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愿经讲记





『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已成、当成,不离法
性;法性无已当,已当是假名。悟法性时,无已当未来之别。偈云:『法性如大
海,不说有是非,一切凡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佛说
法度人,佛以法为师,佛得法成佛,法是佛之师。以法度人,难知其数啊!故问
文殊:「今日来天宫聚会者,汝知数否?」
  文殊是古佛,过去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现在北方欢喜世界成佛,号欢喜
藏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号普现如来。现在带果行因,从本垂迹,迹现菩萨身
,辅助释迦。文殊师利,此云『妙德等』。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一切智慧
中,以见佛性智慧,最为第一。文殊教一切菩萨发菩提心,了见佛性,所以名为
大智文殊。以见佛性,必破无明,非大智不能破无明,得大智即见佛性,从性起
修,方能成佛,所以文殊是诸佛之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此一段文,乃文殊辅助法化。
  法无定性,有时说知,有时说不知,知与不知,无非利益众生。今日文殊说
不知,对众生有利益--发起地藏大愿之行,令佛灭度後,付嘱众生与地藏,则
如来灭度,亦灭得安安乐乐。所谓『权巧之智,适化为宜』。文殊曰「若以我神
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者,为地藏大愿作弄引。显示地藏大愿,所度众生,
有的已成,有的当成,有的未来成,则地藏度生成佛之愿,真实不虚矣。

【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

  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傅大士云:『佛眼如千日,照
异体还同。』大论云:『佛眼无事不知,无事不闻,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
眼常照,云何不知,而云「不尽其数」者,乃释迦抑果扬因,逊己尊彼,显示地
藏所化之众,重重无尽,刻刻不停,用表地藏大愿无穷。

【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此段开显来天宫之佛、菩萨、天、龙、鬼、神,乃地藏菩萨唯心所造,唯愿
所成之文。
  地藏证穷心地,随愿所成;出生三世如来,随愿所成,故有已成、当成、未
来成者。晋译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心造诸如来。』寒山诗云:『一佛一切
佛,心是如来地。』唐译华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地藏久证心地是
如来藏,出生三世如来,以满其度生成佛之愿。三世如来者,已度生死,已成佛
果者,今来天宫不可说不可说诸佛是也;当度生死,当成佛果者,今来天宫不可
说不可说诸菩萨是也;未来度生死,而成佛果者,天龙鬼神是也。天龙鬼神从地
藏教化,悟明心地,故且以天龙鬼神之身积功累德,行菩萨道,庄严心地,以求
佛道,而功未圆,果未满,所以将来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
。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
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
就不思议事?】

  此乃文殊权谋,发起地藏本愿之文。
  文殊曰:「我过去行菩萨道,先修根本智--了见自性本来清净,属如理智
,又名无著智;次修後得智--能通达无边世界之事,属如量智,又名无碍智。
若以我无碍智,观如来所说,即闻即当信受。但未来末法之世,小果声闻、天龙
八部,智浅障重,虽闻如来所说,无不真实,设使顶受佛言,而不解其旨趣,必
心生怀疑,惑久不解,难免发言兴谤,则堕恶道矣!唯愿世尊大慈大悲,广说地
藏菩萨,最初因地作何利他之行,立何度生之愿,而能成就不可思议神力,度无
量众生已成佛、当成佛、未来成佛呢?唯愿世尊,为众解说,令末法众生,不生
疑惑,断疑生信,获大利益。」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
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
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已来,千倍多於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
声闻、辟支佛地。】

  此乃地藏菩萨愿远行长之文。
  大千世界的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已不可计数,何况一物
作一恒河;一一恒河沙,已多无数,何况一沙一世界;一一世界内的一尘一劫,
更多无量,何况一一劫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更不可量。地藏证十地果位以
来所度之众,比此无量之数,超过千倍於上。十地菩萨证佛法身,能分无量身,
到无量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十地者: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
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十地位满,便证菩提,而地藏久证十地,而不成佛者,为度众生故。其度生本愿
,广大甚深,所以能度无边众生,已成、当成、未来成菩提。又何况地藏在十地
以前,声闻、辟支佛地,便开始度众生。难怪乎,其愿远行长,故能成就今日来
会之众多。

