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娱女王 作者:醉狐狸(起点大封推vip2015-01-20完结)
人,而且苏菲当初在《猫》首演时,曾经给大使馆也送过票,所以他也认识苏菲,而且还知道这位苏菲小姐还有一个红色背景。
“您过奖了,大使先生。”苏菲伸手和他轻轻握了一下,倒也没有什么激动的……连英国女王都见过不止一次了,一个大使的头衔在她跟前还真不构成什么压力。
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了,双方一大一小虽然看上去有些古怪,但谈的却是很合契,由于双方都是用中文,林亚萍这个翻译没了用场,她想了想,却是过去给二人各自端来了一杯饮料,坐在一旁听她们谈娱乐圈的一些事情。
“苏菲小姐,我曾经购买过《西贡小姐》的唱片,不知道《猫》什么时候能够灌制唱片?”柯桦也是一位音乐剧爱好者,虽然已经看过一遍,但还想再看,只是到目前为止,音乐剧的唱片还没有发行,所以借这个机会问一问演唱者。
“还要过一段时间,如果出来了,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大使先生。”苏菲笑道。
“那就先谢谢了。”柯桦笑道。
“不,应该感谢贩是我,你们消费赌可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得罪不得。”苏菲也开起了玩笑。
她对这位大使很有好感,没有什么官架子,也没有什么长辈架子,比她在国内遇到的一些政府官员靠谱得多。
不知不觉的,参加晚会的人都已经陆续到场,有几位当地华人社团的领袖人物进来,柯桦告辞离开,而苏菲却不耐烦与人谈话,来到了舞台后面……这里是临时搭建的后台,地方虽然简陋了一些,面积却是不小。
“姐!”
“苏小姐!”
杨奕和何诗雯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两张小脸上露出几分酡红,也不知道是累的,还是喝了酒。
“你们今天晚上有没有请假?”苏菲问道。
“姐,不需要请假,等你回去的时候,把我们捎上就行了。”
杨奕捋了一下挡在眼前的头发,“我们就是来帮个忙,忙完就回剧组去。”
这倒是难得。
苏菲赞许的笑了笑,和她们开始对后台的那些演员指手画脚的议论起来……今天这场文艺晚会的节目很多,不仅有现代歌舞,还有传统的民族歌舞,甚至还有舞狮,这个节目已经有多年未看了,见到后台有几位演员在摆弄那颗硕大的狮子脑袋,苏菲也跑过去跟着凑热闹,还抱着狮子头踩上几步。
☆、第三百八十四章 根
晚会现场的来人渐渐多了起来,虽然说是海外华人共聚一堂,但英国这么大,不可能所有华人都过来……别的不说,在伦敦的台湾留学生是肯定不会过来的,来到现场的数百人中,有许多都是相互认识的,气氛非常的热烈,真的很象是同乡会。
五点半,晚会正式开始,但任主持的女孩是一名从大陆来的留学生,口才很不错,风格也很生动。先是几位在伦敦华人界颇有名望的大佬致词,祝福来宾新年快乐,然后便是来自中国大使馆的柯桦代表国家向侨胞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并盛情邀请他们回国探视亲朋故旧,感受祖国的变化……苏菲注意到,柯桦致词时用的是‘祖国’二字,而并非用的是‘中国政府’。
这是很有学问的,在海外的华人中间,有很多人政治态度不是很明确……甚至有对现政府持有敌意的,但这些人对于故国、故乡和故人,又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外交部门在进行统战工作的时候,刻意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据苏菲所知,金镛的父亲就是在解放后,被当地人民政府以‘地主’执行枪决的,并且抄没了家产。对于抄没的家产,金镛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他认为,家里的田地多是祖上所传,而且父亲在乡间并没有什么恃强凌若的恶行。当地政府仅仅因为他的土地多就枪毙他,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都心有怨恚。然而,他心中又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乡和祖国,他关心大陆的局势,每当大陆有什么灾情传来提时候,他就长吁短叹。他的报纸绝对不会不大陆虽赞歌,对大陆某些激进的政策也进行抨击,但又绝对不会刻意的攻击丑化。拒绝与某岛当局及一些外国*势力合作……总的来说,《明报》还是相当干净的。不极左,也不极右,大多数时候是就是论事,据说有大陆方面派人与他联系过,但没有什么结果。
