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尘集
断常非真实,从根本上讲是修不成的。佛陀圆证无我,却不是
“没有我”,否则怎么回答弟子问题?无我是没有我法二执!契
入本觉智就体会到本觉智不是你的我的他的,也不离你我他;不
仅不离你我他,也不离鸡鸭猫狗,桌椅板凳,山河大地;体会到
这里,算是对体会“无我”有了九牛一毛的开端。
世上错见举不胜举,上述数件不过九牛一毛,文中的分析破
拆也基本限于思维范围。唯愿此文能为它山之石,给佛友提供一
点攻错的材料,并愿正法常驻光我中华:“无上希有秘密宝,日
月经天恒驻世,加庇尘沙诸有情,同证本净光佛位”。
编按:越尘居士的“略说修学菩提心”、“止:必要的基础
及其方向”、“观:超越边见,突破无明的开始”在网上各论坛
被反复张贴,被网上佛友誉为“老三篇”。
缓急之道
老婆子:
能如法修行,就是最高供养──法供养。因财宝供养时,往
往供养者易起我慢心、计较心、甚至悭吝心、商贾心,故为最下。
侍奉供养中等,以长相知,不相疑也。
Laop:
婆婆慈悲!!!婆婆,小子就是想以圆满的出离心和菩提心
为供养。只是惭愧这供养一直准备不好。所以才惭愧。惶恐不已!
金爷、婆婆每每在关键时刻踢我一脚,前进一步,小子不敢忘!
待我把供养准备好了。。。。。。
老婆子:
修行如做人一般,是日长时久的事,是日以为继的事,目前
不行,不应惶恐,而相信自己今后会行。修行人要相信自己,若
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又如何让别人相信你呢?
佛法最是圆满,如教你观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让你精进,
是一紧;而修行上轨道后,又应思维人身难得我今已得,佛法难
闻我今已闻,是一缓,易生起喜乐而对修行更有益。如犯杀盗淫
妄酒的堕罪,应受三恶道的苦,是一紧;而今已受持五戒,可免
受此三恶道苦,是一缓。紧缓之法,佛法中处处可见。唯紧无缓,
日日只有痛哭的份,哪还会有心思修行?如琵琶弦子,绷得太紧
易断,太松则不成调。
二麻子:
好好,这真是实修的人、而且是上得正路的人,才讲得到的
经验之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信也,真也。麻子体会也是如
此。Laop兄请好好记着。太猛难久,过刚易折。太缓难进,过软
易缩。均修行时的病。这婆婆真是慈悲你。
禅病和禅定
古:
求药:此种禅病如何治?
曾经在十三年前“爆炸”过,但当时身边无有明师,保任中
所以有不妥当处,“种子爆发”时吃了很多苦;又“保”的火候
似乎不足;如今年事已高,习染增多,脉结增染,定力渐衰;依
然流浪生死,当如何救治?南无阿弥陀佛
二麻子:
爆炸可做为一个机会,借机有可能契入空性。当时若有明眼
人在旁,更可考较正误,避免歧途。但现代,特别日本,有不少
人将此类境界当开悟,那是用错字了,当为“误”!
当年若没借此透过,后来保也不能真。
其实可不必再将十多年前的光景当件事。为今之计,若有魄
力,可从头来过。毕竟如今的知见大非昔日可比,不爆炸也未必
不可入。
若无此雄心,净密两门,可视自己因缘任入一门。若高低不
就,则十年后仍如今日:摸得近门槛安不得心。
麻子言直,或有得罪,包涵包涵。
savelife:
请教:归依自性三宝,但一切法无自性,则应如何归依自性
三宝?
