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敌by 霍青桐]





      戚少商只望了一眼,就几乎有热泪盈睫:
      〃卷哥。。。。。。〃他敬畏地深深一礼,语调是控制不住的激动。
      2、忍耐的人
      〃恩。〃雷卷紧了紧毛裘,微微朝他抬了抬眼角。
      那是一个亮得灼人的眼神。
      一切仿佛又回到从前,戚少商又看到了那个以一招〃天下有雪〃名动天下的血性男儿,那个小雷门淡水茶社中烹茶听雨的〃小寒神〃,正自淡漠而隐忍地,冷眼看着身前身后这寂寞如雪的江湖。
      围住雷卷的四个雷门子弟已迅速地站起,守立到了门前。
      只听戚少商涩声道:〃卷哥,你已知道了?〃
      〃废话。〃雷卷瞪他一眼,〃你以为我是等谁。〃
      消息竟走得这么快?戚少商正自心生疑惑,雷卷又低声补充了一句:〃有人通知我赶至此处候你。〃
      〃谁?〃戚少商剑眉一轩,猛然抬头。
      〃不知道。〃雷卷摇头,〃不过好象你已经猜到了?〃
      戚少商脸上慢慢浮现起复杂的神色,竟有片刻的失神,良久才答话道:〃我是猜着了,可却猜不懂。〃顿了一顿,又道:〃这次的事,我虽有意料,但很多地方却又出乎预想之外,我〃
      雷卷一摆手,打断了他:〃不用说了。想必京中也是出了大事,否则不会将你逼至这样的境地。〃
      戚少商苦笑道:〃不久前,我还承诺说要助江南霹雳堂在京中站稳脚跟,想不到今日自己却被迫出京,还落到要雷门相救的地步。〃
      雷卷皱眉,怫然不悦道:〃这叫什么话?!你我彼此患难相助,难道是为了什么所图么?!你是我雷门出去的人,我不管你是曾经的钦命要犯,还是眼下的落难楼主,我只知道你心怀侠义,为国为民,便是光大雷门,壮我霹雳堂之威名,我便永远引以为荣,生死相扶!〃
      他说完又咳嗽起来,可这一番铿锵有力,又饱含情义的话语说出,任坚强冷定如戚少商,也不由深深动容,轻唤了一声:〃卷哥!〃
      雷卷浓密的眉毛向上一昂一扬,止住了咳嗽,道:〃此处已非久留之地,你随我回去,再谋后事。那个传信叫我来此接应你的人,也是这个意思。〃
      〃不。〃戚少商不假思索地摇头。
      〃本来我还须去办一件事,现在既然你来了,我便可以将此事相托。〃他深深吸了口气,斩钉截铁地说:〃我要立刻回京。〃
      雷卷目中的两点寒火跳了一跳,眉峰竖成刀状,等着他的解释。
      戚少商沉吟了一下,道:〃现在京师各路人马齐集,有桥集团、六分半堂、风雨楼自不必说,还有唐门和温家的人也趁乱入京,想一分杯羹。本来,我们和六分半堂虽多次互相试探,但还不到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因为目下京师权力交替,各路雄豪虎视眈眈,谁也不愿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所以,这次的事虽是六分半堂主动发起,只怕必有隐忧。以雷纯之慧质聪悟,应世之道犹胜其父,狄飞惊之绝顶聪明更在其上,他们完全没有理由选择此刻与风雨楼对决,这背后定是有人唆摆。据方应看此前分别邀约我和雷纯的情形看来,这背后的黑手极有可能是他只是不知道这是蔡京的意思,还是有桥集团之谋若是后者,则方应看此人才真正是京城群雄的首敌!以他的为人和行事手段,一旦出手必不留情,势必借此机会大肆铲除异己,将京师武林一一肃清,若我推测无误,此刻京畿局面已是岌岌可危,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杀就在眼前了!而且,还有顾〃
      他说到这里突然住了口,面上神情更见忧悒沉重起来。
      雷卷微微颔首,突又道:〃若是如此,你回京只怕会首当其冲。但有那神侯府的诸葛小花和无情铁手一干人在,难道还制不住区区一个方应看么?〃
      戚少商摇头:〃六扇门始终是公门御差,很多事不便插手。此事既由我而发端,便是刀山火海、地狱浮屠,我也少不得投身以赴了。〃
      做为京城最大的势力帮派首脑,他已不再是一个流于草莽、无拘无役的简单的江湖人,他需要与京中的各种势力斗争周旋,需要在朝野间平衡自持,更重要的是,金风细雨楼这偌大基业,不能在他手中纷毁!他担着无数的重托和责任,必须永远挺住那一口气!
