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娱女王 作者:醉狐狸(起点大封推vip2015-01-20完结)
可是,当《隐形的翅膀》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记住了‘苏菲’这个名字,如果说《青春舞会皇后》震撼的是每名观众的眼球,那这首歌震撼的就是每个人的心灵,一个以歌曲形式表达出来的故事,让我们把它牢牢的印在了脑海里,这个华裔女孩所创造的奇迹,在我们的眼前,徐徐拉开。”
这是艾莉妮。琼斯这篇专访的开篇文字,对苏菲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之后,直接就切入这次发行的单曲,对这首歌做了详尽的介绍。
“美丽、清纯,充满东方女性的含蓄,宁静中蕴藏着无限的活力,这是苏菲给人的第一印象,她的光芒。就象早晨初升的太阳,正在一点一点的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这不是艾莉妮原本写的结尾,她的本意就算为苏菲送上再高的称赞也是值得的,不过回头想想,向来大惊小怪的新闻媒体上刊登出来的文章,夸夸其谈的绝对不再少数,一点点小成绩就会被夸张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苏菲的年龄毕竟还小,成长的空间还很大,所以艾莉妮。琼斯把已经写好的结尾全部删除。换上了这个稍显平淡的收尾。仅仅是一句话,却胜在中肯踏实。
艾莉妮。琼斯想起了持续半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之后,苏菲的经纪人门德斯忽然说了一句话。“琼斯小姐,这篇文章请隔一周再刊登。”
厉害啊!
艾莉妮。琼斯略一思忖,便明白了门德斯的用意。
推迟一周发布相关新闻,可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差而已,也是宣传的策略。以苏菲这样刚刚有些人气的新人歌手来说。首周发行完全可以借助还在热映中的《青春舞会皇后》的人气效应,就算发布了新闻,宣传效果也是重叠,肯定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等到第二周再发行,届时电影已经渐渐地下线,而单曲也已经传播到一定范围了。这时出现的新闻必然会把效果最大化,为下一周的销量做一番有力的推动,而且还有助于专辑的发行。
在美国。唱片的销售当道包括唱片连锁店、超市、演唱会场馆、邮购下单等等,对于生意有基本了解的人就知道,销售渠道越多,对于商品的销售就越有利。像环球这样的大型唱片公司,最大的优势不是什么创作、不是包装、也不是策划。毕竟这些都是依靠人才就可以弥补的,真正的差距就是体现在发行和销售渠道上。这是一种积累,不经过一段时间是做不到的。
以环球音乐来说,它在全美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唱片连锁店,遍布全美的唱片店,和一些大型商场、超市都有协议,唱片一经推出,货架上全部摆上歌手的专辑,再加上狂轰滥炸的媒体资源,大型唱片公司的歌手在销量上绝对占据优势。
《纽约时报》与苏菲的良好关系,为她在媒体这块阵地上的宣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罗伯特。休斯的评论出现在媒体上,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罗伯特。休斯,是《时代周刊》的专业撰稿人,这个时候他虽然是刚刚从澳大利亚移居美国不久,但由于他的评论专业性极强,在那些新闻媒体中已经崭露头角,非常受重视,许多人都十分喜欢阅读他的评论。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如果能够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一篇正面的评论文章,对于接下来的专辑销售,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如果能够得到罗伯特。休斯的评价,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有巨大效果的。当然,门德斯相信这个乐评会是正面评价的。
门德斯和罗伯特。休斯是偶然结识的,双方关系还算是融洽,所以罗伯特。休斯在百忙之中,看在朋友的面子上,答应给苏菲一次机会。
“小姑娘,你有一分钟的时间说服我。”罗伯特。休斯用一种挑剔的眼神打量着苏菲。
苏菲很清楚,像自己这样刚刚出道的新人,想要在《时代周刊》这种影响力极大的刊物上露脸,很不容易,如果不是门德斯,她恐怕连这次机会都不会有,所以她也并不觉得对面这个男人有什么不对。
“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
这是苏菲说出的第一句话,“这是一句歌词。”
“又代表了什么呢?”罗伯特。休斯的眼皮抬了抬,脸上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每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少年时代,一个织梦的年代,当我们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时候,是来自亲人无私的爱,给我们不停探索的力量,是支持我们飞翔的动力源泉,无论将来我们会怎么样,那双隐形的翅膀都永远在我们的身后。”
苏菲勇敢地直视着面前的男人:“这首歌唱的是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希望永在!”
