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哪一种更真实?虽无法一一核实,但有一个事实不容置疑:金灶镇的猪肉市场由行政主导划分为三个区域,河水不能犯井水。这种状况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村民和屠场之间还因此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镇府划分猪肉市场
  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去年10月19日。这天早上6时,第三屠场承包人纠集近百人,手臂上统一佩戴黄布条,手拿铁叉和水管,分乘10辆汽车开进玉路村,一路高喊:〃看你们村的书记有多硬,敢叫人不到我们这儿买猪肉。〃随后,这群人又将村支书谢文衡团团围住,威胁谩骂。他们见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才不得不离去。
  此事发生后,玉路村民将情况层层向上反映,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作出严肃处理。在上级干预下,镇派出所于11月4日抓了两名滋事者,而带头者却没有得到追究。
  当天,派出所给玉路村委会送来了处理这次事件的书面通知,文中轻描淡写地说:〃黄林泉、黄亚伍与灶市村治安员以及部分屠点帮工共25人拿了几根水管,以查猪肉为由,到玉路村市场转了一圈,影响了市场经营者,骚乱了社会治安秩序,按治安条例对黄林泉给予拘留7天的处罚。〃
  玉路村支书谢文衡当即在这份通知书上写了自己的意见:〃以上证词不实,我们不能接受。〃他说,事情虽然出在这些屠场承包人身上,但根源在镇政府,没有镇府的支持,谁敢独霸市场,镇政府不改变做法,这种事情仍会发生。
  谢文衡的判断没有错。黄林泉在拘留释放的第二天,又将不肯在他们指定地点买猪肉的68岁老汉陈钦汉的手骨打断。隔了几天,镇政府派出的执勤人员与第三屠场的员工又在路上截查到不肯在指定地点买猪肉的村民谢喜中,声称要没收他的猪肉,在玉路村治安员的强烈反对下,才未得逞。但隔了一天,镇政府就派了纪委、监察等部门的干部到玉路村调查,并要求接受问话的村干部在记录上按上指模。有村干部不解,问为何要这样做?镇干部则答道:〃玉路村治安员是阻挠执法队执法。〃
  据了解,潮阳区金灶镇去年灶浦、金玉两镇合并后,镇政府在全镇设生猪屠场3个,以每年176万元的价格承包给私人,该总承包人又将第二、第三屠场再分包出去。金灶镇政府为完善这项工作,发文《关于加强金灶镇生猪屠宰和猪肉产品销售市场管理的通知》,规定:〃餐馆食肆、超市、机关团体等单位,必须在界定范围内购买定点屠宰厂(场)出厂(场)并经检验合格的猪肉,不得购买和经营私宰肉。否则,按规定给予处罚。〃此外,还决定从去年10月19日起由镇政府组织人员在全镇范围内〃全面进行长期查处〃。这个通知还以〃附件〃形式划定〃金灶镇生猪定点屠宰场区域界定表〃,具体规定了哪个村应到哪个屠场购猪肉。
  群众为何不满意?
  〃名义上是指定餐馆、超市、机关团体和肉贩要到指定地点购肉,实际上连群众个人买肉也受到干涉。屠场有了镇政府保护,便抬高价格牟利。〃谢文衡说。
  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首先引起玉路村群众的不满,群众的呼声又引起村〃两委〃的重视,谢文衡作为汕头市人大代表,更觉得自己有责任管一管这件事。于是,召开村委会议并正式作了决议,允许本村群众和肉贩自行选择全镇3个定点屠场中的任何一个购买猪肉。此举显然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从而引发了上述冲突。〃镇政府说我们这里的猪肉是全潮阳区最便宜的,为什么却是群众最不满意的?为什么不让群众选择购肉地点?〃谢文衡说。
  在谢文衡和玉路村民多次上访并在上级有关部门干预下,镇政府日前终于决定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追究带头闹事者也是第三屠场承包人的责任。〃我们已经责令其家人敦促他到派出所交代经过,但由于此事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最多也只是给个治安拘留的处分。〃金灶镇一位领导对记者说。
  但这位领导却不认为镇政府划定屠场经营范围有何不妥。他说,镇政府规定肉贩和机关团体必须到指定屠场购肉,但群众是可以自由购买的,那些不听话的肉贩到未经指定的屠场购肉,其〃运载肉品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动物防疫条件的运载专用车辆〃。
  当地村民认为,镇领导的这一说法并站不住脚。〃试问当地肉贩或农民哪个有’符合国家卫生、动物防疫条件的运载专用车辆’?但如果这些人老老实实到指定屠场购肉,就无须’运载专用车辆’了。〃这也就是说,镇政府非但不反对这种有违市场准则的行为,并对屠场承包人将指定购肉者扩大到群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镇政府对谢文衡层层上访的做法非常气恼。〃他这么一闹,今年的屠场承包款应少了20万元。〃一位镇领导说。去年三个屠场总承包费是176万元,今年人家知道〃不那么好做了〃,镇政府做了许多工作才有人愿以156万元承包。
  出卖行政权,只因财政困难?