说远了,在柯桦下去之后,便开始了文艺表演,因为这是联谊会的组织形式。不是很严格,组织才在邀请了一些表演团体之后,然后就是一些毛遂自荐的表演者……出场费就甭说了,组织者商量了一下,就按照姓名顺序开始出场。
最先出场的节目是由伦敦的一个中国武馆出的……很有意思,也很民俗的节目:舞狮。
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身手矫健的舞狮者出场……月是故乡明,雄浑的乐鼓声很容易将那些中、老年人带到某种意境当中,而年轻人则被眼花缭乱的舞狮动作吸引,几个女孩甚至对那几个舞狮的青年发起了花痴。低声讨论哪一个更加的帅气。
在满堂喝彩声中,第二个节目却是一个合唱曲目,是由留英学生们组织的合唱队……其中自然是少不也杨奕。
上台之前。杨奕看了一眼站在台边上的苏菲,眼里满是一付跃跃欲试的神色。苏菲微笑着向她挥了挥拳头,杨奕像是得到了什么鼓励一样,蹬蹬蹬地与其他十几名女生一起上了舞台。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苏菲没有听过这首歌,但她很喜欢,这首歌向人们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像是有一个声音不停的在你耳边呢喃……“那就是你的家。那就是你的根,那就是你美丽的田园……”
七十年代的海外华人依然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虽然说排华法案已经废除,华人的地位日益提高。但种族歧视还是可以遇到,就连那些黑人,对于黄皮肤的亚洲人,也自觉高出一等……这的确是一种很奇怪、也很滑稽的现象。
歌声袅袅而止,会场中掌声如潮,留学生们一个个面孔通红的走下舞台,显然都很激动。
“杨奕,唱得不错!”苏菲取出一条手绢为她拭去额头上的汗水。
“那么多人,哪能听出来谁是谁?”杨奕有些不好意思。
“泾渭须分明,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也就太失败了。”苏菲笑道。
晚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当苏菲登台的时候,已经快七点钟了。在今天这种场合,当然不能带乐队,她自己抱着一把吉他便上了舞台……这种感觉已经很久不曾品味了,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与乐队合作,现在倒是有一种怪新鲜的感觉。
晚会现场灯火通明,但不刺眼,或许是受到刚才那些曲目的影响,站在舞台上的苏菲隐隐能够感受到周围有一种很温馨的氛围,这让她感到很亲切,也很舒适。
“嗨,大家好!新年好!我是苏菲。”
她向台下挥挥手,立即引起那些年轻人一片欢呼声……这个时候,华人还是很固结的,即便是那些中老年人,对于苏菲的节目也非常喜欢,只是他们要比年轻人矜持得多。
今天的苏菲穿了一套蓝色的牛仔服,头发束成马尾辫,脚上是一双黑色的登山鞋……再简单不过的装扮,除了腰间的玉佩,身上再没有其它装饰品或者花里胡哨的东西,就连凌空和头发也没有做过什么修饰。
清新!
靓丽!
这就是苏菲!
即便是最简单的服饰,穿在她身上也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所以说,服饰能够衬托出气质,但绝对不能够创造出气质。
“她是天生的演员,当她站在台上的时候,我竟然再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位置更适合她……”一名评论家曾经在他的专栏中如此写道。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歌,‘把根留住’!”
