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尘集





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可是这个人却认为自己的知见是正确的,
认为自己的说法可以劝导众生趋向大乘、度脱众生出离苦海),
那么任凭一个人再怎么劝别人学佛、怎么劝别人“为善、利益众
生、趋向大乘”,能让跟他学的人得到究竟解脱吗?
  ──能!终将会得到正确知见的。有此因必结果。不要说发
此大心了,如佛经说,就是躲过老虎的猎人半无心地称一声南无
佛,还得解脱呢。但多久才能解脱就难说了。

  网海莲舟佛法论坛2001年6月




佛弟子对于临终器官捐献应该怎样看?  


  成军:

  再加个问题,佛弟子对于临终器官捐献应该怎样看?

  二麻子:

  讲个故事。仪喜措嘉佛母曾去过一空行刹土──很好的世界,
众生都学佛,并有大菩萨常住,随时可应请回答修行问题。怪的
是,要请大菩萨讲法,请者必须割下首脑肢体作供献才行。
  佛母回来后问莲师,怎么会这样!
  莲师答:这些人是佛门行人,但过去有严重的谤法行为,故
须如此才能清除障碍。但该处众生也有此能力,割下作供后马上
重生。而娑婆众生想作也作不了。莲师又说,密教行人若能依止
明师并不犯十四根本,就不必担心会生到那种世界去。
  所以,捐器官无疑是大布施,能除障,深值赞叹。但能力不
够时要小心从事,不可勉强。如果死后摘器官时忍不了苦而大生
疑悔瞋恨,这大布施就大打了折扣,并迂曲其善果。死亡的本质
是“执不住了”,其现象第一是恐惧,第二是痛苦,是最不易把
握的时刻。此时如果雪上加霜,行人要有大力量才行。
  如果真发此大慈悲心,最好从师先求施身法,练着再说。此
事麻子爱莫能助,不妨求金头试试。但若求就别忘了事师五十颂。

  LOAP:
  金爷、麻叔,小弟还有很土的问题。小弟有一个问题不明白。
如果给刚死的人打麻药,之后再做手术。那他的识还会觉得痛苦
吗?慈悲慈悲,请开示。

  二麻子:

  老皮兄弟;要看他的哪层识。一般人谈的主观感觉指六识的
浅层,打麻药就阻断了。可说不知痛。但深的识不可能全阻断。
例,修过些相应的人,在睡眠实验室里用仪器监测,按标准结果,
已睡着了,但他能随时说话。这是麻子亲见!一般人有时有这种
经验:睡醒感觉很高兴或很不高兴,但不知为什么,也没记得作
梦,实际就是深些的识在作用,但浅层六识不知。
  皮兄如能修到白景相心,就可对此有自己的经验。

  王小军:

  何谓安乐死?凡夫真能安乐死吗?你捐献的是什么?您应该
知道这些问题。

  二麻子:

  是,小军兄对。麻子上贴只就捐器官说而已。
  “安乐死”?佛云“生老病死苦”,本质苦,无安乐可言。
菩萨不畏生死(苦)以利益众生是另一会事。
  供肢体真目的是破执。




  法尔平等

  当年大珠禅师在人问是“即心即佛”还是“非心非佛”时答:
“他只管他非心非佛,我只管我即心即佛”,如此岂不省了多少
是非?
  真如佛法如是如是,不可减损不可增益,增减都是不准确。
净土是为无上法,但也不比其他究竟教法更高。法尔平等,都是
无上。倡导净土是无比功德。但若用凡夫方法,以压低甚至贬低
佛门其他法门来抬高净土的话,恐怕将来会有大障碍产生。另外,
自己修时当然信心越大越好,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似乎并不是越强
硬越好,而是越有道理越好。过强必招人反弹,仁者由弘净土出
发,若得谤法果,岂不是事与愿违?仁者似乎应在这些地方更小
心些。
  麻子昨天跟了您两贴调和后你还不停,直到智祥兄打断。说
明您
  1、当时争胜心已居优势。
  2、没学习别人的好东西,
  3、过份强调了自己立场,而没讲出道理来。
  棍打麻子倒无所谓,麻子麻子,这麻点都是练出来的8…))))。
  但佛法亦如世间法,需要掌握个“度”,过犹不及。
  修行事在自己得心行,又不是“向毛主席老人家表忠心”,
调子越高越好。对人,尤其对佛友,讨论不在争高低。
  甚至争对错都应放在第二、三位。首要考虑的应是对他人,
对大家有利益。这是大乘人发心的必要条件。能不能做到,能做
到什么程度,还取决于当事人的智慧,也没法要大家一般齐。只
是,当争论时,当真是利人之心高于争胜心吗?麻子瞎猜道,不
见的。羽剑兄对佛法义解甚深(实修麻子不知道),所说的很多东
西大有道理,海潮音仁者为什么不肯学过来,偏要吵过去?
  为什么这时不能去用一句阿弥陀佛来消掉这现时的造业?喊
净土伟大,行上却见不到,这能给别人什么榜样呢?
  麻子非师非长,学人一个,无批评人的权威。难听话就这句
了。




