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刨出个金娃娃
“是鸡就免不了被吃的命运,你啊。应该面对事实。”
李振兴不是在犹豫,只是相处久了,有了一丝感情。
接过乌鸡的大伯,就开始教起来。“鸡的血可不是随处就放的,在器官旁边有两条经脉,鸡的全身血流都要经过的地方。看好,就这里,你摸摸。”
李振兴听着大伯的话,说的是云里雾里的,不是很明白,可摸到那一搏一搏的跳动,李振兴完全明白了:这个明明就是颈动脉嘛,和人一样。
见李振兴恍然大悟的样子,大伯又开始了以下的教程。“摸到以后,拔掉这里的毛,轻轻的提起皮肤,贴着皮来上一刀。要浅,不要把鸡的气管给割破了。不然,鸡身体里面的血放不干净。”边说边给李振兴做示范。
看着汩汩的血液流进了盆子里,李振兴有些手痒。
看起来也不难嘛。自己应该可以。
见李振兴有些跃跃欲试,“先不急着下手,先看明白了再说。”
又看了一遍示范以后,大伯才把刀交给了李振兴,仔细研究起这盆里的血来。
刚开始放血的时候,大伯就发现这个血有些与众不同,不像普通的鸡一样,它的血呈现一种暗黑色,难道乌鸡都是这样子?听李振兴以前也说过,这种黑毛鸡珍贵,这血肯定也不同寻常。
待李振兴颤颤巍巍宰完的时间,都够大伯宰俩的。正宰完放血的时候,小云从屋里出来。
“小云醒了?”大伯正对着门口,看到小云出来,打招呼。
“大伯来了。”看着地上已经放好血的乌鸡,“你们已经开始干了?”
“恩,小云啊,你也别在这里了,对你和孩子也不好,快进屋歇着。”李振兴还没说话,大伯就先开腔了。
“我就在这里看看。”小云有些不好意的说。她也知道孕妇不能见血的习俗。
“有什么好看的,来年,生下孩子,你使劲的看。这回啊,先进屋歇着吧”
“我一会就走。”
“小云,你就大伯的话,进屋吧,待会我把那些好的鸡毛都给留着。”李振兴知道小云想要什么。
“那个,好吧”
没有了小云的掺和,宰杀工作进行的很快。李振兴能上手了以后,大伯和李振兴轮着杀,速度倒是快。
杀完乌鸡的时候,正巧土豆和竹竿他们来“帮工”。
“李叔,在杀鸡呢?”土豆兴奋的说道。
有杀鸡就有鸡毛。有鸡毛就能做毽子和掸子。有毽子和掸子就能玩了。
土豆想的简单。
“哟,土豆真的来了?”李振兴看到土豆后,有些意外,还以为他上午走的时候,说笑的呢。
“男子汉说话算话,我当然要来了。要不,李叔,我帮你们拔毛吧。”
李振兴想想也是,拔毛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小心烫就好了,应该伤不到才对。也就答应了,眼看着这乌鸡快宰杀完了,正准备秃噜毛呢。
“那行,小心手啊,水烫。”
李振兴说着把乌鸡全部放到了洗衣盆里,到厨房拎出了大水壶,均匀的泼到乌鸡身上。当然,在泼之前,李振兴让土豆他们把鸡翅膀上的鸡毛先给拔下来。土豆他们最喜欢做这事儿。虽然李叔也要这鸡毛,可这么多鸡,总会有的剩。即使不剩,也可以用鸭毛鹅毛来代替。
接下来的工作就顺堂多了,分工明确,宰杀也进行的很顺利,天黑前,就把这些东西宰杀好了,就是沸水有些跟不上趟,即使小云用灶头烧水也是杯水车新。
临走的时候土豆和竹竿如愿以偿的拿到了他们盼望的鸡毛,小云也高兴的把玩着鸡毛。寻思着抽空做个掸子,剩下的做一个贴画,一个鸡毛贴画。那时儿时唯一的愿望。可由于父母双亡,小雨姐一直欺负她,在家的地位有底,一直没有机会实现,今天得着鸡毛了,当然要实现了。
吃完了饭以后,继续收拾鹅毛,一直忙到了晚上八点多才将毛全部收拾好。
大伯临走前,拎着一只乌鸡和一盆鸡血回去,晚上收拾收拾以后,放到锅里先炖着,明天早上的时候差不多就烂了。一举两得,不然,炉子空着也是空着。
拎着鸡回去,李振兴能接受,可大伯临走时又拎着那一麻袋秃噜剩下的鸡毛鸭毛什么的,李振兴就有些不明白了。
回头听了小云的话以后,李振兴才知道,原来这秃噜剩下的毛也是有用的。
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灶头,都用风箱鼓风。风箱里面是一个隔板,为了保证隔板的密闭性,在隔板的周围黏上了一圈鸡毛鸭毛啥的,废物利用。
