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愿经讲记
劫不堕恶道;後成佛果,东方阿敗 魾南方宝生、西方无量寿、北方成就佛。可知
观佛如佛在,礼佛功德难思议。
【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後,傥来问佛,必知处所
。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
示汝母之去处。】
此一段文,圣女欲知母去处。
圣女供佛、礼佛毕,欲知母去处,私心自念:「佛名大觉,觉一切法,无一
法而不觉,假如佛在世,我去问佛,必蒙佛慈悲指示我母所生之处,令我心安,
而今佛灭度,谁人能告我!」思而复思,不觉垂泪两行。良久,无可奈何!唯要
再瞻礼如来,因纯孝动天,至诚感佛,忽闻空中有声,告曰:「泣者圣女,勿过
悲哀,我今指示汝母所去之处。」
【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已来,昼夜忆
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
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於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此乃如来安慰圣女之文。
圣女闻空中有声,能示母处,即时仰首,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方威
神大德,宽解我忆母之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日夜忆母、恋母,无处可问,知母
生界。」当时空中又有声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我虽灭度,而法身常住世间。见汝忆母倍於常人之情;众生是如来所度,分内之
事,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
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
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此乃求示生母去处之文。
婆罗门女知空中发声,安慰自己者,非别之神,乃觉华定自在王佛,灭而不
灭,法身常住世间,冥中利益众生耳。既知先佛现前,不顾一切,即时举身自扑
於地,为佛作礼,至令肢节皆损。左右侍婢扶持,良久方苏。醒过来而白空曰:
「愿佛大慈哀愍,速说我母生处,我今身伤心碎,为见母故,将死不久。」时觉
华定自在王佛,以声告圣女曰:「汝供养毕,提早返舍,此非汝久住之处。返家
後结跏趺坐,端身正念,思而复思,念我名号,念久两忘,仗我神力,便到汝母
所生之处。」
跏趺坐有单有双。若以左足先加右足,复以右足加左足,名如意坐。若先以
右足加左足,复以左足加右足,名降魔坐。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
日一夜。】
此乃精进不乱之文。
吾人修行,难得一心不乱。弥陀经云:执持弥陀名号,或一日,得一心不乱
;否则继续念,或二日、三日、四、五、六、七日,即得一心不乱。佛语不我欺
,我们不妨试试,试时切莫生疑,所以古来用功,每以七日为期。能精而不杂,
进而不退者,不必七日,三、四日而达目的地。今圣女是上根之人,依佛慈教,
俄而归家;以忆念早见母故,跏趺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一日一夜即
得一心不乱,与佛神力相应,便入三昧,即到其母所生之地。
【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
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口+敢'。又见夜叉,其形
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
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
】
此乃一心仗佛神力,身到地狱之文。
「圣女念佛,一心不乱,仗佛神力,忽见自身到一海边」。此海是业海,作
业之人乃见,今圣女仗佛力亦见。其水如沸汤,好多恶兽,其身是铁,飞走海上
,东西驰走,追逐男女罪人--其数百千万多,头出头没,在业海中,被诸恶兽
,争取食'口+敢'。同时又见夜叉、恶鬼,其形各异,有的牛头马面、有的狮头
象身,如是恶鬼,有的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向外、利刃如剑,驱诸恶人,
使近恶兽,恶鬼复以手搏,再以爪攫,令罪人头足相就,与恶兽食……其受苦之
形状有千万种,令人不忍久视。时婆罗门女,游观地狱,虽睹众苦,以仗佛力故
,自然不生恐惧。
【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圣女以三昧力神游地狱。地狱亦有执宰之官,如人间有地方长官一样,当时
地狱官鬼王,主理受罪之辈,其名曰「无毒」。害人之法,名三毒,贪、嗔、痴
是也。这个鬼王虽治罪人,然心无贪、嗔、痴三毒,所以其不偏爱某个罪人,而
减轻其罪;也不嗔某个罪人,而加重其罪;更不不分轻重,而乱治人之罪。治罪
公平,皆由心无三毒所致,故云「无毒」。鬼王见圣女,形相非常,威仪出类,
谅非负罪而来,必乘通而至。故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菩萨入地狱,一
是游观,一是拔苦,故问何缘至此。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圣女疑己从来未到过此地,不如此是何处,叫什麽名?为善生天,作恶堕渊
,圣女多劫以来,未曾造罪,无罪不堕地狱,故不识此处名字。今忽然到此,故
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直答:「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
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
到。】
圣女懂佛经,知四大部洲外,有小铁围山及大铁围山。『铁围两山间,地狱
在其中。』圣女欲徵其实,故问鬼王曰:「我闻铁围山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
否?」无毒据实而答曰:「实有地狱,如人间实有监狱。」圣女问曰:「我今生
未造罪,何缘而至狱所。」无毒答曰:「有二因缘:一是威神,游观地狱,二是
业力,牵生受苦。非此二事,终无人愿到。」圣女闻言,自知神游地狱,奚何疑
哉?
