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与中华美食
∫宦饭邸 ?br /> 赏美景,又在康熙诗碑前流连。不知不觉中大半天过去了。这时天色转暗,乌云涌了上来,眼看马上就要落雨了。主仆二人不敢久留,急促促地沿山道高一脚低一脚地急走。说时迟,那时快,还不到半山腰,倾盆大雨就扑头盖脸地下了起来,乾隆心中叫苦,抬头望去,却见路旁有简易棚户,便不顾一切地闯了进去。说来凑巧,原来这家房主王小二是做小买卖为生的。见有客人前来避雨,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他忙倒热茶招待。乾隆肚里饥荒,可对茶水不感兴趣。亲随要求主人给弄点儿饭食。王小二家境贫寒,找来找去,只得将一截剩鲢鱼头和豆腐放在砂锅里烧了烧,送上了餐桌。乾隆皇帝只闻鱼香,全然不顾万乘之尊的体面,风扫残云似地将鱼头和豆腐吃个精光,口中连赞着:“真好吃,真好吃。”只是吃不多久,阵雨停了。乾隆伸手去摸口袋,本想给主人丰厚的报酬,哪知因是临时换的便服,袋中空空如也。他只有空口许愿,说日后重谢了。王小二心地善良,也自不计较那些,还亲自把客人送出门,让主仆二人心里着实感动不已。
乾隆皇帝再次南巡时,特意找到了王小二,送他许多金银。并提议他开个饭店,所用钱物全部由杭州官府资助。于是王小二时来运转,一座十分壮观的“王润兴饭庄”在吴山山麓兴建起来了。王小二为了感谢皇上的恩德,专门制作皇上亲自品尝过的“鲢鱼头烧豆腐砂锅”。当地名人雅士争相前来凑趣,有人提议王小二在饭庄门脸挑起个“皇饭儿”的布招,以兜揽主顾。王小二欣然同意,自有了这“皇饭儿”的金字招牌,王小二的生意竟一下子红火了起来。不过,聪明的王小二在制作手艺上也真动了不少脑筋。他始终以质量取胜,才让来这里品尝的客人们留下久久难忘的印象。至今“鱼头豆腐王小二”的故事仍在杭州地区流传着呢。
“砂锅鱼头豆腐”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和辅料——
花鲢鱼头1个(重1250克左右),嫩豆腐500克,熟竹笋片75克,水发香菇、豆瓣酱、青蒜、绍酒各25克,姜末1。5克,酱油100克,白糖20克,味精3。5克,熟菜油250克,熟猪油少许,鲜汤1000克。
制作技艺——
1.将鲢鱼头去鳞除鳃洗净,在头部背肉段的两面各深剞两刀,放在盘里,在剖面涂上塌碎的豆瓣酱,加酱油稍腌,使咸味渗入整个鱼头。豆腐切成长3。5厘米、厚0。5厘米的片,用开水焯去腥味。
2.炒锅上旺火,用油滑锅后,放菜油烧至八成热,将鱼头正面下锅煎黄,再翻身稍煎,烹入绍酒和姜末,加盖稍焖,放入酱油、糖、鲜汤1000克,加盖焖烧至八成熟,放豆腐、笋片、香菇和味精。烧沸后,倒入大砂锅内,放在微火上煨煮5分钟,再移到中火上烧二三分钟左右,撇去浮沫,放入青蒜、味精,淋入熟猪油,原锅上桌即成。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淮南王与淮王鱼
“淮王鱼”是我国珍贵食用鱼类,入馔鲜美胜过远近驰名的淮河鲤鱼,素有“淮上筵席之珍”的美誉。“淮王鱼”又叫鳇鱼,学名“长吻”,肉质细腻,富有营养价值。只因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最爱食此鱼,人们便送它一个“淮王鱼”的别称。
刘安在寿春(今寿县)为政清廉,颇有声望。有一天他巡游黑龙潭,正碰上当地一家佟姓财主娶小老婆。佟财主趁机把刘安请到家里以盛宴款待王爷。满桌尽是鸡鸭肉蛋,可是刘安
偏偏想吃当时很有名气的鲜嫩清香的“八公山豆腐”。这还真难住了佟财主。哪想到菜上五味,酒过三巡时,忽听门子来报有人献豆腐来了。
淮南王大喜,忙唤进来。只见一个白发如霜,挽裤赤脚的老渔民端上一碗香气扑鼻的白汤,并不像豆腐。刘安一尝,觉得又像豆腐,只是味道更鲜美。他一边连说“好吃,好吃”,一边吩咐重赏银子。参加盛宴的人,无不惊奇呢。可是渔翁不要银子,而要申诉冤情。原来,老人世代在淮河上打鱼。他身边只有一个小女玉春,长得花一样可爱,就快要与捕鱼的小伙耿成成婚了。不料这个佟财主起了歹心,硬是抢走了玉春。耿成去佟府要人,也被打得死去活来。这时,坐在一旁的佟财主不等渔翁说完,就喊:“王爷,这个老刁民端来的是鱼,却冒充豆腐欺骗王爷!该治他不敬之罪呀。”因为这鱼实在太鲜美,刘安只是不住地吃,也不理佟财主。过一会儿才问:“这鱼是你捕的?在哪儿捕的?”老头儿说:“恳求王爷放了我的孩子,我请王爷到黑龙潭边,亲眼看我捕鱼。”