李振兴在小云的亲自指导下,也收拾了一只乌鸡,炖到了锅里,不过,鸡肠啥的,李振兴不会弄,再说晚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收拾这些杂货,于是只炖上了鸡。
剩下的鸡鸭鹅都用竹篓扣在院子里的石墩上,上面再压上石头。这里山郊野外的,又是冬天,动物缺暖少食的,总会出来顺点什么,以前墙上挂的柿饼子就在某天夜里不翼而飞。
柿饼没了就没了,这些鸡鸭鹅的可是珍贵玩意儿,可不能让畜生给糟践了。
觉少的李振兴夜里趁着小云睡着的时候,又开始解剖鸡鸭鹅,由刚开始的生疏,渐渐的熟练起来。
夜里的李振兴有些自娱自乐,一边收拾着内脏,一边逗狗玩。时不时的扔几块鸡的零件给狗加餐。
早上醒来的小云见到李振兴收拾完了昨天弄好的鸡鸭鹅以后,有些很惊奇。
难道李振兴一夜不睡觉就是为了弄这个东西?
小云看到后有些心疼,“这些东西又不会烂,放着慢慢收拾就好了,干嘛这么赶啊!赶紧去补一觉去。一会还要到大娘家和面做馒头”
以前李振兴夜里醒来的事儿,小云并不清楚。小云想当然的认为李振兴是因为赶时间才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好才不睡觉的。把这么多的鸡鸭鹅收拾好,夜里肯定没几个觉好睡的。
面对老婆的心疼,李振兴心然接受。
正文 65 做面
吃完早饭的小云没有什么事儿,就开始昨天构思好的羽毛图来。
李振兴在卧室补眠,小云则在书房地上铺好的大张白纸上做起画来。
小云没有很好的绘画造诣,不能在脑海中好好的勾勒出具体的细节,只能是先把大体的轮廓画在纸上,然后根据线条再进行做羽毛画。这纸上画的画还是参考着网络上的,然后根据自己现在的梦想,画了一家三口图。画面虽然不甜美,但温馨,虽然不完美,但工整。
李振兴其实躺在炕上就有些难受,像坐牢一样的难受。睡觉根本睡不着,可还要硬生生的躺在炕上,给小云一种假象,一种在睡觉的假象。翻身都不能经常翻,像蚂蚁在身上爬,可就是不能去抓一样,可见其难受程度。
趁着小云专心作画的时候,李振兴偷偷的溜到大伯家。
去的时候,大娘已经和好了满满一面板的面,盆里还正在闷着一盆。李振兴看到后下了一大跳。
“大娘,怎么弄了这么多的面啊,家里又有米又有水饺的,馒头就做一些供品好了,那用的着这么多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过年正月里不好和面,老吃米也不成,这要搭配着吃到初八。就这些我还怕不够呢。过年你虎子哥和他媳妇来,吃的不更得多些?”大娘对李振兴的话不赞同。同时在脑海中把虎子带回来的姑娘自然的当成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就像是小云一直想要男孩子传宗接代一样,大娘也一直认为儿子领回来的女人就是儿媳。李振兴也不想多言,否则也是白白浪费口舌而已。
“哎,你们这些男人啊,老是埋怨女人这那的,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行。就刚刚你大伯还说我来着。做了这么多的馒头给狗吃啊?你听听,什么话啊,这大过年家的。”作为唯一听众的李振兴尽量的保持脸上的笑容,一直对着大娘笑,同时不断的点头。他们老两口之间的磕磕碰碰,自己一个小辈插不上嘴。
“你看看我们家的振兴,这孩子多乖,再看看你们家的虎子,赶得上振兴一根毫毛就是烧了高香了。”大娘看到李振兴在一边安静的听着自己倒苦水,很满意,又开始把矛头对向了大伯。
大伯在一旁小声的嘀咕着“虎子不还是你的儿子吗,又不是我一个人的。”
“你还敢再说?!”被戳到痛处的大娘发飙了。
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被逼成这副样子,李振兴也有些不忍。于是劝慰道“都是老两口了,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啊?大娘你也消消气,就不要再说大伯了。”
