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突利在帐内来回走着,愁眉不展,非常焦急。一个手下进来。突利急忙关切地问:怎么样?
手下:东边的草场顶棚被压塌了。储蓄的牧草都压在里面。牲畜们因为吃不到草,很多都因为饥饿生病了。我已经命人用最快速度把草场清理出来。冻伤的牲畜恐怕能救过来的已经不多了。
突利重重地叹了口气:连续两年的雪灾,我们的实力已经快要被耗尽了。可又来了这第三场雪灾。再这样下去,连人都要饿死了。
欲谷设:靠我们自己肯定是挺不下去了。我们只能向别人求援了。
突利:向谁求援?难道向颉利?我刚刚说要干掉他,又向他求助,我有什么脸面?况且他那里也遭受了一样的灾害,情况不会比这里好多少。
欲谷设:向大唐求援如何?情况紧急,我们也只有一试了。
手下:对,如果不向大唐求援,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突利:好吧。那就只好试试了。
两仪殿,李世民放下信,对突厥使者:虽然我们这里冬天也冷,却想像不出一场雪会给你们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突厥使者:草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生存的根本。现在入冬时间还不算长,草原上还有很多没有枯死的草可以供牲畜吃。可是大雪把所有的草原都覆盖了,牲畜找不到吃的,就会活活饿死。
李世民:你们难道没有储备草料吗?
突厥使者:储备的草料也只够两个月的,草原上的冬天长,现在吃了,将来草料还是不够,牲畜一样会饿死。不仅是这样,现在已经有很多牲畜活活冻死了。草原不比中原,到了冬天,除了牲畜,我们没有别的食物。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人也要跟着饿死了。
李世民:我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你先下去吧,我和大臣们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
突厥使者退出殿外。
李世民:你们看怎么办?
房玄龄:想不到突厥竟然张得开口。这个时候怎么不提从前掠走我们的人口、侵占我们的领地了呢?
杜如晦:天助我也。等突厥的实力耗尽,我们不用大动干戈,就能轻而易举地拿下他们。
李世民沉吟片刻:我打算答应他们的请求。
杜如晦惊:陛下万万不可。这是在帮我们的敌人啊!
李世民:如果他们肯放弃敌对的态度,我当然可以接受。
杜如晦:陛下知不知道,这时候帮助了他们,不仅是放弃了最有利的条件,还等于是把武器交到敌人手里,让他们用我们送他们的东西来屠戮我们自己啊!
这些人虽然现在遭难,一旦拿起武器来便成了杀戮我大唐子民的凶手!
李世民有点激动:可他们现在没有拿起武器,他们现在不是凶手,他们是即将面临绝境的灾民!我们攻打突厥为了什么?为了生灵免遭涂炭,为了四方平安,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因为我多年征战,才知道苦难对于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难道你们没有人赞同我的决定?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沉默。
魏征:陛下,我赞同你。
李世民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微笑中甚至有一点感激的成分。
李世民:魏征,今天怎么不说“治国必先自律”的道理了?
魏征:我为社稷出力,自然不顾得失。想到什么说什么。我认为错的,我就会反对,我认为对的,我就会支持。
李世民:我感激你反对我的时候,但我更喜欢你支持我的时候。
魏征微笑。李世民仰起头来:用最快速度准备好支持突利的资源,准备好后一刻也不要耽误,立即给突利送去。
颉利在帐内大叫大嚷:这是什么意思?突利背着我私通大唐,他眼睛里已经完全没有我了!
赵德言:奇怪的是大唐还真的给他这个面子,居然真把他要的东西送来了。
颉利:我现在就去问个清楚!
颉利起身要往外走,赵德言急忙拦住:大汗不要这么着急。这样子去了,问不出什么来,还有失大汗的身份。突利这样做,的确是有损大汗的威严。如果以后各部落都开始学突利的样子,背着我们和大唐建立关系,那以后局面还怎么收拾!