她说得不紧不慢,罗伯特。休斯听得很清楚,他插在裤子口袋里的手掌轻轻握了握,但随后就又松了开来,面上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但眼底却不经意的闪过一抹光芒。
苏菲说完之后便静静地注视着他,大约过了十秒左右,罗伯特。休斯的脸上突然出来一抹笑容:“好吧,把唱片给我一张。”
一直到离开的时候,苏菲还有些不相信,原本她以为罗伯特。休斯只是为了门德斯的面子,勉强给了自己见一面的机会,却没想到他居然真的同意为自己写评论,那一句‘把唱片给我’,可不是他买不起唱片,而是罗伯特。休斯愿意写评论的意思。
果然,罗伯特。休斯的评论只隔了一周,就在《时代周刊》发布了,这引发了媒体不大不小的惊讶,一些颇有名气的乐评人开始正式苏菲的这首单曲,再加上环球公司的推波助澜,单曲销售仅这一个星期,就达到了三十万张,亚洲地日本为五万张,台湾为十万张,香港也达到了8万张……其中日本销售偏少的原因主要是邓丽君的影响,因为她在不久之前的演唱会专辑中,也有这首歌。
爱德华。罗伯茨今年二十九岁,1968年,他成立了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MITS),先是生产火箭模型,然后生产可编程计算器,刚开始的时候生意不错,虽然只有百余人,但五脏六腑俱全,就在他买下了一家倒闭的饭店准备大展宏图时,电子行业的一些巨头开始垂涎计算器这块市场,他们以技术和价格挤入这块市场,使得MITS公司的市场份额急剧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爱德华。罗伯茨根本没有时间参加一些娱乐节目……看电影、听歌,简直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他只能利用在公司的茶水时间翻阅一下杂志,而《时代周刊》和《电影评论》就是他选择的两份刊物。
翻开《时代周刊》九月号,爱德华。罗伯茨没有去看那些专访,因为他的时间不多,所以只浏览了一下时事新闻,然后便看看有没有罗伯特。休斯的评论,虽然这个人出现在《时代周刊》上的时间不长,但他的文章很特别,而他推荐的电影和歌曲也都很好,在能够抽出时间的情况下,爱德华。罗伯茨不介意自己放松一下。
在这一期的刊物中,罗伯特。休斯评论的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歌手,爱德华。罗伯茨有些好奇,认真地阅读起这篇文章。
“舒畅自然的节奏,娴熟清新的演唱风格,这不仅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抒情歌曲,而且还是一首积极向上的励志歌去,是少有的上乘之作。当歌词随着旋律飘逸出来的时候,那稚嫩中紧着几分柔和的嗓音,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听者的内稺。和旋律的舒缓相反,歌词描绘的会是一个积极奋进的人生,充满希望的未来,而且歌手在励志的同时,告诉听众,他们并不孤单!
