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理解别人文章的能力也越差,眼光就越短浅,思维就越僵化,见识就越狭隘。于是,教育又成功的如教育所愿,把一个识字的文盲送进了社会。
诗歌的问题
我上学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写诗。虽然诗歌在今天已经江河日下,但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应该发展到没有现代诗这个名词了,才算可以。 在我几乎所有的书里,对现代诗都有很多的讽刺,并且对诗人有很大的不尊重,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觉得古代诗歌却是一种很好的文体。在这方面,我绝对是一个倒退的人。古诗中出现很多很多经典的句子,至于到了现代诗,完全就是胡诌,而现代诗的诗人,大 都是吃饱了撑的。在几十年的现代诗历史里,有写过几句不错的句子的,但是人都死了,而且都不是老死病死的,活着的,大都是在胡写。 大部分的现代诗其实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写,而所谓比较大师的或者先锋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顺序捣乱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写。 只要不要脸,谁一天都能写几十首现代诗。 而至于学校里宣称喜欢写现代诗的,其实大部分没有堕落到写的是现代诗,他们只是还停留在写歌词的地步。 今天上网看到了一个新闻,全文如下:记者在我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时获悉,一名考生在作文中另辟蹊径,写出一首现代诗歌,阅卷老师认为这篇仅有209个字(含标题、题记)的诗歌作文既切合题意,又具备优美的诗韵,便判为满分(60分)。据称,今年20多万名陕西考生中把作文写成诗歌的,十分罕见,而且该诗相当耐读,可谓“凤毛麟角”。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而记者于昨日几经周折,看到我省这名考生的满分作文全文如下:无题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给你看
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
“这个丑,那个美”
别总给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雾
那么当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么要知道
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
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
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
时常擦拭你的双眼
别让理智离开身边
拉开窗帘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撑起帆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据了解,这篇作文一被发现,阅卷老师就感到不俗,传阅后,几乎都说该文写得好,经过阅卷小组评议后被判为满分。但是由于这篇作文体裁罕见,所以又把考卷送往中心阅卷组,中心阅卷组也认为该文十分出色,字数虽只有209字,但对诗歌这种体裁字数要求应相对灵活,于是没有多大争议地判为满分。 我觉得,人到了高考这一步,最主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公平了。况且在高考里写诗不算什么创新,为什么没有人写过,因为作文要求要高于800字和不能写诗歌。而给了这个诗歌满分就相当于在足球比赛里有一个队员手球破门,但是因为这个手球力量大,角度刁,十分罕见,所以进球有效,而且算两个球的意思。 而至于诗歌的质量,我只能说,其实就等于把一个小散文一句一句竖着写。如果所有句子都加上标点符号,然后横着写,恐怕就不能满分了。所以说,这其实只是一个格式的问题。而所有现代诗,其实都只是一个格式的问题。 所以,整件事情基本上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学生遇到了一个哗众取宠的批卷子的。创新和改革不是这样来的。 我相信一定有人觉得我胡说,这很正常,但如果所有人都说我胡说,我只能决定:从今
以后
我
韩寒
写
书
就
这样
写
了
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
前两天这里在争吵诗不诗的问题,没看,觉得奇怪。因为我的观点一直是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的,现代诗这种体裁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年头纸挺贵,好好的散文,写在一行里不好吗?古诗的好在于他有格式,格式不是限制,就像车一定要开在指定路线的赛道里一样,才会有观众看,你撒开花了到处乱开,这不就是交通现状吗,观众自己瞎开也能开成那样,还要特地去看你瞎开?这就是为什么发展到现在诗歌越来越沦落。因为它已经不是诗,但诗人还以为自己在写诗。
写散文就写散文,散文家这个名称自然没有诗人那么好骗文学女青年。好好的标点符号摆在那,你非不用,先把自己大脑搞抽筋了,然后把句子给腰斩了,再揉碎,跟彩票开奖一样随机一排,还真以为自己是艺术家了。千万别拿徐志摩的轻轻的和海子的春暖花开跟我说事,写了几十年句子出几句顺口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现代诗的最多价值只能作为歌词的一个小分支存在。既然没有格式了,那有写歌词的人就行了,还要诗人做什么。
从上学开始我看见图书馆里的现代诗集就是这观点,永远不会变了,如果数学习题册像现代诗集那样排就好了,打草稿的地方全有了。在我所有的小说里,每本都不忘要讽刺现代诗一下,然后自己写一首,还真有没看明白的读者以为我喜欢现代诗。所以今天就说的直白一点,最后,我要赋现代诗一首小诗一首飞机上落枕
小
或者诗
一首还是两首
今天晚上的脖子
特
别疼
是
飞机上睡落枕了
还是
飞机被我睡落枕了
他说
以后写
散文
再散
再散
也别忘记了
要用标点符
号
唷
诗人急了,不写诗了
