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灯 [作者]鲜明





有一丝一毫的牵挂?大唐呵,那在午夜梦回时偷偷回转的家国,她的,大唐呵,今生,还会有再见的一日吗?

  跪立于佛像前,双手合计的索索,低喃地,祈祷佛祖能够保佑吐蕃保佑松赞保佑,大唐。

  自与松赞干布相遇便平静温暖的心在佛像前更加安详。只是,为何一忆起远隔一方的大唐,索索的心就会有隐隐地离愁呢?她曾经那么义无反顾地离开的大唐呵,为何在最幸福的时刻,会因思念而心痛的泪流?难道她这一生的幸福,并不是她所坚信的上天赐予她的奇迹――松赞干布吗?

  索索一直相信,上天给她最大的奇迹,就是,有松赞干布的地方,就是她幸福的天堂。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在她幸福地拥有松赞的爱、安详地跪于她最信奉的佛像前祈福时,心底里,会有模糊的失落和酸楚呢?

  索索的离愁和迷惑,在佛堂里沉淀。

  索索不由的,在佛像前,想起当年在唐宫中见到的年轻有德的高僧――玄奘法师。

  彼时,索索是深宫中寂寞清冷的公主,因为父皇怜惜她自幼便信奉佛法,遂于某次祭祀后,宣她去养心殿听高僧玄奘讲佛。

  那是索索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传说中德行高深的高僧――玄奘法师。索索惊讶于法师的年轻和,英挺。她以为,天下有德的僧人都是些须眉皆白,长相详和的人。可是,玄奘让她懂得了自己的肤浅。

  当日里玄奘宣讲了什么法经,索索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她记得,记得玄奘讲到那句:“佛曰:‘因果循环’,故而佛家讲究修来生福……”时,眸子里晶亮的光芒。

  那不是一个僧人眼中应有的光芒。可是,却深深地刻在了索索的心中。她不能够理解,一个终日沉浸于佛法中的僧人,怎么会有那样狡黠的目光呢?

  修来生福――那么,今生得遇松赞干布,是几世里修来的造化呢?索索暗忖。或者,是她们彼此找寻了几世的结果!然而,为什么,为什么在幸福中的她,往往在极乐时会心痛、泪流呢?

  索索想,佛要她今生身世隐诲,是为了遇到松赞干布;佛要她今生在唐宫中看尽人情,是为了遇到尺尊时懂得珍惜;佛要她在吐蕃为弘扬佛法而受挫,是为了懂得如何慈悲地付出;佛要她……那么,什么,才是她想要的呢?

  跪在她所信仰所依赖的佛像前,第一次,索索开始有所怀疑,这一生,到底什么是她心底里真正想要的?

  当日由大唐来吐蕃的时候,在长安郊外,索索听到有人在唱歌的声音,远远地,飘到了座于车轿中的索索的耳中。那曲子是索索所熟悉的,诗经中的一首-《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那曲子的意思,是劝人在有能力时,不要荒废了当下手里所拥有的东西,免得等到自己没有能力再享用这些时,反倒落的两手空空,徒然为他人所有。

  索索当时听完后,心想,难道是上天在点拔她,要她好好珍惜以后的日子?

  自从嫁到吐蕃后,尽管也有阻扰也有纷争,但是索索一直觉得幸福,那是因为上天把最好的奇迹――松赞干布赐予了她。然而在纷纷扬扬的一切皆过去之后,索索幸福的心里,有一丝丝一丝丝的轻愁弥漫着,终致化做抽痛,让她泪流。

  一种莫名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绪,就这样紧紧地包围着索索……

  (附:《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眩⒅诿罨┭绞蛞诜稹<匆允呈保沟奖竟故尘小I崂ィ止脸删腿缡枪Φ伦稀?br />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狮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二十一  师徒情深 

  万寿山  五庄观  观门大开迎客

  据说居住于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大仙是世上地仙的领袖,道教里有为的高人。当日在兰盆会上与如来第二个徒弟金蝉子有一面之缘,故而在上天听教之前,要观里留守的童子以观内独有的草还丹来招待金蝉子转世的大唐高僧――唐三藏法师。

  草还丹,又名人参果。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的灵根,世间唯五庄观有此一株。这人参果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总共近万年方能吃食。果子的模样,就如一个未满月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凡人若是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可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可活四万七千年。实是世上难得的珍奇之宝。

  可惜,唐三藏法师――玄奘,偏偏在对着道童送来的果子时,一付不经世面、胆小怯懦的模样,而且,还很没骨气的大声嚷嚷着什么“这明明是个婴儿,怎会是果子呢?”“快拿回去吧,贫僧断断不能食的。”“胡说,树上怎么能够结出人来呢?”……硬是气的童子把果子给端了回去。

  童子这边将果子端出,那边玄奘的脸上就露出了惬意的笑容。唉,日子真有些苦闷了,这一路走来,光顾着在几位“背景”深厚的徒弟面前摆出师尊的模样,再加上徒弟一多,独自一人想自由放松一下的时间都变的很少了,好不容易可以找到一个稍煽风便起火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

  玄奘想,以他的了解,刚才在窗外偷听的猪八戒应该已经把有关人参果的消息带给孙悟空和沙和尚了。这下,又可以隔山看好戏了,哈。

  只是,玄奘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

  镇元大仙居然是个得道的高人,而他的人参果树竟是世上唯一的奇珍!

  这下麻烦大了!被捆在柱子上低头暗忖的玄奘,心里开始隐隐地悔起来。

  叫那镇元大仙打几下消消气也没什么,只是,可惜了一心护他周全以求真经早日取回的孙悟空了。经这翻闹腾,等到了西天,佛祖清算起来怎么办?他可没忘记,孙悟空的身上背负着紫霞的福泽呵!

  这是自离开大唐之后,第一次,玄奘那么真切地感觉,他的,责任。

  一直以来,玄奘都把对信仰的怀疑收在心底,一点一点,累积成山,压的他将要室息。这一生,除了他所信奉的佛祖之外,他的生命里没有其他,就算有怀疑就算有不甘,也无法抹杀掉深刻于心的,对佛的坚持。那么,唯一能够留下的,除了痛苦矛盾,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