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两仪殿,李世民在案几上翻找,对房玄龄:征中男的敕令发下去很久了,怎么还没有回复?
房玄龄:我发下去了,魏征四次拒绝签字,没有办法呈回陛下签字实施。
李世民命内侍召魏征来。内侍引魏征入。
李世民:四次拒绝签回我的手敕,太过分了吧!不满十六岁,而体格健壮,等同“成丁”,我十七岁晋阳起兵,仗不是打得好好的吗?!奸民如果用不满十六岁来逃避兵役,朝廷下令提前征召,有什么害处,你却固执成这个样子!
魏征:军旅作战,胜败决定于统帅指挥策略,不决定于数目庞大。陛下征集法令上规定的“成丁”,只要加强训练,足可以天下无敌,何必增加一些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只不过为了使军队数目看起来更多!而且,陛下常常说:“我用诚信治理天下,希望臣属和百姓,都没有欺诈。”而今,陛下登基不久,对百姓失信,已有很多次。
李世民呆了一下。
房玄龄质问:陛下哪些事失信了?
魏征:陛下刚登基的时候,下诏说:积欠朝廷的财物,一律不必偿还。而有的府衙认为百姓积欠秦王府的债务,不是朝廷财物,继续追索。陛下由秦王高升天子,秦王府库房里的东西,不是朝廷财物是什么?陛下又说:“关中百姓免除田赋捐税二年,关外免除劳役一年。”可是不久就有手令,说:“已经缴纳赋税或已经服过劳役的,则明年开始。”把已退还的东西,重新征收,百姓就感到奇怪。而今,既征收赋税,又征召当兵,怎么能够说:“明年开始”!再者,辅佐陛下共同治理国家的,是全国的州县,平时把兵役行政,完全交给他们,可是等到检查役男体格时,却又怀疑他们心怀奸诈,这难道是所谓的诚信治国?
李世民思量:从前,我认为你个性固执,疑心你不了解朝政,而今,你议论朝政,探讨周全。是啊,朝廷如果失信,百姓失据,人心会乱。嗯,这是我的误。
魏征:不,这是陛下的错,不是误。
李世民点头对房玄龄:停止征中男的敕令。拟赏诏,赐魏征金瓮。
唐朝使团停在草地上,唐俭巡看地形,远处有一个牧民。唐俭示意随从将牧民带过来,随从骑马过去,与牧民交谈。牧民随他过来,牧民左右打量着使团。
唐俭:我们是唐朝来的,要见你们可汗,现在人马要找水源,补充以后,再走。附近有水源吗?
牧民仍然左右打量。唐俭示意,随从掏出宝石,过去递给牧民。牧民高兴,指点方向:马走半个时辰,有两个马宽的小河。不过,那边十个马宽的河,冬天冰下有水。两个马宽的河,冬天只有冰。
唐俭作揖,策马启动向牧民第二次指的方向走去,使团跟上。
河边,唐俭向随从:记下来,距大路两里。
赵德言在一边看着随从记录。唐俭下马,走到河边,将节插在岸边,捧了一点水,尝了尝,回头:甜水。随从记录。
使团随员纷纷下马,到河边饮水。岸上出现突厥军士。饮水的唐朝人停止饮水,看过去。唐俭拔起节,执在手中,举起。
突厥军士骑马看着货车,一个军士靠近货车,掀动盖毡:东西不多嘛。
唐俭:都是你们可汗想不到的好东西。
军士一听,兴奋地想要看看,唐俭表示可以看,不过要向可汗报告。
军士:这样不好,你不要这样报告可汗。他会鞭打我们的。还是不看了。可汗看过,消息就会传遍草原,我们就都知道了。
唐俭:可汗做什么事情,草原都会知道吗?
军士想了想:啊,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因为是可汗。
突厥大帐,颉利可汗接见唐俭,场面盛大。颉利看着唐朝使团随从打开货车上的盖毡,各色丝绸引来一片惊叹声。
唐俭递上国书,颉利可汗接过,转递给他的官员。突厥人演奏音乐,丰盛的肉类摆了上来。
唐俭在突厥人欲谷设的陪同下出发了。虽然是共同打猎,双方在暗地里比试。
欲谷设:打猎各有各的办法,混合起来谁也没有收获,各自打猎如何?
