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之路+番外 作者:笑佳人(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12正文完结)
等绿云等人走了,阿桔看看内室,小声向蒋嬷嬷求助:“嬷嬷,我是不是得学很多礼节啊?”父亲是秀才,母亲整洁爱干净,姨母身为周家少夫人自有一番气度,阿桔知道她跟妹妹比一般农家女儿举止得体些,但跟真正的大家闺秀相比,差得远呢。
蒋嬷嬷早就想过了,笑着安抚道:“也不是太多,奶奶现在言谈举止便很好了,略加注意些,遇到寻常夫人太太都没问题,只是皇家规矩多,以侯爷现在的身份,日后赴宴可能会碰上公主郡主等人物,那就得学跪拜之礼了,路上嬷嬷再教奶奶,很简单的。”
规矩都是死的,大姑娘差的是眼界见识,这个急不来,好在大姑娘性子宁静,不像有些妇人,明明没有那份见识非要不懂装懂来显示自己不比旁人差,结果丢人现眼。
听她这样说,阿桔心里有了底,感激地道:“幸好有嬷嬷陪我,那种地方,我做梦都没想过。”
蒋嬷嬷摸摸她头发,语重心长地道:“大姑娘只需记住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跟人打交道,多为利益,无论对方看起来多和善说得多好听,你别理会那些客套,只琢磨听她的话行事后对你对她、对少爷甚至赵家会有什么后果,再根据后果做选择,实在拿不准的先敷衍过去,回头跟少爷商量。无论在哪里,再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阿桔暗暗记下。
里面赵沉喊她进去。
蒋嬷嬷笑了,“行了,大道理有的是,往后咱们边看边学,奶奶快进屋去吧,你不在这几日,少爷用的饭都比以前少了。”
阿桔顿时红了脸,快步进了屋。
“跟蒋嬷嬷取经呢?”赵沉歪靠在被子上,笑着问她,说完伸出手,示意她去炕上。
阿桔月事在身也不怕他胡闹,乖乖上去了,坐在他对面。赵沉不高兴,起身盘腿而坐,再将人抱到腿上,这才满意,问她跟蒋嬷嬷都说了什么,她吩咐丫鬟时声音不低,他倒是听见了。
阿桔没什么好瞒他的,轻声说了出来。
赵沉很赞同蒋嬷嬷的话,那么多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可不就是为了利益?当然,也是为了贪欲,贪钱贪色贪名声贪权势。他把自己想到的补充给她听,又道:“阿桔,到了那边,除了我跟娘,谁你也不要全心信任,包括蒋嬷嬷跟那四个丫鬟,人心易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利用你的信任反过来咬你一口,懂吗?”
阿桔怎么会不懂?
孟仲景让她知道了什么叫人心易变,如娘教了她什么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而赵沉……
他那些手段,比任何一个人都要阴险。
她唯一庆幸的是,赵沉只是为了娶她,他对她也是真心,至少现在是。
见她盯着自己出神,神色略显迷茫,赵沉忽然有些不安,亲亲她额头问:“想什么呢?”
阿桔摇摇头,真让他知道她也不敢完全信他,这人肯定要生气了。
她坚决不说,赵沉问不出来,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凑到她耳朵前一阵嘀咕。
阿桔越听脸越热,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可惜男女力气相差悬殊,晚上歇下之后,还是被赵沉霸道又温柔地解了中衣,他用唇。舌攻城略地,她每一寸都失守。
一番忙碌,初八那日赵沉正式带着母亲妻子动身,辞别岳父岳母后,乘船北上。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说是在船上把事办了,还是在京城赵灰灰的老窝里?反正就是这两天,不过不要太期待哦,脖子以下你们懂的~~~
赵灰灰:我不懂,我也不想懂!怎么凸显我的战斗力怎么来!
