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灵异] 柒月灵异事件簿 作者:miss古月(起点vip2013-02-11完结)
“听说你们是侦探?”他在前面开路问道。
“嗯。偶尔接受一些案件。”我仔细观察着这些高大的树木,“呵呵,那你们现在有没有什么发现呢?”他继续问道。
“有的话就说了。”我敷衍着,许多不知名的草木散发淡淡的灵气,但是他们都没有说话。我仔细聆听着,想要找到一些草木灵,可惜,一直没有什么声音。
“咦,这是?”他似乎发现了什么,驻足不前。
“嗯?什么?”我也凑过去。
“这是一条锦蛇的蛇蜕,很大,很新鲜,今晚就吃炖蛇汤吧。”他用手捻起一块蛇蜕。
“你是说去抓蛇?”我稍稍反应过来了。
“当然了,这条蛇蜕很有中药价值,那个冥应该还是个医生吧,我看到他对伊凡的父亲施救的手法,像是中医。他一定能把这条蛇蜕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我先收着,咱们这就去抓蛇。”
我不紧不慢的跟在他身后,只见他像只灵巧的猴子,左转右拐的,终于在一处小水池停下。
“这蛇一定在水池旁的那个大石头后面。”他肯定的说。
“你退后,根据它的痕迹来看,起码有一米二,不好对付。我们争斗起来别伤着你。”他向我叮嘱道。我微微一笑,也不多说,退到不远处一棵大树后观望。
他绕到石头的另一侧,用力跺脚,就看到一条大蛇扭动着身躯爬进水中,黄褐色的斑纹,充满危险的信号。
蛇一入水,于锦川立刻跳起,直接用手抓住蛇头,蛇在水中剧烈的反抗,甩动着身子,于锦川将身子压在蛇身上,死死摁住,我只看到蛇坚硬的鳞片下居然流出血了。
折腾了近十分钟,这条蛇终于一动不动。“哈哈,走,咱们回去炖了它。”他擦擦脸上的血水,费力的将蛇扛在肩头,向回走去。我走近仔细看了看,原来他将刀刺进去了。这么厚的蛇鳞,他也能刺进去?我不禁重新估计他的战斗能力。
一路无话,回到天池旁边时,尹东健正在和冥安葬伊凡的爸爸。
“啊!”那对姐妹看到被于锦川扛回来的蛇,大声尖叫起来,还以为是活的蛇。
“这?”尹东健迟疑了一下,指着蛇说道“你不会是想要……”
“当然,这锦蛇可是好东西。冥,来搭把手,咱们给他炖了。”于锦川把蛇扔在地上,冲着冥说道。
“嗯,确实是可以吃的,我们剥皮后,尹大你就做个汤吧。”冥撸起袖子,就和于锦川两个忙活起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汤的味道飘在空气中,闻起来非常诱人,有种忘了自己身在何处的感觉。
“来,都喝点汤,暖暖身子。”于锦川对大家喊道。大家沉默的吃完晚饭,都回到车上,一时寂静无声。
就在有些尴尬的时候,车外传来一阵声音。
“绿子,咱们今晚下天池。什么东西这么香?有人来过?咦。这车哪里来的?!!”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
“俺去看看。老大你们回去看看帐篷里东西都少了没。”有个胖子向这边走来,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尹东健。
“我下去会会他。”尹东健站起身,下车。
我在窗前看着他们。
“你好,我们是上午来这里旅游的旅游团,因为发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情,我们迷路了。”尹东健主动向他笑着说道。
“迷路?”胖子挠挠头,“你等会,俺让俺们老大跟你说。”胖子一路小跑回到帐篷。
一会就看到一个精壮的汉子走来,他穿着一身运动服,给人感觉却有些格格不入。
“你好,听说你们迷路了?”他走到尹东健面前站定,二人身高差不多。
“你好,我是尹东健。我们确实迷路了,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进来的?”
