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高阳公主:我不管!你不许再跟我这么说话,我烦了,敢把长安一把火烧掉。
房遗爱:我信,我信。可是父亲要是受这个事牵连,你到底是房家的人啊。
高阳公主由怒转入琢磨。
甘露殿,李世民与高阳公主对坐。
高阳公主:你就不能管房家吗?你是皇帝,房玄龄只是左仆射。
李世民:住口,房玄龄三个字,是你能说的吗?你是房家的人了,要管,也是房家管你。
高阳公主:那你说怎么办?
李世民:朝廷议论,京师议论,天下都会议论,这个辩机,由大理寺按律处置。
高阳公主:辩机是出家人,交给庙里处置,不就行了吗?顶多是还俗。
李世民:我已下令腰斩辩机。
高阳公主愣住:腰斩?父亲是做给我看吗?父亲是要房家的好看吗?要房家的好看,我不管,做给我看,我就要在长安闹出事来。
李世民怒:女儿和女儿真不一样啊,你要闹事,我就是陛下了。你不闹事,我还是父亲。
高阳公主怒:腰斩辩机,我就闹。父亲,你对自己的儿女就这么不留情吗?大哥承乾叫你流放了,二哥青鸟也叫你流放了,你又要腰斩我的人,你只喜欢稚奴,稚奴有什么本事?写写字罢了。
房玄龄府内,鼓声传来,房玄龄茫然:腰斩辩机,这是敲山震虎,在警慑我啊。
随从:高阳公主的奴仆也被斩了。
房玄龄:是啊,但愿这个媳妇别再给我惹事了。
玄奘闭目,听僧人诵经。高阳公主缓步走入弘福寺,神情恍惚。诵经的僧人看到高阳公主,走神,停了下来。玄奘睁开眼睛,看到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在寺内缓步移动,突然仰起头来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众僧人受惊,望向高阳公主。玄奘也注视着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死死咬住自己的下嘴唇,鲜血从嘴唇上流出。玄奘低下了头。
高阳公主:法师,我想问,屠杀僧人会是什么下场。
玄奘合十,不回答高阳公主的话。
高阳公主见玄奘不回答,自言自语起来:我不能陪你,因为我要等着,等到他死的那一天。
武才人居所,武才人在一方手帕上写了几个小字,小心翼翼地把手帕交给身边的一个宫女。一面嘱咐宫女,一面把桌上的一个漆盒也交到宫女手上:要亲自送到太子手上,不见到太子本人,绝对不要拿出来。明白了吗?
宫女:明白。
武才人:好,你去吧。
武才人目送宫女出去。
东宫,漆盒摆在李治面前的桌子上。
宫女立在李治面前:陛下说这里有武才人喜欢吃的一道菜,想让太子殿下也尝尝。
李治会意,对周围的侍从:你们先下去吧。我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用膳。侍从们退去。
李治夹起一片菜,故意掉在了身上。宫女急忙掏出袖中的手帕,假意去擦。
李治:好了,不要紧。我自己来。
李治顺手接过了宫女手中的手帕,读手帕上的字。
宫女:殿下有什么要回禀陛下的吗?
李治:请回禀陛下,菜我很喜欢。
太极殿,宣旨官宣旨,长孙无忌跪拜完起身,转对群臣。群臣伏首,拜。房玄龄神色苍茫。
正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命长孙无忌摄理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长孙无忌掌管朝廷中枢,权力达到顶峰。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为《瑜伽师地论》作序,是为《大唐三藏圣教序》。后来,这篇序被冠于全部大藏经。
两仪殿内,李世民与李淳风对坐。
李世民:民间流传预言书《秘记》,说大唐三世之后,有个女主武王将取天下,会不会发生?
李淳风:我上观天象,下察历数,这个人应该已经在宫中。
李世民惊恐:真是这样吗?
李淳风点点头。
李世民:那把可疑的人全部杀掉,会怎么样?
