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增长 .doc





4.最重要也是最正面的原因,是有效的栽培能使教会生生不息的增长下去。(提後2:2)

二.初信栽培的圣经教导
栽培的目标:
1.栽培初信者在主里面长进,成为一个在主里完全成熟的基督徒(西1:28)。
2.栽培初信者一生以基督为主,并遵行主的道(西2:6…7)。
3.帮初信者成为教会的一份子,与信徒一同配搭建立主的教会(弗2:21…22)。

叁.订立长远的栽培计划:
1.教会带领者要认定栽培的重要,然後把异象藉讲道或分享把栽培的异象传递开去。
2.筹备栽培员训练班和预备训练的师资。
3.接着是招慕和训练栽培员。
4.栽培员条件:
a.恒常的灵修生活,并渴慕追求神。
b.愿意委身栽培初信者的生命,付上爱心、时间和精神。
c.接受训练,有受教的心并不断学习追求。
5.训练栽培员的内容:
a.如何与初信者建立关系,关心他身心灵的需要。
b.教导得救的真理。
c.教导读经和祷告。
d.教导传福音的方法和技巧。
e.如何帮助初信者过得胜的基督徒生活。
6.制定栽培系统:栽培的时间,进度,材料和内容。

四.栽培的定义:
  「帮助初信者打稳信心根基的属灵工作。」意思是:
1.帮助初信者有被神救赎和接纳的确据。
2.培养恒久的灵修生活。
3.了解基督徒丰盛生命的基础。
4.参加教会。
5.学习与他人分享信仰。

五.栽培课程的内容:
1.得救的确据:如永生的应许,作儿子的应许等。
2.灵修生活:教导初信者明白灵修的重要,和如何灵修等。
3.教会生活:教导教会的意义,为什麽需要参加教会等,目的是帮助初信者成为教会的一员。
4.生活的能力:认识圣灵是能力的源头,要结圣灵的果子,要追求圣灵充满等。
5.祈祷生活:祷告的目的,祷告的内容及如何祈祷等,目的是帮助初信者建立一个恒久的祷告生活。
6.顺服的生活:顺服的意义,为什麽要顺服神,和如何达到顺服神的地步等。目的是帮助初信者如何过顺服神的生活。
7.胜过试探:包括试探的来源,得胜试探的条件等,帮助初信者过得胜的生活。
8.明白神的旨意:明白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圣经在寻求神旨意上的指引,寻求神旨意的步骤等,目的是帮助初信者过合神心意的生活。
9.如何讲见证:讲见证的目的和重要性,见证的内容和讲见证的技巧等,目的是训练初信者随时为主作见证。
10.总 习:让初信者重温整个课程的内容,并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六.栽培的方法:
  可分为小组和个人栽培两种形式,如果有年龄相近的人同时信主,可用小组栽培,否则,最好用单对单的个人栽培方法。

乙.门徒训练:
一.门徒训练的圣经基础:
1.耶稣的计划和策略:为了使福音传遍世界,并使万民作主的门徒,耶稣拣选和训练十二个门徒,训练他们去传福音,并培育他人成为主的门徒。(路6:13)
2.耶稣叫门徒效法他的榜样,训练万民成为主的门徒(太28:19 20)

二.门徒训练的定义:
1.门徒的定义:「不断长进效法主的样式,在福音工作上多结果子,又透过栽培工作保守所结的果子的基督徒。」
2.门徒的条件:
a.明白真道,并定时亲近神。
b.渴慕在主里不断成长和顺服遵行神的话。
c.愿意接受训练,学习传福音和栽培。
3.门徒训练的定义:「使信徒达到成熟结果的属灵生命的工作。」门徒训练是叫每个信徒的生命成熟,并成为结果子的门徒。所以门徒训练有不断繁殖的使命。(提後2:2)
4.门徒训练倍增的精神:一代传一代的门徒训练

叁.门徒训练的阶段:
1.传福音:您和初信者,共两个门徒。
2.栽培初信者成长:若同时传福音,各领一人信主,共有四个门徒。
3.门徒训练:分叁期:
a.训练门徒成为栽培员:同时各自领一人信主,门徒的数目共八个。
b.训练门徒成为教导栽培员的人:可以分担教导的责任,同时,各自领一人信住,信徒的人数增加至十六人。
c.训练门徒成为教导栽培员的人的老师:不断有人起来承担教导的责任,同时各自领一人信主,门徒的数目增至叁十二人。