刘安立时吩咐放出玉春和耿成,狠狠惩罚了佟老财,又跟着老渔翁来到黑龙潭边。老渔翁从潭中起出一张木床,在木床的草窝里藏着成群肥嫩嫩的鱼。他说:“此鱼栖于水底,喜欢钻洞,故用此法来捕。”淮南王刘安听了,吩咐把残害渔民的佟恶霸,推下黑龙潭喂鱼,并让耿成和玉春成了家。此后,两夫妻每月都捕鱼送给王爷。刘安常在宴客中称道此鱼味美无比。此后,人们就把此鱼称为“淮王鱼”了。“淮王鱼”有“鲜、嫩、滑、爽”四大特点。清蒸、白煮、红烧、片炒无不美妙。清蒸更佳,肉质有如豆腐般细腻,汁水如鸡汤般鲜美,真是别具风味。
“奶汁淮王鱼”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和辅料——
淮王鱼1条重约1000克左右,猪瘦肉50克,大葱白段、姜片各10克,香菜、精盐各5克,白胡椒粉1。5克,鸡清汤1000克,熟猪油100克。
制作技艺——
1.将鱼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用刀在鱼身两边直剞小柳叶刀纹。猪瘦肉切成3。5厘米长、1。7厘米宽、0。3厘米厚的鸡冠形薄片。
2.炒锅上旺火,放入熟猪油,烧至七成热,下热鸡清汤烧沸,放入鱼、肉和葱、姜,盖上锅盖,将汤呈奶汁状,加盐和白胡椒粉,出锅倒入汤碗内,上桌时,随带香菜一小碟佐食。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赤壁大战“逍遥鸡”
“逍遥鸡”是安徽省合肥市美食一绝,为历史名菜。它用整鸡制作,涂满蜂蜜后油炸,再用多种调料卤煮,焖至酥烂而成。该馔入口鲜美,香酥麻脆;食后留香长久,真是独具一格。
公元208年汉丞相曹操统率数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其时刘表刚死,他的儿子刘琮被曹兵的气势震慑住了,急忙上表投降。刘备不得不向江陵撤退。不久,曹兵攻下江陵,沿江东下,
刘备驻在夏口十分危急。诸葛军师采取了联吴抗曹的对策,亲往江东劝说孙权。东吴主战派周瑜和鲁肃迅速集结兵力于长江一带布防,很快便形成了孙刘共同对敌曹操的军事对峙局面。
在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前夜,汉丞相曹操亲率大军行至庐州(即安徽合肥市),突然卧病不起,只得在逍遥津暂作休息。这逍遥津本是曹操手下大将张辽挥师激战东吴大军,威震天下的战场。眼看破吴在即,却群龙无首,曹操军中上下个个焦急万分。曹军在曹操亲自指挥作战过的“教弩台”下,日夜加紧操练。这天正演习时,忽有个庐州人献上“秘方”。随行军中的大厨师根据“秘方”,捉来一只斤半大小的当地“伢鸡”,配中药和好酒卤制后,送给丞相吃。曹操已多日不沾水米,强力支撑进食,但觉鸡肉味美无比,不觉食欲陡增,竟一口气吃下大半只鸡。以后,厨师连做三次,曹丞相都吃个精光,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此后,他行旅所到之处,必定专请厨师餐餐必备此鸡,而且不住地向人夸赞说:“真是美味逍遥鸡也”。
合肥特产“逍遥鸡”因此出了名。后人经过不断改进制作工艺越做越好,广为流传开了,民间又称“曹操鸡”。如今的这种美食仍取合肥地产“伢鸡”制作,并配以天麻、杜仲及冬笋等十八种名贵药材香料,更配以曹操家乡的全国名酒——
古井贡酒,所以风味特别,营养滋补价值极高。
有趣的是丹麦首相访华时,曾兴致勃勃地畅游合肥逍遥津,他品尝“曹操鸡”后,大为赞叹美食名不虚传。香港船王包玉刚来合肥逗留时,也在“逍遥酒家”吃过“曹操鸡”,他还题词:“名不虚传,堪称一绝”以表示由衷的赞赏呢。
“逍遥鸡”制作方法:主料与辅料——
嫩母鸡1250克,古井贡酒50克,姜30克,葱30克,盐5克,味精2克,花椒20克。
制作技艺——
