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朕的奸臣 作者:阿樵(起点vip青云榜2014-06-02完结)
挥斜匾ユ晟秸一侍辶恕?br />
"那个林阳儿的聪明才智完全不输给妳呢。"
皇太叔捋着灰白的胡子,笑道:"拖着祖宗的衣冠棺木前去交战地,吓阻那些臭家伙们,不花一兵一卒,顺利的阻止战争,便是她给出的主意。"
"简值是馊主意!"提起这事,董卿终于忍不住了,她抬眸对着太叔公指责道:"就算棺木里面不是先祖的遗体,只是衣冠,动了祖宗的棺木便是大不敬,吓阻诸王之余,同时也引来他们的非议了,诸王们私下对这件事定是不满的。就算为了达到目的,也不能不择手段啊,情、义、理怎能不兼顾?"
当年太祖皇帝临死之前,病得很重,全身黑肿,腹部凸起,他痛苦难奈,因而引烛纵火,自焚而死,未留下尸骨,因此才以衣冠代之。
皇太叔被她数落,便一副做错事的样子,低头道:"我是老了,有点胡涂了。。。。。。。"
这个老糊涂……。
皇太叔年纪大了,有时候精明得吓人,有时候却胡涂得不得了。最恐怖的是,经常他该精明的时候却胡涂,该胡涂的时候却精明。
事出紧急,皇太叔肯定一时片刻想不到好主意,又担心祖宗的江山被后辈们给毁掉了,情急之下,便接纳了这个完全超乎人情义理的建议。
若不是他辈份够大,族中已无人能与他并坐,此对祖宗不敬之举,早就被皇族们围起来,痛殴一顿了。
"棺木里头只是衣冠,若真是先祖遗躯,我再胡涂也断然不敢乱动的……。"皇太叔很是诚心诚意的认错。
董卿没好气的说,"皇宫里不是还放着开国太祖当年率军攻打前朝时所穿载着的战甲吗?我让小安子快马前去找你,让您穿上那件陈旧带血的战甲前来交战地,诸王见太祖身影重现,感念他的建国不易,必会放下刀刃,坐下来商谈,你又何必犯忌动了棺木咧?"
"原来妳早就已经替老头子想好主意了?!"皇太叔听了,万分的欣喜。完全忘了,事情已经发生过了。而他,也已经犯了错了。
"董司马果真比林阳儿仁厚多了,出的主意就是不一样啊………",皇太叔用手肘推了一推董卿,嘿嘿笑道:"董丫头啊,妳得当心了,皇帝可别让人给抢走了。那个林阳儿看起来,不是个普通的民女啊,她若真有心于皇帝,连窦家那丫头都抢不过她哩!"
。
119 皇上的新欢?
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在提这事?
董卿轻咳几声道:"小安子呢?他没去骊山找你吗?"
"小安子?皇帝身边那个小跟班吗?"皇太叔半玻ё叛郏置畔掳停妓髁死习胩欤袜溃海⒆罱!:孟衩患侥切∽影。浚依狭耍也患堑眯“沧佑欣垂。新穑克欣存晟铰穑浚?br />
见他又胡涂了起来,董卿忍着想拍桌的冲动,恼道:"想不起来,就是代表他没去骊山找过你,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喔,原来如此啊………,难怪老头子想破头也想不起来,原来是小安子没来找过我啊。"皇太叔很是欣赏的看着她。"我就说嘛,还是董大人聪明啊。"
小安子定是有要事耽搁了。
"皇上现在可安好,病都好了吧?彻底断了病根了吗?"她抬眸问着,眼底露出了几丝担忧。
皇太叔捋着胡,徐徐笑道:"皇帝在我赶回帝都之时,已经在我后头跟着启驾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在半路上了,妳若不放心的话,现在快马赶过去,约莫明日午时,便可以在官道上碰头了。"
***
董卿担心着皇上,于是立刻启程,策马前往骊山的方向奔驰,轻骑简从在官道上驰着,从满天星空到胧朦天际映出一道朝阳,直到卯时时刻,终于远远的在前方出现了一大队人马,约数百人的队伍,戎装带枪的护卫着一辆大舆,缓缓的迎面而来。
她立刻"驾"了一声,拉起缰绳,放慢速度,迎了过去。
领军护驾的人军阶不小。是熟面孔卫尉吴将军,别说打小经常出入宫廷,便识得他了,她身为大司马,如此阶级的武职,她自然也是识得的。
吴将军见到来者是大司马,立刻离开行列,策马过去她跟前,抱拳道:"原来是大司马,董司马是来见驾的吧?"
