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李世民掂量着后果,抑制了怒火:如果父皇这样看,我实在没有办法。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我呢?
  李渊盯着李世民,内侍入,递上密折。李渊展看,怒吼:你先退下!
  饯行行刺,命在秦分,皆危在旦夕,李世民决心拼死一搏!
  李世民:太史令密奏陛下,今天太白金星见在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大家由震惊转为亢奋。
  长孙无忌:这是天命,天命不可违,(对李世民)动手吧!
  尉迟敬德将请柬摔在席上:不管天命不天命,命在旦夕,动手吧!
  李世民:确实。陛下将密奏给我看,这里有凶险。
  长孙无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来替你联络。拼他一个鱼死网破!
  李世民拿起佩剑,拔出一些,看了看,又插回去:传我的教,凡在过秦王府和天策府的府僚,马上到我这里来。无忌,你即刻派人火速去洛阳,叫张亮、屈突通戒备,通知潼关以东,兵马暗中集结,我们要准备一旦不测,就撤到关东。
  长孙无忌:好。我马上去办。
  长孙无忌:马上就会有人来了。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会来吗?
  长孙无忌:殿下回来之前,我已经派人去了,他们还是说,陛下已经有敕旨,不让他们再到秦王府,现在如果私自来秦王府,是死罪,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从长计议。
  李世民拔剑出鞘,紧紧盯了一会儿剑,将剑扔到席上:还有什么从长计议?
  李世民看着丢在席上的剑,捡起来,递给尉迟敬德:你亲自去,他们如果真的没有这个心了,就用这把剑取他们的头来!
  尉迟敬德接过剑,很兴奋地看着,伸手向李世民:剑鞘也给我!不是人来,就是头来!
  李渊怒。裴寂问道:陛下有什么不高兴的?
  李渊:张婕妤是个尤物。
  裴寂:是啊,当年我为晋阳宫监,陛下那时丧妻,鳏身一人,孤独得很,我将隋炀帝的晋阳宫人偷偷带给陛下,张婕妤就是个尤物。
  李渊:现在有密折说,太子、齐王淫乱后宫。
  裴寂:啊?!会吗?
  李渊:武德以来,太子居东宫,齐王居东宫以北,他们来我这里,没有什么阻碍,会因为是太便利了吗?
  裴寂:我实在不好猜测。
  李渊:你给秦王、太子和齐王分别照会,明早来,我问他们!
  裴寂:明天不是为齐王饯行吗?
  李渊:问清楚了,再饯行也不迟!你们几个大臣,明天一早也来!
  第十一章
  房玄龄、杜如晦来到长孙无忌府门前,门自动开启,两人进入。黑暗中,长孙无忌立在庭院中。
  长孙无忌:我不再说什么了,请立即随我去秦王府!
  房玄龄:秦王不知道我们的处境吗?
  长孙无忌:当然知道。可是你们知道秦王的处境吗?
  房玄龄:是还在僵持吗?
  长孙无忌:危在旦夕!
  房玄龄长叹一声,摇头:其实,到了这种地步,是陛下犹豫纵容太子所致。你还记得吗?我们攻克洛阳之后,我就已经劝秦王不必拘于周公之礼。
  长孙无忌:所以到了挟持陛下以令天下的时候了!
  杜如晦:只要做掉太子,齐王好办,陛下也会审时度势。
  长孙无忌:太子是一定要做掉,没有什么疑义。到了秦王府,你们只可劝进,不可劝退。
  杜如晦:好。
  房玄龄:怎么去?
  长孙无忌:我为两位先生准备了道士服,请立即换好。房玄龄随尉迟敬德走,杜如晦随我走。遇到情况,两位不要与人交涉,尉迟敬德和我自会上前解决。
  房玄龄、杜如晦一边脱道服一边进入,拜李世民。
  李世民苦笑:我还以为只能见到你们的头呢。
  房玄龄:放心了放心了,大战之前殿下还在谑笑,事情应该不是很糟。
  杜如晦:情势究竟怎么样?
  李世民:太子定于明天在太极宫为齐王饯行,到时齐王亲自对我下手。
  房玄龄:到了这一步啊!
  李世民:太子有京师统兵权,东宫又有两千兵士。齐王现在有征伐突厥统兵权。我,府中只有八百人。以兵力讲,他们对我,如同以石击卵。你们看,明天的鸿门宴,我去还是不去?