“哈哈,我们当然是开车来的,你们找不到出路也是很正常的。我一会给你们画个图,你们沿着路线就可以出去了。”他哈哈一笑。
“哦?你的意思是不跟我们一起回去?”尹东健好奇的问道。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不是什么好事。”他意味深长的看了尹东健一眼,转身向帐篷走去。
“不知怎么称呼这位兄弟?”尹东健望着他的背影高声问道。
“光二头。”他摆摆手,进了帐篷。
第三十七章 寻宝人
车外的谈话大家都听的清楚,尹东健上车一直不说话,大家都有些焦急的看着他。
“我总觉得这次事件不像是偶然。不探究清楚我心里不安。”他终于开口,可是一开口就抛出一个沉重的话题。
“你的意思是?”于锦川问道。
“跟着他们。”我站起来,望着他们的帐篷说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尹东健耸肩。
“好吧,你们呢?”于锦川看向其他人。
“我们要回去!”姐妹俩说道。“我也回去。”中年人邓竹说道。
“我想留下。”张沛摆弄着摄像机。
“我也想回去。”苗一看向尹东健。
“你呢?”尹东健看向于锦川。
“我要是留下的话,几位女士就回不去了。我还是先做护花使者吧。”他笑笑,“伊凡,你跟着他们回去。”我看着伊凡说道。
“不要,我想跟姐姐在一起。”他抗议,
“于锦川,你也会开车,一会你就带他们先离开吧。”尹东健把车钥匙递过去。
“好。一送回去,我就回来找你们。”他顿了顿“必备的物品给你们留下。”
这时,胖子又回来了,“这是俺老大给你们的地图,你们沿着路线走,就出去了。”说着就把一张纸递过来。
“谢了兄弟,不知道兄弟怎么称呼?”尹东健接过来,胖子看起来比较憨厚,挠挠头“叫俺绿子就行了。”
“绿子兄弟,我看你们准备了不少潜水工具,这是要去潜水?”尹东健问道。
“啊,这个不能说。你们赶紧走吧。”他嘿嘿一笑,就要离开。
“哦,这样啊,我们几个今晚打算去天池底看看呢,还以为咱们能搭个伙。”尹东健遗憾的看着他。
胖子向回走的身影迟疑了一下,没有说话就回去了。
“咱们要去池底?”我见胖子走远了,立刻问道。
“对。我和于先生去他们的帐篷时,发现里面很多潜水工具。”
“图也拿到了,我先送他们回去。争取早点回来。”于锦川对我们笑笑。
“你们要去天池底?”苗一忽然插进一句
“怎么?”
“天池很复杂的,没有找到源头,却每日都有活水。”她皱着眉说道。
“没事的,他们既然要下去,肯定是有所准备的。而且池中的怪物,我似乎在哪本书里见过,不搞清楚,我是不会走的。”尹东健说道。
“好吧,希望你们好运。”苗一见劝不动我们,也不再多说。
“冥,东西都搬下来了吗?”尹东健看向正在忙碌的冥。
“ok了老大。”冥答道。
我扫了一眼于锦川手中的图,下了车,
“走啦!”于锦川开着车缓缓离开。天已经全黑了,车子的大灯所射出的光芒也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好像有人在我身后?!我一转身,是伊凡!
“姐姐——”伊凡有些害怕的看着我,看着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又舍不得发火。
“不是让你跟着他们回去的吗?”
“我,我只是——”他支吾着,
我心中一软,看着他“好吧,我说了要亲自带你回去,你就留在我身边好了。一定要听我的话。”
“嗯。”伊凡点点头。
“尹兄弟?”那个叫做光二头的人向这边走来。
“兄弟有事?”尹东健装作不解的样子看着他。
“哈哈,小兄弟,这里也没有外人,你就不用装了。”他哈哈一笑,“你也要下去捞一笔?”
“哈哈,我倒不是为了钱财,如果大哥不嫌弃,我还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哦?那你是?”他感兴趣的问道。
“我的东西被池里的东西带下去了。我得拿回来。”尹东健笑笑。
“哦。我也可以帮你们顺便找找。不知是什么?”
