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 孟获立志传 (全) 作者:吴宇林
出乎我意料的是,不等我去劝说,晚上一扎营,魏续自己就把鸽子杀掉,串起来放在火上烤,果然是很熟练的样子。
舞阳离许昌很近,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到了许昌城外。荀?、钟繇等一堆大臣列队在城外三里处迎接。
阿旺颇有墨水,跟他们之乎者也地对答,大家拜来拜去,足足拜了一个小时。然后才轮到我过去跟曹操系的官吏们见礼。我胡乱作了几个罗圈揖,荀?他们显然没有把我这个蛮子放在心上,不咸不淡地称赞了两句我高大威猛,就算是见过了。
大概是北方雨水少的关系,许昌城给我的印象就是尘土飞扬,街道上人来人往很热闹,但这个时代没有绿化,没有柏油路或者石板路,空气里满是灰尘。我连着打了几个惊天动地的喷嚏。
李恢勒马等我,然后跟我并辔而行,低声说:“孟兄,一会儿咱们见皇帝,你忍得住么?”
“忍不住又怎样?这年头小皇帝也不算什么了。”
李恢勃然大怒:“蛮子,胡说!”
我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忠于小皇帝,赶紧哄他两句:“对不起对不起,我不大了解中原的情形,还以为董卓之后小皇帝已经成为摆设了。”
“你说得也有道理,当今天子年纪还小,确实不适合经营乱世。”李恢表情很沉重,“董贼已经伏诛,曹公忠诚睿智,加上我们主公协助,一定能挽回天下。”
“李先生,你一边忠于天子,一边又把阿呆、不、刘璋当作主公,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属臣当然要把郡守和州牧当作主公,你不懂我们汉人的礼法。”李恢摆摆手,一副对牛弹琴、跟你说不清楚的样子。
我跟李恢有些熟了,知道这人虽然说话傲慢但其实并不歧视南蛮人,反而是那些对我很客气的小兵背后经常议论这个。于是我就向李恢请教这个时代的政治界习俗,原来汉朝还保留了一些春秋战国时代的影子,各地太守和州牧权力很大,他们的下属更多是向他们私人效忠,皇帝是一个类似教皇的遥远而模糊的存在。
许昌是个很小的城市,讨论了一会儿“忠”的含义,我们到了皇帝的住处。
我知道小皇帝刚刚被曹操弄来不久,也想想了他的住处会比较简陋,但想象中一直是“小号皇宫”的样子,一路盘算着如何威胁利诱三个神仙特种兵交出特种装备,才有希望从重重院落中弄出皇帝。没想到了之后,只是个跟孙策在丹徒的临时吴侯府差不多的院子,看上去还没有现代的一些名人故居像样。
走进大门,穿过两重门,就进了一间殿堂,殿门口放着一对造型古朴的巨大雕塑,仔细一看,却是两只石头羊。
这个殿并不大,跟北京故宫里那些没得比,也就跟普通的中学教室差不多,大殿那头有个高一点的台子,台子上摆着一件类似小床的木家具,我认得这叫做胡床,通过北方游牧民族传来的,算是这个时代的椅子,不过只有北方才有,而且用的人不多。
已经有一些大臣等在这个殿里,为首的是个高大的武将,荀?给我们介绍这是广阳太守曹仁。曹家和夏侯家的一大堆武将我分得不是很清楚,印象里最深的除了夏侯?、夏侯渊两兄弟,就是这个曹仁了。不过这人在演义里没什么作用,虽然常常出任独挡一面的指挥官,不过都是守军或者败将的角色。
荀?又给大臣们介绍我们,说到我的时候,曹仁一怔:“你就是孟获?”
我吓了一跳,曹休的小报告已经打来了?曹仁要杀我么?
没想到他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小侄年轻,处事莽撞,还请孟将军以国事为重,不要介意。”
几个太监高声开路,小皇帝走了出来,坐在胡床上。小皇帝没有穿龙袍,只是件普通的黑色绸缎衣服,样子并不怎么小,留着一把胡子,微微有些驼背,眼睛额头很光滑,还看得出是个少年。
阿旺走上前又磕头又吟诵,履行使者面见天子的礼仪。我和李恢站在靠近殿门口的地方,听不懂他们深奥的古文对答,十分无聊。就在我困得不行的时候,阿旺终于说了句我能理解的话:“臣闻知反贼周瑜兵进许昌,万分焦虑,今见陛下镇定自若,真圣明天子也!”
