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名利场
判一个劲的理论。
换来的却是满场的嘘声和哄笑声,看来肖恩在美西球馆已经是不受欢迎的人了,这真让人有点感叹。
裁判于是顺应民意,又给了肖恩一个技术犯规,气的肖恩一蹦三尺高,兄鹿的教练一看情况不秒,赶紧请求暂停,并把肖恩给换了下去。
肖恩下场的时候嘴里还在骂骂咧咧,不过迎接他的不过是全场的口哨声而已。
肖恩一下场,雄鹿队本就孱弱的内线更显得千疮百孔,大嘴状元博格特早就用多年的事实证明了,他的嘴皮子远比球技更为厉害。
这样的角色怎能是小霸王的对手,斯塔德迈尔似乎还没废什么工夫,就轻松把雄鹿内线打爆,并带领球队打出一个30:10的高潮,仅仅第一节比赛,太阳队就令人乍舌的砍下46分。要知道,很多球队半场过后还未必拿得下这样的分数。
新赛季的第一场比赛,太阳队就在自己的地盘打出了如虹的气势,这对所有球队都是一种威慑,而对自己的球迷而言,这无疑是幸福的。连亿万的中国球迷也满脸欢笑,现在两名在NBA打球的中国球员都去了一个队,从此中国球迷的主队便只剩下了太阳队。不过这倒也未必全是好事,在太阳队没有比赛的时候,大家可得傻傻的等了。
不过,等待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可惜球迷们的好心情还是难免有瑕疵,电视机里不断的传来张指导的声音:“虽然今天太阳队拿下了很多分数,但其实很多地方打的不合理,今天算是运气不错,并且对方的内线实在是太弱了,所以太阳队才进了这么多球,实际上不应该这么打,我们希望下面的比赛太阳队能打的合理一点。”
第二节一开始,雄鹿队就背上了20分的比分差距,胜利看起来似乎是那么遥不可及,但新赛季的第一场比赛,谁都不愿意窝窝囔囔的输掉,肖恩在重新上场后依然显得十分凶猛,其他人本已有些动摇的斗志也渐渐被唤醒。
不过肖恩虽然生猛,但是他以前的队友却毫不含糊,把他压的死死的,甚至不惜用各种小动作和非常规手段,而这些手段都是从肖恩那里得到的真传。当肖恩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着膝顶、挂坐、腰撞等十八般武艺时,他有何感性我们就无从得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恶意伤人已经让他成为了菲尼克斯的公敌,连他以前的队友也不例外。
手段用的最频繁的还是顾潇,实际上在假期的训练营里,顾潇就和那些一起训练的巨星们认真交流了一下犯规和小动作,别以为那些超级巨星一个个在场上便是道德模范,其实损招坏招一大把。这些一方面是他们自己运用的,还有一方面是亲身体验,从而总结而来。这些各个球队的头号得分手,得到的照顾总是比别人多,见识的招数自然也不少。
小动作也是一门学问,而作为学问,自然是学无止境。顾潇狠花心思研究一段时间,而在正式比赛中,这些技巧还需要实战的磨练。
今天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而第一个成为小白鼠的球员很不幸,正好是肖恩。
顾潇持球突破至内线,这样的场面这几年来已经很常见了,丝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肖恩迅速的补位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当肖恩看到顾潇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时,心里却有一丝不详的预感,而很快,这预感成为了现实。
顾潇直接跳了起来,肖恩当然也需要跳起来阻止他。但顾潇跳起来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引诱肖恩起跳,接着他的右膝“习惯性”的抬了起来,直冲肖恩的肚子而去。作为老前辈的肖恩见此情况,哪能解风情,赶紧撤下一只手,挡在肚子前面,提供一个缓冲的区域。
顾潇的腿踢到一半的时候却停住了,手上动作便作了出来,为了“蹭”出一个上篮的角度,他不得已挥了挥手臂,一肘子正好撞在肖恩的胸口上,而这时肖恩的注意力却在顾潇的腿上,于是。。。。。。
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动作是艺术
肖恩仰面八叉的倒在地上,伴随他的居然是全场球迷的欢呼声,这让肖恩非常难受,但却无可奈何。
夜路走的多了,也难免会遇到鬼。自己长期使用小动作,此番被暗算,实在是天理循环,怨不得别人。只得打掉牙往肚里吞。
于是在满天的呼声和“夹道欢迎”中,倒霉的肖恩被队友们搀扶着下了场。肖恩瞅了瞅老队友们,竟没有一个人向他投来同情的目光,肖恩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这次算是彻底划清界限了。
