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愿文 禅说
『挽谝谎际窃诟镜牡胤酱蚱莆廾鞯摹K酥孕员究眨缘木辰缍际亲孕运远灰凰浴D敲次廾鞯笔本湍芄欢俣稀?br />
一切非有诸佛亦不有
一切非无轮涅众根因
非违非顺双运中道观
愿证离边心体之法性
“一切非有”因为一切都是自性显现的境界,所以当引生迷乱时就有无明的执着,有人我,有诸行。如能悟入自性,这一切都是空而非有。不但这一切都是空的,诸佛也不有。诸佛的概念与形象怎么来的?因为有众生相来的,有众生才有佛,没有众生就没有佛,都是自性的不同显现,自性本来清净,自性就象水一样透明的,可以形成冰,可以形成蒸汽,有种种假名和形相,都是因为众生才建立的,都是心念启动的关系。如果心没有动,没有执着的话,佛也没有,佛不知道自己是佛才是真佛。
真见性的人没有性,性不可得。真有智慧的人不知道自己有智慧,一切都不存在。这种有为的建立,相对的建立,差别的建立,就会不存在了。所以诸佛也不有。
“诸佛亦不有”我们为什么有净土?有阿弥陀佛的形相?为什么有种种的事相?这就是佛慈悲众生,方便建立的这种庄严相,功德相来引导你的向上,然后因为这样的引导,你有了信心以后,就会听佛的话,就会知道自已的不足,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痛苦,那么就寻求这个道。怎么样把痛苦烦恼去掉,怎么样才能解脱?在走向解脱的路上慢慢开智慧,慢慢就找到本性了,找到本性后,噢,原来多少年行脚,多少年念佛、持咒,哎呀,原来我本来是佛,本来不用这样修行,本来具备的。这些佛国也好,轮回也好,都是空中楼阁,都是海市蜃楼;都是梦幻泡影,都是一种假象,都了不可得。
一切宇宙万法都是这一片本性,而这片本性虽然平等清净,但是灵知的显现不同,因地上的愿力不同,因果的作用不同,成就的示现不同。所以一切圣人又有差别了。不妨示现,等于做游戏一样,有种种示现,不妨有净土,不妨有神通,一切具有。
有的人说,是不是开悟成道了,连圣人也没有了?不是的,圣人只是不以为是圣人,圣人还是有啊,本性还是放光,只是无相,只是没有痕迹,没有落处,没有执着而已。圣人还是放光动地,还是这样起大作用。在法界当中不生不灭,永远存在,只是他自己找不到了,找不到我,也找不到一个对象,也找不到一个涅磐;也找不到什么神通,这些执着都没有。
有的人说圣人没有了,不是没有人情味了吗?修了半天圣人都没有了,净土都没有了,不是这样,一切都存在。只是见地上实证到这个境界的人,他完全变了,他常在这一片清净当中,原来不平等的东西都没有了,就是这样子的一种境界,这叫什么境界?叫实相。这实相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佛菩萨都在法界当中。观音菩萨时时刻刻在度众生,他是怎么样呢?谁都看不到,谁也不知道。只要你证入观音菩萨境界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什么叫观音了,但是别人可能会叫你观音,你也有神通示现,有加持力,一一妙用,都能具备。但是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但是他存在,存在于不存在之中,妙在无言当中,无相当中,不可得当中,佛经讲到最后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又不可思议。《华严经》讲:不可思议,还要不可思议,就是妙在这里。那次讲的《宝藏论》讲到这个道理,讲得很透彻,所以说,“一切非有诸佛亦非有”
“一切非无轮涅众根因”。“一切非无”但是一切又不是没有啊,一切功德、一切妙用都能显现,诸佛国土,众生世界、轮回和涅磐,众生的种种的根机,众生的种种的因地、因果、缘起,一切都有,都在自性当中显露。两句话统一起来了,就是大智慧。你能够把这二句话统一在你的心当中,明明白白,非常透彻,就是大智慧,就对任何一边的说法,就会没有矛盾。佛经怎么讲的,祖师怎么讲的。现代人在那里争来争去的讲法,你都会没有矛盾了。但是这里要细致深入下去,也是非常微妙的,要真正的透彻,于事理圆融无碍方可以。
