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天下完结 全集完整版txt
直接走向他就好了。
短短路程,因了房间里的出奇安静,显得格外漫长。
我甚至听得到自己的鞋底踏在地面毛毯上的声音,我着意维持步态、刻意收拢目光、故意不去想不去看,但是行到一半,从身后门口传来的唱号声还是直接刺入我的脑海:“四贝勒到!四福晋到——”
在我意识到我停下来之前,我的脚步已经停了。
四周渐渐由轻到重响起一片嗡嗡声,不管是汉语,还是满语,我捕捉不到任何讯息,我无法集中我的心思,我只知道这一耽误,如果继续接着往前走,四阿哥就不得不在我跟康熙行礼时等候在一旁,这会成为我严重失仪的行为,但如果我回头——怎么回头?我身后的人,一个是四阿哥,一个是他的正妻,我要怎么回头?
四阿哥熟悉的脚步声混在我的心跳声里,千钧一发的时刻,我想起容嬷嬷教过的碰到这种情况的最佳解决之道,因原地侧身退过右侧,面向通道,载展敛容,恭禋肃礼。
进不得,退不得,就应该让四阿哥他们先走过去。
《礼记》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先把自己置于相对谦卑的位置上,那么别人就算想计较也不能失了身份,以退为进,即不进不退,足以保住双方体面。
女主“静”,行肃礼必须微屈膝、微低头,双手扶左膝,屈右膝,右手压左手,由不对称中求平衡姿态,达到“雅”、“微”二字,方为上流,这套规矩我学得挺好,但是撑的时间长了也不行,我正纳闷四阿哥他们为何走得这样慢,视野就花了一花。
只见男左女右,四阿哥朝服腰间饰猫睛石四东珠金衔玉方版带及左右广锐纷下的金黄色佩绦,随脚步微微摆动不止。
在他同我之间又隔着四福晋纳拉氏的香色片金海龙缘绣文皇子福晋冬朝服,而石青袖中伸出一只棉白素手,悠悠伸在我眼前:“玉格格请起。”
我收礼、端身,抬眼看向四福晋,她的样子无甚大变,只配合盛装淡扫蛾眉,仍是没点棱角的圆润面容,近三十岁的女人,说不上美,也说不上不美,平平中见雍容。
四福晋与我对视一眼,露出浅显笑意,轻挽我手:“来——”
众目睽睽之下,我无可能甩开她的手,也没有时间考虑,只好走在她身边,跟着四阿哥一起来到康熙宝榻前,分别就着预先设好的明黄拜垫行跪拜礼,口颂“年年吉庆,瓜瓞绵绵”。
行礼时我不敢逾越,只跪在四福晋稍后一点位置,等于将她前后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一、襟行龙四、披肩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袖相接处行龙二,裾后开,领后垂金黄绦杂饰的朝服又仔细瞧了一遍。
康熙赐下黄色小荷包,各人一份,缠在腰上。
我看到荷包口露出的“小如意”,不由愣一愣神,荷包内包有如意,乃是“殊荣”赏赐,除皇家儿女宗亲及特殊有功大臣,外人外难沾着边儿,我虽名为格格,不过是收养宫中,并无皇室血脉,现得了这种赏赐,如果光用康熙宠我一说来解释,恐不尽然。
而联想到魏珠引我来东暖阁及四阿哥四福晋进场时间之巧合,再加上四福晋刚才的举动,我更是疑窦丛生:
虽然有年玉莹年方四岁就被抱进四贝勒府抚养这层渊源在,毕竟是在这种公开场合,我跟着他们夫妻一起给皇上贺年、领受赏赐又算怎么回事?莫非、莫非康熙是要趁这次机会表明将我指给四阿哥的态度么?
好在接下来康熙并没有让我和四阿哥、四福晋坐到一起,而是像平日一样仍旧侍立在康熙身旁。
我想想康熙曾在畅春园当我面明白说过“不会平白耽误我”,今年六月将会“给我一次机会”云云,君无戏言,不见的反悔罢?又觉许是我多心了也不一定。
念头数转之下,我有些走神,坐得离康熙最近的太子忽朝我侧了侧身,而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又在此时齐齐携眷走入,引起房间里一阵骚动,我只见太子嘴巴翕动,没听清是什么,总不见得叫他重复一遍,百忙之下,奠出万能法宝,朝他微微笑了一笑,不料太子也拍膝冲我一笑,倒唬了我一跳,别过眼想从康熙那儿看出端倪,康熙却正带笑留意我们这边,见我看他,因问:“太子刚才说的话你听懂了么?”