渐顿之间

  一个人适合修什么法不容易判断。但一个人具不具修顿法的
根器倒不难判断。
  麻子当年有个朋友(佛友?),见面每每自称“我们修的是
顿法。。。”有天麻子不耐烦(麻子修得不好)了,乃问“您修
了多久了?”答道“二十几年”。又问“悟了没有?”道:
“没”。麻子抬头看看他还没反应,不得已再添一句:“二十年
不悟还谈什么顿。是法不对还是人不对?”那人哑了半天没则声。
以后听说他不再提顿法的事,去找即身成佛大法去了。到老也没
能让他明白:“法有何咎?自己根器未到”的道理。
  结论:麻子真笨。




话传多了就走样

  旁观者:

  有人说末法时代以居士身容易成就,相反庙子里障碍更多。
各位有何高见?

  seawan:

  1、居士障碍更多;2、有很多好庙;3、您也可出家修头陀
行(若如此我先顶礼您!)!

  成军:

  前一句话是鼓励在家人的,说后句话往往是出于慢心。
  出家人持比丘戒,有一分戒行便有一分功德,主持佛法,为
人天师表,这是高于在家人的地方。末法时代,哪里没有障碍?
在家障碍绝对更多。别的不说,大多数人可以用于修行的时间就
很有限,加起来还不抵出家人的早晚日课,此外出家人在道场共
修也有其殊胜之处。
  我等不具缘出家,但绝不可以轻视出家,妄下结论,像XX大
法那样。
  作为在家居士,在布施、向大众宣传基本佛法知识、世间法
的诸善行与护法方面自有其方便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累积
修法资粮。

  二麻子:

  话传多了就走样
  1、佛陀在时,出家人绝对比在家人容易成就。
  2、随时间流逝,去圣日遥,无论在家出家,修行成就都比
过去难了。
  3、在这过程中,依出家相的行人,难度增加的更快些。有
疑了?例如,“境行果”的因缘,出家人现代难找到了。而在家
人,即使当年也难找到,现代不过是还找不到。
  4、即使如此,也不能讲在现代以居士身就比出家相更容易
成就。只是差别比正法时期小点。
  关于“境行果”,COPYCAT兄曾有贴介绍。大意是,当年的
僧团是由大量圣贤佛弟子构成,真正由圣贤僧主导。学人出家入
僧团,就算其它条件不够好,至少可以“傻子过年看隔壁”──
有样学样。环境熏陶,身教处处,容易入道。其实密教要学人择
成就上师依止,就有“境行果”的含义在内。但在家人不完全,
甚至不能生活在“境”里,行上学的就慢,果就更难些。现代也
不是完全没正“境”,只是少得很,若找到就应加入,别错过,
至少要大力支持。这也是佛弟子为护持正法所应做的。




