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





  军师道:“当时孙殿英动用了一个连的兵力,又挖又刨,最后甚至用上了炸药,并用了足足三天的时间才掘开几座大陵。地宫打开的时候我也在场,这才发现原来清陵和以往的皇陵居然有很大不同。”崔大胯子问道:“有何不同,难道地宫的位置会在宝顶的正下方?”军师道:“不错,当时我所在的地宫正是大清乾隆皇帝的裕陵,这地宫位置就在宝顶正下方七八米深的地方。当时看到这里我就觉奇怪,后来又借着副官身份到其他几座打开的地宫里瞅了瞅,也均是无出其右,当时我就很纳闷,这不明摆着让盗墓人有了可乘之机?”崔大胯子兄弟听到这里,也都暗自感到纳闷。
  军师继续说道:“这件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历来得天下之人无不希望所得基业祖祖孙孙、世世代代传下去,但世人皆知,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千秋万世,这一点做皇上的自己也再清楚不过,因而历来帝王埋身之所皆是极为隐秘。后来我寻思着,也许是努尔哈赤以一十三副甲胄起家而得大明天下,因而清人对自己的文治武功极为自赏,不会相信将来会有改朝换代之事,所以先皇陵寝世世代代有人驻守,也就不必在疑冢地宫方面大费周章。”
  崔大胯子两人听了军师的解释,也感觉颇有道理,都点了点头。隔了一会儿,崔大胯子问道:“如此说来,盗掘昭陵并不困难?”军师道:“这也未必,原因有二,第一,昭陵所处之地几年前已经改成公园,虽然不同于一般公园那样游人众多,但毕竟不能再同盗掘一般荒陵可比。”
  “公园?”崔二胯子兄弟听到这里,不觉诧异道。军师道:“其实早在民国十六年,奉天市政府就已将昭陵改为北陵公园,只是昭陵位置离奉天城较远,又偏僻,因而一直未像正规公园那样筑上围墙,再派专人把守。所以实际上昭陵环境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这一措施公布,每年春夏秋三季游人会比往年略多。不过即使这样,对我们这次盗掘皇陵也是个麻烦。”
  崔大胯子点点头,问道:“那么第二点呢?”军师道:“这第二点困难也是因第一点而起,既然被辟为公园,我们自是不能再在陵墓旁边大张旗鼓地发掘,因而这地宫的详细位置确定起来就会有一些麻烦。”崔二胯子道:“这有何难,既然已经知道地宫就在宝顶下七八米处,大不了多挖几个洞不就找到了?”军师道:“没这么简单,所谓‘土木之工,不可擅动’,况且看现在的形势,为了避人耳目,我们惟一的方法就是从陵墓外面较远的地方,找一处隐秘之地,将盗洞一直打到宝顶正下方。但是如果地宫的位置探不准,每在地下多挖一米,就要多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地下不同于地上,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稍有误差有可能一辈子也找不着!”

第八章 深夜密谋(4)
  崔大胯子问道:“军师可有什么良策?”军师道:“良策倒不敢说,这事儿我也是合计了多日,但我毕竟不是盗墓出身,若是有一个懂行的一起合计合计,或许能很快找到良策。”听到这里,崔二胯子插嘴道:“老四不就是盗墓出身么,对了,还有那个从陈官屯过来的弟兄刘二子,把他俩叫来一起合计合计如何?”崔大胯子低头沉吟了一会儿,道:“毕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况且在行动结束之前,越少人知道越好,不过老四自幼随他爹盗墓,经验丰富,又是自己弟兄,一起商量商量也无不可,刘二子先不用了。”
  崔二胯子见大哥点头,起身去叫来老四。崔大胯子向老四问起自幼盗墓的经历。老四忽听大哥问起这个,脸腾地红了,扭扭捏捏道:“这些都是以前干的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从上了山俺就再也没干过了。”崔大胯子笑道:“你不必扭捏,今日叫你来就是要一起合计盗个大墓的!”老四听罢一惊,问道:“大哥此话当真?”