      为此,他必须在必要的时候面对牺牲,懂得舍弃尽管他比谁都了解:江湖人并不是真的那般潇洒不羁!
      谁能体会他们的深藏的寂寞和伤痛?
      戚少商念至此处,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起一双深远、冷诮、倨傲的,空负大志的眼睛。
      他不能不去想,拥有这样一双眼睛的人,此刻又到底有着怎样的立场,怀着怎样的思量。
      既要灭我,又何必救我?
      他很想亲口对那人问出这个问题。
      〃世上没什么解不开的事,无非是人看不懂自己的心。〃雷卷突然说。
      戚少商似有所动,立即收回了思绪,一字一字道,〃卷哥,烦请你立即替我去通知杨总管,并护送他回京。〃
      雷卷好象并没有太大的讶然,冷然一笑:〃我就知道。〃
      〃是。〃戚少商垂首道,〃我也不再相瞒,那批丢失的朝贡岁币,是我请连云寨和天机组的弟兄出的手,那些银两我分成两半,大部分已请杨总管亲自送至边关抗辽义军营中,剩下的,却是另有它用,杨总管也是为此事出的京。。。。。。但这点,恕我暂时不能向卷哥明言。待杨总管回来后,一切自会有分数。〃
      雷卷微微一怔,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果然!果然是你。这么扎手的点子都敢动,真没叫错你戚大胆!〃
      戚少商苦笑道:〃若非逼不得已,我也不想冒此巨险。也正是因为如此,除了杨总管,我也不欲令风雨楼中其他人知晓。〃
      他说罢又皱眉一叹,〃可惜事情做得不干净,不知哪个关节出了漏子,杨总管三天前传回的秘信,有一箱硬货途中落到了有桥集团的手里,方应看必定会用此大做文章,对白道弟兄们不利,我正是担心这点,所以才急于回京。〃
      雷卷笑容一敛,立刻道:〃你马上回京,我亲自去,负责将杨无邪尽快安全送回京师!〃
      说罢他很畏寒般将双手往袖中又拢了拢,一双眼睛却燃起了火花。
      戚少商担忧道:〃你的身子。。。。。。〃
      雷卷冷笑道:〃你瞎了眼珠是不是!想现在吃我一指试试力道不是?我的身子是不如你好,可只怕你死了我也还断不了这口气。〃
      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青白,显然正忍耐着恶疾的折磨,但他却似乎把这忍耐当成了一种享受。
      或许他早已习惯了忍耐。
      病痛、寂寞、相思。。。。。。他忍耐着常人所不能忍耐的一切,单薄孱弱的身体里却有着常人所不能有的火热情怀。
      戚少商无声地弯了弯嘴角,没有再说什么。
      雷卷亦重新把目光转回到面前的茶杯上:
      〃门外有马。你骑上。走。〃他说。
      3、天下棋峙
      高堂,烛火通明。
      红木云石桌案上,棋峙已成。
      棋盘上黑白子纠缠绞杀一处,各占半阕江山,胜负之算,似乎犹未可期。
      一声轻笑。
      白衣胜雪的少年公子抚掌摇头:〃顾兄好棋艺,在下执输了。〃
      〃小侯爷抬让。〃
      顾惜朝不动声色地道:〃比起神侯府里的成大捕头,在下恐仍未可及。〃
      方应看的笑容不着痕迹的僵了一僵,变得更是灿烂:〃顾兄过谦了。〃
      说罢他执起一子,长声叹道:〃过河的卒子又掉转了头,乱局之中,又生变数,依顾兄看,这下一步棋该如何走?〃
      〃哦?小侯爷口中的卒子。。。。。。?〃
      〃怕不只是卒子,是长车,是飞象,是神龙〃方应看慢慢吐出几个字,〃听说戚少商又回京了。〃
      顾惜朝眉心一跳,听见方应看不紧不慢地慨叹道:〃放着故人之情不领,天大地大不去,顾兄你说,他非回来搅这小小京师的一潭浑水做什么?这个金风细雨楼代楼主的位子,就真的这么叫人恋栈么?〃
      顾惜朝低头不语。
      方应看又是一笑,起身道:〃天下棋峙,你我都是已身在其中的人,不分出胜负都抽不得身不叨扰顾兄了,在下告辞。〃
      方应看走后很久,顾惜朝才从梦中惊醒般倏然抬头,疾步走到了屋外。
      他扶着冰凉的阑干,仰头看天。
      天上无月,只有几颗模糊的星子浮沉在黯黯天际。
      一滴冷汗顺着苍白的额角落至微微颤抖的手背上,顾惜朝用力地攥紧了拳。
      戚少商,你为什么总要逼我?挡我路的可以是任何人,可为什么偏偏总是你?!
