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万里






  炀帝脸颊的肌肉出现了痉挛,微弱的呻吟声从他牙缝中漏出来,但是发出来的声音却缺乏感情。

  “化及啊!这是你自己策划的吗?”

  这个质问相当辛辣,因为宇文化及不是一个能用自己的意志决定大事的人,炀帝指出了这一点。斐虔通代替有点口吃的宇文化及作了回答:

  “对陛下的怨恨,天下万民是一致的,没有特定的首谋。”

  “是吗?那么,大家说侬有什么罪行?”

  裴虔通再次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檄文,一口气将它念完:

  “陛下身负统治天下的重任,只知巡幸,不理朝政,对外只兴无功之师,对内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在战场,几百万壮丁为之无谓牺牲,在国内,更有众多的人贫困而死。致使天下陷人如此危难之中,还不听忠臣谏言,却乱用奸臣,整天沉溺于江乐和宴戏之中。犯下如此大罪,却无丝毫醒悟和反省,这便是你的大罪。”

  这篇发言基本上并没什么错,甚至可以说指责得还算轻。发言的内容更完全正确的。但是,发言者本人回头看一下,也不能说自己没罪。宇文兄弟藉炀帝的思定和亡父的权威做尽了坏事,罪恶累累,文中的奸臣不正好指的是他们自己的表现吗?

  “是吧,侬对天下民众有罪,但是,你们自己是清白的吗?你们的官位和俸禄是谁给的?回答呀,化及!智及!”

  炀帝一说,宇文兄弟脸色苍白,呆若木鸡,几乎要摔倒,好不容易支撑住自己的身体,挤出一句“杀了他!”炀帝不出声地笑了。

  “行,想杀的话,我就死好了!可是,天子死时,有固定的礼法,拿毒酒来!”

  “……不好意思,毒酒没了。”

  宇文化及一边喘着气,一边答道,苍白的领头上渗出了汗珠。眼中居然闪出了光芒,这是一种残忍和狡黠交织在一起的光。

  “也就是说,采用与房陵王同样的死法吧……”

  他终于做了阴毒的宣告。房陵王,也就是隋朝被废黜的太子杨勇,被白绢缠颈绞死。下达杀害指令的是炀帝。宇文化及等于是在现在判处十五年前惨剧的真正犯人。炀帝用茫然的目光盯着拿出来的厚厚白绢,兄长的名字给他带来冲击,不知道是否已令其失去知觉,不过确实炀帝没有作任何抵抗。一屁股坐在地上的炀帝的头颈,他自己把白绢缠在他自称“这么好的头颈”上面,身强力壮的士兵拉紧两端用劲地拉,绞紧了一呼万诺的天子,这种拔河直至炀帝的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宇文化及发出制止的声音为止。

  炀帝,姓名为杨广,享年五十岁。

  完成了叛逆的大罪(或称大业)之后,宇文兄弟及其一党以凄惨的表情面面相问,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提着沾着鲜血的刀,把地板踏得通通作响,走出了寝殿,还有几个该杀的皇族没杀,他们又去杀这些人去了。接着进来的是皇后和几名女官宦官,她们希望能埋葬被杀的丈夫,她们的请求得到了许可。萧皇后白皙的脸上失去了表情,命令把炀帝和赵王的亡骸放进棺材里。因为没有棺材,宦官们只好毁了大床,用这些木板钉成一口棺材。

  炀帝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想不到在死后埋葬他的并不是黄金灵枢,连一口正式棺材都没有,而是被放在一个破木板钉成的箱子里。这是隋朝大业十四年,或者说是义宁二年,公元六一八年三月十日深夜发生的事。

  

  OCR,司马浮云校对,整理转载(fuyun/) 
 


第九章 木兰返乡
 
  Ⅰ

  炀帝结束了他奢侈的一生。他挥霍了亡父文帝的遗产,浪费了储存在国库的巨额财富,不仅如此,他还浪费了作为政治遗产的隋朝国家机构。说得更仔细一点:在相继的巨大建筑工程中,他浪费了人民的劳动力,在不断往外派兵的征战之中,浪费了将士的生命,他还浪费了自己远比凡人高明的才能,以至于最后终于毁灭了他自己的生命。炀帝的巨大身躯窃居了至高无上的王座,结果弄坏了天下。他凭自己的愤怒和憎恶不加审判就杀害了几万人,因为悲哀和感伤就从死刑中搭救了宇文述的几个儿子。能够做到连法律都不顾,看来这个人对感情也是十分之浪费。

