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朕的奸臣 作者:阿樵(起点vip青云榜2014-06-02完结)
"到殿下的封地去?"董卿抬眸瞪着他,咬一咬牙道:"宁王莫非是想监视着皇上吧?将皇上软禁在你的封地里,然后伺机将刘歆给拉下皇位吗?""
闻言,沈慕秋恼火道:"妳他马的,别再不识好人心了,莫不是想讨妳的欢心,他有需要这么低声下气吗?别忘了,他是个尊贵的王,而妳只是一个快干不成大官的过气大司马!"
"慕秋,你闭嘴!"刘骥大声喝道。
"去妳马的傻子!"沈慕秋心里恼火不已,调头便回到了树下,肩着环,待在那里生闷气。
董卿抬眸对着刘骥道:"董卿谢过宁王的好意,不过,皇上现在最不想见到的人,便是宁王殿下你了,更遑论前去您的封地了。请殿下让开吧,董卿还有要事待办。"
刘骥一脸的失意道:"我知道妳心里还在怪我,甚至恨上了我……,我占有妳,是因为我喜欢妳,故意告诉他,我们的事,是害怕他夺走了妳啊。没想到本王一时的怒火,竟然会因此深深的伤害了妳。我伸手抓得越紧,却反而把妳给推得愈远了,究竟,我该怎么做,妳才会肯………"
每当想起她当时又怨又恨的眼神,他便感到懊悔万分。
话还没说完,便被董卿给打断了,她面若冰霜,冷声道:"下官还有事待办,恳请宁王殿下将路给让出来吧!"
*
大街上,热闹繁荣,人声濎沸,南来北往的商旅,忙着四处吆喝着兜售商品。街道两旁,商店林立,熙熙壤壤的热闹纷云。
这时,在街道旁,一间卖着字画的商铺前,一辆看起来极为普通的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
小安子见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便探出头往外瞧了一眼,放眼望去,竟是个繁华热闹的大街旁,他忍不住将眉头一皱,闷声道:"董大人,怎不找个清净的地方呢?这个地方,似乎太吵杂了?"
而且,人来人往的,似乎不太好。
董卿道:"这家店铺,是我董家经营了几十年的家业,铺子后面,建有一处大宅子,位置还算清静,宅子里头备有十几名仆从,都是我爹生前的老奴,十分的忠心,做事也算尽心,公子待在这里我比较感到放心。"
她思虑再三,经过了仔细的斟酌,这里最适合刘陵静养。
她利落的下了马车,回头看着面无表情的刘陵一眼,低声道:"我先去准备一番,你把公子给扶下来吧!"
董氏的旧宅位于书画商铺的正后方,两地接连着一处信道,走过信道,很快的便来到了大宅子,放眼望去,董家旧宅子挺大,几间屋舍互相接连着,砖砖瓦瓦错落有致,大厅后面便是一处庭院,庭院旁还有一个小水池,水池里悠闲的养着几条金鱼,二只小鸭浮在水面上游玩,沿着长廊直行,未久便到了主屋,屋里的摆设相当的简单雅致,书香世家的文雅内蕴,却细致的呈现于眼前。
小安子扶着刘陵在大椅上落座,很快的,屋里的奴仆便送上了茶水。
董家旧宅似乎很少来客,宅子里的仆从们莫不好奇的伸长脖子,往主屋里偷瞧了好几眼。
老管家见状,连忙斥喝道:"没规矩的东西,全部回去忙自己的事。"
老管家这一斥喝,好奇的下人们立刻鸟兽散了。
老管家朝着董卿弯了一弯,道:"主子,这下人们没规矩,冒犯了您了!"
"不碍事,我一直忙于政事,已有多年未曾返回旧宅,今日突然回来,他们自然会感到奇怪。告诉所有的人,得仔细的侍候好这位公子。"
董卿在大椅上落座,紧接着不疾不徐的对老管家吩咐道:"公子所待之处,只要是在屋子里,必需随时放上两个暖炉,还有你去准备几套素净的衣裳跟鞋履,以及两件披风,四件裘衣,常服务必为绸缎料子,裘衣得白狐皮;公子的三餐时间为,辰时一刻,午时三刻及酉时,每餐务必备上七道菜肴,菜量不必太多,但一定得精致,鱼、肉、汤品、蔬果皆不能少,最好是二肉一鱼一鲜三蔬,还有房里随时得放上四果及三甜品,以备他随时食用;每日到了亥时得在屋里备上热水,供公子沐浴,皂角,汗巾,每日都得更新,还有在公子晨起洗潄之后,务必送上一蛊温热的燕窝,供他润喉……,可都记住了?"