正文 第46章
赵家车队在次日晌午到了济宁码头;行李搬运得费些功夫,赵沉请宁氏阿桔先行下车;去运河边上的茶坊用饭。
茶坊分两层;赵沉选了二楼最好的雅间;雕花木窗支了起来;对面便是浩淼的运河河水,在冬日暖阳下泛着粼粼波光。河风迎面吹过来,帷帽垂下来的面纱落在脸上;阿桔刚要撩开;旁边已经伸过来男人修长白皙的手,帮了她的忙。
想到婆母就在那边坐着,阿桔有点脸热;悄悄往一侧挪了两步;想离赵沉远些。
赵沉没有追上去,只是有些担忧地问她:“风大,会不会冷着?”声音很低很低。
阿桔摇摇头,她月事很规律,今日是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几乎没有,也不是很怕冷。
赵沉看着她,很快又移开视线,指着江边景致一一给她介绍,明媚的光照着他俊朗的脸庞,嘴角微翘,凤眼里有意味不明的愉悦。妻子的身体,他再了解不过,看来这次不会再有意外了。
两人没看多久便坐回了宁氏身边,饭菜上来,一家三口心情愉快地用饭。
饭后继续歇了小半个时辰,陈平过来回话,行李已经都搬上船了。宁氏点点头,站了起来,一旁问梅蒋嬷嬷分别替婆媳俩戴上帷帽,不急不缓地出了茶坊。
河边停了两艘船,前面的精致些,供一家三口起居用,同船的只有宁氏阿桔身边的丫鬟并厨娘等人。大件行李都在后面的大船上,陈平领着一众家丁看守。
赵沉站在登船船板上,先后扶宁氏跟阿桔上去。阿桔第一次登船,新奇又紧张,不由反握了丈夫的手。赵沉看着她笑,阿桔垂眸,站稳后马上松开他,转身时目光无意落在岸边用来系缆绳的石桩上,上面一条凹痕,勒在那儿的缆绳正随着船身轻轻摇晃。
寒风萧瑟,心中离愁忽然又起。
阿桔抬头,看岸边,看远处的城镇天空,昨日她离了家,很快又要离开登州了。
“进去吧,一会儿就要开船了。”赵沉拢了拢她身上的斗篷,柔声道。
阿桔仰头看他,美眸里浮动着即将远行的茫然不安。
赵沉握住她手,目光温柔而坚定。
~
京城。
临近朝廷大休,各衙门官吏都忙的一团乱,加之冬日天黑的早,赵允廷忙完公务从户部衙门出来时天已经很暗了。身边长随赵元快速替他披好斗篷,两人匆匆朝皇城外走去,路上遇到不少同僚寒暄,天寒地冻的大家都急着回家,彼此颔首便罢。
出了城门,自家马车已经候在外面,赵允廷利落上了车,赵元坐在车夫另一侧的辕座上,拢了拢衣领。马车很快动了起来,沉寂的官道上人烟稀少,几处哒哒马蹄声更添寂寥。
车里点着灯,赵允廷靠着车板闭目养神,等脑海里残留的公事彻底没了,他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再次看了一遍。信是前天到的,妻子初八出发,现在应该在船上了吧?当年送承远过去时他还晕船了,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那小子晕船的毛病是不是好了。
今天初九,再过半个月应该能到。
十年,跟她分开了整整十年,终于又能每天回府都能看到她了。
马车缓缓停下,赵允廷将信放回怀里,想到侯府里面的那些人,脸上再无半分笑意。
早有丫鬟匆匆去后院报信:“太夫人,夫人,侯爷回来了!”
欢声笑语的偏厅里,忽的静了下来。
秦氏原本正在陪太夫人说笑,听到丫鬟通传,情不自禁就朝门口望了过去。从宫变到现在,她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跟丈夫好好聚过了,几次忍不住去找他,他都不见。秦氏知道丈夫刚坐上户部尚书的位子,正是忙的时候,便没有去烦他,但今日丈夫特意吩咐一家人聚在一起,一定是他终于清闲下来,想好好准备补偿家人。
外面传来丫鬟们行礼声,秦氏忍不住正了正头上的红宝石凤钗,满屋灯光,都不如那鸽子血的宝石流光溢彩,再加上她那身大红绣富贵牡丹的缂丝华服,真是明艳不可方物。
只可惜是个缺心眼的。
太夫人收回打量儿媳妇的视线,嘴角嘲讽笑容一闪而逝。以前是侯府不如国公府,她为了儿子一直容忍秦氏的骄纵蠢笨,如今权势滔天的国公府只剩一个远在西北的镇北将军,在皇上心里的地位还不如他儿子,她自然没有必要再忍着这个害得他们母子离心的蠢妇。国公府内里再不合,好歹给秦氏撑了十来年的腰,现在秦氏祖父、二叔等亲人惨死,她非但半点悲痛没有,还以父亲与国公府断绝关系为由不守孝,还奢望儿子会好好待她?
“允廷回来了,你怎么还不传人摆饭?”在赵允廷跨进来的那一刻,太夫人平静地训斥道。
秦氏才刚刚看到自己的丈夫,知道他不喜欢她聒噪,她没敢出声唤他,只默默地凝望,希望丈夫能够看自己一眼,全部心神都在男人身上,并未听到婆母的训斥。
眼看太夫人冷了脸,秦氏身后的大丫鬟紫莹轻轻上前一步,笑着提醒道:“夫人,侯爷回来了,奴婢这就吩咐厨房那边把晚膳摆上来?”