  大业六年(公元六一O年)十二月,大运河建成。如果将此比作炀帝荣华的顶峰,那么,到“江都之难”为止,再加上三个闰月,总共只有七年零六个月。在短暂的七年半之中,炀帝从一个豪迈英明的君主变成了亡国的暴君。历史上对他的评价真是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并非他人和命运强加于他的,而是炀帝自己选择的道路。

  在炀帝之父文帝的冶世时,中华帝国的人口有四千六百万人。唐朝重新统一天下,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只剩下一千五百万人。当然,也有户籍统计不完善的原因,但是,在短期内,人口锐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中可知,隋未唐初的大乱,给中华帝国的安定带来多大的危害。

  “是否一切都要由炀帝一人负责呢?”

  是否可以用这样的论证方法,为炀帝辩护呢?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炀帝无可置疑地是最高的负责人。三次强行发动征辽战争,责任既不能推在张须陀身上,也不能推在薛世雄身上,不能推卸给任何人。从临终的遗言来推论,炀帝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他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该负什么责任呢?

  后王以何鉴前王,

  请看隋堤亡国柳。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做“隋堤柳”的最后二句。“后世的帝皇若想从过去的历史上借鉴些什么,那么最好请看种植在大运河堤岸上的护堤柳。那些柳树从正反两方面目击了隋朝的荣华和灭亡。如此强大的帝国为什么会在一个晚上就灭亡了呢?或许它会告诉人们其中的理由吧?”这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白居易、李商隐,其他还有许多唐代诗人均将隋朝的荣华与灭亡作为诗词写作的素材。自文帝即位至炀帝的死去,前后总共三十八年,统一了整个大陆,通过律令建成了高度的国家组织,空前繁荣富强的巨大帝国,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三十余年之中灭亡了呢?这当然会引起诗人们的兴趣,当他们得知隋朝的灭亡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吃掉一个国家时,受到的冲击是相当大的。白居易的诗句并非单纯的责难,这是诗人在同时代见到与之类似的政治的腐败和社会颓废时,发出近似哀叹的警告。

  公元六一八年,即隋朝大业十四年,中华帝国冒出了十四个年号。在西部长安大兴为义宁二年、在东都洛阳为皇泰元年、后来又成为唐朝武德元年,此外,地方群雄各自称帝另立年号,他们分别用太平、五凤、天兴、永隆、丑平、秦兴、鸣凤、安乐、天寿、始兴等吉庆的语言装饰了后世的史书。第二年,又加上了开明、延康、明政等年号,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政治的分裂。整个中国统一成唯一的年号是唐太宗贞观二年五月以后的事情,它相当于公元六二八年。中国的年号分立状态前后长达十三年之久。

  在杀了炀帝、赵王以及来护儿父子之后,杀红了眼的叛军为了解渴,必须流更多的血。在江都城内的隋朝皇族们,包括幼儿在内,统统被杀。大臣们只要与宇文兄弟的行动唱反调的,一概被杀。皇族之中只有一个人幸免,就是炀帝的侄子秦王杨浩,因为需要他来当傀儡。宇文化及将萧皇后和杨浩幽禁起来,令其在宇文化及事先写好的诏书上盖国玺。在宇文化及即任帝位之前,一定要使隋朝在形式上继续存在下去。

  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成了实质上的独裁者,窃得了就连他的亡父都未能达到过的地位。宇文智及当了左仆射,也就是副丞相,称十二卫大将军,是天下官军的总司令。兄弟二人就任了国政和军事的最高职务,至此,他们想起了最小弟弟的存在,如何处理炀帝的女婿宇文士及呢?

  “索性杀了他吧”

  宇文智及早已杀人杀红了眼,他大声嚷嚷着向哥哥提议。宇文化及虽然在嘴里不知念些什么,总而言之,他也没有表示明显反对,所以宇文智及派了一名叫庄桃树的部下,企图令他去杀害弟弟。宇文士及藏在妻子,也就是炀帝女儿的宅第之中,他之前既没有帮助几个哥哥,现在又找不到逃跑的方法,连反抗的骨气也没有,只会躲在妻子的裙子底下乞求保护。当庄桃树腰上挂着剑出现时,他害怕得差一点就要摔倒。庄桃树丧失了杀意,只是将其逮捕起来带回宫中。直接见到了弟弟的面,哥哥们也就无意再杀他,总算饶了他一条性命。

  宇文士及听说饶了不杀他时,他只是呆呆地凝视着哥哥们。

  “你不高兴吗?”