唐俭:这个地方我们并不熟悉,你们不会把所有的猎物都打了,我们连下酒肉都没有吧。
欲谷设:那就看运气了。他告诉唐俭,左右分开,两天以后在北山会合。唐俭似乎无可奈何地同意了。
突厥大帐,赵德言为颉利可汗分析形势。赵德言:唐朝自从李世民即位以后,为什么能够越来越强,而强大的突厥反而走下坡路呢?是因为大唐把不利于皇帝的事情都取消了,所以现在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手中有军队有钱粮,但是可汗手中呢?突厥人的牛羊是突厥人的,并不是可汗的。突厥人的弓箭是突厥人的,也不是可汗的。中原本来就多于突厥百倍,现在又能够集中力量,突厥本来就人少,可力量还分散。一旦有事情,如何对抗唐朝呢。
颉利:那我应该如何办呢?
赵德言:其实很简单,只要树立可汗权威,加强可汗的地位,保证可汗有足够的钱粮使用,再加上突厥人多马善射,唐朝并不可怕。
颉利:好几年了,我都快没有信心了。你是上天送给突厥人的礼物。我就照你说的去做。我可不能让祖先的大业在我的手上毁掉。
欲谷设的人马带着大批猎物,呈扇形驰近北山。欲谷设冲在最前头,然后带马回转,哈哈地笑了:那个中原的唐俭不知道迷路没有?
很快,在他们刚来的地方,唐俭的人马出现了,马背上也驮着许多猎物。
有一个突厥人说:他们这是跟踪我们,他们本来应该从西边到达才对。
欲谷设脸上开始有些难看。他看到,唐俭并不在队伍中,于是高声相问道:你们的唐将军呢,不是被你们丢了吧。突厥人大笑。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啊呀,这北山风景真是不错啊。唐俭和另外一些人竟然从北山上突然出现了。形势十分清楚了,欲谷设的人马进了唐俭的包围圈。突厥人脸上无不显出惊慌。这虽然不是真正的战斗,但汉人是如何实现的呢,确实令人胆寒。
唐俭看着赵德言:你的气色真好,令人羡慕。
赵德言:我不知道我这么喜欢吃羊肉。
唐俭欲说还止:噢,你很服这里的水土嘛。不过我们要启程回长安了。
赵德言:鸿胪卿,我想为大唐做一些事情。
唐俭:啊,陛下虽然屡次说要网罗人才,可是我在这上面出不了力,你知道从玄武门以后,朝廷的人脉关系……
赵德言:我知道,我知道。陛下已经完全掌握了朝廷。我的意思不是说在朝廷里为大唐做一些事情。我的意思是,这里。你不知道这几天颉利可汗与我推心置腹。
唐俭:突厥?
赵德言有些得意:我也没想到,所以……所以我可以在这里为朝廷做些事情。
唐俭慢慢醒悟的样子:懂了。真没想到。不过这确实太好了。你做的比我做的,有用得多。
赵德言得意地摇摇头:请鸿胪卿回长安,在陛下面前言明我的忠心。
唐俭转身找了一下,找到酒,为两人斟酒,唐俭举起自己的一杯,赵德言举起自己的一杯,赵德言饮,同时注意着唐俭的表情。唐俭饮完:太好了!你能留在这,太好了!
突厥大帐,赵德言拿出一方大印,用纯金做成:现在当务之急,是加紧税收,加强经济实力,没有别的办法。这些文字就是可汗的名字,以后,有了这个大印,才证明是可汗的命令。这样,就可以预防别人假借可汗的名义做事了。
颉利大笑:真不错,过去都是派人去说,有的时候,说什么都忘了。这回好了,有证物了。
两仪殿,御前会议。
李世民:突厥在大唐北方的从属部落,已经投降,归顺大唐。征讨突厥的时机随时显现。右仆射(杜如晦),大唐的军力究竟如何?