      他再一次回想起风雨楼前那白衣男子最后的回眸。
      那种近乎震怖的悲伤与当年连云大帐前的一幕有太多的相似,但那暗含的无尽怜悯又是什么?
      顾惜朝弯身,捂胸,冷笑:
      你算准了我会等着你回来,是不是?你要让我再一次费尽心机和你斗到最后,是不是?
      他重重地喘着气:如果你不死,是不是迟早有一天要把我逼疯?!。。。。。。
      朝阳初升。
      诸葛小花就迎着这新鲜的阳光,怀着暗暗的忐忑,缓步迈进了御书房。
      赵佶今天的心情似乎相当不错,起了个大早,还把这个平常不怎么讨喜的老臣给单独招进了宫。
      诸葛小花叩拜之后,第一眼便看见了皇帝身前的桌案上一副墨意淋漓的写意山水卷轴。
      只见赵佶笑眯眯地指着那副画道:〃爱卿觉得此画如何?〃
      诸葛小花移步上前看了看,隐隐动容,心中不由暗叹,这满纸苍劲磅礴,风云涌动,作此画之人一腔气吞天下的胸臆皆尽抒发于上,却也能看出不是皇帝的手笔,于是回禀道:〃立意高绝,立志高远,挥洒万千,虽远不如圣上的笔法,倒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了。〃
      赵佶闻言放声笑道:〃说得好!这是童爱卿献上的燕云山水图,听说是出自他新近招揽的人才手笔。〃
      诸葛心中〃咯噔〃一声,故意恭声询道:〃童大人几时开始也醉情诗画了?〃
      〃非也非也。〃 赵佶晃着脑袋,哈哈笑道,〃诸葛爱卿怎的看不出来,这乃是童爱卿的一片忠心,一腔大志啊。〃
      〃老臣愚钝,请圣上明示。〃
      赵佶但笑不语,突然道:〃童爱卿近日向朕献了一则联金灭辽复燕之策,甚得朕心,朕今日也想就此问问诸葛爱卿的看法。〃
      诸葛小花心中猛然一抽,自知所料果中,不由又是悲愤又是痛心,半晌方沉重地禀呈道:〃兹事体大。。。。。。请皇上三思。〃
      〃爱卿有何见解?〃赵佶敛了笑容,已有明显的不快。
      诸葛当即跪倒在地,含泪禀道:〃启禀皇上,宋辽交好,乃祖宗盟誓,违之不祥。以太宗之神武,征伐四方,百战百胜,却惟独于燕云毫无建树,今日哪可轻举妄动?且百年盟誓,一朝弃之,诚恐兵举一动,我大宋昆虫草木,皆不得休息矣!〃
      赵佶沉下脸道:〃太宗在时,是为休生养息安国安民,如今我大宋四海承平,国库充盈,天下归心,时机已到,朕要替祖宗完成一统天下的大志又有何不可?〃
      诸葛一听这话,登时呆了一呆。
      他明知此刻皇帝今日招他问话,其实早已心意有决,只不过要找多一个〃老成持重〃的臣工来给这〃圣明决策〃加点码而已,虽知要力谏阻止已是难行,却仍是痛心疾首地说出了这番话。触逆龙鳞自是意料中事,可他更痛心不已的,却是这不学无术、自作聪明的媪相童贯即将为大宋带来的这一场滔天巨祸。
      此战若败,后果不堪设想;若胜,也是蠹国害民之举,必将把这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推入万劫不复、血流成河的深渊。
      诸葛小花因而伏首顿地,禁不住老泪纵横,良久方抬首道:〃臣下万不敢质疑尊上,为此大逆之事。老臣衰病,无补圣明,却蒙天恩浩荡,可为皇上,为朝廷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老臣。。。。。。〃
      赵佶不耐烦地摇手道:〃行了行了,你的忠心朕知道,你起身,表个态吧。〃
      诸葛小花道:〃我主圣明,自有决断,老臣本不敢置喙,但既蒙圣上垂询,臣也不敢藏私〃
      赵佶的心情这才缓和了些,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诸葛小花知道大局难挽,当下之计,要立刻打消皇帝的狂热念头恐怕不行,惟有尽力拖延缓和,故此恭敬地回道〃攻辽复燕之事须从长计议,更须寻得可担大任之人。如今蔡太师告病退养,朝中空虚,童大人虽威猛,却身担朝纲要职,难以抽身,且筹集粮草、整顿大军亦需时日,不如缓上一缓,再出兵未迟。〃
      他话语隐晦,曲折地给皇帝泼了点冷水: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