原本她是准备了另外一首歌,但之前和林亚萍之间的谈话,让她想起了另外一首歌,她觉得在今天这种场合,唱这首《把根留住》,似乎同样有意义。
手指灵巧的在琴弦上拨动,将一个个音符织成了优美的乐曲,苏菲清澈的声音向四周传播:“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
苏菲恬美的面容上,似乎也流露出一丝迷惘,歌声就象是一缕缕丝线,将台下数百名听众的思绪缚在她的歌声里,一起感受命运中的迷茫、无奈、种种委屈……“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期待着旧梦重圆。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
随着苏菲的歌声,节奏开始变得激昂起来,刹那之间,全场的氛围陡然一变,开始攀升……“一年过了一年啊~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苏菲的身体随着节奏微微摇晃,虽然声音激昂,但呼吸并不急促,而且声音还带着一种穿透、震撼的力量,让每个听众都开始热血沸腾起来。
不仅是那些年轻人,连那些中老年听众也开始默默地随着音乐的节奏,重复那震撼心灵、激扬热血的歌词:
“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期待着旧梦重圆。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过了一年啊~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歌声进入了第二段,苏菲扬起手,“大家跟我一起唱好吗……”
舞台下,一些听众已经禁不住泪流双颊……是啊,‘把根留住’,今天坐在这里的人,他们正是基于对‘根’的思念和渴望,才坐在这里;正是同样的血脉,将他们凝聚在这里!
“杨奕,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大哭一场!”何诗雯原本还在抄歌词,这个时候笔早停下了,流着眼泪,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柯桦也被歌曲感染,但他还能够保持矜持,多年的*磨砺了他的神经,控制力要比普通人强大许多,他的视线从舞台上那个俏立的身影,转移到旁边一名老人的脸上……这张花岗石雕塑般的脸上竟然也留下了两道泪痕。柯桦认识这位老华侨,他在英国华人界颇有声誉,但对现政府似乎颇有微词,如果不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团结华人力量,这一次他是绝对不会到现场的。
他的目光又看向身旁几名大使馆工作人员,几个年轻人拿着本子飞快的记录着歌词,林亚萍仰脸望着舞台,随着台上的女孩一起歌唱,浑然不觉眼泪顺着面颊流下……
“有时候音乐的力量要远大于政治的力量。音乐,是没有国界,不具政治立志的心匙……”柯桦心中默念国内一位老首长所发来的指示中的一句,这也是大使馆方面这次组织新年文艺晚会的一个初衷,现在看来,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尤其是苏菲这首歌,将不同年龄,不同政治立志的来宾们的心,都结到了一起,产生共鸣。
台上的歌声还在继续,很快,柯桦也放弃了观察,视线投向舞台,加入了其他宾客的行列,一起歌唱,一起感动……‘根’,是如此的让人迷醉;血脉,是如此的让人感到亲切。
☆、第三百八十五章 绯闻
就在苏菲忙于《猫》剧的演出时,娱乐新闻上对于她的报道也是不断……英国媒体对于苏菲还是相当友好的,尤其是在传出女王陛下对该剧及主创人员的评价后,媒体的反响更为热烈,而与此同时,美国方面的相关媒体表示,这本来应该是百老汇的荣耀,其中很是旗帜鲜明的分出了支持派和反对派。
艾莉妮。琼斯亲自来到美国,在观看完《猫》的首演之后,不仅拍了一些剧照,而且还写了一篇专访,使得报纸热销。
和艾莉妮。琼斯一样,《基督教真理报》的詹姆斯。华特也是一个行动派,只不过艾莉妮。琼斯向来与苏菲保持着良好关系,报道也是正面,而詹姆斯。华特却是一样以‘黑’苏菲为主,绝对不会因为她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而嘴下留情……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家伙尽管人品有些问题,但写报道的水平实在是高,他从来不会无中生有的编,而是将同一件事情往歪里写,自然而然的容易将读者带歪,所以苏菲对他是一贯不合作的,双方倒似乐此不疲。
在观看完了《猫》的演出之外,詹姆斯。华特也不得不承认这出戏的出色,只是在戏的后面有些酸溜溜的指出,由于主演人员的年龄太小,缺乏生活的阅历,否则这出戏将更为出色。
不仅拿到这些新闻是不够的,詹姆斯。华特并不满足,现在赞美苏菲的新闻太多了,要别出心裁,继续高举反苏大旗才行。事实上,如果记者有心挖掘,观众席、后台以及演员下榻之处。总是能够发现一些惊喜的。苏菲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勉强将她往绯闻上扯,也只是博读者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