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和寮镇农办主任彭绍文是使星火得以燎原的关键人物。彭以前做过村支书,也养过猪,平时和不少养猪大户保持着不错的私人关系。在聊天过程中,他发现统一采购疫苗后,养猪户有了强烈的合作冲动,但苦于找不到合作的形式和带头人。而彭绍文此时恰恰接到市里要求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示,于是他决定动员养猪户成立合作社。8月8日,彭绍文召集潘耀光等12名养猪大户到镇政府开会。
  在会上,彭解释了什么是合作社、合作社的好处,以及国家鼓励合作社的法律政策精神。据后来成为合作社副理事长的黄慈永回忆,他当时并没有理解什么是合作社,但弄明白了办合作社的好处:降低进货成本,保证产品畅销,进行技术培训。有了此前统一采购疫苗的经历,黄慈永和其他养猪户觉得这事不错,能成。会后,彭绍文和12名养猪户又四下发动其他养殖户。
  8月10日,35名养猪专业户齐聚一堂,召开合作社成立大会。9月19日,合作社取得广东省第一家养猪专业合作社工商法人营业执照。合作社起名和兴,取〃合作发展,兴旺发达〃之义。
  统购统销带来变化
  和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目前的主要业务是统购统销:统一购进饲料、兽药,统一出售成员的肉猪。
  统购。合作社联系饲料、兽药厂商,后者根据合作社的需求量将产品运到合作社的仓库,再由合作社聘请的两个工作人员销售。货款先由合作社的注册金垫付,目前,一批货款大约十几万元,22。6万元的注册金足够应付;但如果统购豆粕(可加工成普通饲料喂肉猪),就需要50万元的资金以及一个大型仓库,合作社还无法做到。
  统购的需求量大,且能统一行动,大大提高了合作社与厂商谈判的地位。合作社拿到了厂商给予同级别代理商相同的销售价格,以稍高于此但低于市场零售价不少的价格卖给成员,从而降低了成员的养猪成本。据潘耀光估计,平均每头肉猪可降低成本40元。同时,因差价产生的利润扣除必要的开支外,会向成员进行二次分红。只是,现在这个利润几乎为零。〃每个销售员每月发1500元工资,再加上一些办公、招待费用,收支基本平衡,没有剩余。〃理事兼会计彭镇宣告诉记者。
  其实,收支平衡能够实现,还得依靠对外销售产生的利润弥补。由于合作社出售的产品价格低于镇上代理商的价格(虽然高于出售给成员的价格),一些社外养猪户被吸引到了合作社。生意受到冲击的代理商黄兆旺表示了强烈不满:〃这是不公平竞争!我们要交国税、地税和工商管理费,他们却什么都不交。〃对这种抗议声,合作社的理事们并不在乎,镇农办主任彭绍文和廉江市农业局副局长杨师兴都认为法律并无禁止,可以开展。
  统销。合作社成立后,成员的肉猪由理事彭耀杰负责运往广州市嘉禾肉猪批发市场销售。据彭耀杰介绍,广州嘉禾的肉猪批发市场吸收量巨大,根本不用担心销路;每天他最多可以运4车共计520头生猪。彭不仅收购合作社成员的肉猪,也收购社外养猪户的,只是给合作社成员的收购价要高1毛多。在帮助合作社打通销路的同时,彭也收获了利益:合作社成立前,他在和寮的收购量只占20%,现在已高达90%,这意味着他实现了规模收购,降低了收购成本。而且,由于是熟悉的客户,产品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证。
  总体说来,统购统销可以降低成本,保证销路。当合作社带来的好处逐渐被养殖户认识后,越来越多的人申请加入。〃如果吸收了这些人,差不多有50个成员了。〃潘耀光说。
  指向更高程度的合作
  和兴养猪专业合作社号已经顺利启航,潘耀光和合作社的其他理事在思考着如何为它加足马力。
  理事们最大的愿望是办一个种猪场。蓝耳病的出现意味着养猪风险的加大。抵御风险,除在养殖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外,保证猪苗的安全更是首要环节。如果能建立自己的种猪场,就不必从外地引进猪苗,也就大大降低了疫病传染的概率。同样重要的是,随着养猪业竞争的加剧,只有创建品牌才有出路,而这也要从培育良好的猪苗开始。据潘耀光估计,办一个省级种猪场需要资金1000万元,他希望合作社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如果这条路走不通,他会另想办法,包括以个人名义贷款。种猪场一旦建成,将以会员身份加入合作社,其获得的利润完全根据股份分成。