小皇帝低声重复了一句:“周瑜兵进许昌?”
我忽然发现事情不对,怎么满朝文武都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
阿旺说:“正是,臣等在舞阳道上曾遇到贼兵。不过圣天子福泽深厚,曹休将军昨日的奇袭一定成功??怎么?还没有捷报传来么?”
“圣明天子”昏了过去,滚落胡床,摔倒在地。曹仁抢上一步,揪住阿旺的脖子:“周瑜的部队什么时候到了舞阳?怎么到的?文烈真的贸然出击了?”
虽然局面很清楚,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个白痴问题:“你们……不知道么?”
第十三章 将军与宦官 「本章字数:2901 最新更新时间:2006…09…30 21:01:33。0」
看情形,许昌的人都不知道周瑜北上的消息,曹仁荀?他们连皇帝昏倒都顾不上了,急忙过来盘问我们几个。看不出曹仁这大胡子猛将其实很有心计,让我和阿旺分别去大殿的两个角落,由他和荀?分别盘问。这样很有效率地就证明了我们是清白忠臣,曹仁站在那里搓手,荀?催促太医抢救皇帝。阿旺眼含热泪、紧张地看着抢救皇帝,他们对于皇帝这种感情我真是没法子理解。
这个时代人们对皇帝似乎没有那么毕恭毕敬,在群臣的催促下,太医们拼命掐人中,把小皇帝弄醒了过来。
小皇帝醒来第一句话让我非常意外:“曹公!快给曹公报信!让他带兵回来!”
曹仁说:“陛下,曹公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情势危急,不能回兵啊。”
“情势危急?!!”小皇帝一屁股坐下。
荀?说:“陛下,情势并不清楚,说危急未免言之过早。”
小皇帝镇定了一点,又不停地催促赶快草诏调曹操回来救驾。几个大臣还在面面相觑,他已经把玉玺拿了出来准备盖章了。
曹仁大声说:“陛下,调兵回援并非上策。曹公远在官渡,周瑜已经到了舞阳。让曹公仓促回兵,来不及救许昌,反而会全军覆没。”
他话还没说完,小皇帝已经瘫倒在几个太监怀里。
荀?大概看出不能再刺激皇帝,出来说好听的:“广阳太守说并非上策,显然是另有上策在胸了。” 刚才介绍时我才知道,广阳太守是曹仁的官衔,他其实是临时从许昌前线撤回来对付南部的一些流寇的。
“曹将军,这是真的么?快说!快说!”
曹仁说:“曹休出击前一定派人来报信,而且出发前应该是先于益州使臣团。益州使臣团平安抵达,而咱们的信使却没有到,就说明东吴已经派了小队骑兵截杀信使,但没有足够的兵力截断道路或者吃掉这几百人的使团。”我对这个猛将型的家伙刮目相看,想不到他还挺有眼光的,曹家的确是人才辈出,怪不得称雄三国。
小皇帝倒也不笨:“你想派兵去支援舞阳?”
“对,江东马少,他们要奇袭许昌,只能用骑兵,所以兵力不会多。曹休敢于出击,可见周郎小儿这次的兵力最多只比舞阳兵多个千把。”
“曹休是初次带兵,会不会贪功冒进了?”
“文烈虽然年轻,却不是赵括之类,而张辽将军也同意了,可见战机不错。我们集合骑兵,与他们呼应夹击。微臣自信可以一举击破贼军骑兵前锋。这样就算贼兵不退,曹公也有足够的时间回师救援我们。”
荀?说:“广阳太守言之有理。”
“既然你们两个意见一致,你们下去慢慢商议吧。”小皇帝大概是想到了自己的傀儡身份,懒得参与意见了。没想到众大臣居然异口同声地反对,荀?等地位较高的还冲着皇帝指手画脚,虽然姿态不够尊重,却明确地表现出他们很把皇帝当回事、非要跟皇帝说说清楚。
皇帝说:“你们说曹公现在脱不开身,不如朕自己去找他,留在他的军中……” 小皇帝自己烂泥扶不上墙,不趁机抓权、树立威信也就罢了,他居然想要去投奔曹操?我真的掐了自己一下才确定我不是在做梦。
荀?打断了皇帝的话:“万万不可,袁绍势大,而且很可能已经知道周瑜逼近许昌,我军在官渡的局面更加危险。陛下还是留在许昌比较安全。”
众大臣也七嘴八舌地劝解,总算哄住了皇帝。我站在一边,心里隐隐约约想起有什么事情很不对头,却又想不清楚是什么。
荀?和曹仁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陛下,那我们就这么说定,让曹仁将军带兵出击,臣留守许昌。具体的方案,我们就下去处置了。”
“你留守?没有别的统兵大将了么?”皇帝又担心起来。
曹仁说:“陛下放心,贼兵要接近许昌,先得过臣这一关,有荀?大人在,尽够了。”
我想推荐侯成他们相助守城,也给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迈步站出去,说:“陛下,我有话说!”
