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篮球之梦
奥运会八强。
2004年12月15日:
面对让自己砍下职业生涯最高分的鹰队,姚明取下了赛季最高的5次盖帽。
2004年12月20日:
在11月6日对国王得33分、11月13日对湖人拿下32分后,姚明又一次爆发。在火箭对垒猛龙的比赛中,姚明16投13中得到当季个人最高40分10个篮板。
2005年2月21日:
姚明以史上最高的票数超越此前乔丹保持的记录连续第3次成为全明星首发,并在全明星赛中得到11分。
2005年3月11日:
火箭127比107大败太阳队的比赛中,姚明取下27分及个人职业生涯最高22个篮板及平赛季记录的5次封盖,取下个人生涯第2次双20。
2005年4月20日:
火箭106比78击败超音速,以7连胜结束赛季,合计51胜西部第五。姚明取得13分,使自己在三个赛季结束后,NBA生涯总得分恰好达到4000分。
2005年4月23日:
姚明得到11分,助火箭98比86客场击败小牛,这是98年以来火箭赢得的首场季后赛。
2005年4月25日:
姚明全场33分,使火箭取得季后赛客场二连胜。在接下来的5月2日,他又一次获得30分。5月7日,被小牛第七场淘汰的当场,他取下33分。赛季结束。
姚明的第三个赛季场均18。3分,联盟第20位的8。4个篮板,第11位的2次盖帽,55%的命中率列联盟第三,并且是布兰德、奥尼尔一起成为联盟仅有的赛季平均18分、8篮板及2次盖帽的球员。季后赛7场平均取得21。4分。
2005年9月:
姚明率领中国队出战男篮亚锦赛,中国队摧枯拉朽般取下冠军,包括98比10痛击沙特及93比49狂胜夙敌韩国。
2005年11月2日:
新赛季开始,姚明在首场对国王的比赛中拿下22分10个篮板,使火箭98比89获胜。
2005年11月5日:
火箭84比91负于黄蜂的比赛中,姚明20分14个篮板以及平职业生涯最高的7次盖帽。
2005年12月17日:
火箭81比89败北快船,姚明得到22分7个篮板,但赛后随即脚趾伤势严重,被迫开始伤停。在12月的7场比赛中姚明取下场均21。3分。
2006年1月30日:
姚明复出,在对灰熊的比赛中33分钟拿到15分8个篮板。
2005年2月6日:
对垒尼克斯一战,姚明面对昔日队友莫里斯·;泰勒,送出职业第500次封盖。
2006年2月21日:
姚明连续第四次以西部主力中锋身份出战全明星赛。
起5Q点5Q中5Q文5Q网5Q授权发布好书尽在txtsk
作品相关 科比:曾经完美的缺憾
(起4G点4G中4G文4G网更新时间:2006…3…23 12:33:00 本章字数:5472)
我不是乔。布莱恩特,也不是瓦妮莎,更不是娜塔丽亚,所以我无法从一个父亲、妻子、女儿的角度窥视一位巨星儿子、丈夫、父亲的内心的欢乐与悲伤,痛苦与挣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球迷,普通到卡特可以在脚上拴两个铁球和我比扣篮;佩贾可以退到中线与我飙三分;姚明不要跳就可以和我拼盖帽。虽然普通但并不妨碍我去追求完美,所以我喜欢“便士”,喜欢希尔,因为他们至少曾经接近完美。所以我也喜欢科比,进而愿意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午后用自己粗俗不堪的文笔回味与感受这位偶像人物的心路历程,浅尝辄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有关96年的狂想
96年的那届选秀大会可以说是自84年以来最成功的一届,那届新秀中的杰出人士更是被称作黄金一代,而科比无疑是这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这让他的职业生涯从一开始就抹上了一层亮色。但不知有没有人想过,如果科比没有选择在96年进入NBA,那他又将如何?我知道这是一个狂想,但既然是扯谈,就不妨“狂”一下。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他没有进入NBA,他会继续他的学业。与一般黑人球星不同,科比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再加上在高中篮球界的威望,他无疑可以顺利进入任何一所篮球名校。如果他喜欢,他可以像乔丹邓肯那样在大三或毕业时参加选秀。只要他发挥正常,他可以轻易挤掉布兰德或肯扬。马丁,拿到99年或2000年的状元秀。这样的话他将完全进入乔丹曾走过的轨迹:经过NCAA的打磨与锻炼——以高顺位进入一支鱼腩球队——迅速成为这支球队的核心——拿到一切可以拿到的个人奖项——利用五到七年的时间将这支球队打造成一支冠军之师——创建一个不败的王朝。