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魔法师传奇
正疯着呢,一抬头,看见两个大人正在旁边笑呢,赶紧跑上前:“谢谢爹,谢谢娘!”
李天镜夫妇胸怀大慰,自己儿子什么时候这么聪明懂事过?连忙抱起来,笑得合不拢嘴:“乖,真乖!”
一再人正在其乐融融,天玑撑不住了:“施主出来再享天伦吧,贫道要收工了!”声音刚落,李天镜夫妇只觉得一阵晕眩,再一看,已经到了自家大堂中了。
李天镜一睁眼,首先就望向自己的儿子。却只见李乘风慢慢的睁开眼睛,首先甜甜的叫了声“爹,娘!”转身投入了李夫人的怀里。目光流动,光彩四溢,哪里还有平日那般蠢笨木讷之态?
李天镜大喜,赶忙站起,想抱着儿子乐呵乐呵。谁料刚刚站起,只觉得浑身一阵酸软,又咚的一声坐了下去。李天镜一惊,再看自己夫人也是脸色苍白,摇摇欲坠。这才想起天玑来,想问问怎么回事。不料一见天玑,更是吓了一跳。只见天玑面色死灰,静静地软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也不知是死是活。赶紧挣扎着站起来,勉力把天玑扶到椅子上,迭声问道:“仙长,您怎么样了?”
老半天之后天玑脸上才出现了一丝血色,睁开眼来长嘘了一口气:“恭喜施主,令郎禁制已除,前途必定不可限量啊!”
“哪里,这一切都是拜仙长所赐啊!”李天镜心里挺过意不去的,为了自己儿子把人家累成这样,而且看这个样子,老道怕是吃了很大的亏,“小儿今后有任何成就,都是仙长的功德啊!仙长慈悲为怀,为小儿竟累成这样,天镜心中着实不安啊!风儿,快过来给仙长磕头!“
“不必了!贫道不过损失一些道行而已,对我修真之人来说,实在微不足道。反倒是你们夫妇二人……”老道还没有说完,就看见李天镜给自己递了个眼色,知道他不想让李乘风知道他们自损十年阳寿之事,遂转口道:“贫道也实在是乏了,能否借住一宿?”
“您太客气了!”李天镜叫来下人,让他把老道领到客房去:“仙长,我实在是走不动了,无法亲自送你过去,怠慢了!”
“无妨,施主今天损耗过多,也请好好歇息吧!”老道乐呵呵地走了。
~第四章 拜师~
说是要好好休息,可是初见儿子这么聪明伶俐,李家夫妇哪里睡得着?一家人一直折腾到下半夜,两夫妇才抱着儿子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天镜就领着儿子到了天玑房外:“仙长,您起来了吗?”
“呵呵,是李施主啊,快请进!”天玑打开门把他们迎进来。老道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面色红润,看来是经过一晚的休息,已经彻底恢复过来了。当然,至于道行,那是需要慢慢修回来的,急不来的。
“昨日让仙长受累了!”对于天玑,李天镜是打心眼里感激。
“贫道只不过是损失了些许道行而已,李施主不用放在心上。倒是令郎感觉如何?”老道不想再谈这个,忙岔开话题。
李乘风眨眨眼,皱着眉头说:“仙长您一提,我倒是真的觉得有点不对劲。”
“啊?”李天镜急了,“风儿,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
“我总觉着脑子里面空荡荡的,好像记起了很多事情,但是仔细去想,却又什么都想不起来,感觉很不舒服。”李乘风说。
“风儿,你前十年都是浑浑沌沌过的,自然会有很多事情想不起来了。反正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想不起来就不要去想了吧!”李天镜不以为然地说。
天玑颇有深意地看了李乘风一眼,也说:“是啊,想不起来就不要想了,等时机到了自然就会想起来的,强求反而不好。”
“对了,仙长,天镜还有一事相求,望仙长一定不要拒绝!”李天镜扑通一声跪下了,李乘风一见,赶紧也跪下了。
“有话好说,施主万勿如此!”老道一摆手,父子俩人就跪不下去了。开玩笑,动不动就让人跪,折福啊!