颉利:你说得太对了!所以我要严惩突利。
赵德言:大汗不要着急。现在还没到翻脸的时候。不如,你让突利把大唐送来的物资分给我们一半。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别的部落说,不是突利擅自私通大唐,而是我们派他去向大唐要东西的。这样别的部落首领也就无话可说了。暂且忍耐一下,将来还有的是收拾他的机会。
颉利压住怒气:好,就按你说的办。
突利帐内,突利拍案而起:凭什么!这些东西是给我们的,凭什么要分一半给你们!你们做了什么?颉利欺人太甚。这些粮食和物资对我的部族至关重要,没有它们我们就挺不下去了。颉利就忍心看着我的人一个个地饿死吗!有本事,他自己去跟大唐皇帝要。他那里不是还有个中原人吗!让他去要啊!
颉利手下:这么说你是坚决不给了?
突利:当然不给,什么也别想从我这里拿走!
颉利手下:你也知道,大汗的意愿是不能违背的。你这样做,知道是什么下场吗?
突利:我知道要是把东西给了你们,我这里会是什么下场!
颉利手下愤怒地瞪了突利一眼,转身出帐。盛怒的突利渐渐冷静下来,他看着手下:现在怎么办?要么就跟他拼,看能怎么样!
突利手下:我们实在没有实力跟他拼啊,如果真的要拼,死伤可能比这次雪灾还要严重许多。既然大唐帮了我们一次,也许还能再帮一次。
第二十九章
贞观三年,十二月初二,突厥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投降唐朝。
十二月十六日,靺鞨部落向唐朝依附进贡。
十二月十七日,右仆射杜如晦因病辞职。
十二月二十四日,东突厥将军阿史那郁射率部落投降。
闰十二月,户部尚书奏称,塞外回归的人,向唐朝投降的人,相加共有一百二十余万人。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部队出征。
两仪殿,侍从不停地来报,军队到哪了。李世民着袜立在摊在地上的薄熟羊皮制的折叠地图上。地图由许多部分拼成一幅巨大的地图。房玄龄着袜随着李世民走动。其他大臣,跪坐在地图旁边。
李世民以手杖圈了一下:兵贵神速,李大行军总管一向如此。定襄(内蒙古清水河县)会有一场恶战了。颉利如果撤退,会退到阴山以北,只要他过了阴山,事情就麻烦了。
房玄龄:兵机瞬息万变,这个季节颉利到阴山以北,没有粮草,马匹冻死,他也许不会过阴山。
李世民回头看了房玄龄一眼,再走到地图上,向下盯看。
李世民:并州都督(李勣)在东面,颉利只有向西走。
房玄龄:西面是瀚海沙漠,死路一条。
李世民踱开,立住,赞叹地摇头:一场恶战。
风雪中,李靖军队突进,李靖头部满是冰霜,随从跟上来。
李靖:跟上的有多少人?
随从:全部三千人。
李靖侧头避风,大笑:好样的!
可汗大帐,颉利可汗与赵德言饮酒。
颉利:李世民一定以为我不行了,以为我像婴儿一样哭泣,以为我像女人一样扯自己的头发。颉利将酒杯举起,凝视着它:不。我在风雪的怒吼中畅饮甘露,来吧,宝贝。颉利陶醉地慢慢地饮了一口,睁开眼睛:神灵保佑我度过这个冬天。
赵德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说起来已经是正月了。我在长安的人报告说,李靖已经在马邑郡逗留了一个多月了。
颉利:他是在防备我吧?我什么时候去拜访他。嗯,他是个厉害角色。
李靖的大军转过山口,前方下面是颉利的基地。李靖满头是冰霜,他用拳击碎冰霜。有冰霜结在胡子上晃,李靖用刀割断胡须。李靖向随从点点头,随从向颉利的基地射去鸣镝。
凄厉的鸣镝声划过长空。
颉利双手端住手中的酒杯:好久没有听到他们的这种响箭了。小把戏,什么人在玩这种小把戏?
可汗大帐外,颉利望去,唐军集结在高处,赵德言也走出帐。
颉利:是李靖那个家伙。
赵德言:他们好像兵力不多嘛。
颉利:是啊,肯定是李世民的全部兵马都来了,所以李靖才敢孤军深入到这里。
赵德言:那能避则避。
颉利:有点儿来不及了。
唐军冲下。颉利举手,亲随牵过马来。颉利上马,驰开。颉利的亲随簇拥着驰去。赵德言奔来奔去地找马,朝颉利驰去的方向驰去。
颉利军溃逃,赵德言单人独马追赶。
太极殿,李世民手持捷报,兴奋地摇着头:三千骑兵!三千骑兵!不可思议!定襄已经拿下,历年的耻辱,一扫历年的耻辱!李世民将捷报丢到席上,使劲抹了一下髭:朝廷大赦天下,与民间祝酒五日!