她站的位置巧,正好挡住了秦氏的视线,秦氏有些恼她,却也点了点头,“快去吧。”说完马上朝对面望了过去,夫妻俩一左一右坐在太夫人身边。
赵允廷却并未看她,对上首的太夫人解释道:“衙门里事多,劳母亲久等了。”
太夫人慈爱地端详自己唯一的儿子,笑道:“没事没事,我们也刚坐下没多久,倒是你,别只顾着朝廷大事,你看你,越来越瘦了,一会儿多吃点,娘今晚特意让人炖了鱼头汤,给你好好补补。”
赵允廷笑笑,又陪母亲说了几句话,目光便投向左侧桌子前的三个子女。
次子赵清,年后便十五岁了,小时候常常跟在他大哥身后跑,当年他大哥离家时他六岁,应该有些印象吧?三子赵涵跟唯一的女儿赵沂都是九岁,只差两个月,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大哥,女儿还好说,三子,只盼承远见到这个弟弟懂事明理后,心中恨意会少吧。
趁丫鬟们摆饭时,赵允廷分别问了三个孩子一些话。
在外人看来,他有两个嫡子,而在赵允廷眼里,只有他跟她的孩子才是嫡子,其他三个在他眼里的分量是一样,不如长子,却也是他的骨血,尽管哪个都不是他想要的。
问完话,桌上饭菜已经摆好,赵允廷便示意众人开饭。
一时偏厅里只有轻微的用饭声,沉默之极。
太夫人上了年纪,饭量小,在饭桌上大多时间不过是陪小辈们用饭罢了。没胃口吃,心思渐渐就动了起来。儿子突然把所有人都叫过来,两个姨娘也摆了个小桌子,到底有何事要商量?这些年除了一些喜庆日子,再也没有过这种时候……
赵允廷并未让她猜测太久,等残羹冷炙端下去换上茶盏,他品了口茶,目光扫视一圈,平静地对太夫人道:“母亲,十月里承远已经娶妻,承文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今日起府中上下便改了称呼吧,少字去掉,按排行直接称爷。”
此言一出,秦氏脸色大变,好端端的,怎么又提那人了?
太夫人脸色一点都不比儿媳妇好看,猛地放下手中茶碗:“承远是侯府嫡长子,怎么他成亲我这个当祖母的什么都不知道?允廷,你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母亲?你是想气死我是不是?”声音严厉,落地有声。
婆母发了脾气,秦氏面色好了些,盯着丈夫看他怎么回答。她右后侧小桌前坐着的万姨娘周姨娘不约而同朝自己的孩子看去,心中各有思量。而那边桌子上,赵清一身青袍端坐,虽然没有笑身上却有种喜意,一眼就能让人看出他的愉悦,赵涵嘴角则翘了起来,好奇又期待地看着父亲,唯有梳着丫髻的赵沂面露茫然,好像已经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哥哥。
赵允廷很了解自己的母亲,知道她并不在乎长孙成亲与否,只是生气她没有得到消息,便有些无奈地道:“母亲别急,这事我也是今日才知道,他在乡下住着,自己看中了一个秀才之女便直接娶了回来,真是胡闹……毕竟是明媒正娶娶回来的,也只能这样了。母亲,之前承远自己不愿意搬回来,现在既然已经成家,我会派人去接他们,总不能让赵家的嫡长孙也生在外头。”
太夫人沉默了。
长孙为什么走大家心知肚明,不过为了好听,对外只说孩子不懂事不肯住在家里。她不喜欢那个不知用什么狐。媚手段勾得儿子一心扑在她身上的短命前儿媳,对前儿媳生的忤逆不孝的长孙更没有半点好感,只是,赵沉毕竟是赵家的嫡长子,他自己不愿意回来可以,她身为祖母,却没有道理阻止他回来。罢了,烂泥扶不上墙,堂堂侯府嫡子竟然娶了个秀才女儿,回来就回来,她正好看热闹。
飞快扫了一眼秦氏,太夫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这孩子,从小就执拗不听劝,我这边都给他准备好了几个人选了,他竟然一声招呼不打自己娶了妻!他自小不亲我,不把我这个祖母放在眼里也罢了,你对他掏心掏肺,他怎么连你都不告诉?快接回来吧,承远才十八,你好好管管,兴许还能改好,届时你给他谋个差事,免得他继续游手好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