诚明:
提出皈依自性三宝的是禅宗,禅宗属于真常唯心系,于佛性
上胜义有,故可皈依。一切法无自性,是龙树般若中观见,一切
法毕竟空相。
中观应成见,与大唯识中观见,似乎在禅宗上得到融合。
这个问题我也不明白,还请各位方家指教。
gentleLion:
应该是看具体情况的吧。
首先,无自性应该是不论哪宗最终都得证的,不是单纯中观
才说无自性,其他宗就证个有自性。
因为证无自性是根本智。而证这个根本智的方法不同是各宗
派的差别所在,众生心不同故。
归依自性是禅宗的明心见自性的殊胜路子,根本上说无非是
为了‘定’。譬如净土一心念佛,也可以说归依佛号,归依净土,
根本上说也是为了‘定’。目的都是为了对治散乱的众生心,是
药,但不是根本,根本的仍然是证无自性,但是无自性却不是散
乱的心所能证得,譬如清晰的逻辑不是处于狂乱状态下能生起的
一样。这应该就是为什么有种种归依之说。你我毕竟是未到岸人,
不靠船,靠什么能到彼岸?若真到彼岸,还扛着船作甚?打个比
方如此。前阵,偶见二麻兄说到修定的问题,解悟或许不一定要
修定能证到,小弟补充一点,若要将解悟进为证悟,恐怕非要有
这么个‘定’的过程,因为所谓的证悟,即是现量,本身是[定]
的,而决不是散乱依旧。至于这个定的过程,可依种种[定],
未必就一定是打坐,可以是一心念佛,也可以是禅宗的首楞严定。
这个看个人了。。不知麻兄意下如何?
二麻子:
嘻嘻,狮兄。。。。。。
禅宗有句话说“如虫御木”──外边虽不见什么大动静,里
面可越来越深了。
你老兄近来不当狮子咬人,改啃木头了?嘻嘻。好好。
怪不得不大见得到你了。
gentleLion:
小弟最近俗事缠身,啃啥都没时间,麻兄不见小弟还老样子
么?
还望麻兄多指点。
二麻子:
不敢不敢。狮兄在用功时。。。麻子岂敢插嘴。但麻子看得
出狮兄在深入。在深入过程中,言语的表述未必特别显出提高。
有时,深入,提高也未必发生在最“用功”的时候,倒往往
发生在拼了一阵子,一松的时候。嘻嘻,当然这一松实际反映的
是拼了那阵的效果。若老是松的,就没效果了。
狮兄只管努力,小错谁都不能免,大方向狮兄掌握得蛮好
的。。
gentleLion:
多谢指点。
二麻子:
与古,虎等诸兄瞎罗嗦两句修定的事。要不要修禅定?
禅定,特别是其中的“止”,对佛门学人来说并不是绝对不
可离的。
但学了却大大有利有力。有点象算术中的四则应用题,比如
鸡兔同笼之类,完全可用算术来解,但可能非常难,很多人在算
术范围里不能解得很顺手。这时,代数方程的方法就象禅定,不
是绝对非用不可,不过如用上,就大大省了力气。本来很多难题,
一下子就容易了。当然代数又会有代数的难题。
所以,慧力大的人契入空性未必非借禅定,如六祖。但我等
力小的人,大概还是要借的吧。借了是否够用还不一定呢。所以
止后面还有两个观:毗婆舍那和三摩钵提,都是长力气的手段。
禅定难不难?其实没固定答案──因缘所成法,依情况条件
而变。但若仅就内外道所共的“止”来说。一般地讲,除非有意
料之外的障碍,大约有以下几个条件,就会容易些:
第一,行人得肯下狠心修止,下狠心治自己的妄想。否则就
谈不到修了。问题是狠心往往难持续久,刚下时,有效三分钟。
三分后,妄想重来。此时无它,重下狠心再来就是。反复多次后,
妄想心就会削弱。用这法,九住心里,初住可到。二三住也有可
能到。
第二是要能体认用心用得好坏。要能分辨出如何是较好的用
心方式,如何是不好的。如此,在修时能检点自己用心对不对,
是不是落入昏沉散乱不自知。知,就要马上调整。这方法若也能
用上,则三住可到,五住也可能。
第三是用功的关键阶段一定要有时间,能花相当时间去修这
功夫。没这条,修不了几住的。但在家人此条不易凑到恰好,往
往有时间时,工夫还没到真要大量花时间的阶段,待到工夫上真
要时间时,却又没有假期了。这是福缘问题,属前述“意料之外”
的障碍。一般讲,若这三条有了,在家人修个五住心是能到的,
甚至七住也可能。再上到八九住,对在家人来讲,不容易了。
第四是正见。把正见放到最后是因为我们谈的是内外道共法,
