便让他靠近过来,反正凭着陈友谅的小船,如何也攻不下江州城的,而陈友谅要的便正是这个结果!
当南面的守军发现此次冲过来的船已经不是小船,而是高达数层楼的巨型大船时,已经来不及通报了,大船如同巨龙摆尾一般将船尾稳稳的靠在了城墙之上,早已按捺不动的士兵们如同宝剑出鞘,惹起鲜血一片,长长的斩马刀如同千年未曾饮血的魔鬼,在寒月中生出让人痛彻的杀意,丈长的长矛在透甲锥箭的掩护下,如入无人之境,一时间,城墙上常遇春的守兵便传出鬼哭狼嚎之声,陈友谅也终于在士兵完全占领了南面城墙之后登上了城墙。同时城墙开始放下云梯,北面和西面的军队开始朝南部汇合,陆续登船,开始由高处向低处侵袭。
陈友谅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威风凌凌的笑着,这本来就属于自己的城市,终于要重新回归到自己的领土之下了。
楚方玉毕竟是女子,见到这血腥不忍睹的场面,终于撇过头去,傍在莫浮云的身上。
莫浮云也是心下感慨,见到双方士兵撕杀,没有半分情面,出手便是夺人性命的招式,而且一刀一矛都是如此的直白——杀人而已。心下突然为自己的所为有些内疚,是否是自己害了这些人?
二人各思所想,却听见陈友谅哈哈大笑一声:“常遇春!”话音间,人已如同一头雄鹰朝下城墙之下扑去,腰间斩马刀出鞘,随意挥动之间,将朝自己冲过来的几名敌兵砍翻在地。单凭着这一手,莫浮云便敢断定陈友谅的功力绝对在第一流高手之列!
在陈友谅的面前十丈处,是一名身穿战甲的五旬男子,手持一根精钢长矛,红缨随风而动,气势丝毫不因为己方暂时的弱态而有所减弱,此人正是常遇春!
陈友谅大笑道:“常遇春,你没有想到有今天吧?”
常遇春长矛,举矛就刺道:“废话少说,分出胜负你再笑不迟!”
陈友谅沉声一喝道:“本王正有此意!”斩马出手,招式浑然天成,二人瞬间缠动在一起。
兵器之学,并非只有民间才有,也并非只有民间门派才有,早在元朝建立之前,成吉思汗便建立了“天阶殿”,大肆的招揽天下民间武者为其所用,然后自成兵谱,以供武官进入学习,每年由其亲自考核,取前十名者,居将军之位。而天阶殿中的武学秘籍被称为“官方武典”。
斩马刀,乃是从宋代开始的军队便广泛使用的一种兵器,其将刀本身长度加长,变细,专斩马脚,故而叫斩马刀,在官方武典里,这是唯一和刀有关的兵器,也就造就了举世之中唯一的刀之兵谱。民间同时不甘示弱,于是不少汉人开始研究斩马刀,于是得出了不同的刀谱,然而无论是斩马刀还是银蛇剑,都只能说是类刀和类剑的兵器,但虽比不上刀剑之锋,偏又自成一体,别有杀伤力,陈友谅曾混迹江湖之时,偶得异人传授此刀法,自言从未遇过敌手!
常遇春手中之矛,亦是大有来历,其矛名曰三寸矛,然而此矛长越八尺,为何又名为三寸矛呢?其原因便是此矛乃是名匠为常遇春量声打造,比起普通的矛恰好长了三寸,而正是这三寸之长短,使得常遇春将自身的工夫挥洒得淋漓尽致,三寸之间,足见四十年的功力!
二人武功自成一体,若是建立门派都可谓是一派宗师之举,两者相斗自然是分外引人注目,然而两军相对,大概除了莫浮云和楚方玉外,均无人将心思放在二人身上。
但见陈友谅斩马一横,反手扫去,空气中传来滋滋之声,似空气亦被划破一般,常遇春不躲不散,双手持矛,直臂朝前一挺,硬是将陈友谅的斩马之势拦住,同时飞起右脚,朝着陈友谅的腰部踹去。
陈友谅哪能被踢中,斩马顺矛朝下一划,欲斩常遇春握矛之手,常遇春脚势不变,双手一抡,硬是将斩马朝回拨,而陈友谅则借常遇春这一拨之力,身形凭空一翻,不但避过了常遇春的一脚,同时凌空飞射,斩马化为剑势,直刺常遇春正胸。
常遇春冷哼一声,矛身朝回缩回一寸,矛尖化成点点星点,朝着陈友谅点去,此一势已罩住陈友谅全身上下。
然陈友谅刀到尽处,竟然在万千光点中正好点中矛尖,同时身形猛朝上飞升,落下之时,斩马直指常遇春的百会穴。
莫浮云被这精彩的打斗吸引得忘记了身在何处,这二人的身法,脚法,眼力,武技的确不愧是一代宗师之选。而最重要的,是莫浮云想看出个结果来,楚方玉则是一扯莫浮云的袖角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莫浮云心里明白,这话确实,若是现在不走,和可能再受陈友谅刁难,而看周围情景,陈友谅这次水军倾巢而动,已占了城中大半,看来胜局已定,当下点点头。
楚方玉更是低声道:“我是生怕常遇春那老头认出我来。”说完,一拉莫浮云的手,二人悄悄朝城墙上退去,到了城墙边缘,楚方玉低声道了声:“小心。”然后双脚一弹,莫浮云只觉得自己身体突然一轻,二人如同御风飞行一般,这一跃竟然有十数丈之远,莫浮云正大感畅意,却见落脚处正是湖心之处,心下一慌。
楚方玉则不慌不忙,从怀里摸出一张手绢,朝下一扔,脚顺势踏着手绢借力飞出十数丈远,如此几回,二人已来到陆地之上,莫浮云长吁了一口气道:“如今我才明白为何楚家能称天下轻功第一家。”
第七卷 雾锁大夏国 第九十五章 半灵山
楚方玉笑着道:“先别光赞叹,还是快跑吧,不然陈友谅追起来,我们可就跑不掉了。”
莫浮云便问道:“你可知道半灵山的确切位置吗?”