肖恩一下,比赛可就有趣了,虽然在胜负上似乎没有了什么悬念,但比赛冲着另一个方向而去,所有人的注意力似乎都没在放在比赛本身上面,大家像是打起了肉搏战,突然对小的格斗技巧起了兴趣,三三两两的研究了起来。于是,一场小动作大赛便开始上演,精彩程度绝不亚于比赛本身,甚至比起全明星赛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场小动作大赛虽然激烈,但不暴力,没有人是为了刻意伤人而来,大家都是抱着相互交流,学习,研究,切磋,提高的单纯目的而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点类似于学术交流会,在场的所有球员都是艺术殿堂里的一分子。
在风起云涌的NBA赛场上风靡多年的各种绝学都被使了出来,并且有些研究成果还被发扬光大,不但有继承,还有创新,这恰恰是人类进步的根源所在,看来这些NBA球员是理解了此中深意的。一种招式用老了,自然也就作用不大了,大家都了解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甚至反击策略都被研究了出来。因此要想在小动作领域脱颖而出,抑或是长盛不衰,需要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创新。
肖恩的例子就在眼前,因循守旧,不轻易尝试新鲜事物,最终就落得个黯然离场的后果。
在“技术”的拼斗下,电视台的解说有点绷不住了。张指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判断双方的动作是否合理了,因为在他看来,似乎都不合理。偶尔的不合理,他可以借题发挥,妙语连珠,但若是当不合理成为习惯,他便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张指导都无话可说了,可见这比赛解说的难度。但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咱们的播音组组长,“功勋解说”侯开闭同志,深受PARTY先进性教育多年的侯同志无疑深深领会到了阶级斗争无处不在的含义。
迎着困难上,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现在张指导这专业人士打焉了,正是考验一个同志真正实力的时刻到了。大浪淘金始见金,关键时刻显爱心,在电视台最危难的时刻,侯同志以大无畏的精神毅然决然的顶起了半边天,不顾全国人民的口水和昏厥,漫天吹嘘着。
这样一来,更多的球迷忍受不了,痛苦的把电视机的音量关掉。
让我们来听听以稳健中庸著称的侯远平同志偶尔的激情迸发的呐喊吧,这鼾声绝不逊于某个灵魂附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同志。
“太阳队的94号选手顾潇带球,对方对他进行了严防死守,雄鹿队20号选手的动作很不规范,也不合理,他的膝盖已经顶到了顾潇的腿上,这个动作太不文明了,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如此没有体育道德的场面,与我们崇尚的奥林匹克精神是背道而驰,人们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境界在这里被无情的玷污。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他这是对人性的践踏,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我们所崇尚的真善美的情感在这里荡然无存。。。。。。”
这次不要说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了,此时就连坐在他旁边的张指导都有点崩溃的迹象了,没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篮球赛能被他说成如此严重的性质,想来也只有老侯能到这境界了,不愧是政治主持啊。
只是老侯在唾沫横飞,大放撅词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掂量掂量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符合了真善美的情感,他所做的那些损人利己的事真是让人汗颜,而他居然还能在这里面不红心不跳的指责场上的运动员没有体育道德。
果真是,人不要脸,鬼都怕。
难怪老侯在自传中说自己这么多年都很厚道,和谁都没红过脸。确实,脸都不要的人,怎么会知道羞耻二字呢?
“雄鹿队的20号选手的小动作居然没有被裁判判罚,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么明显的小动作就这样从裁判的眼皮子底下逃了过去?裁判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黑哨,我还以为光是XX有黑哨,现在看来,黑哨现象可是全世界的问题。”这老侯一说高兴,可是满嘴跑起了火车。谁说老侯没有幽默感,只能主持开幕式闭幕式,谁说老侯没有专业知识就不能说篮球的?
