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狼烟






  由于毛械数量不大,国军只好只把毛械集中分发给几个精锐军使用,首批毛械化部队里就有大名鼎鼎的74军,此外第10军也是毛械,这些毛械精锐部队在湖南地区与日军展开了长期较量。DP28轻机枪也因此参战频繁,在与日军的激战中DP28轻机枪暴露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弹盘安上后枪械太重也难以携带,不适合行军,行军时需要取下弹盘,遭遇突发袭击时反应速度慢,而且弹盘不但安装速度不快,当安置在枪上后也不坚固,经不起磕碰,此外连续射击时容易卡壳,故障率也是较高的,原则上这型轻机枪在阵地防御时使用比较合适,如果进行攻击作战,则不怎么好用。

  DP28轻机枪在湖南作战的时期,遭遇到的主要对手是日军非常难缠的96式轻机枪,这种轻机枪是11年式机枪的改型,改采用30发弹匣供弹,射击精度与11年式相当,非常的准确,可靠性高不易出现故障,而且弹匣更换速度迅速,火力持续性好,在战斗中曾有日军据守地堡只1人操纵3挺96式轻机枪的装弹射击,顽抗数小时之久的战例,96式轻机枪枪管散热好不易红热,更换枪管也非常迅速,携弹状态下行军很轻松,所以很能对付突发袭击,无论攻击防御都得心应手,相较之下DP28轻机枪就逊色很多了。不过湖南作战基本属于防御性作战,DP28轻机枪基本上还是能够满足国军的作战需要的,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6、FN BAR M1930 轻机枪

  此枪发射的是× 57mm弹,枪管长550mm,全枪长1060mm,战斗全重,是从比利时购买,在1930年代中国绝对是比利时枪械制造厂商的忠实客户与大买主,中央政府与各地军阀到民间富豪与黑帮流氓都特别热衷购买比利时枪械,毫不吹嘘的说,只要是当时比利时制造过的枪械,那怕就是只短期制造过的一些变型改型民用型,在中国手里准有,你看那勃郎宁手枪,比利时造过多少个口径多少个型号,中国就进口过多少个口径多少个型号,从,从军用型警用型一直到绅士型女士型,无一不有。那时中国从军官到士兵,从官员到富商,从警察到流氓,从乡绅到舞女,无不以拥有1把比利时造枪械为荣,那时在中国,比利时制造这几个字可是块响叮当的金字招牌。无论军人还是土匪,只要是扛着比利时制造的枪械,哪怕是个早就停产淘汰了的老火枪,走路都要趾高气昂些,瞧见没有,大爷肩上的家伙那可是比利时造的呢,当年中国的哈比绝不亚于现今中国之哈韩。

  国军从比利时进口此型机枪实际也没进行什么规划,反正就是比利时造的枪一定好,一定要买一些,再加上这比利时造的BAR机枪发射的是× 57mm弹,正好与国军的主要枪械弹药相同,那更是好上加好,自然是更加要买,而且是各地军阀齐上马,既然你买了那我砸锅卖铁也要买点,所以到底买了多少也没个准的数字,不过比利时造既然是响叮当的名牌,那价格嘛自然也是挺贵的,所以虽然中央政府各地军阀齐上马,跑到比利时购买机枪,但购买的数量并不多,搞不成什么比械军,只是给某些部队配发一些这种名牌机枪而已,这东西可不是德国授权比利时生产的自来德盒子炮一类的便宜货,真要大规模购买,腰包里的票子可不够。

  这比利时造的BAR M1930 轻机枪送到中国后,一发放到部队,恨不得象供亲爹一样供着,机枪兵每日把它擦的油光锃亮,偶尔扛到外面溜达一圈那的确是光彩夺目。战争爆发后BAR M1930 轻机枪也上了战场,虽然实际战斗性能也无过人之处,但却仍大受欢迎,这固然是有一定名牌心理作用因素,但这比利时FN公司的BAR M1930 轻机枪也的确是质量过硬,在战场上几乎不出故障,无需刻意保养,随时随地抓起来就能打,结构紧凑,无论行军作战携行方便反应速度快,是很合适战场使用的。

