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





,弄得“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第14章 消除8小时以内的烦恼
  在所有人类独有的活动中,只有工作能够确定无疑地给出人的定义。工作防止了人类成为真它物种的牺牲品,这一作用已足够伟大了。何况这个世界上,有谁一生都无须工作,又有谁不是靠工作养家糊回,繁衍生存呢?
  没有工作便没有理想,没有工作便没有未来。
  前不久在一顶由政府发起的对成年人的生活态度的调查中。约有5000名已婚男子被要求说出他们生活中第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75%以上的人答道:“我的工作。”与此同时,5000名已婚女性面对同样的问题,75%的人答道:“我的家庭”。然而正是这5000名男性和5000名女性在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之后,当被要求说出生活中最讨厌的是什么时,竟又有半数以上的男士和女士同时毫不客气地答曰:“我的工作”。
  这种奇怪的矛盾,道出了现代人的窘境。一方面,人们把工作看成是生活的主心骨,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工作日益不满,日益厌烦。这种自相矛盾往往导致了上班族的迷惑和痛苦。如何解除8小时以内的烦恼呢?
  豁达之人天地宽
  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
  ——(法)莫鲁瓦
  在科罗拉多河畔的一个山坡上有一株大树。据生物学家估计,这株大树屹立在那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哥伦布在圣萨尔瓦多登陆时它便存在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曾先后遭受14次雷电的袭击;4个多世纪以来无数次的雪崩和风暴它都傲然挺了过来。它耸立在高山上,不曾畏惧过一切强暴,可是在一群很不起眼的昆虫的攻击下,它却倒下了!这些昆虫穿透它的树皮,蛀空它的树心,用它们微弱的然而不间断的进攻最终彻底瓦解了这棵大树的战斗力。一棵参天的巨树,一棵几百年来雷电劈不死,飓风刮不倒,任何东西摧毁不了的巨树,终于被一群小得可怜的、用手指轻轻一压就会变成烂泥的虫子征服。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大军中,太拘泥于小事,过分在意无谓纠葛的人就会像那棵大树一样,容易被许多小虫蛀空树心,因为一个真正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绝不会让一些太琐碎的事充满自己的思维空间。否则,他的目光是狭小的、考虑问题是狭小的。待人之心是狭小的、结果他的事业将更是狭小的,又怎会不为8小时之内的命运烦恼呢?真是恶性循环!
  法国作家莫鲁瓦有一段精彩的评说:“我们常常为一些不令人注意的、因而也是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试问时过境迁,有谁还会对这些事感兴趣呢?不,我们不能这样生活。我们应当把我们的生命贡献给有价值的事业和崇高的感情。只有这种事业和感情才会为后人一代代继承下去。要知道,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
  确实,8小时的工作已经够令人疲惫了,委实没有必要为些许小事缩短自己的生命。另外,在同事心目中形成气量狭小的印象,也容易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僵化。
  豁达,作为现代人的本色,于人于己,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豁达的人,容人之量大,容物之量也大,能相容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人,能兼容并蓄,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忍辱负重,经得起误会和委屈,他往往是人群最受欢迎的人,也是人群中最自得其乐的人。
  豁达的人从不会固执己见,对别人的批评也绝不会强词夺理。相反,那些常常倍感烦恼的人,多数是因为对一些轻描淡写的批评都耿耿于怀,不能释然,总想费尽心思狡辩到对自己有利,令自己平衡为止,总在耗费力气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又岂能不烦恼?