  崔大胯子笑着点了点头,老四喜道:“干这个俺可在行,俺自幼跟着俺爹,这三乡五里的古墓差不多都让俺盗遍了!”崔二胯子笑道:“要不然怎么叫你钻地鼠姚亮呢?”几人都是一笑,老四问道:“不知大哥这回要盗的是哪一座墓?”崔大胯子看了看军师,军师把刚才聊的大致情况向老四讲了一遍,老四听罢,不由得皱了皱眉,道:“这么大的皇陵,俺以前可没试过。”军师道:“那你就说说以前盗墓的情形吧。”老四道:“以前盗的大多是小墓,只需用洛阳铲探出地穴位置,在顶上挖个大坑,再打通穴道就行了。”
  “洛阳铲?”崔二胯子问道。“这洛阳铲是一种专门用来盗墓探位的家什。”军师解释道,“当年我见孙殿英部队盗掘清东陵,曾经用它来探寻地宫位置。”
  “军师也知道洛阳铲?”老四奇道,“这洛阳铲搞出来可没几年的时间,俺小的时候随俺爹盗墓,还使的是探钎子探墓,后来听说有洛阳铲这东西,俺爹辗转托人从河南搞到一把,一使起来果真好用。相传这洛阳铲是一个河南人李鸭子发明的。”
  老四说得不错,这洛阳铲确是盗古墓为生的河南洛阳马坡村的李鸭子所发明。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缘由是提起它就会让人想起盗墓。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至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的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从此能人辈出。相传在清末民初年间,洛阳马坡村的李鸭子偶然发现一搭棚子的人挖坑插棚杆时,用的是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铲子往地下用力一戳,提起就带出不少土来。李鸭子立刻想到如此的铲子探墓肯定比钢锨容易得多。于是用纸贴着铲子撕了一张图样,回家后找铁匠琢磨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洛阳铲从此很快就在盗墓者手中传开。
  老四把洛阳铲的来历向大伙儿讲了一遍,众人无不啧啧称奇,军师也说道:“不错,这洛阳铲在勘探墓穴位置上确是好用。这次我们盗掘昭陵,这洛阳铲必是少不了的。只是据说这洛阳铲打制不易,惟有手工才能制作,而且除洛阳以外,没有其他地方生产。要到洛阳去采购此物,恐怕又要大费时间!”
  “这倒不用,”老四说道,“当年俺爹买回这把洛阳铲,足足花了一百多块大洋,顶上一枝长枪的价儿了,俺和俺爹两人搭伙,需要两把铲子,于是俺爹就找了铁匠,想要按照这把铲子的形状再做一把,不成想这洛阳铲制作起来着实不易,一连做废了十多把铲子,才打制成一把能用的。当时打这铲子之时,俺就在旁边,全部诀窍倒是都记住了,现在只要山上有做过铁匠的兄弟,明日搭好炉子,我保证不出五日,定能打制出几把能用的。”
  几人听了老四这话,心中均是高兴,军师问道:“适才你说小墓盗过无数,大墓有没有碰过?”老四道:“大墓碰得不多,但也有几座。”军师道:“说说看。”老四道:“前些年在吉林俺和俺爹盗过一座大墓,据说是清朝一个什么大官的坟,记不清了,这座坟地穴大得很,埋得又深,俺们用洛阳铲足足打了将近一百个探洞才找到地宫位置,然后俺和俺爹分别从左右两侧打洞打到地宫顶上,又在上面凿了一个洞下去。”崔二胯子听到这里,奇道:“咦?干吗不直接在上面挖个坑下去,还有,就算要从两边挖,为什么还要挖两个洞?这不是浪费么?”