“非违非顺双运中道观”不是违,违中无违,一切违缘,一切违境,魔境没有违。入魔了也没有魔,内心还是清净。虽然佛菩萨加持你或家庭生活宽裕,身体很健很壮。名声地位等一切条件都是有利于你的,也没有这种感觉。这个叫双运中道观。双运就是不落违不落顺,这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当中你就会体会到。这个双运就是不落两边,可以有很多的名词,如空乐双运,空觉双运,空明双运,空悲双运乃至非苦非乐,非善非恶等很多名词,一串下来就中道观。能够达到这个不二的境界,这是实际的,不光是见地的,实际当中真的这样,没有违没有顺,没有苦没有乐,要实际体验到的。
“愿证离边心体之法性”“愿证离边”有边空边,违边顺边,愿我证到离边心体的法性。要证到这就是证量。所以说证量即遥远也很近。如果哪一天你发现违缘来了,我没有感觉了;顺境来了也没有开心,那你就证到法性的清净了,就证到了。所以说证量是没有办法比了,自己知道的,祖师也知道,如果这个证过来人知道你在境界上没有违,也没有顺,他说你也证到了,一样的证到了,这就叫证量。所以说如果悟到了这个道理,没有违没有顺。我明白本性就是这样的,产生了这样的见地那是悟,不是证,如果实际当中你这样做到了,体悟到了,就是这样子,我的内心很清净、空灵、没有违没有顺,实际是这样,就是证量到了。其实也不奇特,而且非常实际,自己会觉受到的。所以说要在境界中练,要透过它,这叫真实用功了,真实受用了。
这个证量,是一步步证过来的,悟可以顿悟,修是渐修,慢慢地圆融,慢慢地去透过,慢慢地增加道力,是一点点证上来的。前一段还动心,现在这个事来了,一点都不动了。你就有证量了,就知道了功夫证过来了。
即此云者谁亦难描画
非此云者谁亦难遮除
此离意识法性之无为
愿穷究竟正义得决定
“即此云者谁亦难描画”就是你通过你的修行的体悟,离开两边的执着之后,万有的法性融入在你的当下,明明白白自己知道。这样的境界,这样的体会,谁也难以描画,说不出来,没有办法说出来给别人听。只有实际当中自己知道,所以唯证乃知难可测,是测量不到的。因为不是比量,没有境与智对比,所以测不到。甚至可以讲,就是你的这个本性清净的境界,佛也没办法知道,只能依你的表现来知道你表现的落处,烦恼执着的份量、成分来知道你的修行的境界。所以菩萨的地道,就是按照这里来建立的。你除了多少烦恼了,你开了多少功德了,你有了什么样的智慧了,才安排这个地。你是初地、二地、三地等,如果没有这些,怎么安立地道呢?本性都是佛,都是一样的。实际当中的证量,因人而异,那个地道也是方便建立也不是绝对的。所以各部经里面,对地道的安立不一样。禅宗是不立地道,但是有时候,方便讲一些,是根据《楞伽经》讲的,和密宗讲的,天台讲的,都不一样。《思益经》、《缨络经》、《楞严经》等很多经讲菩萨地道的功德,除障显德的层次都不一样,这就说明这些都是方便,佛根据众生执着的程度来建立这个地,但是我们真正用功的人是不能执着这个地的。只要是按照这个见地和本性的作用,在实际当中证到,证到自在,证到无碍,证到离两边的清净境界,而证到之后,怎么描绘不出来。你说在逆境里面我也不逆了,你这个心怎么说呢?说不出来。在顺境中我也没有顺了,这里面其淡如水啊。这个没有办法去讲,因为没有奇特,没有什么可以比量。一个人比如说很健康,没有病,他没有办法说,我怎么怎么样,一个人病了或者不舒服,哎呀,我现在病好了一点了,太舒服了,太开心了,才有一个比较,比较因为不好,才有好的出现,所以说“即此云者谁亦难描画”。
“非此云者谁亦难遮除”不是这样讲的话,谁也难以遮除,就是去不掉,遮止他或者说除掉他,也除不到,本性不是这头也不是那头,没有办法言说。它是既无法肯定,也无法否定的无相真境。