  理事们的另一个愿望是获得技术方面的支持。养猪大户中身家过百万的不乏其人,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大多在中小学水平。〃我们有电脑,却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请人也不好请。〃潘耀光自曝家底。养猪场的技术员在和寮是稀缺资源。据黄慈永养猪场的技术员梁木花介绍,几年前,她的柳州农学院的同学有十几个,如今只剩下她一个。养猪大户往往具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尚可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但那些刚刚加入进来、缺乏经验的养殖户经常遇到难题,仅靠成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我们已经搞过几次技术培训,都是由供货的厂家派人,招待费由合作社出。钱还不算大问题,问题是能不能及时得到技术指导。〃黄慈永说,他希望政府能搭个平台,帮合作社找到一家合作的科研单位。理事们还有其他一些希望:希望养猪户尽快用上380 V生产用电,得到政府补助建设沼气池,分到国家对生猪输出大市廉江市的奖励资金。
  对合作社的这些要求,廉江市农业局副局长杨师兴表示理解,并表达了两点意见:一、现在国家对合作社的支持政策还没有到位,合作社应该发挥主动精神,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像380 V生产用电、沼气池补助、奖励资金分配,通过供电局、农业局和畜牧局寻求帮助问题都不大;二、合作社能否成功,关键在自身,不能将过多的希望放在政府身上。
  (记者:汪雪亮《南方农村报》2007年11月3日)
  养猪合作社商业模式有无生命力?
  一向平静的粤西小镇和寮最近热闹起来,饲料、兽药的销售代表接踵而来。这一切皆因该镇的35个养猪户成立了廉江市和兴养猪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自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广东成立的首个养猪行业的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合作社如何运作?有何作用?能否在养猪乃至养殖行业中生存发展?
  联合采购降低成本实现盈利
  生产资料联合采购是合作社的主要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养猪协会的明显特点。化州、阳春等地方的养猪协会也有为会员代购生产资料的服务,但协会代购是自愿性质,而合作社是强制性质。据合作社理事长潘耀光介绍,合作社规定社员必须从合作社中购买合作社经营范围的生产资料,否则作退社论。目前只经营饲料及动保产品,其他的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等,暂时不会联合采购。
  〃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采购有损耗等不稳定因素,因而暂时不会联合采购。〃熟悉原料采购的和寮镇农办主任彭绍文认为在合作社成立初期,不适宜联合采购容易出现矛盾的大宗原料,即便是饲料也是选择在廉江地区没有代理商的品牌,这样可以减少与当地经销商之间的矛盾。据悉,理事长之一的彭耀杰即将在当地开设豆粕店,方便会员购买。
  〃目前我们已经初定省内外的6家饲料品牌试用,等试用结果出来后,我们将选定其中的2到3家品牌让所有社员自己选用。〃潘耀光认为,合作社不会选择太多的饲料品牌。合作社的周转资金来自各成员的出资,根据职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出资最多的为理事长,出资3万元,最少的会员为2000元。
  目前,合作社的资金总额已达24万元。潘耀光表示,他们与生产厂家之间有协议,有一定的货款周转期,因而24万元的资金应该足够合作社周转。〃现在养猪户基本都赚到钱,货款方面问题不大。〃潘耀光认为资金并不是目前的主要问题,而且根据规定,会员只可以从合作社提自己股金5倍的货,超出部分需要提交货款或理事担保。同时如果有担保人,非社员同样可以从合作社买货。
  有饲料销售人员分析,据合作社自己公布的数据,母猪存栏量为6300头,占和寮地区的76%。按每头母猪年提供18头上市生猪计算,合作社生猪年出栏量将超过11万。单单饲料用量(以全价料计算)每年近3。5万吨,折算成4%的预混料也有1400吨,动保产品近550万元(按每头猪50元算),而这一份额将可能只有少部分厂家来分享,这对于饲料及动保厂家无疑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蛋糕。该业务销售人员表示,即便有一定的货款周转期,也并不难操作,实际上,厂家与经销商也有一定的货款周转期。
