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娱女王 作者:醉狐狸(起点大封推vip2015-01-20完结)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周卫红有些茫然地问道,像是在自语。
“我立即回去联系,你在这里和季大哥保持联系,我先带一批药品和武器回去,这些都是季大哥赞助的,不需要动用我们的资金。”
☆、第二百四十章 威尼斯(一)
在《女巫布莱尔》公映之前,媒体对这部电影也是充满了质疑。苏菲的作品大多是幻想或者校园故事为主,虽然也有一些比较有深度的作品,但是……一个好编剧,未必就是一个好导演,而一个还不到十六岁的女孩,又能够拍出什么样的作品。尤其是在知道电影的制作成本之后,所有媒体都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有导演梦想的小女孩的尝试之作,即便是一直对苏菲怀有善意的媒体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也保持了谨慎的乐观,当作是一个游戏之作。一位专栏作家就在她的文章里说过,青少年比成年人多出的一个优势,就是拥用无限幻想的权利,并且用各种手段去实现它,哪怕是最后失败,别人也没有嘲笑她的权利。
嗯,必须承认,对方或许是提前为她的失败打下伏笔,避免一些人很没风度的嘲笑,但这的确是很伤人自尊的。不过,首映当天的票房统计已经有力的回应了所有的质疑。而当《女巫布莱尔》以黑马之姿冲入票房榜的时候,所有质疑这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声音都改了……犹如平地一声春雷,整个北美地区的电影公司、娱乐媒体都震动了,影评人、影迷们也震动了,看着排行榜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部电影的恐怖是毋庸置疑的,但到底是纪录片还是科幻片或者故事片呢?
不仅是观众,各大媒体、影评人都纷纷在报纸上提出疑问或者刨根究底的进行考证,试图还原女巫布莱尔是否存在的答案,而像《基督教真理》报,则一如既往的拨冷水,“无论是导演、拍摄,都跟苏菲小姐一样的青涩……”,不过,在最后,它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幼稚’的影片确实是起到了恐吓作用。
“在电影公映的当天。我在一家电影院中看到了同样来观看电影的苏菲小姐。当我向她表示祝贺的时候,苏菲小姐很轻松的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或许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个开始。”艾莉妮。琼斯。
“我们现在在纽约一家电影院的售票厅门口,虽然现在还是清晨,但是这里就像在开派对一样,非常热闹。”nbc频道新闻节目,电视屏幕里,一名中年女记者手持麦克风,对着镜头讲述道:“这些年轻人聚在这里。都是为了等待看第一场的《女巫布莱尔》。”
屏幕迎头镜头一转,便看到售票厅里拥挤的年轻人。其中甚至还有不少的成年人。
女记者走了几步,喊住了一个刚成年模样的棕发女孩,把麦克风对准她,笑着问道:“嗨,你好,请问你是来看《女巫布莱尔》的吗?”
女孩地对着镜头耸耸肩:“当然,你以为我是来干什么的?”
女记者又问道:“为什么你这么急切地要看这部电影。你喜欢这部电影吗?”
女孩做了个张牙舞爪的手势:“尖叫,你懂吗?那种发自内心的尖叫,将所有的恐怖和负面情绪都通过尖叫声释放出来,那种感觉,爽呆了!”
节目导播把画面切回到直播间,主持人笑着说:“爽呆了,这就是孩子们的感觉,让我们听听成年人的意见。”
画面一转,便切着对一名三十来岁的白领女士的采访录像。这位女士微笑着耸耸肩,“这部电影确实很恐怖,但我很喜欢。不仅是我,我的朋友们也同样如此。”
“很恐怖?为什么还喜欢呢?”记者问道。
“你知道,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像你们记者那样,富于挑战性……我是说,在你们记者的工作中,可能是每天都会遇到新鲜的事情,可我们不同,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日复一日,就像影片的开始一样,平淡得如同白开水,而你又不得不喝。而这部电影刺激了我身体里那里已经麻痹了的神经,让我再次感觉到,我是个活人……是的,就是这种感觉。你能体会吗?”
一个中年男子顾盼自如的站在镜头前,显然很享受这种感觉,“我支持我儿子去看电影,在知道什么是恐惧之后,他才会明白该怎么去面对社会和未来,这是一个男子汉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
镜头又转到对一个中年家庭妇女的采访录像,她满脸怒气地道:“别在我面前提那部电影,我女儿看了之后,整整两个晚上没睡好觉,她告诉我,再也不去有树林的地方玩了……”
镜头又转到对一个男警官的采访,他严肃地道:“你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太叛逆了,一到假期,晚上就会想方设法的出来捣乱,但最近一段时间却是好了很我,因为……我儿子告诉我,他们怕遇到那个布莱尔女巫。”
警官耸了耸肩,一脸的无奈:“上帝啊!我们的治安什么时候轮到女巫来操心了,这简直是对我们警察最大的讽刺。”
还有一部分言论和媒体却在辩证影片的真实性,一位影迷信誓旦旦地说道:“我知道那个地方,布莱尔镇,关于女巫的传说都是真的!”