  镇政府之所以将少收20万元看得如此严重,是因为自身窘迫的财政状况。记者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去年灶浦、金玉两镇合并后,镇政府多余人员的分流工作无法如期进行。金灶镇政府现有工作人员200多人,超出编制一倍多,加上离退休人员,财政供养人数达300多人。上级财政拨款每月不过20万元,而镇政府每月正常开支则要60万元。金灶是一个纯农业镇,没有多少工商税,巨额的财政缺口让政府难以为继。
  记者通过一些镇干部证实,他们已连续数月不能足额发放工资,每月只发500元左右生活费。就连这500元,本应在月头发,可这个月到现在还没发。
  〃为什么干部不愿分流?记者问一位年轻的镇干部,他回答:〃哪有地方可去,离开镇政府只能到外地打工,收入也就几百元,当然不如留在镇里。〃
  对于一个穷镇府而言,要解决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就难以避免权力的寻租。据了解,并镇后多余工作人员无法分流的情况,在当地相当普遍,此次金灶镇行政主导猪肉市场划分的事件是对镇政府执政能力亮了一次红灯,但它所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还要引起上级的高度重视。
  (记者:肖建《南方农村报》 2005年1月18日)
  阳山县七拱镇养猪户替屠户缴纳税费
  卖一头猪少得48元
  3日,阳山七拱镇隔坑村石桥头村小组欧天庆又卖了一头肥猪给屠户黄天佑:178斤,5元一斤,收入890元,但要向镇屠宰场缴52元税费。
  〃不生病,不死,一切顺利,养一头猪能赚70来块。要是打两支猪针,就没得赚了。要是不好彩死掉一两头,那就只有亏了〃。在欧天庆看来,这样的税费实在太重。欧家一年出栏30来头,如此算来,1500多元的税费确实是项不小的开支。
  同村的欧颂最近卖了9头猪,缴了468元的税费。〃我养的是瘦肉猪,长得慢,成本高。养这批猪光饲料就花了8000多元,我昨天去饲料点结账,还欠2000多元,赚的钱还没有缴给屠宰场的多!〃
  令养猪户不解的是,每头猪要缴52元的税费,可拿到的发票却只有40?5元,还有11元不知是什么收费项目。
  屠宰场违规收费
  记者在新圩屠宰场(新圩镇并入七拱镇后,屠宰场保留)看到公示的生猪屠宰收费项目:手工屠宰加工费,12元;市场管理费6元(包括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各3元),代工商收取;宰后猪产品检疫费3。5元,代畜疫部门收取;增值税15元,代国税收取;城市建设维护费和教育附加各2元,代地税收取;总计40。5元。这是根据清远市1999年42号文件和阳山县1999年62号文件制定的。其征收对象全部为〃生猪经营者〃。
  既然是生猪经营者要缴的税费怎么转嫁给了养猪户?另外11元又是什么收费?据了解,当地的生猪经营者主要是个体屠户。生猪出栏前,养猪户和屠户谈好价钱,提前一天把生猪赶到屠宰场,经检疫后进场。为赶早市,第二天凌晨4点左右,买卖双方和屠宰场管理人员、检疫人员到场,生猪由屠户宰杀后,由屠宰场管理员过秤,算账。养猪户拿到扣除由屠宰场收取的52元税费后的肉款。猪肉经检疫后,屠户们就奔赴各肉铺,送早餐肉上市。
  黄天佑是位老屠户,他说,52元都直接交给屠宰场管理员,历来只能拿到40。5元的发票,另外11元,他们屠户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收费。对于这40?5元的收费,屠户们也意见纷纷:〃收取手工屠宰加工费缺乏依据,宰猪、刮毛……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搞定,屠宰场就是一把柴火,一点皮毛都没拔,凭什么收12元的加工费?还有,我们又不是从屠宰场批发猪肉,为什么要收3块钱的批发环节市场管理费?〃