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十二岁女孩之手,这是由一个十二岁的少女深情演绎的,这个包办了词曲创作的华裔女孩,向我们展示了她惊世的才华,从节奏、旋律,到编曲、歌词,这首歌都堪称本年度的上乘作品,她为国内充斥着摇滚节奏的乐坛,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
☆、第六十三章 开机仪式
“隐形的翅膀,苏菲。”
爱德华。罗伯茨轻声念着这首歌的名字,念完之后立即,他忽然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眼熟,右手的咖啡在半空中顿了顿,脑子却一直在快速地转,“啊,那份收购案!”他的记性十分好,只花了几秒就想起来了。
因为公司的财政出现状况,而且目前也看不到公司发展的前景,所以有不少的员工已经露出不稳的迹象,而在各电子行业巨头的把持之下,MITS公司根本找不到突围的方向……至少目前看起来是这样的。不过,就在三天之前,有一个公司想要收购罗伯茨的公司,爱德华。罗伯茨就是在那份收购文件里看到这个名字的。
不过,人有重名,文件里面并没有说那个苏菲多大,而且一个是商人,一个是歌手,爱德华。罗伯茨也无法确定,这两个苏菲是否为同一人。
摇摇头,右手上的咖啡杯再次靠向嘴边,轻啜了一口,爱德华。罗伯茨再次把这篇评论阅读了一遍,他看看表,会议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便把咖啡杯往水槽里一放,然后拿着杂志走回办公室,做会议准备。
待爱德华。罗伯茨再次出来的时候,站在门口助理的桌前,“帮我订购一张这支单曲。”,他将《时代周刊》里罗伯特。休斯的文章放在了助理的面前,还专门在《隐形的翅膀》这首歌上指了指。
第二天,爱德华。罗伯茨就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唱片,不过他没有时间拆包裹,一直忙碌到了晚上十点多,工作才算是到了一段落。
打开这张唱片,简洁大方的封面,就让爱德华。罗伯茨对这名歌手产生了好感。蓝色的天空中,飞天的造型,还有那若隐若现的翅膀,让疲惫了一天的爱德华。罗伯茨嘴角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打开包装,把唱片放到了右手边的机器里,打开音响,爱德华。罗伯茨就又回到了老板椅上靠坐着……此时已经是深夜了,公司里早已人去楼空,只有爱德华。罗伯茨留下来加班。办公室里只有一盏明亮的台灯,努力把四周包围过来的黑暗撑开。不过灯光太过微弱,坚持得十分辛苦的模样。
优美的旋律在昏暗之中铺陈开来,倒像是从空中洒落的星光一般。让房间里的黑暗渐渐驱散,那被黑色欺压得十分疲惫的台灯终于可以舒缓一口气了,灯光也略微舒展了一些。
当然,虽然爱德华。罗伯茨信教,但也没有达到迷信的程度。他清楚,这是因为自己心境的变化,眼中的办公室才会有所变化,并不是上帝垂顾的目光真实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转了转老板椅,他向外望去,点点灯光与天上的星光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有时候,为了理想是应该做出取舍,这首歌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启迪。
爱德华。罗伯茨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肌肉顿时松散下来。宁静,除了宁静还是宁静,他只觉得身心都放松下来。他拿起电话拿给他的秘书:“艾琳吗?你跟那个东方人联系一下,下星期可以签合同了。”
……
“舅舅,舅妈。你们怎么都过来了?”
看到从车上下来的苏明德夫妇,苏菲有些惊讶。原本她想打车回纽约的,可苏明德偏偏要过来接她,而且闵柔也过来了。
“今天有个订货合同,所以我和你舅舅一起过来了。就这么一点儿东西?”闵柔看了一眼苏菲背的双肩包,瘪瘪的,显然没装什么东西。
“又不是旅行,带那么多的东西干嘛?”
苏菲钻进车里,将车门关好后,双肩包就扔在副驾驶座,她和闵柔坐在后面,“我妈还好吧?”
“二姐还好,当年的打击可比这一次大多了,好在婆婆的病情总算稳定了,你们也可以正大光明的回香港。哼!大嫂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闵柔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
苏老夫人的病是有原因的,在和苏菲见面之后,老人家的心情有些激动,当年她迫于誓言,没有将父母留给外孙女的遗产一事说出,心里总是件心事,所以她特意借苏明德的口转告苏雅茹。可这件事情被苏菲的大舅妈郑雅莉知道了,便不依的大闹了一场,结果老夫人心脏病发作,进了医院。苏老爷无奈之下,才让人通知了苏雅茹,算是默许她回家。
苏雅茹回去之后当然知道了事情的结果,原本在苏明德告知她这个消息的时候,苏雅茹并不想现在有什么举措,而是准备等苏菲十六岁之后自己决定,但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她立即通知大舅妈,让住在那栋房子里的苏世忠(苏世康的大哥)搬走,里面只留下佣人,否则就走法律程序。
这一下,郑雅莉傻眼了,在苏雅茹没有出嫁的时候,就不吃她那一套,现在算是赔大了,原本还可以因为住在那栋房子里得到一笔津贴,但现在被赶出来,连津贴都没有了……嗯,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