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譬喻经全集(注释,今译)





佬模痪盟玫讲煌俗亍!?br />   
  背弃佛的人,尚且得到佛的恩惠,何况信奉者!   
  '点评'   
  释迦牟尼济度信奉佛法的人,也济度不喜欢他、不喜欢佛法的人。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人,这就是他的大慈大悲。不是吗?天对于人类是大慈大悲的,人类与天为敌,破坏生态,暴殄天物,唯利是图,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是,“天”仍然给人类觉悟的机会。这是不是最后一次机会呢? 
  
  (十三)佛度力士喻   
  昔波罗奈国①有大力士八人,一人当六十象力。中有一人,独多权奇②兵法,六十四变,文武皆具。以是自恃,无所畏难。佛观其人,必堕恶道中,往到其所,欲度脱之。   
  守门人白:“瞿昙在外来欲相见。”力士闻之,语左右言:“瞿昙所有③智岂能胜我?不如我也。”语守门者:“发遣令去,不能见之。”佛三诣门不见。   
  佛于是化作年少力士来角。倚门人④入白,力士问曰:“得无是国中八人耶?”门人答言:“年少耳,未曾见也。”力士出外相见,将诣戏场。轻其年少,便欲扑杀之。语年少曰:“强⑤来前,当共手搏!”二人俱前,当欲合之间,佛以神足举着空中,去地十余丈。下向视地,但见火刃。都失贡高⑥嗔恚之意,但恐畏死,遥于空中言归命:“下方⑦力士乞得全命。”佛便着地,还见佛身。力士知是佛,稽首作礼:“我当知佛神足力如是,不敢骄慢。乃至于今也。愿见原恕,以灭重殃。” 
  
  佛即受之,为说深法,便发无上正真道意,即得阿惟越致。佛之权道⑧,所度如是。   
  '注释'         
第47节:杂譬喻经(14)         
  ①波罗奈国:中印度古王国。参阅前经第五篇注释⒀。   
  ②权奇:奇特。   
  ③有:原本作“在”。   
  ④倚门人:守门人。   
  ⑤强:特意。   
  ⑥贡高:自以为高人一等。参阅本书第一经第六十七篇注释③。   
  ⑦下方:三涂,三涂即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别名。这里表示自贬。   
  ⑧权道:权变、随机应变之法。   
  '今译'   
  从前波罗奈国有八位大力士,一人能抵六十只大象的力量。其中有一人,特别善于运用六十四种奇特兵法,文武双全。因此自恃其才,无所畏惧。佛观察这个人,会堕恶道,就来到他的居所,准备济度解脱他。 
  
  守门人说:“释迦牟尼在门外求见。”力士对左右说:“释迦牟尼所有的智慧怎能胜我呢?他不如我。”于是告诉守门人:“把他打发走,我不见他。”佛三次来到门前都遭拒绝。 
  
  佛于是化作年少力士来与他角力。守门人进去报告,力士问:“是不是国中八位大力士?”守门人回答:“是一位年少,未曾见过的少年。”力士出来与他相见,将他带到角斗场。轻视他年少,上来就想杀死他。对少年说:“你特意前来会我,那我们交手搏斗吧!”二人一起上前,正要交手的时候,佛施展神足通把力士举到半空,离地十余丈。向下看,只见遍地火光、刀刃。顿失高傲、怨恨之意,只是惧怕死,远在空中表示愿意皈依:“小人该死,求您饶我一命。”佛便把他放到地上,现了佛身。大力士知道是佛,跪拜施礼:“我本知佛神通之力广大,不敢怠慢,乃至落得这个地步。愿您宽恕,免除我的灭顶之灾。” 
  
  佛即接受了他的请求,为他说精深的佛法,大力士随即发无上正等正觉道心,悟得阿惟越致地。佛的权变之法,就是如此济度人们。   
  '点评'   
  佛教认为自信是好东西,但自信到目中无人就成问题了。有些科学家就犯了过于自信的错误——比如霍金,他认为他能用科学理论解释宇宙大爆炸瞬间之后所发生的一切,无须借助于信仰。这种豪言壮语与那个大力士何其相似乃尔! 
  
  为什么佛教认为自信是好东西?   
  这得从小乘、大乘的区别说起。小乘佛教重视自度、自信;大乘佛教则重视自利与利他。然而,未达到自度、自信者不能度脱他人,如果强度就触犯了“不净说法”罪。   
  佛度骄傲的大力士,原因即在于此。   
  (十四)子有异见喻   
  昔罗阅祗国有婆罗门子,独与母居。年少长大,自问其母:“我父何所奉事①?欲习其踪。”母语子言:“汝父在时,一日三反入水,自洗浴。”子言:“父作是何所希望乎?”母言:“恒水②遣③垢,可得神通矣。”子曰:“不然。”母谓子:“汝宁有异见乎?”子言:“若其然者,水北居民日驱牛南渡放,日再洗浴,何不得道?且水中有鱼鳖之属在水活,何以复不得道耶?”母言:“汝意云何?”子言:“唯有如来八解之池、三昧之水浴此,乃无为耳!”因报母言:“当诣佛所,求沐神化。” 
  
  于是母子至佛所,佛为说法。子作沙门,得罗汉道。还为母说法,复得须陀洹道。   
  '注释'   
  ①奉事:奉命服侍。《观无量寿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②恒水:恒河。   
  ③遣:排除,排遣。   
  '今译'   
  从前罗阅祗国有个婆罗门种姓的孩子,独自与母亲一起生活。少年长大成人,问母亲:“我父亲信奉什么,服侍谁?我想向他学习。”母亲对儿子说:“你父亲在世时,一日三次下到水中,自行洗浴。”儿子说:“父亲这样做,希望得到什么呢?”母亲说:“以恒河水洗掉身上的污垢,这样可以得到神通。”儿子说:“不然。”母亲问:“难道你有不同看法?”儿子说:“如若那样,河北岸的居民每日南渡放牛,每日都洗浴两次,为什么不得道?况且水中有鱼、鳖之类的生物,为什么它们不能得道呢?”母亲说:“你的意思如何?”儿子说:“唯有用如来佛的八解之池、禅定之水洗浴,才能清净无为!”儿子告诉母亲:“应该去佛那里,求那禅定之水去。” 
  
  于是母子来到佛那里,佛为他们说法。儿子当了沙门,证得阿罗汉道果位。他回家之后还为母亲说法,母亲也悟得须陀洹道。   
  '点评'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先后发生了打鸡血热、喝凉水热、甩手热、红茶菌热,结果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新的生活方式没有经过验证,充满危险,必须持以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