四.门徒训练的代价(作门徒的条件):
忠心:(太25:14…30)
忠心的特质:
1.渴慕神的话语。
2.切慕圣洁的生活。
3.渴望更多认识神。
4.愿意委身於基督的主权。
5.渴望被神所用。
6.有爱人的热忱。
7.美好的品格(多1:5…9)
8.牺牲的心志。

五.门徒训练的内容:
A.分类:
1.门徒与神的关系:目的是帮助门徒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
2.门徒与人的关系:目的是帮助门徒与家人朋友建立美好的关系,并热心的传福音。
3.门徒与自己的关系:目的是帮助门徒建立美好的属灵品格。
B.课程:
  ~门徒与神的关系:
1. 灵修生活 
2. 祷告生活 
3. 读经生活 
4. 奉献生活等。
  ~门徒与人的关系:
5. 大使命的异象 
6. 有效的增长,教导培增的观念 
7. 造就门徒,如何的训练门徒 
8. 分享福音,传福音的方法和福音的内容。
  ~门徒与自己的关系:
 9.攻克己身,治死老我,背十架跟从主 
10.作主精兵(提後2:3…4) 
11.家庭生活,与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建立美好的婚姻生活。
12.得胜生活,过一个荣耀神的生活。


第十五课:患难逼迫与肢体生活

甲.患难逼迫:
一.基督受苦的义:
1.基督为我们的救恩受苦:(来2:10)
基督成为我们的救主,并藉着受苦为我们的救恩作了先锋,他是第一个藉着受苦得荣耀进到神面前的人,使我们因着相信耶稣,也可以进到荣耀里去。
2.基督藉受苦学习了顺服:(来5:8 9)
主的顺服,成为信徒顺服并甘愿为主受苦的榜样。

二.信徒分担基督苦难的意义:
1.我们蒙召,原是为了分担基督的苦难(彼前2:21):
信耶稣的就是与主的生死和受苦联合,所以我们应当分担主的苦,学习 己,为主牺牲。
2.受苦是我们的本份,为要叫我们得荣耀(彼前4:13):
基督因受苦得荣耀,我们与基督一同受苦,也与神一同得荣耀,在天家受父神的称许。
3.分担基督的苦难乃是认识基督之路(腓3:10)
主为我们受苦,当我们也为主受苦的时候,就明白基督如何为我们受苦,我们就更认识神,并爱神。

叁.信徒受苦的意义:
1.受苦能考验和锻练信心(彼前1:6 7):
如果我们的信心经得起苦难的考验,就证明我们对主的信心是坚定和真实的。
2.受苦能培养信徒为成熟的基督徒(罗5:3…4)
每个经过患难的人,都拥有丰盛的生命。

乙.肢体生活:
一.圣经的教导:
1.因有同一信仰,所以要竭力持守合而为一的心(弗4:1…2)
2.初期教会肢体相爱生活的榜样:
A.初期教会的肢体生活(徒2:42,44…47):
a.彼此交接:就是在爱中彼此相交,有属灵生命的分享。
b.变卖田产,凡物公用:信徒甘心乐意奉献自己的财物,照顾缺乏的人,这是爱心具体的表现。
c.家中聚会:在家中一同敬拜,读经,祷告,过亲密的相交生活。
d.天天增长:因为他们彼此相爱,有喜乐的生命,吸引许多人信主。
B.(徒6:1…4)
a.爱心牧养:使寡妇得到照顾。
b.分工合作:信徒愿意分担使徒的担子,让使徒能专心的传道祷告,同时信徒又得到照顾。
3.神的命令:(约13:34)要彼此相爱。
4.我们是肢体(林前12:27)要彼此关顾。
5.信徒的需要(徒12:5,12)要彼此帮助。


