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注苗前已感染的猪肯定是要发病乃至死亡的;另外,因为蓝耳病疫苗保护性免疫应答迟缓,一般需要3-4周才能起作用,在此期间内感染的猪也会发病或死亡。第二,慎选疫苗。正规疫苗质量较好,一般无毒力过高或返强问题。
南方农村报:哪些猪场需要打蓝耳苗?灭活苗真的有效吗?袁世山:依我国饲养管理水平、蓝耳病阳性率以及生物安全现状来看,几乎所有猪场,尤其是中小猪场都应该注射蓝耳病疫苗。关于灭活苗的效果,不便一概而论,建议养殖户视情况慎选。南方农村报:中小猪场如何应对〃高热病〃?除了蓝耳病外还应注意什么?
袁世山:〃高热病〃病原复杂,加强猪瘟等常见病的免疫势在必行;另外,一定要避免人为造病,规范处理病、死猪,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禁止高危人群、运输工具自由出入场区;一旦发病,尽快隔离病猪。
南方农村报:去年以来的〃高热病〃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袁世山:教训很多,主要有:一、人为造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对3月龄以上的猪只致死率几乎接近零,这些猪一过性感染后本来可以康复,但却被甩卖后运往场外,直接将病原传播给沿途猪场,造成疫情扩大;另外,病死猪的随意处理也造成了疫情扩散。二、病急乱投医:乱打抗生素等化学药物。
南方农村报:很多专家对猪〃高热病〃的主因是变异蓝耳病病毒表示怀疑,您对此怎么看?
袁世山:根据我所在研究室的研究结果,我认同猪蓝耳病病毒是主要原因之一,但疏于生物安全监管等人为因素,是造成疫病广泛传播的更重要原因。
南方农村报:农业部指定的7家蓝耳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的蓝耳病疫苗有何特点?与当前在国内流通的进口蓝耳疫苗有何区别?
袁世山:我国蓝耳病疫苗较多,活苗死苗俱全。新近批准者为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死苗,可能对我国的流行毒株抗原针对性强一些,但有待实践检验;国外进口苗是人工致弱的活疫苗,能同时激发体液与细胞免疫。
南方农村报:当前很多猪场都使用自家苗进行疫病的防治,您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袁世山:我个人意见不赞成使用自家苗。一是欧美国家初期曾尝试此法,均以失败告终;二是自家苗的制作绝非病毒培养物再加佐剂即可称之为疫苗,一般猪场的制作软硬条件都很难达到要求;三是我国有些地区及单位进行了所谓自家苗的制作及使用,但PRRSV仍然防而不止乃至愈演愈烈。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自家苗的制作及使用造成了人工散毒。当然,如果猪场能一直以此法控制蓝耳病,何乐而不为?只是,使用者一定要注意中长期效果,欧美国家之所以放弃该法,原因在于,虽有某种程度上的短期效果,但长期效果不佳,甚至使该场的蓝耳病疫情更加复杂化。
(记者:钟怡群《南方农村报》2007年5月29日)
■专家在线 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药物保健是养殖行业最大误区
樊福好:1968年9月生,安徽合肥人,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现任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技术部部长、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因分析室负责人;曾经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开展兽医临床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猪病的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疾病预防控制研究;病原谱差异性理论创始人,开创了新的基因检测技术(2KONW技术),具备丰富的猪病控制理论和良好的实验室检测分析技术。
全面防治为时尚早
南方农村报:农业部已经确定猪〃高热病〃的发病病因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变异毒株,这样的确诊是否具备绝对的权威性?是否意味着对猪〃高热病〃疫情的研究已经从确诊阶段进入全面防治阶段?
樊福好:病原的确诊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它涉及到病原的分离、动物的选择、病原特性的研究、病例的复制、免疫实验等非常繁杂的过程,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据我了解,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夏季猪病发生的规律,即流行病学特征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其中是一个病原在起作用,还是许许多多病原共同起作用?我个人认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所谓的〃高热病〃研究应该说是才刚刚开始,现在谈已经可以进行全面防治还为时尚早。
南方农村报:您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樊福好:蓝耳病传播的途径很多,包括直接接触、短暂的空气传播和饮水污染的传播等,但易感猪是主要的传播因素,消除猪群中的易感猪对于控制蓝耳病意义非常重大,易感猪的清除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或驯化的方式来解决。
南方农村报: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目前生产上有哪些有效的防控措施?市场上流通的疫苗是否有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的新型灭活疫苗的效果是否值得期待?
樊福好:蓝耳病是一个免疫功能损害的疾病,它造成的其他病原感染远远比其本身更为严重。所以,防治蓝耳病的重点应是蓝耳病和其他病原的双重控制。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蓝耳病疫苗确实很多,有些疫苗在控制母猪流产方面确实有作用,但总体上,其质量参差不齐,不能说都有效,有些甚至有害。据了解,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的新型灭活疫苗很快就会推向市场,其效果当然值得期待,希望这个灭活疫苗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目前,其对于〃高热病〃的作用,我个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强制免疫尚不成熟
南方农村报:从去年至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暴发的情况分析,中小型猪场和散养户的发病率比较高,养殖环境与疫病暴发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中小猪场和散养户应该如何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樊福好:确实,这次疫情在中小养殖户中比较严重,但并不表明大的养殖企业就没有发生。养殖环境与疾病暴发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我们还应该考虑整个行业的养殖生产模式,无论猪场大小。对于中小猪场来说,当务之急还是减少不必要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添加。
南方农村报:有些猪场出现猪只接种蓝耳病疫苗后发病、死亡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什么类型的猪场必须接种蓝耳病疫苗?是否应该实施强制免疫?