  他认为,如果能与合作社合作,即便与廉江地区的经销商终止合同也没问题。通过联合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是合作社的主要盈利方式。据彭绍文计算,相比以前社员通过经销商购买生产资料,联合采购大大降低社员的养殖成本,平均每头生猪可降低养殖成本40多元,效益非常显著。
  合作社的理事们认为,虽然合作社将生产资料卖给社员也赚取一定的利润,但合作社对利润要求相对较低,大约只有经销商的一半。如饲料,当地经销商每包饲料(20公斤包装)要求利润大约要十多块,但合作社只要求5元/包,兽药等其他产品大抵类似。而且合作社经营所得的利润减去开支后,超过60%将返还给社员。
  合作社的章程中规定,合作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30%分别做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弥补亏损或转为成员出资)、公益金(用于成员的技术培训、合作知识教育及文化福利事业和生活上的互助互济)和风险金(用于弥补成员生产经营中遭遇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另外的70%盈余则返还给社员,其中60%按社员股金分配,40%按社员交易额分配。
  这样计算,社员购买生产资料的成本远比从经销商中购买的低。而合作社硬性规定社员必须从合作社里购买生产资料,给合作社的经营产品带来稳定而可观的销量,稳定而可观的销量又会让合作社在与上游厂家间的谈判中占有优势,从而有可能获得更优惠的价格等,让社员的养殖成本更低。饲料行业人士分析,饲料经销商对饲料的利润要求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赊销,如果养猪户是现金交易,饲料价格往往较低。
  加入合作社后,那些缺乏资金,依靠经销商赊销饲料的养猪户能否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尚未知,因而实际上降低的生产成本可能没有计算中那么多。另一个吸引养猪户加入合作社的因素是合作社可以提供生猪销售服务,让养猪户减少销售环节的费用。据化州市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徐伟光透露,目前市场上每帮忙联系销售一头猪,猪中要收取介绍费5元,这笔费用主要由养猪户承担;当养猪户销售的猪不够装一车时,猪贩还会压低价格,诸如此类,养猪户往往在销售环节遭受不少的损失。
  彭耀杰除养猪外还经营生猪销售,在广州嘉禾生猪批发市场拥有档位,每天销售大量的生猪,以往每年销售和寮生猪约4万头。加入合作社后,社员的生猪销售基本由彭耀杰负责,减少了社员的不少费用。联合采购、销售生猪这两个因素预计会给合作社社员带来显著的利益。因此吸引了和寮当地不少尚未加入合作社的养猪户,他们准备加入合作社。
  养猪协会转合作社经营之难
  成立合作社能给养猪户带来显著的利益,各地是否也可以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呢?记者分别采访了化州养猪协会及阳春养猪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及多名行业人士,他们普遍认为合作社生存有难度。徐伟光对在化州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表示有难度。他向记者透露,他已经咨询部分理事及会员的意见,但反馈的意见并不统一,部分会员并不赞同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
  据记者了解,化州养猪行业协会部分会员不赞同成立养猪合作社的原因主要是:之前养猪协会代购生产资料的盈利并没有分红,认为代购生产资料是协会部分人牟求私利的行为,成立合作社同样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徐伟光向记者解析,协会代购生产资料实际盈利不多,自2001年以来积累利润盈余约有24万元,而协会领导并没有从中获取任何私利。没有分红的主要原因是协会成立初期,管理较为混乱,会员通过协会代购生产资料的账目并没有记录清楚,至今尚无法分红。账目是否清晰,财务开支等是否公开透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