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朕的奸臣 作者:阿樵(起点vip青云榜2014-06-02完结)
宁王摃上他显然故意,加上英王有意挑拨,他的身子如此,若亲自出城,绝不是个好主意。
入夜之前返回,时间如此伧促,她不可能有机会与卫崇文成亲。
他紧接着又吩咐道:"晚膳之前回来复命,朕备着晚膳等妳!"
"微臣,遵旨。"董卿道。
这时,刘歆却上前作揖,主动请命道:"既然皇兄不放心董司马独行,请皇兄允许,让臣弟陪同董司马出城吧!"
刘陵摆摆手道:"董司马出城,朕自会安排几名护卫随行,朕另有要事吩咐你。。。。。。。。"说到这里,他转头朝着林阳儿道:"朕不信天命之说,太后也不信,所以赐婚与妳,不料,甄世道却突然身亡,此事对妳不是福,却是个灾祸,不管妳是不是无辜,妳己犯了大忌,天命皇后的传说得断绝,妳得离开尘世。。。。。。"
果真是要她离开尘世了!
闻言,林阳儿吓得一张小脸惨白无比,浑身发抖,魏魏颤颤的朝着皇上磕下头,含着泪,哀求道:"民女何罪之有?民女无辜啊,求皇上开恩,放了小女一条生路吧。"
刘陵蹙眉道:"朕不是要杀妳啊,上苍尚有好生之德,朕绝不杀无辜之人,朕能容妳,太后却不能容,妳若想活命,便得离开尘世,绝了尘缘,进入佛门,断了六根。。。。。。。林阳儿,妳可愿出家为尼?"
皇上果真是个仁德之人,他不忍杀她,也不忍见她无辜被太后所杀,因此命她出家削发为尼,长伴佛前。
青灯古佛,无情无爱,无欢无欲,何岂凄凉,为保住一命,却只得入了佛门,削去了长发。绝去了尘缘。
林阳儿将心一横,落泪道:"民女谢过皇上。"
刘陵弯下腰,亲手将她扶起,柔声道:"朕并不想逼妳为尼,却不得不如此,妳从此待在佛寺里,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吧。妳乃奉皇命出家,寺里的师父师姐断不敢为难于妳,朕唯一能为妳做的,仅有如此了。"语罢。抬眸对着刘歆道:"人是你带入王府的,还是由你负责领着她去大佛寺剃渡为尼吧。"
闻此言,刘歆的脸色变了一变。心里迅速的闪过一挘В噬弦丫姥襞撬胪醺模圆盘氐卣偎袄础K煽斓钠沉硕湟谎郏萍惫垂吹亩⒆潘弧嵌涓嬷噬洗耸碌摹?br />
她仗着皇上对他的宠爱。居然敢出卖他?
他与董卿一向无仇无隙,非敌非友,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这次看来,大司马董卿是决心与他为敌了。
皇上态度冷淡,,刘歆心里一阵遑遑然。他忙不迭作揖道:"皇兄明鉴,臣弟对林姑娘并不熟悉,不算相识。纯粹只是在门口巧遇她与董司马谈话,才识得此女,我与她非亲非故,怎能领着她前往大佛寺,她一个姑娘家孤身一人与臣弟结伴。显然不妥………"
刘陵恼道:"你在外行走,难道没有随身的护卫及侍候的人吗?又不是孤男寡女。你若觉得不妥,多带上几名嬷嬷随行便是,朕意已决,你照办吧!即刻启程,大佛寺离你封地极近,你也该回去了。"
封地?他是要赶他回到封地。
皇上居然赶离他这个皇御弟离开他身边,此事若传出去,所有附和他的人,便会觉得皇帝是刻意疏远他,对他的声势影响极大。
刘歆沉着脸,作揖道:"臣弟,遵旨。"
刘陵摆摆手道:"董司马留下,诸位退下吧。"
"遵旨。"
片刻,众人纷纷退下,屋里顿时清静了起来。
刘陵步入里间取了一件玄件斗缝出来,然后仔细的披在董卿身上,亲手替她系上带子,再度叮嘱道:"往返城外,路途虽不远,还是别着了凉,路上小心。"
董卿抬眸道:"皇上,英王暗藏心思,您得小心谨慎,严防着他啊!"
不知为何,她的心里有一股说不上来的不详之预感。
刘陵笑道:"朕这不是命令他返回封地了?他得立刻启程呢。朕打算从此疏远他,此事必会影响着他的势力,朕会慢慢的削了英王的封地。过几日待朕的身子好一些,便会启驾返回帝都,一切都会没事的。妳去通知卫崇文拔军回营,朕等着妳回来,婉儿,妳一定得在晚膳前回来,妳若敢做下朕不能容许之事,朕会立刻彻了妳大司马之职。"
"做下不能容许之事?"