“振兴,你说我嫁到你们老李家来,这都二十多年了,容易嘛。”大娘开始倾诉。
李振兴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昨天晚上,虎子哥打电话回来说是今天晚上就到。儿子回来明明是个好事,即使在外面没有什么大的出息。爹娘不求儿出息,就求个平平安安。有句话不是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嘛,即使厂子里没有发工资也没有关系。本来也没事,当虎子哥听说带回来的姑娘要避难的时候,大娘一听就变脸了。一个姑娘家的,你给带回来,总要给她爸妈说下吧。一听到姑娘是自愿跟过来的,听到后,大娘心放心了一半,总不是拐回来的就行。可听说姑娘的大哥还在后头追过来,一听后一向脾气老好的大伯也气火了,生气的说道“怎么能和大舅子闹僵啊??”在大伯的心里一家人就要像一家人的样子,闹僵像是个什么样子。可问及原因时,虎子哥支支吾吾的说回来以后再把事儿交代清楚。
把大娘和大伯气的,昨晚上就相互埋怨了一晚上。
李振兴也不清楚虎子哥的脾性,不过,能让大伯和大娘生气就是不对,那么的人了应该成熟了才对,最起码尊敬父母和那姑娘的父母才对。仅仅因为这件事,李振兴就对未曾谋面的堂哥留下了一个不算好的印象。
李振兴又劝慰了一阵子,大娘和大伯才消消气。
听大伯说今天应该出力不少,中午可要好好吃上一顿才好。刚开始李振兴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在他想来,揉面应该不难才对,怎么大伯说成是力气活呢?
开始了揉面以后才知道什么是累,即使是体质变态的李振兴也是有些吃不消,毕竟不是铁打的身体。
大伯和李振兴揉头遍,就是字面意思。把刚刚和好的面揉平揉整揉醒。方便大娘第二遍稍微揉一下,然后做出相应的馒头,刺猬,面花,金鱼之类的面品。
这可苦了大伯和李振兴这两个老爷们。
揉面的时候,要用全力,把力道全部转移到面里面去,才能做出劲道可口的馒头出来。所谓:千锤百炼,出好面。
弯着腰,对着手下的面进行发力。把面揉出一个圆笼的外形后,就一遍遍的揉,外面的面揉进去,里面的面再挤出来。可是费力气。怪不得以前看到电视上的馒头店都有一个专门的挤面机。那个可是省了不少力气。怪不得大伯说中午多吃些呢,这个可是出力气,不补充能量可真是吃不消。李振兴干了一会,不仅出了汗,而且还有肚子的发出反抗声。
最后,大伯年纪大了,体力有限,李振兴让大伯去休息,剩下的艰巨任务,李振兴一肩挑。
好不容易在下午一点前把全部的面都揉好了,放在炕头上整理出来的地方醒着。
中午饱饱的吃了一顿,把上午消耗的能量全部补充回来。
下午的事儿就轻松多了,就是把上午醒好的面,稍微揉一下,做出个馒头的外形,里面放一颗红枣,然后稍微再醒一下,让面里的气泡股股,然后就可以上锅蒸了。
就是做花样的时候,有些麻烦,如果是做金鱼的馒头,就把揉好的面,放到一个专门做金鱼的面卡模具里面,将里面全部填满,然后轻轻一碰,就出来一个活灵活现的金鱼。以前李振兴的妈妈就做过这个东西,可自己一直没有动手的机会。
李振兴这回子正好可以尝试一下。
做金鱼还好说,就是将面放到模具里面就可以了,可做刺猬和花馒头,李振兴就只有看的份了,全插不上手。
刺猬还好说,做出一个刺猬的外形,然后用剪刀剪出刺猬的刺和嘴巴,然后再在嘴巴里放上一颗红枣就行了。难的就是花馒头。
将切成不同大小的面团分别揉好,放在一边,然后仅仅用两条筷子就可以做出很多不要的花来,什么莲花,百合的。看的李振兴是一愣一愣的,不禁感叹,这就是手艺啊!
醒好的面,大娘家的灶头蒸不下,李振兴特地带一些回来蒸,不然,这么多的馒头得蒸到夜里几点啊!
蒸馒头的时候,也有讲究。
锅盖不能是金属的,必须是木头或者是高粱桔的。究其原因,李振兴不是很清楚,可效果却清楚的很。
金属的锅盖,盖在上面的时候,水蒸气进不去,就留在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