  不幸的是,总有一些人或许是心限太小,或许是自尊心太强烈,总是在小事上顶真,动不动就与人斤斤计较。同事因一点小事惹恼了他,或是他自己的些许小利被别人“侵犯”,都不肯善罢甘休,非得寻个机会报复回来不可。
  老朱就是这样一个人,最近她实在是累坏了,也忙坏了。老朱其实并不老,还不到50岁,只是由于为人谨慎、心胸过窄,又操劳过多,所以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故称老朱。其实她完全可以不这么忙,只是不甘心。因为科里新分来了个女大学生苏小姐,学计算机专业,并且听说还颇有背景。而在苏小姐到来之前科里唯一一个略懂电脑的便是她老朱了,所以上级给配置的那台崭新的“长城586”几乎成了她个人的私有财产,别人谁都不懂,自然也不碰,并且对老朱的能力还佩服有加,私下里常有些人找她开个后门打些资料、文件的,着实大大满足了老朱的虚荣心。而苏小姐的到来,令其大感危机,并据小道消息说,苏小姐将接手这台电脑,成为专职人员,而老朱则只能是在工作需要时借用。老朱闻讯后极度不快,并颇有危机感,从此天天早去晚走,一头扎在微机室不出来,办公室则很少找到她的影子。苏小姐每天去找她,希望能操作一会儿自己心爱的电脑,均被老朱借故自己正在调资料、或机器坏了等等而婉言拒绝。事实上机器并没有坏,她也根本不用,只是为了让苏小姐没有机会接触到电脑,一来可以杀杀她的锐气,二来也给自己找个“快意的心理平衡”。只是这样她便比平时忙了很多,由于正常的工作时间她都忙着往楼上的微机室里跑以便占住电脑,让苏小姐不得近身,所以许多该干的事情便只好,一拖再拖,加之每天为了能比苏小姐来得早、走得晚、堆积了不少家务,丈夫、孩子对她极为不满,而她却依然每天忙个不亦乐乎,只是由最爱说的那句口头禅“烦死了”改成“累死了”。
  后来,听说老朱得了神经衰弱……
  现实生活中,老朱实在太多,不豁达的人也实在太多。这样的人注定越走路越窄。
  其实,人生在世,谁能保证不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使人不愉快的小磨擦、小冲突呢?别人一触犯自己就变脸动怒,或者记下一笔,要搞“秋后算帐”,这样只会使自己不能和大家和睦相处,把自己孤立起来。因此,在生活中,一些小怨小结的不要记在心上,这才是现代人的风度。
  现在有一种说法,“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说的也就是不要计较生活中小的磕磕碰碰。如果心胸狭窄,气量狭小,在一些小事情上和人纠缠不清,会影响你和别人的关系,也会影响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在小事上宽大为怀,不记恨别人在小方面对你的得罪,不会使你蒙受损失,反而会使你的为人受到敬佩。因此,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或者侵害你的巨大利益,一些小矛盾,诸如别人说了你的不是或者同一办公室的人从来不打水扫地等等,最好不要放在心上。
  豁达之人天地宽。8小时之内制造烦恼的最大敌人,便是不豁达。
  做情绪和主人才好宣泄情绪
  忧虑是无用的反应,你应该往最坏里打算,往最佳处努力。
  ——《成功黑皮书》。
  “我真的会被他气死!”“这件事快气死我了!”相信你对这种情绪绝不陌生。因为你和你身边的同事都曾这样怒吼过。
  8小时的繁忙天天周而复始,没有人能逃避挫折和生气。
  而生气,生大一点,就成为“愤怒”。甚至愤怒到找对方理论,打电话把对方痛骂一顿,立刻找人申诉、警告胁迫对方,或者干脆以拳头暴力解决。还有人摔东西、捶墙、踢桌子、大吼大叫、暴跳如雷。
  于是,情绪的平衡彻底遭到破坏,如果把什么都间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损害身体,影响工作,耽误前程。因此,合理宣泄情绪,疏导心中的怨气,化愤怒为力量,使自己尽快走出阴影,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然而并非人人都会合理宣泄情绪,因为并人人都能做情绪的主人。那种大吵大骂、大打出手、或者一蹶不振的人便是明证。
  上班时最常出现令人生气的状况有:(1)正在忙最重要的事却被耽误或打断。(2)被误会或被恶意批评。(3)自己拼命努力却被冷言冷语攻击。(4)做了周详的计划却无法执行。(5)事情即将完成时却功亏一篑。(6)被安插到边缘集团。(7)惨遭炒鱿鱼。(8)家庭和工作无法兼顾,家人对自己的工作无法体谅。当然,你想再列出来,一定还有一大串。