第十六课:小组事工

一.基督徒小组的定义:
  基督徒小组是由叁到十二人组成,在特定的时间内有目的地面对面聚会的小组,抱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在基督丰盛的生命里不断寻找机会去探索和成长。
1.人数:叁到十二人是一个约数,是最佳沟通和支持的人数。
2.时间:小组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有弹性,但是有周期和特定。
3.有目的:小组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目标,宗旨和目的。
4.面对面:小组是着重人际关系的建立。
5.共同目标: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同意和遵守小组的目标。
6.丰盛生命:小组成员愿意在主耶稣里开放自己的生命,与肢体深入的相交和分享。
7.机会:愿意冒险去传福音,把握机会领人信主。
8.探索:为非信徒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可以接触信仰。
9.成长:为成员提供一个在信心,委身,和灵命上成长的机会。

二.小组的目的:
1.敬拜和顺服基督:小组的生活是敬拜神,和顺服基督。
2.活在神话语的权柄下:小组成员应常常学习和遵行神的话。
3.孕育盼望:肢体一同学习和鼓励对神及对信徒有盼望。
4.深化相交:肢体应追求深入的相交生活,彼此相爱,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5.引领人得着活泼的信心:在生活当中彼此鼓励倚靠神,对神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6.彼此服事:肢体要切实相爱,关心大家的需要,常常伸出援手。
7.准备操练传福心的心志:常常鼓励和操练信徒传福音,领人归主。

叁.小组聚会的内容(元素):
1.敬拜:信徒每一次聚会都应藉着诗歌和祷告等敬拜神,将荣耀归给神。
2. 养:领受健康成长所需的灵粮,透过讲道,查经等去认识神的话。
3.群体:透过关心与祷告,肢体间彼此服侍和建立。
4.使命:以行动将基督的爱伸展到其他的人身上,有生活的见证,领人认识耶稣。

四.小组相交是神的心意:
1.叁位一体的神是小组。(弗3:14…17)
2.耶稣和十二门徒是小组。(四福音)
3.初期教会是小组。(徒2:46…47)

五.如何组成小组:
1.将全教会的人数分成若 小组。
2.物色组长:物色忠心和委身的信徒负责带领小组和牧养组员。
3.组长的责任:
a.祷告:组长应该每天的忠心为个别组员的需要,灵命的成长,传福音和增长祷告。
b.预备:预备聚会的内容,带领组员分享。
c.引导:引导组员朝向小组的目标,开放坦诚的交通,和彼此关心。
d.关顾:留意和关心组员个人的需要和组员之间的关系,让整个小组都能彼此关怀。

六.训练组长:
1.圣经的装备:如查经法。
2.属灵生命的操练:例如祷告,爱心,信心的操练。
3.带领小组的技巧:如何带领组员分享。
4.认识小组的意义:小组功能,小组的元素。
5.关心人的技巧:如何聆听,如何了解他人的问题,如何辅导。

七.如何在家庭教会中运用小组元素:
1.敬拜:在聚会中应加强敬拜,让全体信徒一同释放地敬拜神。
2. 养:讲道,或分小组查经。
3.群体:分小组交通,让肢体有深入的分享。
4.使命:由教会负责人或组长向信徒传递教会的异象,需要,或目标,鼓励信徒同心参与。


第十七课:青年人事工

一.从教会历史看青年人事工:
  在教会历史中,神兴起许多年青人奉献为传道人,宣教士,对福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宣教运动:
1.1886年,北美有百多位大学生立志成为宣教士。1888年,成立了学生志愿运动,以後五十年间,有两万多位大学生献身,对神国度的拓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1946年起,美国校园团契举办的海外宣道大会,有万多位年青人参加,并有许多青年人回应神的呼召,献身作宣教士,到世界各地传福音。

二.在青年福音工作上应注意的地方:
1.了解年青人的特性和需要。
2.了解年青人在社会所面对的种种冲击和影响。
3.教会要制定青年人传福音和栽培的策略。

叁.15至24岁年青人成长阶段的特性和需要:
1.体力方面:体质开始成熟,食 旺盛,活跃,好动。
2.心智方面:好奇心强,要求被视为成年人,看重外表打扮及欠缺自律,容易习染坏习惯。
3.智力方面:善记忆,好辩论,有创作力,有理想,吸取大量知识,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喜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