李淳风:上天的旨意,人力不能抵抗。命中注定,无可奈何。可疑的人都杀掉,只不过会让很多人含冤而死。而且,过了三十年,那个人已经老了,也许会有仁慈。陛下现在即使找出这个人,杀掉了,上天还会再派年轻的来下毒手,那时候,恐怕陛下的子孙,一个也剩不下了。
李世民忧郁,站起身,回旋,停住,李世民的耳边突然出现了当年梦境中李建成的话:“去问问你刚刚册封的杨贵妃吧。”
李世民快步走进杨妃居所。杨妃见李世民情绪不好,在一旁也不敢说话。
李世民突然开口发问了:你还在为元吉的事记恨我吗?
杨妃愣住:陛下此话从何问起?
李世民:回答我,到底恨还是不恨。
杨妃: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即使当时恨过,现在也早就忘了。毕竟,我跟陛下做夫妻的时间比我和齐王做夫妻的时间要长出许多。
李世民渐渐放松下来:你听说了吗,现在人们都在议论,说大唐三代之后,将有一位女主取天下。
杨妃:陛下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李世民:多年前,隐太子曾托梦与我,说我的子孙将被一个人杀光。
杨妃:陛下觉得这是一个人?
李世民:他还说,让我来问你。
杨妃大惊。
李世民: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
杨妃:想必是当年陛下怀疑我,所以会生发此梦。
李世民:也许你知道她是谁,你认识她。
杨妃:我不知道谁能有这么大的胆量。三代之后,应该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认识的人,那时候大概也都不在世了吧。
李世民:宫里这些年纪小的人中,你觉得谁可疑?
杨妃有点着急了:陛下不要再追问了。如果我知道,为什么要瞒着你。
李世民:谁是你接进宫里来的?
杨妃:自从皇后离世后,宫内大小嫔妃、宫女都是由我接进来的。
李世民瞪大眼睛:你觉得会是谁?
杨妃:人数众多,数目已经上千。这如何判断。
李世民:如果我把她们全杀了呢?
杨妃慌忙跪倒在地:陛下不可为一句谣言做此不义之举!
李世民:都劝我不要杀人,可是我的子孙们呢,难道我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惨遭屠戮?
两仪殿内,李世民独坐,神情忧郁。
内侍入:陛下,司空这几天情形越来越不好。现在恐怕不行了。
李世民目光转了一个方向忧郁地望着,好像突然明白:我马上去看他。李世民站起,脚步有些不稳,走到殿门口,扶住大柱。
房玄龄躺卧在席上,房遗直、房遗爱、高阳公主跪在房玄龄旁,李世民由内侍扶持,到房玄龄前,慢慢坐下。
房玄龄慢慢睁开眼睛,微微掀动手指,房遗爱等欲扶房玄龄起。李世民制止,就势牵住房玄龄的手。
房玄龄:陛下,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满足,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险。陛下每处决死囚,都要我们三次五次复奏,吃素菜,撤乐队。可是征伐漠北,士卒肝脑涂地,收获小,损失大,我拼死劝陛下撤销征伐。我不行了,只能说说这个了。
李世民流泪,摇着房玄龄的手。
房玄龄:陛下,我们一个一个走了,帮不了你了……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贞观名臣房玄龄去世,年七十。李世民予其陪葬于昭陵。
李世民躺卧着双目紧闭,殿中有风,李世民感觉到了,微睁开眼,宦官去拿小屏风,放到李世民头边。
李世民困难地摇摇头:还在祈雨吗?
太监:还在祈。祈了三个月了。
李世民:有风了,是下雨了吧。
宦官走到殿门,天边的乌云翻涌。宦官的鬓发拂动,他关上殿门,当即跪下:陛下,要下雨了。
李世民挣扎着,要起来。宦官趋前,扶持。
殿外,大雨倾盆。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李世民带病到显道门外,赦免天下。第五十章
武才人与李治坐在甘露殿外室。
武才人:你见了玄奘,怎么样?
李治:他是上座高僧,当然了不起。
武才人:你不觉得他可以帮助你吗?
李治:他?他在佛门啊。
武才人:糊涂。你知道大唐有多少人信佛?