话犹未落,这时,刘陵突然将她揽入怀里,双手紧紧抱着她,上头传来,他的低声警告道:"妳若敢擅自与卫崇文成婚,便是朕所不能容许之事。"
"皇上!"董卿咬一咬牙问道:"您是如何得知太后秘令我出城与卫崇文成婚之事?"
"是如画告诉我的,母后昨晚对着窦沅沅说起这事的时候,她正在旁边侍候。"
原来如此,如画并不希望窦沅沅如愿当上皇后,所以故意泄露给皇上知晓。
"就算艰难,就算荒唐,就算不被母后所理解,朕也一定会排除万难,娶妳为妻,册立妳为皇后。婉儿,就算很多过去的事情朕已经不复记忆,可是朕很确定,一直以来,我刘陵的心里唯有妳一人。"
他的语气,缠绵悱恻,低语呢喃却带着万分的坚定。
董卿心神微动,一对美眸顿时迷离了起来,她何尝不明白太后心里的盘算,宁王的势力庞大,英王虎视耽耽,这两位皇族抬头仰望着帝位,皆因皇上并非先帝的亲生子所致,皇上若想稳坐帝位,不仅手中得握有大权,他还是得拥有一个背景势力雄厚的皇后来帮衬,他若是不计后果悔了婚,窦丞相的脸面下不来,一定会立刻倒向宁王。她暗自下了决心,悄悄的拭去不甚落下的一滴情泪,低声道:"皇上,我该走了。"
他低下头,深深的凝视着她,伸手轻轻抚过她的粉颊,冲着她柔情笑道:"去吧,速去速回,朕等妳回来一起用膳。"
。
100 仓促成婚
董卿匆匆地离开了东厢房,领着皇上派随的四名护卫来到了马厩,在马厩内却见宁王正待在那里,他已然换上了一身便装,如墨黑发随意的扎在脑后,腰上佩着宝剑,如同往常般的英俊潇洒,正兴致勃勃的替他的汗血宝马挂上马鞍,一付要出门的模样,她怔了一怔。
刘骥瞧见她来了,悠然地转头冲着她,勾起了一挘馕渡畛さ男σ獾溃海⑽艺凶拍兀孟氤龀亲咭蛔摺#?br />
董卿嘴角抽了一抽,恼道:"殿下,该不会也想往东吧?"
"还在生本王的气?"他浅浅笑道:"真小气!"
在东厢房内得知,阳女并不是她所带入王府的,而是英王所为。
他是误会她了。
他心里的疑虑登时烟消云散。
不同于他,董卿还在气头上,故意不理会他,径自牵了一匹好马,便往外走,那四名护卫也跟着牵着自己的马,随侍在后。
刘骥见状,迅速的跳上马背,手拉着缰绳策马出来,漫步至她身侧,嘴角扬着笑意,邀约道:"快上马!妳我并辔同行吧。"
董卿怒气未消,她仰着头,瞪着他,恼火道:"我董卿可是『那样的人哪』,宁王口里居心叵测的那种人,殿下还是离我这种人远一点吧,以示清君侧。"
"董婉哪,妳生气起来的模样儿真可爱哪!"刘骥调侃道:"妳可是让本王爱之不可得啊!于是本王便不得不得了啊!"
她惱道:"殿下别忘了,在下乃大司马董卿,不是什么董婉!"
"行!行!"刘骥看着她,眼神带着宠溺,态度居然完全放软,迅速的投降,盈盈笑道:"董大人。请快上马吧,小王愿随行侍候,亲自服侍于妳!"