正见不属共法。然而,见正不正,准不准实在与行人选择修什么
样的定、怎么用心都大大有关系。所以与修定难易也关系极大。
严格地说,若工夫已下了,则人有什么样的见,就一定是什么样
的定,而见越正,定就相对更容易。
相比较而言,年纪所带来的身体困难是较复杂,对有些人够
成极大困难,对另一些人困难不大。而年纪所积累的妄想习气所
造成的困难,大约在五十多岁前并不特大,应在第一条里就解决。
而对更高年龄的人,一般讲,首选应是净土法门。
这止、这定,有什么用呢?对佛门初行人,定力只是为了下
一步的内观,以期突破妄心的虚幻执着,契入空性本来。无定散
心时,也能内观。定心与散心观时的差别在于,散心观时解析率
低,很多东西看不到,草草过去自以为看明白的,其实往往并没
明白。比如说到水,说到水波,人就讲:“噢!这个我太明白了,
谁没见过水面上的波浪?这个我懂。”嘻嘻,真懂?水里还有声
波呢,见到吗?就算声波也听到过,还有内波,罗斯比波,凯尔
文波等,也见过吗,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用散心依圣教做观的人,
往往就象这人,自觉的象懂了,其实还缺很多。
依圣教借定心观者,依其定力深浅,可深入心之诸相,其中
很多是散心时根本看不到的,并揭破相之虚妄,此时之观力,较
散心者力用大不知多少倍。待真得破心诸幻相,体心不可得,还
哪里会有“心不得安”之感,这不也是幻相吗?
所以,依麻子一管之见,禅定还是要下点死工夫修的。
一管之见,错误难免,自然当不得真的,仅供参考。
生死的本质就是大恐惧
Linkhost:
我静坐时,伴随着默念咒语(六字真言),感觉人一层一层
象滚下楼梯一样,跌到静里面去。开始呼吸还是出入有声,有不
畅通的涩感,后来会突然变的无声而且通畅,不过还是可以感觉
到有气出入鼻孔。这些倒是正常。但是当我达到这个层次的时候,
没多久就会心生恐惧感,还有烦躁感,所以无法保持下去。产生
烦躁感容易理解,请问这个恐惧感是怎么回事情?
多谢多谢。
zs:
L兄最好先别静坐了。真入静前--注意是“前”,生起的
就应是喜悦了。快问金爷、麻叔。你可能还是那个毛病,求状态!
其实,修行的成就,不在于你闭上眼能见到满天神佛。而是在
“心”上,制住那个总是有所希求的心!制住这个心的办法不仅
是禅定(注意,求是得不来定的。静,也只是入定前自然生起的
相,不是求来的〕,更重要的是,认真把握住自己在生活中的一
言一行。因为如果你有一个贪的心,就会有一个贪的环境(依
报〕,和一个受贪报的“你”(正报〕。所以,不使心受贪瞋痴
的沾染,不在生活中有贪瞋痴的言行,才是修行正路!要知道,
学佛不是练功夫,而是要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为基础,重
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然后再以佛陀为榜样,
把它们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言、每一行。也就是说,做个明明白
白的好人!
L兄还望你拜个师父。即使是在网上,见不到面,他也能给
你正确的指引!
还有,别让坛上那些玩空玩有的哥哥给蒙了,那都是真不懂,
在那玩呐。只有在生活中,以“出离心”为基础,老老实实做好
人的才能得定、才能成就。否则,就是把腚坐穿了,也就是少两
块肉,嘻嘻。不过,高兴了可以陪他们玩玩。嘻嘻。
二麻子:
Linkhost兄:各位跟贴大致都对,特别zs兄一贴,大有道理。
只一句不对,能坐还是要坐。但大家只讲了原则,还没具体对症。
你的情况是翻动了无明。具体症结依麻子看,是你过去的经
历中留下的恐惧在静坐中翻出来。大致是幼年时留下的(还不是
前世的,别大惊小怪)。解法有两类,和缓的方法正是zs所说的,
有效,但慢。快的方法要学赤金的胆气。继续坐,生恐惧时全力
控制自己的心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