听着似乎有一些太过玄妙,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科比经过大学篮球的洗礼再进入NBA,他完全有理由成为一支球队的主力,而不像他在湖人队那样坐了足足两年的板凳。而且如果他不是仅在96年位列13位,黄蜂也不会轻易将他交换给湖人,他也不会遇到那个联盟中最具统治力的中锋,并且在他的压制下苦苦奋争了8年。由此可见,上帝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他赋予了科比超乎常人的天赋,也让他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接受了磨练。这无疑是科比看似完美生活的一种残缺,但也让科比更贴近真实。
二、源自扣篮大赛的敲门砖
对于一名每场仅上场十几分钟,得到6。7分的NBA菜鸟来说,如果想迅速扬名立万的话,方法有两个:一是到纽约的NBA总部狂揍一顿大卫。斯坦恩,二是得到扣篮大赛的冠军。科比无疑会选择后者。对于1997年的扣篮大赛我始终有两个疑问:其一是如果阿伦。艾弗森不是因肩伤退出比赛,科比是否还是冠军?要知道当年这个敢于和乔丹叫板的小个子的人气还远非是科比能望其项背的。其二是为什么达尔文。汉姆遭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这位1996年NCAA扣篮大赛冠军,首轮的三个动作:单臂大风车、双手提拉球展腹背扣、左手拍板,右手单臂大风车个个一气呵成。即使在再严格的评委眼中这三个动作中的任何一个也值40分,而结果是他最高分也只是得到36分。要知道科比在首轮也只得到37分,也就是说只要裁判稍微“正常”一些,科比首轮就会出局。这让我们承认上帝有时会特殊眷顾某些人。尽管在首轮表现平平,但科比还是在决赛中表现了他的卓而不凡。有人说科比借以夺冠的胯下换手扣篮弹跳有余而创造力明显不足,因为这个动作早在1994年就已经被伊赛亚。莱德演绎过了。但只要稍加留意,科比的扣篮与莱德的张狂不同,与卡特的劲暴不同,与乔丹的飘逸也不同。科比的扣篮充满了舒展与帅气,有点放肆,有点让人难以置信,给人以飞翔的感觉。这个扣篮冠军对科比而言,其意义决不是那个笨重的银质奖杯,也不是那两万元的夺冠奖金,而是它让全世界球迷开始关注这个来自费城,能够高悬在篮筐之上的8号。这种关注改变了科比的职业生涯,也可以说也正是由于这种关注影响了未来NBA的格局。
三、“飞人”的激励
科比有一个看似不凡但实际上毫无意义的称谓:“飞人二世”,说不凡是因为能够成为飞人的接班人本身就是一种肯定。说它毫无意义是因为尽管心酸但不得不承认科比成为飞人二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须劳神将科比和乔丹的各项技能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只需看看乔丹那辉煌的有些过分的荣誉簿:6次总冠军、6次总决赛MVP、5次年度MVP、10次得分王、3次全明星赛MVP以及其他不必罗列的纪录与奖项,也许在某个单项上科比达到乔丹的标准并不难,但要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可以断言:绝不可能!这对于同样天纵奇才的科比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遗憾。
遗憾虽有,但飞人对科比的激励同样不可估量。两人第一次也可以说是最后一次真正意义的交锋是在98年的全明星赛,对于我而言,那届全明星科比让我印象深刻的绝不是媒体鼓吹的什么史上最年轻全明星球员,也不是开场时那个转体360度的单臂灌筐。而是在第三节,科比面对乔丹的防守,虚晃—转身—腾空—后仰—命中,就其当时这个后仰投篮的技术而言,与乔丹相比除弹跳高度外其它乏善可陈。可这绝对是一个崭新的开端,要知道在此之前,科比在场上只热衷于不断突破与扣篮,对中投根本不屑一顾。而在这届全明星赛上,当他看到乔丹一次次用看似平淡但威力十足的中投屡屡取分时;他终于明白如果他想成为乔丹而不想成为迈纳的话,他必须学会跳投。从此,科比开始了每日千次跳投练习的魔鬼历程。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飞人,正是他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有幸在时下街球风气流行的NBA,看到一位会扣篮的中投大师。要知道,这绝对弥足珍贵。
四、来自“答案”的“答案”