管家连忙弯了一弯腰,陪笑道:"老奴全都记住了。"
瞧这名贵客,肯定来头不小,长相俊美无比,不过怎会一付呆滞的模样?
董卿接着吩咐道:"近日天寒,你去找李掌柜,让他亲自出门,立刻去弄一件保暖的毛皮回来,铺在公子的床上。"
"是。"老管家连忙应道。
董卿抬抬手道:"吩咐了李掌柜,你顺便去请个大夫过来府上。就这样吧,你先下去忙吧。"
"是。"
老管家应着,便领着一干仆从,下去忙和了。
董卿接着转头对着小安子吩咐道:"前头商铺的掌柜姓李,大宅子里的管家姓周,我已经仔细的吩咐过了,公子若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找他们要去。这几日,公子若在屋里头感到烦闷,你就带着他到前面的商铺去看看字画,他一向喜欢看那些的。"
闻言,小安子的脸色微变,忙不迭问道:"妳要离开?不留下来照顾皇……呃,不,妳不留下来照顾公子?"
董卿将眸光移至刘陵木然呆滞的脸庞上,沉声道:"我得回到皇城一趟,你好生的照顾公子罢,这里离皇城并不远,若有急事,你立刻派人到董府来找我吧。"
刘歆即将登基为成皇帝,皇城内的局势即将产生巨烈的变化。
刘氏诸王们正虎视眈眈的观望着。
在这个时候,她必需回到皇城。
董卿起身,挨近了刘陵的身侧,拉着他的手,蹲下来,仰头看着他,眸光微动,良久,她缓缓的开口,殷殷切切的低声道:"皇上,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啊,千万别忘了先帝对你的殷殷期望啊!"
刘陵却闻风未动,眼神也未曾掀起任何一丝的波澜,好似充耳未闻。
董卿的眼底迅速的闪过一挘鲂模а赖溃海⒉还苁潜览A耍ブ玖耍故轻鄯枇恕钦娴囊埠茫闶撬淼淖暗囊舶眨蘼廴绾危乙欢ɑ嶂魏媚愕模∧阈菹胩颖埽。?br />
205 为了令弟光明的纨裤前程
"是真的也好,你是他马的装的也罢,无论如何,我一定会治好你的!你休想逃避!"
语罢,她迅速的起身,大步往外走。
*
话说,董卿将刘陵安置于董家旧宅之后,便迅速的回到了皇城。
董府内。
"小姐啊,妳终于回来了!"
打从她踏入了董府,赵姨娘,赵管家以及鸿玉便忙不迭的围了上来,叽哩呱啦地,张嘴便说个没完。
"妳总算回来了,我们都快急死了!妳可知道那个什么英王的,竟然登基当上皇帝了啊,这几日,整个皇城里,百姓们都忙着议论纷纷,沸沸扬扬的全都在讨论这件事呢。"鸿玉连忙道:"英王为什么会突然登基了,那么原来的那个皇上呢?他又到那里去了啊?为什么我朝会在一夕之间突然变天了啊,居然连皇上都换人当了?莫非是朝廷快要覆灭了吗?"
关于英王刘歆登基之事,她在路上已经耳闻了。
"妳在胡说些什么?什么朝廷覆灭?"赵姨娘扬起帕子,轻斥了鸿玉一声道:"癈话说了一大堆,最重要的事却没讲?"语罢,她转头对着董卿,眼神略显得不安道:"在新皇帝登基的那一天,宫里突然来了一道圣旨,就这么把妳给革职了,咱们家大司马的官职没了啊!"
革职一事,早已在她的预料之中了。
如今,整个朝政已经全数的落入了刘歆跟窦丞相的手里了。
赵姨娘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这二日,那个姓顾的公子来咱们家里好几趟了,他好像很急的在找妳呢。"
"顾子衿?"闻言。董卿忙不迭问道:"他现在人在那里?可有留话?"
赵姨娘道:"顾公子在皇城的落脚处,自然是在他的兄长顾侍郎的府上了,不过他有交代,妳若回来的话,别上顾府去找他,去天香楼!"