曹仁介绍:“陛下,这位是云南的蛮王孟获,跟随益州使节团来朝拜的。”
“好威风的蛮王,是很能打的大将么?”小皇帝问曹仁。
曹仁说:“曹休曾经跟我提起,在路上遇到过这么一位猛将。双方由于误会还动过手,曹休输了。”
小皇帝问我:“你真的打了曹休?”
“这个,我们的确是打了一架,但是严格地说,我并没有殴打他……”我现在有些吃不准小皇帝对曹家的态度,含含糊糊地说。
“朕想见识一下你的实力。”
我想了想,冲皇帝作了个揖,转身走到殿门处,双手抱住殿门口的一个石羊,那石羊比三人沙发还长,我使出全身的力气,把它抱了起来。惊呼声中,我走回殿中心,一用力,把石羊抛高,双手顺势换手型,把石羊高高举在头顶。满殿的人都震惊而惶恐地看我,我就这么举着石羊,对小皇帝说:“陛下万岁!”
一个大臣过来指着我大叫:“蛮子你干什么?!!这是守护天子、镇压邪灵的神兽!”
“羊是神兽?”我把石碑往地上一丢,砸碎了一大片砖。一群太监惊怒交加地尖叫起来。
阿旺跑过来检查石羊,然后匍匐在地,说:“陛下洪福,这蛮子虽然粗鲁胡来,但并没能损毁石羊。”
我低声问:“羊这么重要?”
“这是汉人地方,羊代表吉祥!”
小皇帝倒不在乎吉祥不吉祥,高兴地咧开嘴:“很好!朕封你为镇南将军,协助荀?镇守许昌!”小皇帝真是大方,我有些不知所措。(镇南将军耶,好像是个不小的官。我留下作官么?打完仗曹休秋后算账怎么办?看情形曹仁倒是很明白事理的人,而且很直爽豪迈的样子,应该不会让曹休害我。)阿旺给我打眼色,我才想起来要谢恩。
我然后冲皇帝抱拳,说:“谢皇上,孟某一定全力以赴!”
阿旺小声说:“跪下!跪下谢恩!笨蛋!跪下谢恩!”
我跪下磕了个头,又站起来,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行这种“礼仪”,以前看电视的时候不觉得,真的给人跪下磕头了,有种说不出的屈辱感。
小皇帝无动于衷的声音从上面传来:“起来吧。”
我肚子里打定了主意,他妈的回头绑架了小皇帝一定要让他磕一个还我。
几个太监在那里偷笑,阿旺的声音越来越大:“三个!要磕三个!笨蛋!”
小皇帝摆了摆手:“算了,孟将军是化外之民,眼下局势特殊,先别讲究这些了。”
我这才想起我本来是要推荐侯成他们的,但现在我成了荀?的副手,许昌城防的最高指挥官,就难免有了点私心,又说:“陛下,这次张辽将军派了一小队人马给我们使团作向导,其中有三个曾跟随吕布作战多年的军官,我想请陛下把他们留下来听我调遣。”
小皇帝说声知道了,就宣布退朝,让曹仁、荀?和我自行下去商量分兵的事情。
出了皇宫,天已黄昏,凉风吹来,我身上因为激动而出的汗水退去,我忽然意识到,我刚刚干了件非常白痴的事情,我当什么将军,管什么城防,直接要求留下担任大内卫士御林军统领之类的,到时候许昌城一破,我扛起小皇帝就跑,天下诸侯,一定排着队找老子封官许愿……
曹仁客气地问:“孟将军脸色不太好,一路上太辛苦了吧,还能开会么?”
“还好,我是见到天子,太兴奋了。”我问,“曹将军,我看这皇宫的防卫很松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