【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
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後,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
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
。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
鬼王答业造地狱之文。
圣女自知亲历其境,何不问明地狱之因,将来好去破之。即问:「目前所见
之水,何缘涌沸如汤,又多罪人,及与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
生,将性海变为业海,其水滚沸如汤,於中受诸苦。但地府亦有宽限,如人间一
样,新死来者,有四十九日限期,有人代其作功德,可以赎罪、免苦,或自己曾
种善因,亦可将功抵罪,否则随其本业所感地狱,先渡此海,在海中被诸恶兽食
□。此海东十万由旬(四十里为一由旬),又有一海。前海是身业造罪,此海是
口业造罪,其苦倍前,因口业容易造罪,且多故。复次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
苦复倍,乃意业造罪。意识念念造业,本经云:『举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
罪。』所以其苦更重。合而言之,身、口、意三业造罪,自招自感,而成三海,
共号业海,其处是也。」昔日圣女耳闻,今亲到其处耳。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
,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
】
圣女问无毒曰:「我只见三海,不审地狱又在何处?」无毒答曰:「三海之
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种种受苦,狱狱不同。所谓大地狱有十八
,上等罪恶所感;次有五百,中等罪恶所感;次有千百,下等罪业所感。随罪轻
重,受苦各有差别。」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鬼王问圣女曰:菩萨
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
虽日浅,未知生处。】
圣女游地狱,不见生母,乃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其魂神当至
何趣?」魂神者,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人死魂不死,魂神随业受报,圣女恐母
堕恶道,故有此问。
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行业有三,法句经云:『随其
所造业,罪福有果报,恶业堕地狱,善业生天上,高行生善道,得无漏涅盘。』
未番菩萨之母,三业之中,属何业耶?」圣女答言:「我母著邪见,讥毁三宝,
但经我时时劝勉三宝功德,劝时则信,劝後还疑,依旧邪见讥毁。我想死虽未久
,但计其业必堕恶趣,故吾急欲求知其生处,方可设法挽救。」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
善现,母号悦帝利。】
此乃地府查姓问名,方可超度之文。
所以我们超度先人,必须写清楚姓名,及亲属关系,方能按名超拔,若是普
利,将功德回向十方孤魂,又不同。如圣女度母,鬼王问曰:「菩萨啊!汝的母
亲姓什名谁,方可稽查。」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姓,父号尸罗善现
(梵语尸罗,此云性善,即华言善现),母号悦帝利,华言不详。」妇必随夫彰
名,故先说父次说母。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
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
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
退。】
此乃一人修福,众人蒙庆之文。
无毒一闻姓名,合掌欢喜,即时白菩萨曰:「圣者却返人间本处,不必再忧
母、忆母。悦帝利罪女魂神,曾到地府,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兴法界
供,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塔寺。供佛之福力,令母罪灭福生,已生天上,经今三日
。非独菩萨之母,仗佛福力,得脱地狱,此日无间罪人,同时仗佛神力,悉同生
天,皆得受乐。」鬼王言毕,合掌作礼而退。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
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此乃福能灭罪之文。
凡夫造罪,统统是有漏罪,漏落生死。假如凡夫造福,也是有漏福,漏落生
死。所以,有漏福不能灭有漏罪,唯无漏福,不漏落生死,方能灭有漏罪。无漏
福,向何处求?向三宝求。例如:圣女供养三宝,仗三宝神力,方能灭阿母之罪
。何只阿母,而且又能普及大众,令地狱同人,同时灭罪,齐生天上。犹如燃灯
,不但光明照己,又能照一切人。圣女觉悟,三宝无漏功德,无有自性,无定性
之福,周遍法界,能灭法界众生之罪,又能与法界众生之福。悟此事已,即刻到
觉华定如来塔像,立大弘愿,悟理发誓:「愿我尽未来劫,所有罪苦众生,广设
方便,仗三宝无漏之福,令其罪灭福生,乃至皆得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
此乃结会古今之文。
佛告文殊:「昔日鬼王无毒者,今日天宫无量菩萨中,财首菩萨是。」佛法
有七财:一信、二戒、三多闻、四舍、五慧、六惭、七愧。佛法以信为首,华严
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无信不入。所以『信
』心清净,方能持『戒』,善由『多闻』,闻故能『舍』,舍则生『慧』,有慧
才能知『惭』识『愧』,故信为财之首。财首者,十信菩萨之位也。「昔日婆罗
门女,因行孝道,感母生天,发大愿,解脱罪苦众生者,今地藏菩萨是。」
【分身集会品第二】
地藏经十三品,第一天宫神通品,第二分身集会品。十地菩萨破无明证法身
,即能分身--将一身分为无量身,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法身如天上月,分身
如水中月,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上句譬分身,下句喻法
身。法身破无明方显,如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