李治点点头:是这样啊。
女侍端药入,李治欲接,武才人阻挡,接过药,入内室。
武才人舀一匙药,尝了尝,送近李世民。
李世民注视武才人:女主将兴,说的是你吧。
武才人持药的手微抖,很快,镇静下来:陛下,张嘴。从古到今,有哪一个女人做过帝王?风言风语,我还以为陛下真的是英明君主呢。
李世民想了一下,点头微笑,武才人喂药。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夏,李世民到终南山翠微宫避暑。
李世民在去翠微宫路上隔车帘向外望。车驾慢慢停下。李世民在内侍扶持下,从车驾上下来,他身体虚弱,脸色灰黄。
终南山重峦叠嶂,李世民站定:真是易守难攻啊。啊,这么多年了,看山川,还是脱不开攻守。
李世民微笑,扶持宦官注意到李世民心情好:陛下心情好,开阔,自然会想到历年武功。
李世民点点头:孙思邈还在终南山里吧?
宦官:是,陛下。
李世民:几次派人请他出山,还是不出山啊。
宦官:孙思邈知道陛下雅量,所以敢不出山。
李世民有所动:其实也好,真到了长安,也许就写不出《千金方》了。
宦官:陛下,起风了,还是先进翠微宫吧。
李世民在含风殿睡着。李治跪在李世民身边,渐渐困顿。武才人持汤碗跪入,轻触李治。李治醒转,看到武才人,高兴起来。武才人递给李治汤碗,李治接过,捏住武才人的手,武才人用嘴示意李世民。
李治持汤碗小心地饮,同时与武才人四目对接。
武才人跪坐,垂头入睡。李世民咳嗽,武才人惊醒,为李世民翻身,轻捶。
李世民喘着,环视周围:太子在哪里?
武才人:他守候了一夜,现在休息了。
李世民:我问他现在在哪里!
武才人:在偏殿休息。
李世民:传他来。
武才人刚要离开,李世民叫住:帮我坐好。
武才人:恐怕陛下支持不住。
李世民怒:我要坐好,等太子来。
武才人过来扶李世民略起,垫枕头在李世民后面。
李世民靠住,喘着。
偏殿李治正卧在小席上熟睡,嘴微张。武才人过来,推醒熟睡中的李治。李治惊醒,看清武才人,疲乏地笑了。武才人抚李治的脸,李治握住武才人的手。
武才人:陛下请你马上去。
李治惊:啊,父皇怎么了?李治翻身而起,衣衫不整,鬓发凌乱,武才人为他略为整理,一推:快去!
李世民靠在枕上,闭目。李治进来,武才人随后。李世民睁开眼,李治跪在李世民边。
李世民看向武才人:回避。
武才人退下。
李世民:刚才,我突然觉得……我想,该告诉你了。
李治恐怖。
李世民闭目定了一下:我没有想到,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都走在我前面。我以为我可以把他们留给你。可惜……现在,只有你舅舅长孙无忌,还有褚遂良、李勣,三个人了,你继位后,这是我能留给你的全部了。
李治:父皇,你会好好的!
李世民:糊涂。总有那一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佐你,不用担心,我担心的是李勣。李勣本来姓徐,叫徐世绩,你爷爷赐他姓李,他才叫李勣。李勣这个人,无懈可击。
李世民停了一下,睁眼看了一眼李治:无懈可击是最麻烦的。你现在对他没有恩德,你继承皇位后,恐怕难以使他效忠。这是我担心的。
李治惊讶,点头。
李世民停了一会儿,积聚气力:我要把他,贬到陇西。不需要任何缘故,我来做这个恶人。如果他离开长安,等你继承皇位后,就擢升他当仆射,你就对他有恩了,他就会对你效忠,你就会有三位能力最强的大臣,三位大臣,都是社稷之臣,有他们在,治天下无忧;如果他犹豫拖延——李世民睁开眼,目光找到李治,李治垂下目光。
李世民:看着我。
李治抬起目光。
李世民:记住,如果他拖延,就把他杀掉。
李治惊讶,呆了很久,慢慢地点头。
李世民:去吧。安排诏令去吧。你不要去,留在这里,派你自己的人到长安去。
五月十五日太极殿的皇位是空的,皇冠放在几案上。李勣进殿,对皇冠伏拜。
宣旨官:圣旨,太子宫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勣改任迭州总督,夺去前任太子宫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宣旨毕。
伏拜中的李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