  伤心的事通常也“伤身”,当一个人生气而情绪激动时,整个交感神经系统都运作了,造成瞳孔扩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动脉收缩,肾上腺分泌等等,甚至有人气得咬牙切齿,全身发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意意气用事,结果害人害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如果你反省一下,自己为何生气,多半是不能“任怨,任谤”。有人嘀嘀咕咕、唠唠叨叨或恶意批评时,人们的忍耐力会比较差。生气的另一个原因是“疲倦”,太累时就比较没耐性,冒火发脾气的机率大增,通常以咒骂来泄愤。
  克服生气愤怒的方法,有短暂见效的治标和长期改善的治本。在治标方面,宜先脱离一生气源“或”愤怒源“,冷静下来。闭上双眼,深呼吸,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打打哈欠,休息一下,让恢复情绪平静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或电视,也有助情绪的缓和。
  有些好的自言自语可减少愤怒,建议你牢记这些话:(1)别紧张。(2)高兴起来。(3)安静下来。(4)做个深呼吸。(5)放轻松。(6)保持冷静。(7)到此为止。(8)致力双赢结果。(9)确实针对问题点。(10)维护彼此的尊重。(11)保持语气平和。的确,这些话至少可以缓和情绪,使自己平静些。
  治本方面,不妨问自己:“生气愤怒会改变情况吗?会改变造成我生气的状况吗?”尽量试着找出建议性的方法去替代,多用消除法,忙些有意义的事。调整生活作息,在可能生气的低潮期,多从事些有意义又愉快的活动。另外,避免太累,如果很累就少讲话,免得言词上产生磨擦。不断降温,不断消除,让生气气不久,让愤怒怒不起来。
  在一生的工作历程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因此受到破坏,如果把什么都间在心时,久而久之难免地得抑郁症。无害的合理宣泄,可以疏导你心中的怨气,化愤怒为力量,能使自己尽快地走出阴影,轻松愉快地走向生活。
  当你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时,心中的怒气大有冲决之势,这时你不妨确立一个“假设敌”,把无限的不平之气都发泄在它的身上。有一位张先生,性情特别急躁,一次受到领导的过火批评,满肚子光火,欲以拳脚功夫施以报复。后来,他的一位年老的朋友就将他拉至菜园,命其挖土。他下意识地刨了一个大坑,尔后又填上,再刨、再填,如此反复,脸上终于雨过天晴。
  有一位著名富商,对于自己发泄怒气的方法,说得十分有趣。他说:“当我自知怒气快来时,连忙不动声色地设法离开,立刻跑到我的健身房,如果我的拳师在那里,我就和他对打,如果拳师不在,我就猛力捶击皮囊,直到发泄完我的满腔怒火为止。”日本有些企业,也盛行这种方法。在工厂里专门设一房子,里面挂有经理、老板的像,对他们有意见的员工可在房间里大骂,直到发泄完怒气为止。
  现代心理学家发现,发怒是由于心理上失去平衡或者是自己要求和欲望得不到满足引起的。可见,只要是生活在现实中,有感情的人,不可避免地都会在某时某地因某事而大发脾气,关键是要注意发怒的场合,尤其是发怒的方式,切忌一时冲动,弄得身败名裂。
  有些烦恼未必要依靠外物来宣泄,而可以自我宣泄。如果把心胸放开阔一点,一来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二来不会把烦恼转嫁于他人,这样你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朋友。因为人总是乐于扭开朗的人打交道。
  以笔作武器,将心中的话儿倾注在纸上,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宣泄方式。一般地说,通过写诗、记日记等,可以有效地宣泄郁积在心头的不平之气,使情绪恢复平静。同时,人们在情绪失衡状态下的感受,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对于创作者则尤其宝贵。俄国著名作家契河夫曾说,为了理解笔下的人物特别是那些不幸的人物,作家就得能够痛苦才行。不然,作家就难免“扯谎”、“诽谤”和“诬蔑”,或者“乘机发表浅薄而苍白的思想倾向”。
  我们应该懂得,一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