错了,没有专业知识一样可以说,如果非要有专业知识才能说,那老侯这种人岂不是要下岗回家喝稀饭?别说老侯,电视台里大大小小的领导,怕是有一多半要考虑揭不街得开锅的问题了。
这年头就讲究个综合实力,玩的就是万金油战术,于是像老侯这样的四平八稳的中庸的话语便能大行其道,因为他的话你挑不出错来,即使觉得说的不透彻,但你也不能就此指责,这就是电视台某些有资历的人士的绝招。难怪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好在老侯的解说传不到现场,顾潇不用忍受那些无聊的话语,他感觉到对方在用膝盖顶他,心想这正好,于是干脆用自己的腿再伸过去一点,然后作出整个身体向侧面移动的架势,对方当然得跟着他的步调移动,这时顾潇的脚上一用劲又拐了回来,正好撞在对方那膝盖上。。。。。。
两人同时倒下,不过一个人是真的,一个是装的,顾潇此番以有心算无心,用上了力量,而对方的脆弱的膝盖显然无法承受,轰然倒地。
顾潇的倒地的倒地则完全是表演的成分,当然也是为了更好的卸力,避免任何一点受伤的可能性。
顾潇的表演显然十分成功,居然从裁判那里骗到了一个犯规。
而从大屏幕上反复放映的慢动作来看,顾潇确实是“受害者”,对方显然是阻挡犯规了。
这就是小动作的艺术性,杀人于无形之中,最后还能骗到犯规,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
这样的境界,是顾潇以前所没有感受过的,记得他初如联盟时,被一大堆老油条轮番“教育”,最后凭着自己的火气给予了对方还击,但现在想来,那都是匹夫之勇,弄伤了对方,自己也付出了代价,得不尝失。而现在这种“高科技”手段,无疑便要好上许多。比起以前的粗放型增长,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的思维也一定得跟上,否则便会被滚滚历史潮流所埋没。所有打篮球的人都应该花点时间和心思,潜心研究一下小动作的艺术。在实战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有时候比那些大开大盍的招式要管用上许多。
球场上,不光是技术,力量的比拼,同时也是智慧的角力。而犯规和阴招,无疑是智慧众多表现形式中的一部分,并且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现在常被小玫挂在嘴边。电子杂志的事情都拖了一个多月了,还是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原因倒不是别的,没人才啊。
别看现在看篮球的人这么多,专业水准的人也一抓一大把,能写的人也不少,但要真找一个符合小玫要求的还真不容易。
顾潇这电子杂志算是一个跨国企业了,写美国的事给中国人看,这其中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因素,因此小玫招聘的标准是这样的: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闻或者中文专业,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2、熟悉编辑工作,熟知NBA,有篮球专业知识。
3、会美式英语,能随意与人交流,能说会道。
4、熟知新闻业规范,有大型门户网站工作经验者优先。
5、吃苦耐劳,精力充沛,斗志旺盛,能加班,能熬夜。年龄在35岁以下。
6、形象气质佳者优先考虑。
看看这要求,确实挺挑剔的,但仅仅是这样的条件,这副工作却还不能完全胜任,还要考虑诸多行业内幕,潜规则之类的东西。
刚出校园不久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首先PASS,或许许多人怀着篮球的梦想,但说实话,梦想和工作是两回事,当你不得不每天面对一份永远做不完的工作,把工作的乐趣转化为肩上的任务来完成的时候,任何的梦想都是扯淡。梦想远没有工资来的实在。
社会的新鲜人不行,老油条也不太合适,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一项年轻人的运动,充满激情。老油条们写的东西四平八稳,貌似不太受欢迎。况且老油条们偷懒的本事一套一套的,'炫·书·网…整。理’提。供'一个新的企业是养不了这些人的。
至于那些年富力强,才华满腹的新闻同行,似乎这墙角又不太好挖,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是老板重用的对象,谁都不是傻子,挖这种人可没那么容易,说不定你的邀请还会被别人当做向自己老板申请加薪的理由,这样一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