康熙这一问,我彻底没了辙,老老实实摇了摇头。
于是康熙看了太子一眼,又笑道:“很好。以后太子的话你都不要去听,就对了。”
我听康熙这话奇怪,不禁瞧瞧太子,太子也听到了,便将位子一挪,更加凑过身来,不依道:“皇阿玛,我夸小莹子好看也不成么?”
“不用你忙——”康熙忍笑道,“你不夸人,人家照样美得很!”
康熙这话,无亚于变相赞我好看了。
得到康熙赞美,我就算没虚荣心也能立马生出两个来,何况我这人一贯爱慕虚荣好吃懒做百毒俱全?当场也顾不得矜持,咧咧小嘴就喜滋滋起来。
第五十八章
太子没话好说,又问我:“小莹子,你脸怎么红了?——要是热的话,我这里有扇子。”
他手一动,当真从背后抽出一把扇子来。
哪有人大冬天带着扇子到处跑的,我凝目一瞧,却是一把女人用的精致粉色舞扇,也听说过他是走到哪里都带着舞姬的,不算稀奇,只是他一本正经身着白锋毛皮褂、辍绣两正两行圆形五爪金团龙石青色亲王补服,头戴红宝石顶珠三眼孔雀花翎秋帽,手里却款款捏着这把脂粉气极重的舞扇,配合上他酷似马景涛兄弟的脸,真是给我一种时空、性别统统错乱的感觉,接扇子不是,不接扇子也不是,他把扇子朝我伸一伸,我就往康熙方向靠一靠。
康熙刚刚按流程赏赐完八阿哥他们,一回头看我们这边还没歇下来,因用手将我一拉,令李德全和我换了个位置。
李德全原先正好站在一块地龙出热的地砖上,房间里又是人多气闷,他一张脸早红得像刚刚做过桑拿的澳洲龙虾,难得太子有扇子送,正求之不得,哈了腰才要接下,太子对他一虎脸,啪的收扇回身坐好,徒留李德全的脸上被拍了一层扇风带起的香粉,静静散发出一阵一阵的香气。
这一场小插曲虽然当事人说话声音都极轻,但康熙身边左近的人并瞒不过去,尤其八阿哥等方才就在此拜见,乃是众人注目所在,引座换位什么也煞是热闹,有眼明心亮的见太子吃了个软钉子,更少不了陪笑凑趣,太子本来也不是真恼,无非大家哄着玩儿,又有许多笑话可听。
我站的位置正好有人替我稍微挡住四阿哥、四福晋那边视野,我定一定心,略一转脸,却不期然对上一双妙目。
自我进入这个房间,我就知道我的一举一动有很多人看,但还没有谁能够像这双妙目的主人一样成功抓住我的视线。
一点不夸张的说,我现在看到的是我来到清朝后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
八福晋自然是站在八阿哥身侧,穿的也是皇子福晋冬朝服,他们那一堆人里至少有四名差不多打扮的贵族女子,而她是最突出的一个,连十四阿哥带来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也被她比了下去。
十四阿哥因正福晋完颜氏常年缠绵病榻,不能出府,他就带了侧福晋舒舒觉罗氏进宫过年,这是预先报了皇上和内务府,我也听说过的,当初选秀女时候,我曾和同吃同住同进同出过一段时日,颇有些了解,此刻见年方及笄的舒舒觉罗氏认真打扮起来亦称得上荷粉露垂、杏花烟润,但与八福晋那一种肌映流霞,嫣然含笑,娇艳尤绝,行止间若还若往的风流秀曼态度一相比较,立时就差了老大一截。
而八阿哥本身就继承了其母良妃的容貌,五官生得极其标致,一般小有姿色的丽人站他身边根本显不出来,若非八福晋这样的,休想压得住阵脚,如此看来,八福晋真正名不虚传,堪称皇子福晋中的满蒙第一美人。
慢说舒舒觉罗氏只能着侧福晋服色,即使十四阿哥的正福晋完颜氏才不过是一个从二品官员侍郎罗察之女,八福晋却是赫赫有名的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娘家既有势力,又有蒙古血统,可谓有权有势有貌有财,唯一的缺憾是嫁给八阿哥后至今一无所出,难怪骠悍到连八阿哥的小妾在八贝勒府里生个儿子都得战战兢兢的,八阿哥在外是贤贝勒,但在家碰到恃美行凶的女人么,也只好扮演贤夫,夫妻两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唱一出绝代双娇罢咧。