1.将活母鸡宰杀,控尽血水,待鸡完全死后,用80€啊?0℃热水烫泡,不要碰破鸡皮,将毛煺净,从脊背开刀,掏去内脏和嗉囊,用清水冲洗、沥净,放置七、八个小时备用。
2.烧一锅沸水,将鸡放入,汆10分钟左右捞起洗净,剁去头和爪。取砂锅一只,将鸡置入,注入清水淹没鸡身,将砂锅放大火上烧开,撇去浮沫,改小火炖约40分钟,待鸡至六成熟时,捞出晾干水份。将鸡沿背部一剖两半,再将每半个鸡身平分两块,鸡身共成四块,放在盘中备用。
3.取汤碗一只,放入冷鸡汤,姜切片,葱切成象眼块,再将味精、花椒、古井贡酒一起放入碗内,搅拌均匀,放入鸡块。然后用一重物将鸡压入汤中。用盘子把鸡盖严、浸泡约4小时,揭去盘子,将鸡块取出,斜刀片切成长方条形,一只鸡约可切成16块;整齐地码放在盘中,形状如馒头。最后滗入少许醉鸡的卤汁即可上桌。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顺昌大战”阜阳驴肉
安徽阜阳人爱吃驴肉。有名的驴肉菜肴有“酱拌驴肉”、“蒜泥拌驴肉”、“兰花地龙掌”、“金钩板肠”等。阜阳人食驴肉的习俗,据说与历史上有名的“顺昌大战”有关。
阜阳古名“顺昌”,是中原通往江南的重要交通枢纽。金国灭了北宋之后,便举兵南下,欲占领全中国。南宋重兵据守江淮,以为屏障。名将刘琦率兵驻守于顺昌,军民同心御敌,构筑成坚固的防线。金宋之间在这里进行长期的“拉锯战”
,互有胜负。后来,刘琦将军指挥宋军重创金兵,大大挫败了金国的嚣张气焰。
只因战事频繁,且天气炎热,刘琦将军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顺昌军民焦急万分。这时有一老人献计,说吃驴肉可驱暑气,增补人的体力。于是他把自家驴驹宰杀,焖烧成酥烂的五香驴肉送到军中。刘琦将军多日不食,吃了驴肉后立时有了精神,连吃数日后,病体痊愈了。阜阳军民闻听喜讯,奔走相庆,家家宰杀驴驹,煮驴肉慰劳宋军。从此南宋军心大振,刘琦率宋军出击,杀伤金兵无数,取得了“顺昌大战”的全面胜利,有力地保卫了南宋政权。
阜阳民间吃驴肉的习俗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说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过去阜阳城镇驴肉销售处,比比皆是。如今农民视驴为劳动中的好帮手,不忍宰杀。故驴肉已不多见,至于黑驴驹肉更是难能吃到了。
“酱驴肉”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和辅料——
熟驴肉250克,甜面酱、味精、花椒面、湿淀粉、姜末、糖、葱丝、盐、酱油、白糖、清汤、大料各适量。
制作技艺——
1.首先把驴肉清洗干净,切成方块。
2.锅置火上,倒油烧热,放入大料炸香,捞出不要。随即放入葱、姜,再放入甜面酱炒几下,加入驴肉块、盐、酱油、白糖、花椒面炒均匀,添汤。烧沸后用小火炖至汤浓,加味精,勾芡即可。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无为熏鸭”洪武牧羊
从前,安徽省无为县鼓楼街有个回民清真馆,主人叫马常有,专门销售牛肉食品。
无为依山临水,是个圩区,很少有人家养牛,更不养羊,马常有一直为货源缺乏而苦恼。有一天马常有出外散心,忽见河边岸上有人架起一堆篝火,迎风还飘过阵阵香味,不由得好奇起来。走到近前一看,才发现几个顽童用烧过的草炭余火熏一只白生生的鸭子。马常有故意和小家伙闲聊:“这样熏鸭子能好吃吗?”小家伙们都说好吃。有一个还撕下一块鸭肉请
马常有尝尝。马常有吃了一口,果然味道不错,又问他们怎么想起来用火熏鸭子的。小家伙都说是跟皇上爷爷学来的。
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穷,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了。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
马常有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