“一块玉。”他答道。我心思急转,也想不出他到底有没有。张沛倒是一脸不在意的样子,将相机放好,看样子也打算带下水去。
“那你们是自己下水?”他看着我说道,大概是认为我的身体太弱,不能下水吧。
“我们都下去。”我不等尹东健开口,就答道。
“好吧,不介意就跟我们一起下去看看吧。互相也好有个照应。”他主动邀请我们过去。
“哈哈,恭敬不如从命。冥,带着那几样东西,咱们去二头兄的帐篷。”
一进帐篷就看到那个绿子在收拾一些潜水工具,见到我们进来停下手,憨厚一笑“老大,他们都过来了啊。”
“嗯,你把老三、小五还有那两套多余的水具给他们。”
“伊凡,你在上面乖乖的等我们回来。”我对伊凡叮嘱道。
“咱们等满月的时候下去。”光二头看了看我,说道。
我疑惑的看了看他,没有问。绿子把一块小巧的黑色金属挂在脖子上,我注意到光二头的脖子上也挂着一块一样的。
“光兄弟,你是北寻宝的吧。”尹东健忽然问道。
“哈哈,居然还有人认得我们的这块石头,的确,名人不说暗话,我是。”
一阵脚步声传来,“大哥,我回来了。”一名瘦小的汉子走进来,见到我们先是一愣,继而望向光二头。
“这是江湖上的朋友。”光二头略略一介绍。
“你好,大家都称我‘倒钩八’。”他看向尹东健,自我介绍道。
“你好,我是青帝尹东健。”尹东健不动声色的回道。
“我说呢,这名字听着耳熟,原来是青帝。久仰了。”光二头忽然站起来豪迈的拍拍尹东健的肩膀。“兄弟,以后叫我老光就行了。你既是江湖之人,我也不遮着掩着了,你也知道我们寻宝人很忌讳被外人看到。不过,今个也不算。我们是凡夫俗子,在水下你还得多多照顾下我们几个啊。”他微微鞠一躬。
“哈哈,老光,这也是缘分,我早就听说过寻宝人的传奇故事。还以为已经没了传人,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真是幸事!敢问此次是来寻的什么宝啊?”
“兄弟你是阴阳师,知道《山海经》吧?”他问道。
“当然知道。”
“这部书传说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详细记载其父大禹治水时所经之地。这部记载着域内域外名胜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经》,将长白山称为不咸山,也就是神仙山的意思。说道神仙山,这山里确实有许多隐居的高人,只是不轻易露面,他们个个都是晓古通今。再说这长白山的天池只有出水,不见进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吧?”他看向我们。
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前些日子夜观星宿,发现此处呈吞云吐雾的龙腾之势,应该是有什么宝贝在吸取日月精华,所以一路寻来。说的也巧,这宝贝我还真认识,当它修炼的时候,会有百里雾气,将周围幻化,让闯入其中的人或者动物都只能来到天池边,供它享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三人没有留下人看管帐篷的原因。”
“那你怎么能够识破?”伊凡好奇的插嘴一句。
“其实我也有赌的成分,哈哈。不过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他不好意思的笑笑。
“原来如此。那我还真得会会这个庞然大物了。”尹东健一脸兴奋的望向天池。
第三十八章 铁牛镇海
“传说,帝尧时,洪水成灾,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尧帝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率众筑坝修堰,费了九年功夫,也没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今山东蓬莱东南)的处罚。也有典籍记述鲧被诛杀于羽山。
舜继帝位后,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便命已成为夏部族首领的禹继续治理洪水。禹欣然领命,但没有贸然行事,而是首先认真总结前辈治水的教训,寻找治水失败的原因。然后,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鉴于前辈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而只采用“堕高堰库”(《国语·周语下》)筑堤截堵的办法,一旦洪水冲垮堤坝便前功尽弃的教训,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按《国语·周语》所说,就是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沟河,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历时十三年之久,终于把洪渊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经湖泊河流汇入海洋,有效治伏了洪水。
治水有一铁牛,在今济南好像挖出来一座铁牛。不过我认为这里才是真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