  房玄龄:我看去的好。既然实力如此悬殊,只有进太极宫,才能将京师的兵士和齐王的军士隔在皇城之外。如果我们明早能将府中的八百人偷运进皇城,打起来,胜算才会在我们这一边。
  长孙无忌:玄武门是常何值守,常何与殿下是知心之人,运兵的事,我去和常何说。长孙无忌站起。
  李世民伸手止住长孙无忌:慢!
  尉迟敬德急了,激李世民:跟着殿下,当然是求富贵。等死,那我就此告别了,从此不再为殿下效力。八百人就八百人,打吧!
  长孙无忌:我们昔日同甘共苦,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谁也不甘心。八百人就八百人,八百人可以先下手为强。殿下,动手吧!
  李世民:我知道是早晚的事。我总是希望,他们先动手,我来还击。由我先下手,骨肉相残,终归是……
  尉迟敬德:殿下,我们愿意以死相报,殿下不必再犹豫了!如果殿下不先发制人,我宁可让他们诛杀算了!
  长孙无忌:尉迟将军说得对,我不会成为他们的俎上肉!我会带我的妹妹流浪山野。
  尉迟敬德:只要殿下你一声令下!殿下还记得在虎牢关你说的吗?秦王拿弓,尉迟敬德执矛,天下还有谁能抵挡?
  李世民:刚才,陛下召我去,让我看了太史令的亲启密奏。
  李世民:密奏上说,太白金星在秦分,意思是说,秦王当有天下。
  众人大惊,继而狂喜。
  房玄龄:这与洛阳王道士说的秦王当有天下正合啊!
  李世民:安知这不是陛下试我?!
  长孙无忌:又安知不是陛下信你?
  李世民:所以你们看呢?
  杜如晦:宁以陛下不信殿下为信。殿下,情势已到如此地步,宁信不堪,才会主动,才有锐气。
  长孙无忌:对!
  李世民:所以,我要相信陛下终于还是不会立我为太子。如果是这样,明天饯行,残杀起来,陛下不会制止。
  长孙无忌:不会制止的意思是,皇城里的禁卫军会站在太子与齐王一边!
  杜如晦:应该是这样。
  长孙无忌: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八百人,应该在太子与齐王来到之前,挟持陛下!
  李世民轻轻点头。
  杜如晦:当然是这样。也只能这样。
  李世民:好,就这样。这么大的事,看看天命吧。
  房玄龄:殿下,天命已经显现两次了,你是太平天子啊。
  张公瑾过来摆起卦。
  长孙无忌上前抓起龟壳扔掉。众人惊愕。
  长孙无忌:如果不吉,就不干了吗?
  长孙王妃:殿下,祝你早得天下。
  李世民:商议已定,走到底就是了。
  长孙王妃:不过,殿下一旦得了天下之后,有一个麻烦。
  李世民:麻烦?什么麻烦?
  长孙王妃:唐以孝标示天下,若伤残陛下身体,殿下于天下如何交代?
  尉迟敬德笑了笑:陛下的事,交给我好了。我来唱红脸,殿下唱白脸。明天在陛下面前,如果不成,我召伏兵,逼陛下答应殿下为太子。有什么对不住的,算在我的名下!
  李世民将剑伸出,大家手搭到剑上。
  李渊熟睡,张婕妤悄悄起身戴笠垂黑纱来到东宫门。
  张婕妤:我是皇妃,急见太子,不必通报。张婕妤径直进入。
  李建成与李元吉对坐,李元吉尚有醉意。
  李元吉:怎么回事?
  李建成:陛下没有照会你吗?
  李元吉:我有点喝多了。
  李建成:醒醒吧。有人密奏陛下说我们淫乱后宫——
  李建成突然向李元吉身后望去,张婕妤戴笠垂黑纱站立门口。
  李建成:谁?
  张婕妤:我。
  李元吉回头,一惊。
  李建成:这种时候,你来干什么?
  张婕妤:我们命运与共,你们要怎么办?