  不过这枪连*度不佳,除非敌人接近到了极近距离,一般不用连发射击,而且弹匣容量小,难以胜任机枪的压制射击任务,战场上用起来倒象是个速射步枪。总体来看BAR M1930 轻机枪在战场上的表现并无战斗性能突出之处,不及M26轻机枪那样有特色,但其坚固耐用不挑子弹的特点在战场上却令所有的使用部队爱不释手,这BAR M1930轻机枪只要是个 × 57mm弹就能使用,什么重尖弹,轻尖弹,圆头弹统统能射,象个栓动步枪一样不挑子弹,而娇气的捷克机枪则只能用一种弹,一大堆杂散子弹中找不出几发能用的,为了维持捷克机枪的战力让部队伤透了脑筋,在部队标准子弹不足,主要使用杂散老弹甚至翻造子弹土造子弹的困难时期,这BAR M1930轻机枪不出故障不挑子弹的性能无疑是其最大优点。

  7、Hotchkiss M1922 轻机枪 

  此型轻机枪是从法国进口,装备数量较大,性能倒也不错,按理在战场上应该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但事实上在战争中这个机枪可以说让国军伤透了心,到战争中期就很少见到了。此型机枪单从性能上讲那是不错的,但要命的是这个机枪的子弹难搞。此型机枪除了中央军以外各地军阀也有不少,在1934年以后国军武器开始走制式化路线,正规军步枪由13个口径缩减到了4个口径,本来法式口径步枪数量不小,并没有被裁掉,但这个Hotchkiss M1922 轻机枪竟有发射4种不同弹药的型号同时在国军服役,而且也没有哪型是绝对多数,都是差不多的数量,更要命的是这个机枪的枪管自制困难,而且发射不同子弹的Hotchkiss M1922 轻机枪内部零件尺寸是不一样的,不能互换,因此无法修改成发射同1种子弹的机枪,不但如此,这法军武器的子弹统统是用无烟火棉做发射药,而这Hotchkiss M1922 轻机枪也就只合适发射无烟火棉做发射药的子弹,而当时中国的无烟火棉产量小而且质量不稳定,所以这机枪的子弹基本全靠进口。

  这个机枪在国军服役的型号有发射8mm子弹的,有发射子弹的,有发射子弹的,这法军步枪弹在国军中最多的就是子弹,而令人头晕的是这子弹竟有 × 57mm与 × 54mm两种,国军的一系列75口径步枪也是这样,有用 × 57mm的也有用 × 54mm,本就看着头晕,而这Hotchkiss M1922 轻机枪竟有发射4种不同子弹的型号同时在国军服役,而且子弹还自产困难,有些部队除了几挺Hotchkiss M1922 轻机枪外再没使用这些子弹的枪械,因此这枪在战前就让人觉得用起来麻烦,应该裁掉,到了战争爆发以后,这枪一上战场,自然成了弹药供应最麻烦的枪,为了装备这枪部队的子弹问题,后勤供应部门忙的鸡飞狗跳,勉强撑到战争中期,国军再也忍受不了了,这些机枪损失的损失撤换的撤换,不养这大爷了,与这机枪一道,国军75口径的步枪也基本都被撤换掉了。

  8、ZB26 轻机枪

  此型轻机枪是从捷克进口,由于价格较低因此进口数量较大,加上结构简单仿制要求不高,国内各地也均有仿制生产,仅在战争时期国内就有40000多挺的产量,加上战时战前的进口量以及战前的仿制数量,总装备量达100000挺之多,绝对是中国当时当之无愧的主力机枪,由于数量巨大无论是正规军还是地方军与乡勇民团都有装备,黄河南北大江上下所有的战场上都有ZB26轻机枪的嚎叫,ZB26轻机枪自然成了中国军队的标志性武器。

  ZB26轻机枪枪管长602mm,全长1165mm,重9kg,使用20发直弹匣供弹,发射× 57mm重尖弹,必要时也可发射× 57mm轻尖弹,但发射× 57mm轻尖弹时焰明显,而且难以控制准头较差。此枪战斗特性与比利时FN公司的BAR M1930 轻机枪非常类似,优点是枪械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很少出故障,行军作战携行方便,作战反应速度快,很合适战场使用。但同样存在进行长连射时,难以控制,精度低的缺陷。此外ZB26轻机枪只适合使用× 57mm重尖弹,如果发射× 57mm轻尖弹则性能下降。ZB26对子弹是相当挑剔的,只能发射标准子弹,翻造子弹以及生产质量较差规格不达标准的子弹是无法使用的,至于汉阳造的圆头弹更加是不能凑合着用,这一点则是明显不如比利时FN公司的BAR M1930 轻机枪。