  老四听了这话,笑道:“二哥有所不知,无论是大墓小墓,这地宫里面都是密封的紧,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没透过气儿了,若不把里面的秽气放出来,人是下不去的。小墓埋得浅,随便在上面挖个坑,再在地宫顶上面打个洞,一会儿人就能下去了。而大墓可不行,先不说在上面直接挖坑要花多大工夫,就算你挖通了,下面的秽气也一时不容易放出来,因而要从两侧一起挖,就是为了通风。”崔二胯子听了点点头,军师问道:“你说这两侧挖洞,要挖成什么形状?”老四答道:“要挖成个倒八字形,才便于通风。”

第八章 深夜密谋(5)
  军师听罢点了点头道:“V字形,盗墓之人确是聪明!”沉吟了一会儿,军师问道:“一般你们所挖的盗洞尺寸多大?”老四道:“俺们当时挖的洞,一般是不到二尺的圆洞,只要一个人能进出就可以了。”军师又问:“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进去挖多久就要上来透透气儿?”老四道:“浅的话一两个钟头没问题,要是深的半个钟点就要上来透透气儿,要不然受不了。”“这样的盗洞一个人一天能挖进去多远?”“我挖的话,有人配合往外运土,不用洛阳铲先打洞,一个钟点挖出去六七尺没什么问题,要是先用洛阳铲打好洞,一个钟点能挖 
进去一丈,但是不熟练的人能挖到一半儿就不错了。”
  军师听罢,思索良久,又掏出纸笔计算了一下,道:“我倒是有主意了!”崔大胯子听了喜道:“军师有何良策?”军师又在纸上写写画画了好一阵子,才抬起头来将画好的纸铺在大伙儿面前,说道:“大伙儿请看,这就是我凭记忆画的皇太极昭陵的位置布局草图。”众人都伸着脑袋向桌上望去,只见军师所画的,是昭陵位置的平面图,地上的部分大致画了甬道、宝城、宝顶的位置,而地下部分,不仅仅画出了地宫的位置,也将盗洞的大致布局画了出来。
  军师指着图纸说道:“目前我们先不考虑其他诸多细节,只从整个工程量上看一看是否可行,要花多长时间。”崔大胯子道:“好,军师请讲。”军师道:“这次我们掘墓,为了不引起注意,不宜从离宝顶地宫太近的位置动手,但也不宜太远。我刚刚大致计算了一下,盗洞入口位置绝不能离地宫超过两里。”老四听罢,道:“两里都太远了,这岂不要挖上一年?”军师道:“你听我讲,如果算两里,是一千米,我们打上它两成的损耗,是一千二百米,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打到地宫的附近,然后我们在这个地方用洛阳铲打探洞,探到地宫的精确位置以后,再挖过去找到金刚墙的准确位置,然后从那里进去,这一段我们算上它要挖三百米,因而一共要挖一千五百米的盗洞。”
  老四笑道:“军师的损耗打得太富裕了吧,如果探得准,不用这么多,俺看总共有一千二三百米就足够了。”军师道:“多打些富裕有好处,多做准备以免临到头抓瞎。”崔大胯子兄弟听了军师这句话,都点了点头,道:“军师说得有理。”军师继续道:“我刚刚大致计算了一下,就按老四说的,打直径不到两尺的盗洞,也就是大概六十厘米,这样一千五百米打下来,大约是四百二十五方土,再打点富裕,算是四百五十方,如果按两个月挖通的话,一天是不到一方土,用大箩筐装,一天也就是要运出去五十筐土。”老四说:“如此说来,从两里远往里挖,只要人手够,看来是不成问题。”
  军师道:“对,没错。也不用派太多人,就派十二名弟兄过去,每半小时换一个人,每人每天下去四趟,这样按老四刚刚说的,每个人每天干上它两个钟点,既不累,还能保持速度,这样一个人一天至少能挖进去两米多,算起来这一千五百米,有两个月时间也就足够了。惟一担心的就是洞挖得深了,通风会有问题。”老四道:“这个倒不是大问题,到时候俺只要打一把小号洛阳铲,打出的洞只要有小孩胳膊粗细就可以了,随时我们斜着向上打通气孔子,每隔上一段就来上它一个,就算上面的人看见了这个孔子,也只会以为是老鼠洞,不会发现的。”几人都不由得赞道:“好主意!”
  崔大胯子站起身来,背着手踱了几步,道:“此事虽然要办,但在事成以前一定要严把口风,万不可把消息透了出去,同去这十二名弟兄一定要选可靠的,我的意思是尽量从我们十二金刚和军师里面挑选。”崔二胯子点头道:“大哥说得对,俺看这样,就让老三陪你留在山里盯着,俺和军师、老四带着剩下的八名金刚一起前往,只是还少一人。”
  老四道:“倒是还有一人可以同去。”崔二胯子问道:“谁?”老四道:“就是前两个月才上山的刘二子,他也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