按照正常的顺序,这里应该写奥尼尔。但之所以没有写奥胖而写艾弗森,是因为对于这对“OK”组合分分和和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很难分辨谁是谁非,不必要多费口舌。而之所以写艾弗森是因为艾弗森同样是对科比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影响的人,这种影响不是很简单直观,但绝对意义重大,至少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完整的理解为什么曾经至少表面亲密无间的“OK”组合,最后会分道扬镳乃至拔剑相向。
无论你是不是科比的球迷,你必须要肯定的一点是:每当我们提到96年的黄金一代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俊朗的科比。布莱恩特,而是那个桀骜不驯的“答案”。与科比相比,艾弗森的负面新闻可谓是应接不暇,但无论是球迷还是媒体都对此淡而处之。理由很简单,他本来就是一个“混混”,人们根本没有奢望他像上帝一样的圣洁。人们更多关注他近乎传奇的成长历程:出身寒微,身材矮小,依靠自己的打拼成为NBA的顶尖巨星。他那挑战世人价值观的勇气、刺青、头巾、胆大无畏的言论,他以小击大的英雄形象,更符合广大中下阶层民众的胃口,更容易赢得大众的尊重与崇拜。可以说“答案”开创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代,一个摆脱道德束缚,坦率而独立的时代。
与艾弗森截然相反,科比出身富有,从小接受正规的篮球训练,毒品和凶杀这些阴暗的社会垃圾从未有机会接近与他。如果说艾弗森是一个街头混混,那科比就是一个天之骄子。在湖人队的最初八年,科比一直被灌输这样的一种思想:一个年轻球员,应该虚心的接受培养,循序渐进,方有成功的一日。科比欣然接受这种模式,也算是获得了一定的地位,这曾经让他很满足。但2001年总决赛与“答案”的直接对话,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两人的差距,听着费城数万名球迷齐声高喊艾弗森的名字,科比有些困惑,要知道即使是在斯台普斯他也未曾受到过这样的待遇。这一切都是因为艾弗森是一个敢于天下争的叛逆小子,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艾弗森才能成为费城的城市化身,球队为了他不惜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换主力球员与主教练。这只是为了迎合这位标榜自由、个性的小个子。而科比却更像一个模范生,凡事谨慎处之,轻易不越雷池半步。这让他与奥尼尔能够冰释前嫌,合力拿下三个总冠军,但也逐渐让他变得索然无味,泯为众人。尽管他同样拥有一颗好胜的心与不俗的身手。正因为如此,从01-02赛季开始,科比的赛场作风开始改变,他不再为了迎合奥尼尔而牺牲自己的意志,他在比赛中更多的加入了自我因素,更多的控球时间,更多的投篮机会。这是奥尼尔绝对无法容忍的,两个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剑拔弩张。当然这并不是两人最终分手的全部原因,但至少是原因之一。
五、性侵犯案的解脱
体育史上有许多令人费解的谜案,例如98年罗纳尔多在世界杯决赛上的失常,比如93年乔丹的突然离去,又如2003年科比的性侵犯案。时过境迁,除了两位当事人之外无人能够说清在2003年6月30日科罗拉多州鹰郡Lodge&;Spa度假村豪华套房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所了解到的大多为媒体的妄自揣度和断章取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在2004年9月审结的刑事诉讼案远没有画上句号。它对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NBA公众形象的冲击远远超过案件本身的范畴。它让笼罩在科比身上的光环逝去。这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远去,一个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辈球星们支撑起的传统价值观的时代宣告彻底终结。它让全世界的母亲都陷入了绝望,因为她们可以为孩子们所树立的最后一座童话偶像坍塌了。它让球迷不会再对着球星做宗教性的膜拜。它让比赛回归了它商业性和娱乐性的本来面目。不会再有什么精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