  ZB26轻机枪进行单发点射或短点射时射击精度高,很有威力,但长连射时由于控制困难精度较差,此外ZB26轻机枪的散热性能有缺陷,进行长连射扫射,打不了几匣子弹枪管就会过热,枪管过热后所发射的子弹将失去稳定性,毫无准头的四处乱飞,并且飞不了多远就会落地,对敌几乎毫无威胁,虽然ZB26轻机枪的枪管可以迅速更换,但战场上频繁更换枪管是很令人恼火的事情,而且国军可没那么多备用枪管发给机枪手用于在战地频繁的更换,所以训练有素的机枪手在操作ZB26轻机枪作战时都很注意这点,沉着瞄准,只对敌进行单发点射或短点射,这样枪管不会过热,并且打的准,杀伤效果好也节约子弹,这也成了日军在战场上判断当面敌人是否为训练有素部队的依据,如果日军见对面敌人机枪手,一有风吹草动就用ZB26轻机枪进行长连射扫射,即可判断当面中国部队为充满缺乏训练,没有战斗经验新兵的部队,可以轻易取胜,反之则要小心对付。

  总体来看ZB26轻机枪与比利时FN公司的BAR M1930 轻机枪一样并不合适压制射击,也是个速射步枪的性能,并且比BAR M1930 轻机枪更难伺候,ZB26轻机枪绝不是国军性能最好的轻机枪,更没什么突出的高性能,只是因价格低廉,取得容易,才使得缺乏资金,工业能力落后的中国选择它做为主力轻机枪,一句话不是因ZB26轻机枪性能最好,而是当时中国别无选择。

  9、Bofors M1930 75mm 山炮

  国军抗战时期最新锐的压制火炮之一,为瑞典Bofors(伯福斯)公司的产品,其性能足以进入当时世界最先进75mm山炮之列,国民政府前后订购了100多门,专门组建了2个炮兵旅,即炮兵第1旅与炮兵第2旅集中使用这些宝贝,为国军精锐集团提供火力支援,在战争期间虽然损失很大,但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小的,在国军所有压制火炮里此型火炮战果最大。此型山炮与日军对应的新锐94式75mm山炮相比,最大射程有近300米的优势,但重量也比日军山炮重了200公斤,不过仍能满足国军的战场运动要求,在战场上遭遇日军94式75mm山炮或38式75mm野炮时,数量差距不大情况下,单纯炮战是不落下风的。Bofors M1930 75mm山炮使用L20身管,最大射程9150m,全炮重785kg,性能是相当不错的。

  10、LeFH18 105mm 榴弹炮

  战争期间国军最新锐的105mm榴弹炮,数量极其稀少,LeFH18 105mm 榴弹炮为德制新锐火炮,但价格昂贵,只购买到30多门编成了个独立炮兵团,用于支持国军精锐兵团作战,最大射程12325m,重量1955kg,弹丸重,由于数量太少,加上是日军炮兵与航空兵的重点照顾对象,在战争中损失殆尽。单从性能上看LeFH18 105mm 榴弹炮的性能是不错的,足以抗衡日军的91式105mm野战榴弹炮,但无法应付日军野战重炮,此炮数量少,又抢眼,日军一发现此炮存在,就集中火力攻击,因此损失很大,很快损失殆尽。

  11、FH18 150mm 榴弹炮

  此炮为国军截止1950年代中期为止最现代化,最有威力的野战大炮,数量极其稀少,该炮为从德国进口的特制火炮,由于价格昂贵,购买数量同LeFH18 105mm 榴弹炮一样极其稀少,仅36门只编成1个重炮兵团,此炮德国方面根据国军的要求,做了些修改,炮管比德军使用的同型火炮更长,药室也有所加大,因此射程比德军装备的同型火炮更远,最大射程达到了15000m。FH18 150mm 榴弹炮在战争中损失很大,但仍有少数几门生存到了战后,在战争期间也发挥过一定作用,FH18 150mm 榴弹炮的射程虽然较远,但无法与日军野战重炮与重炮抗衡,而且在战场上一旦动用必然特引日军注意,所以FH18 150mm 榴弹炮在日军远程炮火威胁强大的战场上运用时必需非常小心,阵地选择与开炮时机要非常小心谨慎,此外防空等支援也必不可少。

  (声明:转载内容,来源网络)

侵华日军及国民党军编制
国军的整军建军本应在民十八年起,但是由于内乱频仍,一直拖到民二十二年南昌的整建陆军会议,由于在南方仍有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这次整建陆军会议又无疾而终,一直到了对江西作战的胜利结束,西南军阀在六。一事变后俯首帖耳,才有了民二十五年度的正式整军建军计划。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