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非为圣证’:你不要以为这就是证了圣果,有了功夫了,不可以的。‘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圣果的想法,‘名善境界’:这个境界还不坏的。
‘若作圣解’:假设你若说是:‘啊!这个境界可妙了,我现在和佛住在一起了,我甚至于也就是佛了。’若这样一想,‘即受群邪’:那一些个天魔外道就都陪著你来了,你说你和佛住在一起吗?这会儿他们先亲近亲近你,和你做一做朋友再说。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看见远方一切的情形,远方什么情形呢?看见卖东西的街市上,又看见井,就是取水的地方;街,就是大街;巷,就是小街道;‘亲族眷属’:或者你的亲戚,或者你的朋友、眷属;‘或闻其语’:或者听到他们说话。
‘此名迫心’:那么这就是你修道修得逼拶这个心,逼迫到极点了。‘逼极飞出’:你把你这个心压制它,总不让它打妄想,逼到极点了,这个心就飞出这种境界来。‘故多隔见’:所以隔著多远,他都看见了,因为你总也不想见东西,这回呀!它可一下子跑出去了,就什么都看见了。
‘非为圣证’:你不要以为这个境界,就是个好境界。‘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圣的这种想法,‘名善境界’:这个境界还可以的。
‘若作圣解’:假设你说自己得了圣果,啊!未证言证,没有证果,你说证果了;未得谓得,你没有得道,就说得道了。这样的话,‘即受群邪’:就要受一切的魔来包围你了。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消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是色阴第十种的阴魔,叫妄见妄说。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研究到极点了。‘见善知识’:他这时候看见那个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呢?就是他过去跟著学法的这个善知识,怎么样呢?‘形体变移’:看见这个善知识,咦!等一等又变成了一个老年人,等一等又变成一个中年人,等一等又变成一个少年的人。又看这个善知识,好像本来是个男人,又变成个女人。‘唉!这个善知识,原来前生大约是个女人。’就生这一种邪知邪见。其实他所见的这个见,不是真正的见,这种改变,是由他的妄想变成的。
‘少选无端,种种迁改’:少选就是时间不长,啊!什么都变了,什么都和平时不同样了,这就和现在一般人所吃的那个LSD(迷幻药)差不多。吃了——哦!花花绿绿的,眼晴看什么东西也看得不清楚了,看得红红绿绿。画出来那个画,也画得古灵精怪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就那么乱画。画出来,这儿说:‘啊!画得真好。’有人还赞叹。你看!就是这种样子。那么说:‘这个人是不是吃那个东西了呢?’这个不是,这是一种魔王的作用。你就吃LSD,那也是魔王的作用。你一吃那个药,那魔王就帮你忙来了,叫你改变。【注六】
不过这个色阴的境界,有的时候会改变好的,有的时候会改变坏的。这个人善根充足,有善根的,他就变到好的那一边去;那善根不够的人就往下流,变得不好了。所以说种种迁改。
‘此名邪心’:这个名字就叫邪心,心里不正当。‘今受魑魅’:他心里有鬼。‘或遭天魔’:或者是天上的魔王,‘入其心腹’:入到他心窍里头去了。‘无端说法’:你说怎么样啊?就像某某人说他也会讲经了,某某人他又会说法了,某某人他又开了悟了,某某人又成了长老了。所以他无端说法,自己也不知道是说的什么。
‘通达妙义’:这个通达妙义,不是真正通达妙义;这个说法也不是真正说法。他就拿这个不对的,认为对了,他说他说的法最妙了,就这么自赞毁他,说他是最第一,是个长老了。
‘非为圣证’:这种境界不是一种好境界,‘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圣果的这种心来想,‘魔事消歇’:这个魔事就没有了,就消了。‘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你要是认为你自己证果了,那就快啰!快到什么地方去了?就快到地狱去了,你证了地狱的果了。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像以上所说这十种的禅那,这种静虑所现的境界,‘皆是色阴’:这都是属于色阴。‘用心交互’:因为用心互相这么研究它,到了极点,‘故现斯事’:所以就有时会现出这样的事情来,这样的境界来。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众生顽迷’:众生顽固不化,愚迷不醒,‘不自忖量’:也不自己忖量忖量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逢此因缘’:遇著这种的境界,这种的因缘,‘迷不自识’:愚痴而不认识这种魔的境界,‘谓言登圣’:自己就说,我现在已经成了佛,开了悟,证了果了。啊!你说怎么样啊?这‘大妄语成’:这真是打大妄语,这就是打最大的妄语。打这种妄语,说自己就是成佛了,这决定下地狱的,‘堕无间狱’: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去。【注七】