"皇上呢?"她忙不迭问道。
吴将军道:"圣驾正在銮舆内呢。大司马随我来!"
吴将军领着她策马至皇上的銮舆旁,与之并辔,隔着厚厚的帘子。扬声道:"皇上,董司马见驾来了!"
话声犹落,帘子内便传来拉扯响铃的声音,片刻,马夫闻铃声便拉紧缰绳。让銮舆缓缓地停了下来。
董卿跟吴将军不敢怠慢,立刻下马,疾步过去,立在銮舆旁,朝着帘子拱手作揖,同时尊声道:"皇上!"
这时却见一只细白的龋纳斐隼础A每弊樱涮ы帕苏趴凇c等坏目醋碰怯吣诘娜恕?br />
林阳儿正盘腿坐在车厢内,皇上则亲昵的趴在她柔软的膝盖上,双目轻轻的合上,一脸的安稳,正陷入沉睡当中。
林阳儿察觉大司马的脸色微变。忙不迭地解释道:"皇上大病初愈,王太医担心他舟车劳累。又经了折腾,对身子不好,于是便下了较重的药,以致使皇上能一路安然地沉睡回到帝都。"
皇上喝了药,便安稳地趴在她的膝上沉沉睡去,不仅亲昵,此举表示了对她林阳儿是如何的信赖与依赖。
董卿凝着神,微微的掠过车内的两个人,发现林阳儿罗裙底下的小脚并未穿鞋,反而缠上了白色伤带,脚底尚微微沁出一丝鲜红……。
很明显的,她的双脚负伤,而且伤得极重,至今还见血丝。
她可是背着重病的皇上,一路上,跋山涉水的陡步,乃至长了水疱,磨破了脚底,沁出了鲜血?
当初抵达骊山时,这两人是如何的凄惨落魄,狼狈不堪?
林阳儿见她紧盯着她的小脚瞧,脸色微微一红,迅速的拉起罗裙,掩盖了,为了背负皇上前往骊山,而饱受摧残,以致受了伤的小脚。
林阳儿似乎担心得罪她,反而想讨好,连忙低声道:"皇上在此,董大人是否要伴驾?这车厢够大,妳上来吧?"
董卿却是作揖,推辞道:"不了!皇上拥有林姑娘细心的照料,王太医随行及吴将军率军护驾,本官已安心,本官另有要事待办,回帝都一路上,劳烦林姑娘照顾皇上了。"
闻言,林阳儿倒是挺大方,她颔首道:"送董大人。"
语罢,便轻轻的放下帘子。
董卿见皇上无恙,自是放心了不少,王太医跟吴将军都是足以信赖之人,护送皇上的兵力,足以应付出奇不意的奇袭;至于那个林阳儿……。,她处心积虑的接近皇上,如今如愿已偿,终于得到了皇上的信赖,往皇后的宝座迈进了一大步,自是不可能会谋害皇上。她比任何人都希望皇上能够龙体康健的安坐在龙椅上。
没有背景势力的林阳儿,凭借着符老板富可敌国的财力,利用机会得到了皇上的信赖,她想取代窦丞相的女儿,当上皇后,不是那么的容易。
天命皇后?她若真有天命的话,怎会出生在民间咧?
或许,所谓的天命,是极奥秘的吧?
无论如何,这个林阳儿,不管她的皇后命是真是假,她都不得不防。
董卿幽幽的叹了口气。
***
大和殿内,气氛十分的紧绷,刘氏诸王分坐在殿旁两侧,各个脸色凝重。
太后在昨儿未时抵达皇宫,回来后,称病避不见客,听说深夜时分,皇上也回宫了,一大清早,尚留在帝都的诸王们便陆续的接到了皇上召见的口喻。
这次险些引发战争,属皇族之内斗,刘氏皇族们打算关起门来私下处理,董卿并非皇族,自然没有资格进入太和殿。她大大方方的入宫,假装去殿前花园转悠,见诸王们陆续入殿了,她便悄悄的挨了过去,躲在大殿后面的窗旁偷偷的往里面瞧……。
喏大的宫殿内,诸王们只喝茶并未交谈,气氛有点儿凝滞。未久,门外便传来内侍高喊皇上及太后驾到的声音。
闻声,殿内窸窸窣窣的跪了一地。
在仆从的簁拥之下,皇上偕同太后徐徐的步入大殿。久未见皇上,他俊美的脸庞气色红润,精神颇佳,步履稳健,身子应是已经无碍了,太后仍旧庄严,一身的霞披鳯冠。显示了她身为帝母的身份地位,此刻她的脸色却十分的凝重。
君臣行了礼,皇上及太后落座之后便是赐座。
皇族们纷纷就座。殿内十几位皇族宗亲同处一室,却是一片冷寂,丝毫没有亲族之间的热络。
皇族之间涉及着皇权,氛围自不是一般的紧绷。
皇太叔是刘氏皇族中辈份最高的人,他捋着灰白的胡须。一对黑眸缓缓的掠过众人,徐徐开口道:"老头子就不癈话了,今,众亲族齐聚在此,是为了姑苏城之事,姑苏乃宁王所在之地。城池被焚,王候之母遇刺,此事事关重大。得谨慎处理,诸位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无妨……。"
是秋后算账来着。诸位王候肯定是站在宁王那一边的。
太后面有腼色,待在她下位侍候的弭总管上前一步,弯了一弯。替主子缓颊道:"当时奴才在场,亲眼所见。王府之事,事出突然,是侍卫们一言不合,突然打了起来,才肇致的大祸,此事与太后无关哪……。。"
话还没说完,但见刘骥大喝一声,"那里来的奴才,何时容你说话了?"