  哥哥们这样询问他,宇文士及也只是模棱两可地点点头。与其说他是因为小心谨慎和胆小,不如说他正在想像行凶杀人的哥哥们的末日,愈想越感到害怕。无论怎么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没有力量去控制乱世。长兄宇文化及犹如一个幼儿,总想霸占他人的东西,要别人的名马、书画、财产,这还算好的,他甚至还开口要别人的女儿和爱妾。父亲宇文述对他丧失了信心,炀帝也很生气,结果当年从宫廷中把他赶了出去。

  这次,在他人的煽动和本人的冲动之下,又犯下了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

  “恐怕天下群雄把哥哥他们看做罪大恶极的叛逆者,无人不想要他们脑袋。哥哥他们落到如此下场是自作自受,但我是无罪的,不应该把我当作他们的同伙,真要命,槽透了,怎么办呢?”

  宇文士及什么也没做,因为没有人来指点他该怎么办。宇文化及任命他当内史令,是一个相当于宫廷书记长官的要职,形成了宇文三兄弟独占宫廷重权的形式。

  此外,授与司马德戡温国公的爵位,任礼部尚书。看起来是对他施以优厚待遇,其实正好相反:司马德戡在叛逆者集团中,指挥的实战部队最多,将其挂在很高职位上,就等于夺走了他实战部队的指挥权,这就是宇文兄弟的真实企图。一开始很高兴的司马德戡后来也发觉到了这一点,以至于对宇文兄弟愈来愈反感。这样,“江都之难”三天之后,叛逆者之间的团结就开始出现裂痕。

  Ⅱ

  宇文兄弟一伙,开始时,在私欲上涂上了一层名叫“救国”的厚厚白粉,断然杀害了皇帝。分裂抗争与沾满鲜血的互相残杀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他们在对付可怕敌人时,竟也有能力团结一致。

  他们的敌人是折冲将军沈光,得知炀帝死讯时,他仰对苍天,沉默无言。沈光与萧皇后一样,都没哭泣。他奉命驱除贼将杜伏威的军队而来到江都城外,在城外五十里处扎营。花木兰和贺廷玉告诉他天子驾崩时,沈光的声音却显得平静得有点沙哑。

  木兰和贺廷工对弑逆的消息都一言不发,他们早就估计到总有一天会落到这种下场。但是实际上受到的冲击并没有因事先想到而减少。

  千年荣华一夜梦

  在后官见到的诗句仍然刻在木兰的脑海里,她对炀帝的不满、愤怒、轻视并未因此烟消云散,听说十二岁的小儿子也被一起杀害,更禁不住一阵悲痛,皇后没有被杀,被幽禁了起来,木兰的心里开始同情起皇后来了。虽说皇后早就有所觉悟,但是与她结婚近三十年的丈夫一旦被杀,她该是多么悲哀,多么寂寞!

  “陛下的死也许一半像是自杀!”

  贺廷玉讲了他的感想,炀帝不但不努力去救国,就连救自己他也不努力。小声说话是为了不让沈光听见。木兰也在担心,不知道沈光今后会采取什么行动。

  有一位宿国公麦孟才。是征辽之役中战死的麦铁杖之子。在继任亡父爵位的同时,也接任武贲郎将的职位,也就是皇帝警卫队的高级将领。他受亡父的影响,对朝廷非常忠诚,又与来六郎来整是同僚关系,也就是说,对他而言,宇文兄弟成了主公和同僚的双重仇敌。他决心打倒宇文兄弟,给炀帝复仇,救出萧皇后。

  有一个号称武牙郎,名叫钱杰的人成了他的同志,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力量仍嫌不足。麦孟才和钱杰挑选沈光作为他俩的同志,他们着中了沈光的骁勇和侠义精神。二人秘密地拜访了沈光,推心置腹,要求沈光参加打倒宇文化及的计划。沈光也相信他们不是宇文化及授意前来试探沈光的人。

  炀帝晚年的失败沈光非常清楚。他从前认为炀帝是一个豪迈英明的君主,然而现在竟是一个没有勇气正视现实,也没有决心整治混乱的软弱男人。朝廷失去信誉,叛乱连续发生,其实是不足为奇的。

  但是,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