“此离意识法性之无为”,有意识才有语言、概念、文字,这个法性是无为的,它不是修造出来的,它本来就这样。因为有烦恼,所以被境动了,产生了一些现象,现在没有了它又回来了,回到本位中来,那么它是无为之性,意识到不了这里,所以无法言说。所以古人讲,你真正证到悟到,神通都没办法测量,鬼神可能会轻视你,觉得你没什么名堂,也和一般人一样。但是他不知道你是圣人了,或者你证入真实的境地。你要不示现的话,就不知道,示现才知道。你放光了,或者你观想自己做本尊,他每个人都跪下来,鬼神都要跪下来,你不观想他觉得你是平常人,他只看到你肉体相,他看不到你的本性,就是这样的。有的人到西藏去,修的很好的汉地人,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去了,活佛他们都不知道他是谁,他一示现的话,他们就知道了,哎,你是过来人,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西藏的活佛很多都要建立一个相,要示现出来,那别人才知道,不示现就不知道。所以“愿穷究竟正义得决定”,愿我穷尽究竟的正义,这个正义就是法,法界、实相、真如的正义,真正的理义,得到决定。也就是彻底透脱的智慧了。彻底地顿悟了这个真实的地方。所以说“愿穷究竟正义得决定。”愿我们都究竟证入和佛一样的究竟正义,而不仅是方便说,不是次第说,是圆满彻底的佛的究竟正义。
由不知此流转轮回海
若证此性离此无佛陀
一切是此非此皆无有
愿证法性一切重要义
“由不知此”这个“此”就是禅宗讲的这个本来面目。由于不知道,不领悟,都没有体悟到本来面目,所以一切众生都在轮回的海里面流转。“若证此性”如果你证到了“此性”了,那么,离此无佛陀,离开这个就没有佛。“这个”就很重要,这句话说“这个”就是佛。禅宗讲见性成佛,离开“这个”没有佛陀。“一切是此非此皆无有。”一切是“此”,一切就是“它”法界的光明、众生的缘起,都是“它”,“非此皆无有。”如果离开这个,一切都没有,“这个”就决定见了。决定的智慧,西方净土,佛的三身、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妙用,都是“它”的作用。离开这个身体没有、世界没有、佛没有、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这个”。科学、文化等的一切都是它显现,是它建立起来的,“愿证法性一切重要义”所以说,愿我们要证到这个法性,具备一切功德,一切作用。因为它是一切一切的最最重要的意义了。修行就是为了“这个”。大圆满智诸法心要,莲花生大士,它就是一切佛,都是为了“这个”。所有的说法、修证、成就都不离开“这个”。“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关键中的关键,如果没“这个”,就没有佛教,没有人类,没有世界。而且佛教对人类的贡献就是在这一点上。一切宗教文化的根源都在这里面,这叫“寻根”,找到根源。
显现是心空者亦是心
明达是心迷乱亦是心
生者是心灭者亦是心
愿知一切增损皆由心
前面一段讲“见性”,说明一切都是本性的作用,本性的流布,本性的缘起。那么现在讲“明心”。时时刻刻当下显现是心,显现茶杯,显现房子,显现说话,直接流露,直接显现,六根门头放光动地都是心,这个叫“明心”。自己显现当下的心是了然亲切,非常明白,不会走失的,非常明确,非常明白透彻。“空者亦是心”,了知这个空的也是心,你知道这个空的显现也是心的显现,“明达是心迷乱亦是心”。“明达”明,是智慧光明,达,通达一切缘起的因果差别、一切根性是心,迷失本心就颠倒了,被境界拉跑了也是心,“生则是心灭则亦是心。”生是心,灭也是心,生灭就是我们心念当中生生灭灭的现象。一切众生皆是心,愿知道一切增损都是心。把握这个心是把握道的关键。那么怎么把握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当下很明白,赵州和尚讲,“老僧不在明白里,”但是开始要“明白”,后来不住在明白里。开始未明白的,跟境界拉跑了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