“荒谬!当上帝的荣光照耀在北美这片土地上的时候,那些邪恶的女巫就先后消失了!”一名神甫显得非常气愤,据说他约了几个教友已经启程前往马里兰州的布莱尔镇。
……
各种争论的结果就是有很多年轻人成群结队的利用假期前往布莱尔镇寻找女巫布莱尔,则这一行动又导致了许多家长的不安,他们强烈要求一个正确的说法……女巫布莱尔到底是不是存在?他们的孩子有没有危险。
“这只是一部电影!”
《洛杉矶时报》上的署名文章提醒家长和其他陷入彷徨的观众们:“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影片最后的字幕已经披露了那些演员的名字,你们完全可以找到她们,那个克里斯。盖恩就在好莱坞,而两位女演员正在为梦工厂的动画配音呢。”
争论意味着看点,当所有人的意愿充分满足的时候,那些掀起这场争论狂潮的媒体,又纷纷蹦出来扮演救火者的角色。而在此过程中,梦工厂却是一直保持着沉默,毕竟这种争论对于电影,也是一种不需要花费的广告宣传,大家各取所需。而就在各种不同的争议中,影片的总票房已经冲破了一亿美元,当所有人回过神来看到这一个恐怖的数字后,都想到了它的成本……成功或者失败,再辩论还有意义吗?
就在《女巫泰戈尔》在欧美热映的时候,苏菲已经和黛比拉。崔茜来到了意大利,开始了她的威尼斯之旅。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而苏菲对它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个当然是那无处不在的水,而第二个就是威尼斯电影节……事实上,《女巫布莱尔》已经定下来要送展了,只是这一工作由公司运作,苏菲只作适当的配合就行了……一个十五岁的女孩,签字都没有多少说服力的,还是让那些有能力来做的人完成,她负责监督和验收成果就是了。
将行李箱扔进酒店的房间,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挎着一个小包包,背着画板,然后带着照相机冲出来,乘坐那种叫做‘贡多拉’的小舟,游览威尼斯……这种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
威尼斯大街小巷的风光十分特殊。有些水道比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而居民们的船库就建在底层。在这种水道上航行,别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却是在山洞里无法体验的乐趣。
在河上游览、拍照,那些各种各样的石桥和木桥,是不可缺少的景致,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反倒是平添了许多乐趣。除了桥下不时往来的贡多拉之外,那些海鸥和鸽子同时出现在桥面上的情景,恐怕只有在威尼斯能够看到。
摇舟的是一名老年男子,他的脾气很好,似乎总是笑眯眯的,很乐意解答苏菲的各种问题,有的时候还好心地告诉她哪个地方的景致最好,苏菲为他画了一张素描,老人眉开眼笑的收下了,然后将她们载到利亚德大桥。
利亚德桥,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非常漂亮。
苏菲在拍了几张照片之后,让老人将船停在距离大桥不远的地方,开始一笔一划的勾勒这府大桥……这幅名叫《利亚德桥》的油画,后来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第二百四十一章 威尼斯(二)
乘坐贡多拉也是按时计费的,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那幅人物素描的原因,老人最后告诉苏菲,画画的时间不收钱,因为那是支持她的艺术创作。
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桨划的船的平衡。从前的贡多拉的中间船舱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船篷,用来给旅客遮阳挡雨,有的船篷上面开有小窗和小拉门。
船夫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桨架上长长的单桨划。贡多拉在蜿蜒的河道中轻快的行驶,两旁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耳畔不时响起从教堂传来的唱诗班的赞美诗……一直到夜色将临,将所有的胶卷都拍完了,二人才返回酒店。
黛比拉。崔茜回到自己的房间之后,苏菲也立即忙碌起来,那幅《利亚德大桥》还需要润色一番,还有一些素描的底稿……
第二天依然是一个晴好的天气,苏菲和黛比拉。崔茜大清早吃晚早餐就出了酒店,前往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 白色的大理石砌成。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
二人一路来到圣马可广场,在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西侧的圆柱上是威尼斯早期的守护神狄奥多,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据说狮子是耶稣使徒圣马可的标志。他的尸体就葬在圣马可大教堂的祭台下面。
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并下令把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作为他的舞厅,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
置身于充满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之间。苏菲似乎也感觉到了那种古老而沧桑的气息……那不是腐朽,而是一种像醇酒般令人迷醉的感觉。
广场上,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的明显是家庭组合,也有的是同学或者情侣组合,像苏菲和黛比拉。崔茜这种组合的倒是不多。在圣马克广场上放养着上万只鸽子。它们一点儿也不怕这些游客,昂然自得的在人群中漫步,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孔雀。苏菲在小贩手里买了一包鸽食去喂鸽子,然后又拉着黛比拉。崔茜去拍照,等将所有的景致都游览了一遍之后,她支起画板。找了一个地方静静地画了起来。
一张张画稿翻过,一栋栋充满文艺复兴气息的建筑跃然于纸上,那只画笔仿佛是一只精灵,用一条条充满韵律的线条,将苏菲的感悟和古老的文艺复兴气息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当苏菲终于放下画笔的时候,被一阵热情的掌声吓了一跳。
就在她倾情作画的时候,身后竟然围了一圈人观看。很多人都是亲眼看完她全部作画过程的,一共六张画稿,每一张都体现了圣马可广场不同的景致……很多年后,还有人显为自得地告诉朋友,他(她)曾经亲眼看到那组素描诞生的过程。
“小姐,你这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