“小儿一生都是拜道长所赐,天镜想让他拜入仙长门墙,也好尽尽孝道。”这可不是李天镜心血来潮,而是两夫妻商量了一夜的结果。老道士一看就不是凡人,拜他为师,以后儿子有个三灾两难的,他总不好袖手旁观吧?而且老道说了,两夫妻都只有不满十年的阳寿了,什么时候死还不知道,如果自己死了,儿子怎么办?有个师傅也好有个投奔的地方啊。
“这——”天玑有些为难。治病是一时之事,收徒却是一辈子的事,不得不慎重。
“请道长看我夫妇二人的福缘,收下风儿吧!”李天镜这可是在动之以情了了,意思就是说:“我们夫妇俩都是活不了几年的人,你就答应吧!”
“好吧,令郎聪明伶俐,一看就知道是天纵之才,只怕是明珠暗投,一块美玉被我糟踏了!”老道动了恻隐之心,加上乘风的资质确实是让人动心,,到底还是答应了。
李天镜大喜,当即要去张罗桌椅和香烛,被天玑拦住了:“拜在我门下,没那么多规矩。乘风,你过来行个拜师礼就是了。”
李乘风也乖巧,赶紧过来趴在地上磕头。磕得又重又响,把他老爹心疼得在边上直叹气。天玑坐着不动受了他八个头,还要磕时,老道手一摆,“够了!”李乘风脑门上已经是一片通红了。
“风儿啊,既然你拜在为师门下,为师也不瞒你,师傅是有门派的。师傅师门是千里之外的天青门下。本门规矩很多,师傅我也记不住那么多,反正你还小,以后你到了天青山,自然会有人说给你听。只不过看你飞扬跳脱的样子,怕是和师傅一样受不住约束,只求到时候不要象师傅一样,不敢回山门才好,呵呵!”老道笑得倒是挺得意,“本门弟子,都是以辈分来排名的,到了你们这一代,刚好是“淳”字辈,我看你就改名叫作李淳风吧!李施主你看如何?”
“没有问题,善良淳厚,这个名字好啊!”老道的意见,李天镜是绝对拥护的。而且只是改个名字,又没有改姓。
“对了,风儿,你身上可有什么法宝之类的东西?”老道这个问题憋了很久了,一直不好问。现在变成自己徒弟了,问问自然是不妨了。
“没有啊!”李淳风一愣,“怎么了师傅?”
“不可能啊!你脑中的禁制是天地之力所下,若没有法宝护体,只怕你的灵识早就被磨光了,为师就算是有回天之力也不可能救你了。你再想想,或者你身上有什么特别之物?”老道不相信。
“是没有啊师傅,我身上除了这身衣服什么都没有啊,不信我脱了给您看!”到底是小孩子,一听到师傅不相信自己,李淳风都快急哭了,就准备脱下衣服让师傅检查。
“且慢!仙长,风儿出生之时,胸口有一葫芦形的胎记,随着年岁渐长,也慢慢的快消失了。那块胎记上有一些奇怪的花纹,原先我们以为是经络,后来也就没有去管它了。要不您看看,说不定是那块胎记有古怪!”李天镜突然想到一处,忙说道。
“胎记?风儿,你过来让为师看看。”天玑拉过淳风,解开上衣,才看一眼,便大吃一惊,“这分明就是‘老子化胡坠’!怎么可能啊!”
“师傅,什么是‘老子化胡坠’?”李淳风看师傅表情古怪,不由得问了一句。
“‘老子化胡坠’是道门秘宝,相传是鸿钧道人传给老子的,功能清心启智,修道之人如果佩戴此坠,修行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可贵的是,‘老子化胡坠’是极为罕见的能改变佩戴者运势的法宝,功能逢凶化吉,最为变态的一点,它居然能抵御天劫!可惜这件宝物在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化为胡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尘世中出现过,因此才被称为‘老子化胡坠’。此坠被列为道门三大顶级秘宝之一,我也只在书上见过图形,风儿胸口这个胎记,分明就是一个‘老子化胡坠’!居然能够把顶级道门秘宝化在灵体中转世,风儿,看来你前世一定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啊!”老道咂咂嘴,看那个神情真恨不得把自己徒弟的胸口的皮给扒下来,搞得淳风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前世……”淳风心中一动,那种感觉又来了,好像想起了什么,又什么都想不起来,不上不下的好不难受。
“风儿,你的灵识本就比一般人聪颖,加上十年来日日都在对抗着禁制,磨砺之下更是强大,加之又有‘老子化胡坠’护身,今后修习我道门工发自是事半功倍,也不必急在一时。如今你们一家人初享天伦,为师也不好马上带你走,你就留在父母身边尽尽孝道,等时候到了,为师再来接你。”说着,天玑从身上掏出一卷书来:“此乃我天青门筑基用的基本功法,你在家只要勤加修习,基础打牢了,将来修习本门其他功法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
淳风接过书,嘴里“诺诺”应着,却也不翻开看看——开玩笑,现在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认识的字加起来不超过五十个,看书?看图识字还差不多!