闻声,弭总管脸色登时一白,迅速退了几步,低声道:"奴才不敢。"
刘骥剑眉横目,疾言厉色道:"太后率着大军在城外驻扎,侵门踏户而来,此举欺人太甚,太后的侍卫与王府的侍卫一言不和打了起来,就算只是不甚走火,肇至大祸,此事归根究底,全是因太后而起,难道太后是想卸责吗?"
"宁王莫急,太后自是不会卸责的。"端坐高位的皇帝刘陵看着众位王候,缓缓的开口道:"太后的近身侍卫与王府的侍卫,为何会突然有所争执?此事恐怕不单纯啊?宁王可曾想过这一层面?"
"是啊,是啊……"董卿在窗外,愈听愈心急,恨不得立马奔进去,当众揭开英王的假面目,将箭头指向英王,然后顺势癈了他的太子之位。
却见,大殿内刘歆正闲然自得的坐在大椅上,喝着茶,看着宁王怒逼太后的戏码。
宁王跟太后及皇上的矛盾愈难解,对他愈有利。他还巴不得宁王在一怒之下,拔剑砍了太后,为寡母报那一剑之仇。
"皇上若不是想替太后减轻罪责吧?"刘骥冷声道:"双方皆已命丧在战斗之中,死无对证,出事该地也已经被大火所焚,还能查出什么?就算是有心人所为,故意造成本王与太后的误会,可深思此事,若不是太后率军而来,有心想除掉本王,那里来的机会让人给趁了?"
太后沉着脸,替自己办驳道:"哀家率军前往姑苏,仅是担心着皇上的安危,并无伤害宁王之意啊!"
"漂亮的话,任谁都会说!"刘骥丝毫不肯让步,步步进逼,"难道太后会以为本王会蠢到在自己的地盘上谋害皇上吗?太后若无存心,怎会带大队的军马来我姑苏挑衅?太后可是容不得本王的存在啊?打从我刘骥出生的那一日起,妳跟先帝便容不得了吧?"
"臭小子!"皇太叔见宁王着实过火,立马怒道:"怎么这么对太后说话的?居然还辱及先帝,我最见不得为了皇权,骨肉至亲相残的事发生,无论是你宁王刘骥抑还是皇帝刘陵,都是我刘氏之血脉,只要是我父祖辈之子孙,我老头子并不在乎谁坐在那个大位上!我只在意谁敢任意的夺权作乱,毁我父祖辛苦打下之江山,便是我刘氏皇族之逆贼,你抓住太后的过错,兴兵而起,难道不是想趁机夺权吗?你自问,难道你没有称帝的野心吗?"
就算太后有错在先,皇太叔为了维持皇权及皇帝的威严,自然是站在她那一处的。糟老头只想息事宁人。
刘骥冷冷说道:"哼,血脉?是啊,血脉是何其的重要……。。。皇太叔何不问一问太后,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那个尊贵无比的皇帝,是不是真的是我刘氏皇族?"
闻言,太后脸色骤变。
120 顺势癈太子
她气得青筋暴出,恼道:"放肆!刘骥你别得理不饶人,便血口喷人了,你可是在暗示哀家对先帝不忠了?"
"忠不忠,妳心里有数!"
"宁王,你太过份了!"宁王这般态度,连皇帝也恼了,刘陵瞪着他,冷声警告道:"就算太后行事不够谨慎,导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