那四名护卫见状,很是暧昧的笑了起来。
她这般恼怒发脾气,宁王却是不愠不怒,她愈是恼火,他的态度却愈显然故意,如此一来,反而像是在当众调戏于她。
董卿心里还气着,却又顾忌着两人的身份。不敢失态,她跨上马背,扬声道:"殿下请止步吧!"紧接着策马前行。
刘骥"驾"了一声。迅速跟了上去,果真保持与她并辔同行,朗朗笑道:"妳来的季节真对了,春暖花开,百花竞妍。柳丝垂畔,江南春色,美不胜收,咱们一边欣赏春景,一边慢慢的出城吧。"
董卿冷声道:"下官皇命在身,请恕无法悠闲的陪伴殿下闲逛。"
刘骥豪情纵声笑道:"不能闲逛。那就速逛吧,策马奔驰,览过江南美景也是另一番不同滋味的享受啊。"
董卿沉默不语。心里想着,大局为重。
唯有她跟卫崇文成了定局,皇上才会死心。再加上宁王对她的态度,一直令她感到十分的不解,他看似对她有意。这情意却来得太不自然,太刻意。
宁王对她的情。究竟有几分,她无法弄明白,可她不能任由他跟皇上,为了她屡次僵持。
她绝不能让皇上跟宁王为了她,而掀起轩然大波。更何况,违抗太后的懿旨,下场是什么,她很明白。
六人骑马徐行,二二并辔,行至侧门,正打算出了王府,这时总管却匆匆忙忙的在后方喊道:"殿下,请止步!"
刘骥听见了,立刻调回马头,眉头一皱,沉声道:"有何要事,等本王回来再说吧!"
总管苦着一张脸道:"太夫人跟宫里来的武太妃两人在太后屋里又斗嘴了,太夫人被气得脸色惨白,胸部闷痛,气都快喘不过来了,现在已经被扶回房里了,殿下您还是快去看一看夫人吧。"
刘骥至孝,听见母亲身子不适,脸色陡变,立刻跳下马,连忙道:"快!去请大夫过来。"
宁王没能随行,董卿单骑到了门口,问了侧门的守卫,确认英王刘歆果真已经奉皇命带着林阳儿离开了王府。
她松了一口气,便领着四名护卫策马奔驰,往东急驰。
*
出了城门,策马急奔,未久,远远便瞧见卫家的旌旗遍插在远处的山坡上,军旗雄纠纠的随风飘扬,旗志下,营账林立,但觉金戈铁马,声势赫赫,巍然的立于阳光之下。
卫家军声势浩大,堂堂皇皇的在高处设营,直逼姑苏城,此举,威赫、挑衅宁王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太后此举,分明是理亏,宁王若以此事为由,断然出兵,诸王也不会认为他有错。
太后制造了给宁王发难的借口,若不是顾忌着皇上手中的朝廷大军,宁王或许已经出兵了。
为了避免生出事端来,卫家军非得迅速撤军不可。
她匆忙的来到营区,报上名讳,未久,从大帐出来,面见她的是一名副将,那名人高马大的副将笑着说:"董大人可听见没?后方传来芦笛声,将军人正在山坡后的浅溪旁,吹着芦草呢,沿着笛声过去,很快便能找着了。"
她遣走护卫,单独步行至山坡后,耳边芦笛声渐次清晰了起来。
一颗大菩堤树耸立在浅溪旁,微风轻轻吹拂,风吹枝动,随风摇拽,落叶纷飞,菩堤树影婆娑,影影瑟瑟,几只飞鸟低空掠过,发出几声低鸣。
树荫下,一名高大的身影躯膝而坐,口含芦草,芦笛声悠远清亮……。。
她踏着底下的青草,朝着那人逐渐走近,乍闻窸窣声,菩堤树下的芦笛声戛然而止,那人迅速的起身,警戒的将手压在佩剑上,同时抬眸掠过……。,倾刻,那人立刻认出她来了,嘴角顿时扬起欢欣的笑容,轻唤了她一声,"小婉,妳怎么来了?"
卫崇文一身英挺戎装,看起来还是那么的俊伟挺拔,他扬着笑意迎着她,大步过来。
"太后要你立刻撤军。"她直接说明了来意。
闻言。卫崇文迅速的敛起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警戒,他正色道:"太后跟皇上可安然?是宁王胁迫妳来的?他挟持住皇上了?"
她摇摇头,如实禀报,"是太后跟皇上让我来的,你在这里驻军,只会给了宁王出兵的借口。"
卫崇文神色一凝道:"太后担心皇上的安全,因此才决定以武力威吓宁王,卫家军在此,宁王岂敢有伤害皇上的动作?太后跟皇上没有安然的离开姑苏城之前。妳要我撤军?"
卫崇文是一名优秀的武将,长年驻守在外对抗敌军,闲熟战术的运用。却没有经历过朝廷的斗争,尚不明白皇权之间波云诡谲,复杂又危险的关系。
时势变化之快,那里能真正说得清。
她咬一咬牙道:"其实,危害皇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宁王。而是英王。"
"英王?那个淡泊名利的英王刘歆?"闻言,卫崇文果然惊讶。
她继续说道:"英王处心积虑的想挑起皇上跟宁王的战争,好让自己从中获利,太后以武力威逼宁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