  李元吉:我才不怕,顶多明天托病不入朝,静观其变。
  李建成想了一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天亮之后,先入朝看看到底如何,说不定一切问题都可以全部解决了。
  张婕妤:事情全在你们身上!东宫守卫知道我来,太子,你处置一下你的守卫。
  李建成:他很可靠,你不用担心。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黎明前的黑暗,远处传来报时的鼓声和钟声。
  李世民面对铺在席上的地图,以杖指点,其他人跪坐在周围。
  李世民:我们进入玄武门,人马先在海池边埋伏下来。我到甘露殿等候陛下,请他到海池上船,尉迟,你随我上船。宫内船上不会有禁卫,我们可以控制局面。
  尉迟敬德:嗯,看我的吧。
  李世民:我们在船上与陛下谈,逼陛下答应废太子,贬黜齐王。等太子和齐王来到船上,局面已定。如果他们不服,侯君集,看我的信号,你领我们在海池的伏兵,制住太子、齐王留在岸上的随从。
  李世民站起,其他人也都站起,李世民看着他们。
  李世民:我们在长安只有八百人,(咬了咬牙)这里留一百人吧,房玄龄、杜如晦,你们留守在这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立刻准备,我们只有七百人了,
  高士廉:我可以到长安大牢带囚犯到玄武门与你们会合。
  李世民:囚犯?
  高士廉:你放心吧。
  繁星,下弦勾月。李世民领众人进入玄武门外的树林。二十九岁的李世民注视着玄武门,他身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勒住马,马上嘴套,蹄裹草。他们在树林里静静立着。
  长孙王妃端坐,倾听鼓声,理了一下袖子。她看看放在身边的剑,试了一下,手指出血,滴落。她吸着手指,将剑拿在手上,起身进入承乾与李泰卧室。承乾与李泰在席上熟睡,长孙王妃看着儿子,她坐在门口,将剑横放在腹前。
  李世民倾听着更鼓,最后一下结束,李世民转头,目光如剑。
  尉迟敬德模仿布谷鸟叫:布谷、布谷……少顷,玄武门上回答:布布布、谷……尉迟敬德轻声对李世民说:该收麦子了。李世民点点头。
  长孙无忌欲动,李世民止住。
  玄武门城门慢慢开启,门轴声,门突然停住。门缝中一个军士钻出,提牛油小桶走向门底轴,蹲下上油。门继续打开,军士两边来回跑着上油。
  李世民摇摇头。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偷偷笑了。城门开约两马宽,常何上前来,拱手,李世民回礼。
  李世民等数百人随常何入门。城门无声闭合。
  李世民解下佩剑,交给尉迟敬德:听我的召唤吧。
  李渊进入两仪殿,见李世民已坐在席上,脱去朝服,露出网甲。李渊惊异:二郎,我叫你早来,你这是干什么?
  李世民:父皇,我知道今天是我的死期。
  李渊:你,胡说什么!
  李世民:昨天,你将太史令的亲启密奏给我看,说秦王当有天下,这是说我要谋反,谋反是死罪,我就知道我死期已到。这是第一死。
  李渊:我没有说你谋反啊!
  李世民:好。今天在太极宫为齐王饯行,太子与齐王已密谋动手,齐王将亲自手刃秦王,这是第二死。
  李渊大惊:怎么会?!
  李世民:我当然有细作,所说准确无误。陛下如果不信,等太子和齐王来了,要他们脱掉朝服,他们必穿暗甲。
  李渊呆住,良久:这,这,你们兄弟到底,到了这一步,
  李世民:不是我秦王,而是太子、齐王到了这一步。太子握有京师兵权,齐王又授予行军大总管,而秦王,我在京师仅有亲随,今天不是我的死期是什么?!
  李渊:我本来今天要问你们兄弟,到时候裴寂、陈叔达、萧瑀、封德彝都来,以示公正,我让你早来,是想先嘱咐你。
  李世民: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能相信不是太子与齐王逼陛下先将我处决?
  李渊长叹了一口气:好,好,好。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说怎么办?
  李世民:今天本来在临湖殿中议事,我要防备埋伏。
  李渊:那到哪里?
  李世民:为了公平,所有人到海池上乘船,即使有变,伏兵鞭长莫及。
  李渊看着李世民,想了一会儿:好。我们去船上,你放心了吧?
  李世民随李渊出两仪殿,天蒙蒙亮,还不到夏天早朝的时候。他们在宦官的簇拥下,向海池方向走去。
  尉迟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