***
董卿回府换了件衣裳之后。便匆匆忙忙的前往天香楼。
天香楼如同往常般热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在门口送往迎来,含笑招客,酒楼内,脂粉味交杂着酒饭香味四溢,穿着奢华的傧客们搂着姑娘们嘻笑。喧哗声不断。无论皇城里的朝政是如何的番天覆地,天香楼仍然是一付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外头的紧绷情势,所有的纷纷扰扰全都被酒楼内的欢笑声给隔绝了。
董卿在前头柜台寻问了顾公子的包厢之后,便急急忙忙的上楼。
包厢里,顾子衿正搂着姑娘们听曲子,欢笑嘻戏声盈满了包厢,瞧见她来了。便立刻赏了银子,把姑娘们全给打发了出去。
片刻,包厢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顾子衿替她斟了杯酒。推了过去,笑道:"瞧,妳的脸色真难看,已经知道自己被革职了?"
董卿在椅子上落座,饮了一杯闷酒,这才沉声问道:"你怎么突然来到皇城了?事情办得如何了?"
顾子衿道:"我找到我叔公了,跟他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推敲之后,我们终于弄明白那金氏身上的胎记是怎么弄上去的……,不过,她身上的假胎记已经深深的沁入了肌肤里,是弄不掉的,但是我还是可以证明那是假造的。"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了一顿,接着说道:"不过,好像来不及了,我从祈县赶回来的路上,便听闻皇上突然退位了,英王刘歆登基为新皇帝,朝廷居然发生这么大的事?这江山骤变,突然易主,居然换了皇帝了?短短几日,局势居然起了这么大的变化,于是我便急急忙忙的赶到皇城……,然后听说,妳被革职了……。"
顾子衿又替她斟了盏酒,接着说道:"我从我兄弟顾仲那里探得了很多的消息,妳听了,可能会心情不太好。我兄弟说,依附着大司马的势力在一夕之间被瓦解了,也就是妳手下的那些官员们,不是被解除职位,便是降等,要不就是贬去偏远之地,现在朝中要员,已经全部换上窦丞相的耳目了。"
董卿饮了一口酒,徐徐说道:"这事早已在我的预料之中了。"
"我听说了这件事,便去了妳府上几趟……。"他很不放心的看着她,道:"妳还好吧?"
董卿叹了一口气道:"我这一革职,失去了大司马之职,董家反而安全了,刘歆只是罢了我的官,并没有找借口将我给杀了,看来,他是想在百官的面前当个贤明的君主,毕竟,他才刚登基,若是大刀阔斧的铲除异己,双手沾血,朝廷百官们必然会心生恐惧,那么他便会大失臣心。所以,就算仇隙再深,他也不会明着杀我,他只会罢免我的官职,贬谪我的人马。"
说到这里,她接着问道:"现在大司马之职,由谁来接任?"
顾子衿回道:"是窦丞相的大女婿。"
董卿冷笑道:"果然是安排了自己人了。"
她接着问道:"登基这几日,诸王可有派人来祝贺?或者亲自入皇城朝拜?"
顾子衿摇摇头道:"我听我兄弟说,新帝登基,诸王们并未派人送来贺礼,也未按照古礼,亲自入皇城,来向新皇帝朝拜,而新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心胸寛大,却反而派人送了礼物给各封地的诸候王们呢。"
新帝登基,诸王们却未送礼,心态上显然是在观望,而刘歆则担心诸王们不肯支持他,便忙着拢络。
现况,诸位刘氏王候的权势已经太大了,对朝廷存在着威胁,万不能拢络,只能压制。拢络只会造成诸王们更加的骄横,反而会不把朝廷给放在眼里了。
诸王故意不送礼,也不前来拜见新帝,刘歆理应下旨责罚,趁机大展帝王的威严才是,他却反其道而行,拢络起诸王来了。
中央的皇权无法伸张,天下迟早大乱。
先帝花费了一生的心血,替朝廷留下浩浩荡荡的六十万大军,就是为了压制诸王。
可惜刘歆却不明白先帝的深意与苦心。
"最近大司空可有上朝?"董卿突然问道。
顾子衿耸耸肩道:"朝廷文武百官那么多,我这一介草民怎么会知道谁有上朝,谁没上朝的?"
董卿道:"重要的朝廷大事,都得三司会审的,你兄弟顾仲可有提起此事?"
"有啊!"顾子衿替自己斟了盏酒,徐徐开口道:"新帝登基,如今,所有的朝廷大事,全都由窦丞相一人说了算,那里来的三司会审啊?不过是名存实亡了。"
看来,窦丞相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