第82节:第二十八章(4)
杜如晦:老府兵二十万,新府兵如果招募的话,按户口算,可以有十万。后勤供应大概可以维持三十万人的四个月,如果四个月解决不了突厥,要提前加租。
李世民询问士气。
房玄龄:晋阳起兵时的府兵,武德元年都有授田,武德年间归附的也有授田,地虽然没有老府兵的好,还是可以的,朝廷免他们的租,朝廷今天有事,他们理应出力。他们平时都有训练,此事陛下亲力亲为,是知道的。如果打突厥,需要招募兵丁。这些人,朝廷都分给他们土地了,能够响应募兵的,都是富户,他们缺的是功劳、出人头地。打突厥正是他们立功的时候,大唐的士气不可谓不足。
杜如晦咳嗽,咯出血来。李世民惊,忙起身,至杜如晦前,神情关切而忧虑。李世民命内侍马上送他回府,召御医诊治。
李靖用笏板击打自己的手心:我不是管这些的,我只管打仗,陛下到此时还不任我为行军总管,还在议论些什么鸡毛蒜皮。只要我领兵,缺什么士气。从前朝我就开始打突厥,难道要我的有生之年都看着突厥年年来进犯吗?到今天,徒增白发,还要我等到什么时候!
李世民拜李靖。李靖激动地望着他。
李世民:打突厥,这是最后一战,如果拿不下来,或拖长战期,又要受耻辱。我要全力合击。并州都督(李绩),你也要领兵,华州刺史(柴绍),你也要领兵,灵州都督(薛万彻),你也要领兵,四路合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十一月二十三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命并州都督李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命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命灵州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军十万,由李靖总领,准备与突厥决战。
九月初九,突厥俟斤九人率骑兵三千人,归降唐朝。九月二十一日,突厥所属拔野古、仆骨、同罗、奚诸部落酋长,归降唐朝。
颉利可汗派出征税官到牧区收税,遭到牧民抗拒。收税官大怒,举起鞭子。
牧民:你的鞭子如果敢抽在突利可汗的牧民身上,突利可汗的鞭子,就会抽在你的身上。你抽好了,你最好把我的袍子抽得粉碎,我要拿着粉碎的袍子,跑过草原,去给我们的可汗看,来吧,你抽吧,你要抽得狠一些。
收税官放下鞭子,远处有牧民骑马赶来。收税官回头看看赶过来的牧民,领人打马离开。
可汗大帐内,颉利把袍子扯下来,丢在一旁:我是突厥的大可汗,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侮辱,我要出动我的鹰,出动我的狼,让草原知道谁是草原真正的主人。
赵德言微笑着:草原上只能有一个主人,强大的突厥,只能有一个可汗。
颉利:我早就看出突利像狐狸一样的狡猾,而且有狼一样的耐心。我要他把他的心像毯子一样地展开,我要用我高贵的靴子,踏过毯子,让他永远知道谁是靴子下的毯子,谁是毯子上的靴子。来人,用最快的马,告诉各部落首领,十天以后来这里,我要商议大事情。
赵德言:请可汗告诉他们,不来的人,就永远也不要来了。
颉利:对,加上这句话。
可汗大帐,突厥首领的会议争吵不休。首领都穿着华丽的衣服。颉利看向突利,突利回应颉利愤怒的目光。
颉利: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我是最强大的突厥的可汗,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我的命令没有人能够抗拒。
突利: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我们的草原仍然辽阔,我们的天空仍然从东方蓝到西方,没有任何一片乌云能够同时遮住我们的草原,没有任何一只雄鹰能够不休息地飞过我们的草原。但是,我们的草原连年的灾难,我们的骏马,不能持续奔跑,我们的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长时间的饥饿。所以,他们不能再承担税收。
欲谷设:我们草原使用牧鞭的人,不同于他们用锄头的农民,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税收。我们只需要秋天积累一个冬天的牧草,春天我们就又会有新鲜的牧草,我们不需要储藏我们的牛羊的肉,牛羊带着它们自己的肉,走来走去。我们不用那么多财富,有酒喝,有肉吃,我们的生活已经是上天的照顾了。可汗要积蓄财富,可有什么意义?
颉利:这样的心思,是祖先的心思。可是命运的神灵正在离开我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饿死在自己窝中的,不是草原的雄鹰。我们要出击,永远出击。我们要做好准备。让雏鹰去搏击狼群,不是英雄所为。
漫天大雪,草原被大雪覆盖,冻死的牲畜倒在地上。
突利在帐内来回走着,愁眉不展,非常焦急。一个手下进来。突利急忙关切地问:怎么样?
手下:东边的草场顶棚被压塌了。储蓄的牧草都压在里面。牲畜们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