【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此句结地藏菩萨从愿起行,由行成就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以此不可思议神
力,周遍法界,度脱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其神力巍巍乎、荡荡乎,
充满世间矣!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
,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此文显地藏神力充满法界。
  若有善根的男女,闻地藏名、念地藏的功德,念念无间,感应道交,则地藏
的功德,透入此人身心,此人仗地藏功德,百返生於三十三天享天福,同时又能
见佛闻法,依法修行,止恶修善,永远不堕恶道。赞叹地藏功德、瞻礼地藏功德
、或称地藏功德名号、供养地藏功德,乃至彩画、塑漆地藏功德形像,如是等悉
仗地藏神力,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矣!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於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
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
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
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
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於彼佛
前立斯大愿,於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此是佛显地藏,最初发愿度生之文。
  佛告文殊师利:「地藏菩萨,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富长者子
。当时有佛出世,号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师子能奋迅顿脱尘劳,前进後却
迅速自在,表菩萨入定,却除微细障定之尘,出入三昧捷疾;便能证入一心,具
足万行,一即一切名具,一切即一名足。因此三昧力,而成正觉,从因德立号,
故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如来者,从真如实际来成正觉也。
  「当时长者子,见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炳著,心生仰慕!又知佛
相好,是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则三千二百福庄严。如是相好之福,不知佛修何
万行之行,发何四弘之愿而得成就?从性起修名行,依理发誓名愿。不知佛从性
起何修,依理发何愿,而能成就如是相好?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
欲证佛身相好,必须长远之时,度脱一切受苦众生;众生苦尽,佛功德自成,相
好自现。』灭苦得好果,度苦是好因,欲得极好之佛身,须度极苦之众生。文殊
师利,时长者子,闻佛开示,便於佛前,发『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之时,度脱六
道受苦之愿』。从愿起行,广设方便,解脱六道罪因苦果,而自愿方满,我行始
圆,方成佛道;而众生无尽,所以其愿亦无尽,无尽之愿,故名『大愿』。於彼
佛前,立斯时长行广之愿,因此,於今过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广度众生。」

【又於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祗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
百千万亿阿僧祗劫。】

  此乃过去不可思议劫前,有佛出世之文。
  佛不是常常出世,经过无数时劫,众生善根成熟,感佛出世。例如释迦灭度
,我等善根成熟时,弥勒方出现世间。弥勒说法,大众善根成熟,一闻法便悟道
,所谓『龙华三会,度人无数』。过去不可思议劫,这麽长久时,虽有佛出世,
众生愚痴不知,而佛能知。因佛有三达之智,智慧知过去世无碍,犹如今日,智
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故名三达智。
  所以过去有佛出世,唯佛能知,佛号「觉华定自在王」者,以定、慧立名,
「觉华定」是定,「自在王」是慧;觉者观也,心如莲华,以慧观心,心开便入
三昧,故名觉华定。如来藏经云:『佛观一切烦恼心中,有如来结跏趺坐,俨然
不动,德相具足。』此乃心中有佛,唯观能知,不观则不知。「自在王」者,以
慧照一切法,得大自在。如法华经云:『我为法王,於法自在。』自在者将一乘
法说为三乘,将三乘说为一乘,故云於法自在。此佛寿命很长,四百千万亿阿僧
祗劫。梵语阿僧祗,此云无央数。时世人民,寿命长故,佛寿亦长。

【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

  此乃圣女福厚之文。
  「像法」者,佛灭度後,佛法流行世间,而有正、像、末之分。例如释迦佛
灭度,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彼佛亦复如是,正法灭後,像法
之时,有一位婆罗门女,出现世间,此女是处女。「婆罗门」者,此云净行,净
修梵行,志生梵天故,是印度之大姓也。婆罗门女,宿福深厚。福有三福:一持
戒福,二布施福,三修定福。三福具足,故名深厚。既然宿福深厚,品德纯和,
因此亲戚宗亲,人人钦敬。此女内定外慧,三业清净,威仪具足,行住坐卧,常
在定中,所以诸天善神,日夜翊卫拥护。

【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
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此乃女母堕苦之文。
  其母愚痴,善恶不分,邪正不辨,信仰外道,内起邪见,外轻三宝。三宝是
苦海之慈航,敬之得福,轻之得罪,当时圣女见母如此背觉合尘,以是为非,轻
贱三宝,得无痛心疾首耶!乃广设种种方便,又劝又诱,欲阿母舍邪见,生正见
,尊敬三宝。但阿母邪见习深,未肯全信,轻心还在。不久阿母命终,魂神随业
堕在无间地狱了。

【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
华,及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兴供养。】

  此乃圣女为母兴供之文。
  圣女有智慧,据因识果,知母在世,心生邪见、不信罪福、拨无因果(一切
罪中,以不信真理之罪最大),计其不信之罪,死後必随罪生於恶趣。如何能救
呢?唯有供养,仗三宝之力,方能赎罪。逐卖其家宅,以资财广求香华,种种供
物,至觉华定自在王塔寺中,大兴法界供。供养先佛及现在众僧,以此功德,回
向阿母。心大故供大,故曰「大供养」。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
礼尊容,倍生敬仰。】

  此乃敬如来之文。
  圣女用种种供品陈列在前,至诚供养先佛,举头一望,见觉华定自在王形像
在大殿中,塑画逼真,宛如佛在,威德慈容,相好毕备。圣女至诚作观,一瞻一
礼,如在佛前,倍生恭敬孺慕。至诚作观,礼佛功德难思议。
  过去空王如来涅盘後,有四比丘同学佛法,功用力故,逼出无量烦恼;烦恼
力大,不能自持,欲作恶业,将堕恶道,忽闻空中声曰:『比丘,赶快入塔观像
,与佛在世,等无有异。』四比丘即时入塔观佛像,睹眉间白毫相,即作是念:
『如来在世,与此何异,愿佛大人相,除我罪垢。』由观像忏悔因缘故,八十亿
劫不堕恶道;後成佛果,东方阿敗 魾南方宝生、西方无量寿、北方成就佛。可知
观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