说实话,我是很不喜欢现代诗人的,现代诗人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回车。现在这批和最早那批的区别是现在这批连社会责任感都不大有了,“诗人”这个称号是对自己混乱萎靡生活的一个开脱。毕竟,别的大多数都是要付出劳动去掌握技能的,惟独写竖着现代诗最轻松。对不对? 今天看到了两个诗人的文章,发个地址给大家看看。这说明,诗人一旦写除了现代诗外的文体,就逻辑混乱不知所云了。当然,这也充分说明他们的文章和他们的诗的一买相承的。我们不用理会纯洁诗人的龌龊用语,我们只要欣赏他们的文笔,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他们只能写诗,原来真的是除了诗以外,别的都不太会写。blog。shubao2。com/u/473c3579010005u8 blog。shubao2。com/u/4aed5c25010008wv 杨恭如为什么不能谈音乐呢?他们还一直觉得,比如音乐,比如诗歌,是行外人或者老百姓不配随便谈论的。你们这些芸芸愚民是不懂诗歌的。上文的那位先生觉得,网友只能模仿赵丽华的表面分行,并不能模仿到她的智慧与哲学内涵。而恶搞的人都很无耻,都是不懂诗歌的。我建议我们把赵丽华的诗歌先排成横的,然后让赵丽华自己再分一次行,看看能不能分的和原诗一样。我情不自禁要写一首诗 行 你行你就分行不行你行行好就别分行别行不行就分行免得分的行又不行诗人决定你分的行行不行行不行你的行就不行不算行 关于下文的沈诗人,我们百度一下,发现一个消息 杨黎列出的邀请名单中包括了在北京的各个流派的诗人,有朦胧诗代表诗人芒克、梁小斌;知识分子代表诗人孙文波、莽汉代表诗人万夏;城市派代表诗人张小波;口语代表诗人唐欣、阿坚;下半身代表诗人沈浩波、尹丽川、巫昂;废话诗人乌青、吴又等 原来他是下半身代表诗人。我一直以为人只有上半身才能带表呢。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原来诗歌有这么多流派啊,我以为诗人都是闲云野鹤呢,没想到开个研讨会马上就全到齐了。那他们去哪里做什么呢?昨天,“废话诗”的发起人杨黎发表声明,称要召集京城各个流派的诗人,9月30日在北京万圣书园召开一次诗歌朗诵会,“力挺”赵丽华。原来是去诗朗诵了。 回到正题。我所不能理解的是,身为诗人,想要骂我的时候就不写个自己最擅长的诗呢?原来诗人急了以后也开始大白话了呢,难道是伟大的现代诗不够力量?当然,诗人转念一想,马上会说,用伟大纯真的现代诗骂我就是糟蹋诗歌,那你也不能糟蹋别的文体啊,虽然你们写的是说明书体。个人建议,诗人们应该写诗反驳,一展现代诗无所不能的雄风。对不对? 最后,我发现,其实真正的有创造力的好诗人是广大的网友,通过最近对发生的事情的补习,我发现了很多写诗好手,有一个网友做的很好的现代诗,我借用来献给诗人们: 淫一手湿不难难的是淫一被子湿说徐志摩从课本里大家都接触过徐志摩,老师说是个大才子。《再别康桥》是要背诵的。我对背诵这东西很讨厌,判别一个都洗得好不好的标准很简单,语文老师或者语文课本里指明要背诵的东西,那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部分现代诗人对徐志摩的了解不是因为他的诗歌,是因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黄磊因为鼻子和徐志摩一样大,所以演徐志摩还挺那么回事,后来黄还深情唱了一首《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我朋友说,这歌名那么长,不容易宣传啊,为什么不叫《我不辨风向》呢。我说,你傻啊,那是徐志摩的一首诗。
徐志摩除了我个人觉得写的一般的《再别康桥》和相当差的第一个康侨版本以外,大家可能还会记得《雪花的快乐》,因为《人间四月天》里老朗诵来着,飞扬,飞扬,飞扬。徐的散文基本也是延续他情书的路子,所以更算不得好,他要赞美一炉子,就把炉子当成林徽因写就成了,同理,他要写这炉子不好,就把炉子当成张幼仪来写就成。
基本上,徐的笔法就是像所有事物写情书。所以他的散文很啰嗦。
徐以前不是这样的,1921年的留学让他接触到了西方的诗歌。没接触西方多久,1922年就回来了。2年的时间正是热恋期,让徐在西方呆个20年恐怕他也就没感觉了。带着西方一些小东西回来的徐自然受不了当时的中国,但基本啥都没干,就是出了在西方模仿到了诗歌流派,开始唯美的写起诗来,人称中国的雪莱。关键是中国有雪莱吗,中国就是中国,雪莱就是雪莱,中国只有雪菜。徐的诗歌其实要比现代诗人的诗写的强很多,因为他想唯美,但时世又唯美不起来,两者一重合,一变态,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徐的诗歌其实还留有旧诗的影响,无论是押韵,重点句的重复和格式上的对整,都没走太远。基本上生物都能看明白,这也是那时新诗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如果徐活到现在,看见现在的新诗,肯定觉得他那次去北平选择的交通工具是正确的。
我相信大部分人没有怎么读过徐除了“挥一挥手云不带走”以外的其它作品。人云亦云就跟着说他是个大才子。徐佑才情势真的,大才子真的说不上,尤其在那个出文豪的年代,徐的这点小才华和欧洲及日本游带回来的东西真算不得什么,泡妞是可以。对于男人来说,泡妞只是一种才能,而不是一种才华。
这些是我高中时候看过,最近再次翻阅他的作品后的感想。不能因为他姓徐,我就得网开一面。但有一个人,藏在这个事情里,占了光,被更加严重的高估。她就是林徽因。她的最大贡献给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一个好听同时也不知所云的名字。至于她是才女,我更是没看出来。她的才能就是把那些雕虫小技和那些三角猫功夫演变成了后世对她的肯定。她是势力的,现实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女子,徐按照她的意愿和原配离婚,她最后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李嘉欣要誓嫁豪门,大家都表示鄙夷,早知道,李嘉欣学着写写小诗嘛,反正写诗那么容易。和她还是个“建筑学”“家”,她的一点小诗文靠着徐志摩,建筑学上的小成就也是靠着梁思诚。加上的什么学入门都比较容易,老公老公我爱你,跟着你变成大才女,这是比较简单的。她的诗和散文就更别提了。徐志摩模仿西方诗就已经走样成这样了,她再模仿“中国的雪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她是“雪梨”,自然可想而知。不是男女平等吗,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个女的就降低标准,字写顺了就叫大才女。
那个年代里,女子无才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