连夜等候军情的大臣们揉着眼睛,互相祝贺。
大雪纷飞,李勣领兵埋伏。
颉利的军队在风雪中驰过。不久,赵德言从风雪中冒出,驰过。
大路上,颉利拼命逃脱李靖的追杀,回头看看,只有几十人跟在后头。颉利人困马乏,在雪地上缓慢行走,终于到达山口。一堵雪墙挡在面前,大家疑惑地看着颉利,颉利也用同样的眼光看着大家,大家只好下马缓慢地向雪墙走去。
雪墙突然动了起来。原来是站立的士兵,身上落满了雪。伏击颉利可汗的唐朝军队,在这里等了一天一夜。
一场混战。
二月初八,李靖、李勣在阴山白道大胜突厥。
两仪殿前,李世民与诸大臣。
李世民:颉利说他愿意称臣纳贡,愿意为大唐守卫北方。诸位议论。
魏征: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之上者。既然愿意投降,我们可以少牺牲,多获利,我以为应该接受投降。
房玄龄:陛下,颉利从来不讲信用,投降,恐怕只是缓兵之计。
魏征:这次出兵,到目前的地步,是将军们的胜利,并非是我们国力已经强大到可以一举解决。一举解决,我以为还是要再积累数年。
唐俭:右丞(魏征)的议论有道理,能和不如先和,但是和的条件要苛,防止和之后的反复。
李世民沉思良久:和,我有不甘;战,到达阴山以北,目前的军力不够。我以为,能做到鸿胪卿的和,我们的军力元气还在,只要元气还在,就不怕反复。看来……这样吧,鸿胪卿还是走一趟,看看突厥到了什么情况,看看能和到什么地步。
唐俭:臣愿往。
李世民:天寒地冻,不比以往啊。
白道军帐内,李靖、李勣、张公瑾开会。
李世?:如果和谈成了,岂不是便宜了颉利?颉利虽然现在败了,无力反击,可是他的部众还是很多,势力不可小看,如果让他穿过瀚海沙漠,向北逃走,等春天草木再生,元气恢复,就难办了。
李靖:打到现在,将士立功只是二等,灭掉颉利,功为一等,将士争功,争一等,这是士气。气不可衰,我要为将士争一等功。而且,鸿胪卿正去他那里,颉利一定松懈,不趁此时,更待何时!
张公瑾:陛下已接受颉利投降,鸿胪卿又到他那里了,这个仗怎么打?
李靖:这正是韩信击破齐国的道理,一个鸿胪卿,有什么可在乎的!
张公瑾微笑:鸿胪卿大概也看出了这个危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他警告我们不可妄动,坏了陛下大计,有点吃罪不起。
李靖不以为然:陛下的大计,一句话,就是灭掉突厥。我们趁此机会,一举灭掉突厥,哪里是坏了陛下的大计,是成全了陛下大计。
李勣: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没有陛下手敕,擅动兵马,等同谋反。
李靖正襟危坐:如果灭掉突厥是谋反的话,我就谋这个反了。听令,我选精锐骑兵一万人,携二十日粮草,奔袭铁山,颉利一定逃向碛口(内蒙古二连浩特),(对李勣)通漠道行军总管,你还是老办法,先到碛口埋伏,与我合围生擒颉利。
李勣:是。
李靖:虽然你从来没有耽误过军机,但是这一次,你若耽误了,我要在军前斩你的首。
李勣微笑,摸了摸脖子:尽管斩好了。
李靖率军进入阴山地区,冬雾缥缈,李靖停下。
张公瑾靠过来:要不要等雾散?
李靖:天助我啊,难得大雾,正是奇袭的大好机会。离铁山还有多远?
张公瑾:还有三十里。
李靖:天助我啊!传前锋来。
前锋苏定方从雾中冒出。
李靖:你率两百人,加速前进,发现突厥营地,鸣镝,只管冲进去。
苏定方:是。
苏定方隐入雾中,李靖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