勿以好斗为能事

  其实年轻时锋芒毕露也不是大坏事。刚开始时,“光棍眼里
揉不得沙子”。这些麻子都经历过,同类事都干过,有过之无不
及。年轻时无锋芒将来也不容易有大成(有锋芒也未必成,如麻
子)。
  但年轻时的锋芒终应向“浑厚”、“若拙”演化,长期不能
向浑厚、若拙演化也不能大成。学佛、作人都有个学习过程,假
以时日,这坛上多数同修都会成为佛门正信正法的中流砥柱。佛
法要在中土复兴,这些人都可尽一己之力,任重道远呀。
  发明大事,也有个熟不熟。真熟了无非两路,所谓无缘度日、
有缘度生。耐得了寂寞,便向孤峰顶上呵佛骂祖;行得起大愿,
就在红尘堆里善导众生。勇猛心易发,长远行难持,咱们都还差
得远,任重道远慢慢学吧。
  不过勿以好斗为能事。那明兄其实眼比你明,你学还来不及,
斗什么?好好去把自家眼睛修明白了,要比瞎斗好。不就是看不
顺他几句话的口气吗。先看看人家说的对不对,有多少对的成份。
对的好的应该学,接过来。学佛的事,不能以小小个人好恶为取
舍。兄当心,不改掉好斗,它早晚会成为你修道的障碍。
  明兄只是年轻眼明未久,还不习惯,一股子“光棍眼里揉不
得沙子”的劲,过段时间敛敛锋芒就好了。麻子当年也有到处看
不上眼的那股劲,后来明白的更多点了,就知道那还是明得不够
透彻,有相当成份的个人意志,个人好恶,个人取舍在内。但只
要以菩提心为本,以利益他人为本,这些串习慢慢磨掉就是了。
  要注意到,明兄讲修学净土应以修学如同阿弥陀佛的广大无
量慈悲为核心是极对极对的,是法乎其上。若忽略这点,只以厌
娑婆喜极乐持名,虽说仍能为阿弥陀佛的广大愿力接引生西,只
是旁接。且难易颇有差别。希望修净的师兄能注意。
  没到佛位的人多少都有点“邪见”,只在多少上。只要比学
的人见正,能导人趋于正见就好。




结婚了还能修行吗?

  提问:

  我已经结婚了。没有魄力出家。但是,性确实对身体消耗很
大。自己偶尔也会有点好的境界,明显感觉到打坐或念佛对身体
有很强的补充作用,但是夫妻生活一消耗就要从头再来。连续打
坐几天,腰就会疼,但是精神好,但逐渐欲望会强,一消耗,似
乎又从头再来了。从我的理解,对于一般人来说,不持淫戒,连
小乘的果位都证不到。以后的出路如何呢?

  二麻子答:

  若说有妻子就不能成就,佛法就不灵了!不是。维摩大居士
不说,就依阿罗汉道,佛明言在家人可证三果。兄弟,性事过多
有损身体,不利禅坐是实事。但未断欲前,强压久了也是大大难
过,不利禅坐。不是吗?若想舒舒服服的,又有利身体,有利禅
坐,又能成就,好像有点腰缠万贯骑鹤上扬州吧?嘿嘿。
  对能断欲的,麻子赞叹,没话。对还不能断的,麻子的建议
是,对妻子女友,正是修行时。别去想什么密中之密的事,能不
能先做点前行、前前行之类呢?修什么呢?忍辱耐性之类不用麻
子再来说。多注意修点利人胜过利己好不好?如果连至爱亲朋都
不能去做利人胜过利己的行,说修菩提心未免有不实的嫌疑。男
女之时,让“他/她”幸福比我痛快重要,能不能做?他/她的
需要,比我身体重要,能不能做?
  兄弟,人人都关心自己身体胜过关心别人多多。身体又如何?
除非你能实证大般涅槃现虹身,身体总要坏的,过份执在身体上,
并非有利解脱。为身体而强压欲望,真是一锅,不,两锅糊涂账,
增长执着呀。
  当然,麻子重申,要有节。过犹不及。毕竟那事是轮回的直
接原因,多了将来更难断。佛说“少欲知足”,哈哈,看来麻子
有别解耶。身体重要也不会有人反对。总之,生活一切处,那里
不能用心修行,菩提心不是遍一切处的吗?

  


寓不玩笑于玩笑中是西游记一大特点

  damu:

  前度刘郎、酒老等:你们既然这么看重吃肉的事情,可以问
问你们自己吃素吗?谢谢。

  酒老:

  见贤思齐:猪八戒都是荤腥不沾。仁兄还需要向猪悟能前辈
看齐、不过仁兄一定要享受上帝的“口腹恩典”,在宰杀的同时,
先念几遍阿弥陀佛,超度那些无辜的“平等众生”。当然最好投
胎到那畜生道中,也尝一回四蹄高悬、七寸指心的愉悦,然后,
千百玉筋点戳之下,众口交赞之中,达到“极乐”。

  二麻子:

  寓不玩笑于玩笑中是西游记一大特点。
  先看悟空,学佛人体悟空性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