  11元收费与屠宰场无关
  新圩屠宰场负责人唐济光向记者解释:屠宰场的收费完全符合清远市的相关规定,另外11元(包括市场物业费4元和防疫检疫费7元)是代市场物管和防疫部门收取的,与屠宰场无关。七拱镇防疫站站长则告诉记者,根据广东省有关规定,每头猪他们可以收取10。5元的费用,包括3。5元的宰后猪产品检疫费(含在屠宰场代收的40。5元内)、4元的防疫费和3元的活猪检疫费(即前文提到的生猪进屠宰场前的检疫),4元防疫费主要用于春秋两季的防疫。这就意味着,在屠宰场,同一头猪24小时内要被检疫两次(猪肉产品检疫和活猪检疫),缴6。5元检疫费。
  但养猪户和屠户普遍反映,检疫人员并没有对每头猪都进行两次检疫,有时直到上市也没有检疫过。
  搭车收费须制止
  七拱镇委文书记向村民解释,除4元防疫费外,屠宰场所有的收费(共48元)都针对生猪经营者收取。但当地的生猪经营完全放开,价格由养猪户和屠户商定。〃52元的费用如果由屠户出,猪价就低一些;如果由养猪户出,猪价就高一点,因此税费由谁出结果都一样。〃文书记同时表示,除清远市规定的40。5元税费外,屠宰场没有权力代其他部门收费。防疫费和活猪检疫费应由防疫部门直接向养猪户和屠户收取。如果一起收,那就是搭车收费!对于另11元收费项目的发票问题,他说,收钱不开发票显然是违规行为。
  (记者:陈海燕《南方农村报》 2006年3月11日)
  谁来监管这把刀?
  梅县松口镇定点屠宰场向猪贩加收每头猪15元栏舍费,
  此项费用却被转嫁到养猪户和消费者身上
  陈国(化名)是梅县松口镇最大的猪贩,饶志章是该镇唯一定点屠宰场的老板。用镇长李建煌的话说:〃他们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然而,这条〃裤子〃3月1日破了。从那天起,饶志章只允许陈国每天宰杀2头猪。事情的直接起因是上月24日,陈国和20多名养猪户去镇政府投诉屠场老板向猪贩加收每头猪15元的栏舍费。
  这笔钱被猪贩们转嫁到养猪户身上,因此猪贩陈国和养猪户们结成了〃同盟〃,四处投诉。〃半年来猪市行情都不好,屠场收这个钱让我们养猪几乎亏本。〃一位梁姓养猪户说。
  从养猪户到消费者(养猪户…猪贩…屠场…零售商…消费者),生猪屠宰利益关系链条错综复杂。3月15日,本报记者接到关于此事的多起投诉后前往该镇调查。
  栏舍费除转嫁给养猪户外,还转嫁给了消费者
  松口镇人不多,全镇共有17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3。83万人,8726户。除特殊节日外,该镇定点屠宰场宰杀生猪数量维持在70头左右。据陈国讲,栏舍费是从去年11月开始收取的,只对猪贩收取,宰杀1…2头的散户不需缴。
  然而,该屠场宰杀的生猪85%以上由5个猪贩供应,陈国就是其中供应量最大的一个。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屠场和猪贩保持了某种利益平衡,直至上月24日这个平衡被打破陈国和养猪户把屠场加收栏舍费的事投诉到了镇政府。
  据一位李姓养猪户反映,在收取15元栏舍费以前,猪贩收购他们生猪的价格比猪贩把宰杀后的猪肉批发给零售商价格每市斤低1。2…1。3元,而之后这个差价变为1。3…1。4元,〃这样直接造成了我们养猪户的损失。〃李说。
  陈国承认,除了把这笔费用转嫁给养猪户外,他们还会提高猪肉批发价,把负担转嫁给消费者。他算了一笔账:一头200市斤的猪,生猪收购价约每市斤3。6元,他把猪给屠场宰杀要缴各种税费63。34元,宰杀后约有165市斤猪肉,批发价为每市斤4。9元。这样,收购一头生猪的利润为25。2元。如果不转嫁负担,缴纳15元栏舍费后,他的利润就只剩下10。2元。
  〃因猪肉市场价每天波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