八福晋肆无忌惮打量我,连带她附近的十阿哥、十四阿哥也都扭头朝我看,十阿哥抬肘捅捅十四阿哥手臂,脸朝我的方向,意思在说些什么,近月余没见到十四阿哥,他的桃花眼还是那么销魂,我转眸投向舒舒觉罗氏,她迎上我目光,似有些慌张,忙挤出一个笑容来,我看出她紧张,心里暗叹口气,忽听门口唱道:“十三阿哥到——”
我见十三阿哥只有一个人来,不觉有些奇怪,他也穿着朝服,戴缀朱纬的顶金龙二层十东珠薰貂朝冠,这时辰,他到的算晚了,想是来时路上赶得急了,面色泛红,气色极好。
十三阿哥给康熙下跪贺年父子均说的是满语,康熙格外又多问了两句什么,似是交谈甚欢,依样赐了如意小荷包,李德全引他入座,再加上先前到的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等等,成年阿哥们差不多都齐了,康熙这才命人把其他小阿哥们领进来。
同来的还有内务府管事处领衔,向东暖阁内各人敬奉小攒盒,盒内有红枣、栗子、柿饼和花生之类,攒盒中央放个苹果,上插包金的“小如意”,如意上刻有“平安如意”四字,取其“岁岁平安”之谐音。
另有回事处专人向康呈上红单帖,称作“喜神方位单”,上面写着某年正月初一子时,喜神、福神、禄神、财神、贵神和一个所谓的凶神——“太岁”,所在方位,主要是为迎喜神,由康熙御览后一一圈定认可。
我也得了一个小攒盒,可惜这些都是吉祥物,能看不能吃,只交由一边小太监代我收到后头桌上摆起。
一时李德全又领着人在康熙屏风宝榻左右两旁放置二高二矮小方几四个,左摆苹果一盘,右置方口大瓶,内插三镶如意,如意下端的朱红穗子垂露瓶外,谓之“平安如意”。
左右二矮方几上,各置香炉,焚化檀香。条案上面,增添吉祥摆设,如一盘冻柿,上插小如意,名之曰:“事事如意”;一盘盛有面制的桃子、石榴各二,上插绒花蝙蝠,谓之“福寿三多”;一盘盛着黄白年糕两块,上插红绒金鱼,叫作“年年有余”。
一番铺陈完毕,大房间内才算得宝篆香浓,玉堂春满。
我来之前已经看到宫里众多小“苏拉”太监怀抱大捆芝麻秸,随走随撒,依次撒遍各个院落,且“撒碎”且使人行其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谓之“踩岁”。
据我问魏珠,“踩岁”其义有二:一有踩住不放的守岁之意,二因“岁”“祟”二字北方同音,有踩碎一切邪祟之意,以保来年吉利。所以除了小太监,小阿哥们也可以领着人一起帮忙踩,多踩多好,而他们进来之后自然要向康熙汇报“踩岁”成果,大家比一比谁踩得多,之后只有十七阿哥是皇子仍依偎康熙膝下,其他都是皇孙,各自分扑向那些成年皇阿哥们“找爸爸”。
啊哟,那个热闹啊,除四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及十四阿哥等有限几位阿哥的儿子不在外,别的阿哥身边那真是——尤其是太子,他最小的儿子比十七阿哥还大着一岁呢。
这小孩子一多,室内立刻其乐融融,康熙儿孙满堂,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笑得合不拢嘴,所谓皇家天伦,一年到头也仅有此刻最接近民间习俗了,我看在眼里,不是没有感触,只有感难发而已。
冬日天色暗得早,外面“撒碎”告毕,邢年亲自带了上穿红青色对襟褂子、头戴红缨帽、足穿棉靴的太监小分队出门,每人随身携有大批蜡烛,将乾清宫屋廊、影壁以及粉墙、游廊等处各式灯笼迅速点燃,从未上窗的窗口望出去,阖宫诸灯皆然,凝辉焕彩,过年的气氛跃然而起。
下午康熙又同阿哥们到西殿去举行辞岁仪式,全体女眷则悉数留在东暖阁闲话不提。
待到酉时前后,康熙他们回来,因除夕夜晚饭推迟已成定例,但谁也不能饿着肚子等吃团圆饭,总算有御膳房送进点心,品种无非是各种细馅包子和炸金钱合子,以及小碟冷荤年菜,不过花样倒还很多,足够安慰我饥渴的心灵。
食毕,众人洁面清手,又聚坐一处欢叙天伦,正说笑开心,康熙不知怎的想起一事,便令邢年把上午小阿哥们打雪仗受罚写的咏梅诗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