天玑见状,略一思索便已明白,暗自一笑,也不说破:“此书浅显易懂,如果对于书中所提到的经脉穴位有什么不懂之处,可去查阅‘黄帝内经’;那里面差不多都有解释。”说罢一转头向李天镜道:“李施主请放心,天玑既然已经收下风儿,自会照顾于他!”
李天镜至此一颗心才放到肚子里,老道这话等于是在给他做了个保证:“你放心吧!你们挂了还有我呢!风儿不会吃苦的!”老道之前说的那句“时间到了”是什么意思,李天镜也心知肚明,不由得喜笑颜开,赶紧把老婆也叫出来,要她赶快张罗拜师宴。
“不用了!贫道不食人间烟火久矣!诸事已了,贫道也要走了!”老道倒是潇洒得很,来去了无牵挂。
李淳风一家自是苦苦挽留,却被老道一句话堵住了:“贫道此次所耗过多,急需回山潜修!”没办法,只好多准备些金银细软之物,结果老道大笑不止:“我辈修真之人要这些尘俗之物何用?”
怕李天镜再啰嗦,老道手一摆,就这么不见了,只听见半空中回荡着老道的声音:“风儿,好好孝敬父母,勤加修习,你我师徒自有相见之日1待众人出的房来抬头寻时,只见碧空如洗,哪里还有天玑的影子?!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李淳风已经十七岁了。
在这七年中,他的进步见之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仅仅半年,他就能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十一岁读孔孟,十二岁学老庄,到了十三,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到了十四,全乡已经找不出愿意当他老师的人,因为李天镜所请的每个老师都不到三个月就请辞,而且理由都一样:“学生才疏学浅,唯恐耽误令郎良材美质,还烦另请高明!”久而久之,全乡都没有人愿意来了。那些老师一个个都被淳风吓着了,什么时候看见过这么聪明的学生!他们的学识顶多能撑一个月,过了一个月他们就感觉自己的东西不够。不是没有想混日子的,可没有新东西教的时候,淳风就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先生,为什么圣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世上还有那么多人做坏事呢?”“若是说有人教人为恶,那么他又是被谁教坏的?”“世上第一个恶人是怎么来的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个夫子被问得快发疯了,只好绝了混日子的念头,请辞了事。
这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那几年李淳风乡里很是出了几个白头进士,而且无一例外都在李家作过西席。没办法,受了刺激阿!本来以为自己懂得挺多的,结果自己会得东西被人半个月就学完了,而且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这也太气人了吧!一气之下,这几个人又去埋头苦读,居然都在不惑之年考取了功名,一时之间李淳风乡里名声大噪,这是后话。
第二个后果就是李淳风“天才”之名不胫而走,而且就算李天镜一再提高薪资,也没有人敢再来应聘李家西席。这事让李天镜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儿子聪明伶俐,愁的是没人来应征,儿子总不能不读书啊。还是李淳风自己说话了:“算了,您就负责帮我买书回来吧,我自己看书学好了!”儿子要看书,当老子还有不支持的?反正家道殷实,李天镜没隔一段时间就托人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书都搜罗了来,几年工夫,也不知道淳风学得怎么样,家里的藏书倒是有了几万册——李淳风看书的速度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他看书还是翻书!李天镜心存疑惑,故意相试,结果非但是过目不忘,他还能对每本书作出点评,虽说有时点评由于少年气盛不免失之偏颇,但其一针见血之处,却让李天镜也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