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汝等当依’:阿难,你们现在应该依照我所说的这个法去做。‘如来灭后’:佛灭度之后,‘于末法中’:在将来末法的时候,‘宣示斯义’:一定要宣传这种的道理。‘无令天魔’:你不要令天魔,‘得其方便’:令他得方便。‘保持覆护’:你要保持覆护这真正的佛法,‘成无上道’:得成无上的道果。
五十阴魔之受阴十魔
宣化上人讲述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阿难’,‘彼善男子’:那一些个修反闻闻自性这种功夫的善男子,‘修三摩提’:修耳根圆通,得到这个定力。
‘奢摩他中’:在这个静虑止观里边,‘色阴尽者’:色阴要是破了,破色阴的时候怎么样呢?‘见诸佛心’:见诸佛这种心印的法门。好像什么呢?‘如明镜中显现其像’:好像明镜里边,显现你的形像一样。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好像是有所得,但是不能用,好像什么呢?‘犹如魇人’:前边我讲那个鸠槃茶鬼,就是魇魅鬼。这个魇魅鬼把人魇住了,被魇的人,‘手足宛然’:手足也都是存在的,并不是没有手足,‘见闻不惑’:见和闻性也都没有迷,‘心触客邪’:可是心里接触到这个客邪,‘而不能动’:不能动弹。‘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这种情形,它的名字就叫受阴区宇,就是受阴所管的这个范围以内的情形。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若魇咎歇’:要是魇魅鬼这种过错歇息了,‘其心离身’:在受阴里边,好像有魇魅鬼魇魅著你,所以你就不能自由。若是这种情形没有了,这受阴破了,你这个心就离开你的身体。
‘反观其面’:你可以看见你自己的面。‘去住自由’:你愿意到什么地方去也随便,愿意不去也随便,无拘无束的,‘无复留碍’:也没有所留碍。
‘名受阴尽’:这种境界,就是受阴破了,没有了。‘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这个人此能超出见浊。见浊前边不是讲过了?那五浊恶世的见浊。
‘观其所由’:观看受阴所从来的,这个‘虚明妄想’,‘以为其本’:这是做它的一个根本。那么现在把受阴破了,所以它的根本也都没有了。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
‘阿难’,‘彼善男子’:这个善男子,‘当在此中’:在这个情形的时候,‘得大光耀’:他得著一种大的光耀,很光明的。‘其心发明’:他的心里,自自然然就生出来一种的感想。
‘内抑过分’:因为他总过分强制自己这种思想,太过了,就在这个内抑过分的时候,‘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在这个地方,他就发生一种悲愍的心,一种无穷的悲。他悲什么呢?就悲愍众生。
‘如是乃至,观见蚊虻’:他就观见蚊虫和虻虫,这种很小的东西,‘犹如赤子’:他看见这个小的生命,就好像他自己的小孩子一样。赤,是说小孩子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他看见蚊虫,也像他的小孩子那样地爱惜;看见虻虫,也像他小孩子那么爱惜。‘心生怜愍’:他心里生出一种怜愍心,‘不觉流泪’:噢!他也不知不觉就哭起来了。
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名功用’:这是用功偶尔有的情形,这叫功用,用功用出来的。为什么有这种情形呢?就因为‘抑摧过越’:这么你历制得太厉害了,所以有这种情形发生。
‘悟则无咎’:你如果明白了,啊!我怎么这么无缘无故就哭起来了呢?这个境界应该改。你明白了,这就没有关系,不要紧了。
‘非为圣证’:这个不是圣证,不是说,你得到同体大悲了。不是看见蚊虫和这个小小的生命,都拿它当自己的儿子那么看待,这真是同体大悲了,这不是的。
‘觉了不迷’:你若能觉悟而明白它,不迷惑于这种境界上,‘久自消歇’:时间久了,就没有了。
‘若作圣解’:假设你说,我现在有同体大悲心了,这可是我修行成功了。‘则有悲魔入其心腑’:你这么一想,就有悲魔来了。什么悲魔?专门好哭的,见著人就哭!这是悲魔入其心腑,到他心里头去,附到他身上,怎么样呢?‘见人则悲’:见人就哭起来了,‘啼泣无限’:这哭得不知怎么那么悲。
我前几天不是对你们讲,我在东北的时候,有一个叫刘金童的,她就是这样子。一见著人来,她就哭起来了,说:‘你呀!在以前是我第几个第几个儿子啊!你现在可回来了,你可找著妈妈了。’就这么样子哭起来了。一哭,就把这个人哭得也迷糊了。以为这真的是见到妈妈了。其实怎么样?是见著这个魔王了。【注八】
‘失于正受’:这修定的善男子,就失去正定正受了,‘当从沦坠’:应该堕地狱了。你跟著这魔王跑,就会堕地狱的。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阿难’,‘又彼定中’:又在这个定里边,‘诸善男子’:这一切修道的善男子,‘见色阴消’:见五阴中的色阴已经消了,他自己也知道。‘受阴明白’:这个受阴他也很清楚的。
在这个时候,‘胜相现前’:就有一种胜相。胜,是殊胜,很不同,很特别的这种相;现前,现到他的心里。‘感激过分’:所以他就生了一种感激心,可是太过分了。过犹不及,那个走过头的,和没有走到的人,相差得不太多,都不合乎中道。譬如,你想到这个地方,到了这地方,你不停,又过去了,那也等于没到一样。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