楚方玉点点头,莫浮云笑道:“这样便好,你先帮我办一件事情。”
随后,按照莫浮云的吩咐,楚方玉飞回武昌城中,将信息传递给了月眉分舵,然后二人乘着快马朝着半灵山驰去。
在二人走后的第二天,陈友谅果然传出了收复江州城的捷报,同时武昌城也自然不用关闭了,吟竹在李沉夕三人的护送顺利的朝着半灵山前进。
这一仗,常遇春败在骄兵之上,也成为其奇耻大辱,朱元璋动怒之余,不仅将其官品连降三级,更是派大将军蓝玉取代了他此时的位置,将其派遣政权的北部疆域,对抗占据了徐州和江北一代,并且已经投降了元廷的张士诚,这一来,莫浮云自然也出了一口恶气。
半灵山,此山高不可测,在半山之腰有一间寺庙,名为“半灵寺”,只因这半山之后便一直有云雾缭绕,更找不到一条可以通向上面的路,加上半灵寺香火旺盛,颇有灵气,于是便传言此山之上居有神仙,凡人只能在半山之下而居,故而此山便被名为“半灵山”,一半为灵,一半为凡。
三月草长莺飞,越是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过往来烧香的香客甚多,求子拜佛,路求平安,总之这一路过来,反而感觉比那大城里还要热闹,加上过往之人多是慈眉善目,莫浮云和楚方玉携手同行,感觉倒是非常之好。
楚方玉早已换上了女装,二人并肩而行,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真是羡煞旁人。
接受到旁人羡慕的眼光,楚方玉自是一脸幸福的表情,时不时的朝着莫浮云靠着,一副亲昵无间的样子。
莫浮云一手挽着楚方玉,看见她陶醉的样子笑道:“等会我们也上去求支平安签,拜拜佛,许许愿。”
楚方玉点点头,莫浮云回头朝山下望了望,自言自语的念道:“吟竹有病在身,他们的行程必定不快,看样子要在明日才能够到达,我得先去找到这半醉神医才行。”
楚方玉听得清楚,接口道:“你说这神医会住在什么地方?”
二人此时已走上半山腰,半灵寺便在眼前,高殿群立,香火直升,果是一派鼎盛之景,众人皆朝半灵寺行去,而无一人朝寺旁通往后山的绝路行去,莫浮云便指着那条通往后山的山路说道:“我们先去找路,待摸出些门径后,便回来拜佛,如何?”
楚方玉说道:“拜佛求签乃是心诚之事,不必急于行事,还是先找到神医再说。”
莫浮云为楚方玉的体贴一笑,牵着楚方玉朝着后山行去。
小径是山路,两边杂草丛生,抵于膝上,莫浮云便拾了根枯枝,将草往两边压下,露出清晰的山路来,好便于行走。
山路似有环绕山体之意,然而只走了百来米,便被一块石壁拦腰截断来,莫浮云并未因此而后退,放开楚方玉的手,寻了个高处,朝四周打量了许久。
楚方玉伸手摸了摸面前的石壁,对着莫浮云奇道:“这是实实在在的石头,看来果然没有上山之路。”
莫浮云没有答话,又抬头朝山上望了望,这过了半山之后,果然雾气迷绕,恰好和半灵寺的香火混成一片,形成弥漫之势,隐约中突然听到天音靡然,莫浮云却被这隐约的声音所吸引,断定这山上必有人居住。
莫浮云寻思一阵,又换了个地方,终于大笑起来,楚方玉跟着喜道:“找到路了?”
莫浮云点点头,俯身拾起一块小石子,朝着石壁的一处扔了过去,却见石子碰到石壁不仅没有被反弹,反而隐入石壁中不见。
楚方玉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