樊福好:接种蓝耳病疫苗后发生猪只死亡的原因很多,包括疫苗的质量,也包括猪群本身的状况等,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抗体对蓝耳病毒的作用不是很大,但蓝耳病毒对于猪群抗体阳性率比较高的猪场并不能造成大的损失。蓝耳病的免疫是个令人非常迷惑的领域,其免疫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抗体阳性率低的蓝耳病阳性猪场可以考虑接种质量过关的疫苗或通过风土驯化提高抗体阳性率。我认为目前强制免疫的条件尚不成熟,不宜过早考虑。
药品保健必须摒弃
南方农村报:如今,养猪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这样给产业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哪些?应该如何引导养殖户正确使用药物和疫苗?
樊福好:去年所谓的〃高热病〃的出现,在很多情况下,都与大量使用抗生素和疫苗有关。在药物和疫苗的使用上,我们必须更正一些观念。很多猪场都是在发病以后才使用疫苗,但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来治疗疾病;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来预防疾病。很多养殖场猪的健康状况本来就很好,但还是使用药物,并美其名曰〃药物保健〃。药物保健的概念是存在于当前养殖行业中的最大误区,必须坚决予以摒弃,否则培养出耐药细菌以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南方农村报:近年来接连暴发猪病疫情,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樊福好:近年来发生的猪疫情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养殖模式进行较为彻底的反思。政府部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养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由政府出面从整体上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因为企业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比如土地使用问题、环保问题、猪瘟疫苗的全面接种和随之而来的停止接种等,这些都应该由国家组织,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相关措施;作为企业,也应该有长久的观点,不能光看眼前利益,要从行业出发、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保持公德心,让整个行业都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政府顾问的专家队伍,更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个行业的利益出发,帮助政府出谋划策,而不能仅仅成为某些企业产品的代言人。
(记者:赵威《南方农村报》2007年6月5日)
■专家在线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控制好猪瘟才能控制〃高热病〃
丘惠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猪瘟参考实验室研究员,国内资深猪病专家;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81年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深造。
〃高热病〃是猪瘟?没有依据!
南方农村报:猪〃高热病〃的病原已经被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变异毒株,您认为现在的结论是否具有权威性?
丘惠深:我同意这个观点。国内多家权威部门,包括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单位,都对〃高热病〃病原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看,这种病毒与蓝耳病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基因片段上还有差异,因此确定是蓝耳病病毒变种。
南方农村报:但现在仍有专家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甚至怀疑〃高热病〃的病原是猪瘟病毒的变异?
丘惠深:这样的怀疑没有依据。虽然有些科研单位从病猪体内分离到了猪瘟病毒,但是分离到病毒并不等于确定病原,因为现在猪瘟、伪狂犬、蓝耳病、链球菌等猪病非常普遍。我一开始就认为〃高热病〃不是猪瘟,因为猪瘟几乎不在大猪和种猪上发病,更没有死亡,基本上都是隐性带毒。
南方农村报:您认为蓝耳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丘惠深:主要还是接触。病猪带毒后,其排泄物传播病毒,因此环境消毒非常重要。
传统蓝耳病疫苗无效
南方农村报:目前生产上有哪些有效的防控措施?传统的蓝耳病疫苗是否有效?
丘惠深:传统的蓝耳病疫苗对〃高热病〃无效。现在新型灭活疫苗还没有正式投入到养殖生产中,所以是否有效,现在还不能下结论,关键要看田间试用的效果。
南方农村报:中小养殖户和散养户应该如何防治蓝耳病?
丘惠深:中小猪场大多数不太规范,管理水平比较欠缺,消毒防疫都不到位。我的意见就是控制、封锁,跟外界隔离。不要从外面买猪进来,也不要买公猪精液,不要买外面市场的猪肉;不要让场内职工随便出场,从外面来的人员一定要隔离;养殖区域要多消毒,场地、猪舍、人员都要消毒;必须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南方农村报:有些猪场出现猪只接种蓝耳病疫苗后发病、死亡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确定是疫苗的质量有问题?
丘惠深:疫苗本身就是病毒。如果猪只已经感染了病毒,只是还没有表现出来,这时候打下疫苗,就有可能把体内潜在的病毒一起引发出来。因此,不能说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是疫苗质量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猪的问题。猪本身已经带毒,当环境、饲料发生改变,应激发生,或者是注射疫苗,都有可能发病,这是生产中常有的事。
猪瘟仍是头号疾病
南方农村报:近年来接连暴发猪病疫情,行业内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应该反思和总结?
丘惠深:主要还是要加强防疫,当前主要的几种猪病还是以预防为主,因此接种疫苗很重要。现在最根本的病还是猪瘟,这是基层养殖户、兽医、专家的一致看法。如果猪只感染猪瘟,其他几种病协同感染的几率就非常大。猪瘟来了,其他病就容易来;猪瘟控制好了,其他病就好控制了。这是一个共识。
南方农村报:〃高热病〃与猪瘟之间也有关联吗?
丘惠深:基层的养殖户普遍反映,猪场内有猪瘟病毒,〃高热病〃就容易乘虚而入,而许多没有猪瘟的场都躲开了〃高热病〃。去年江西〃高热病〃疫情泛滥成灾的地区,养殖户的经验就是,猪瘟控制好了,〃高热病〃就控制住了。所以,防控猪瘟还是头等大事,它是养猪行业内第一位的传染病。
(记者: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