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咤经(第1–第6讲)





佛陀我们是小众生吗?这个时候佛陀就说了,如是如是。这个地方的如是,是本来的意思。不是如是诸佛,也不是如是**(01。02。30),是本来的意思。汝等是少众生。以不能知自身量故。这时候九千,九万四千亿新学众生,新学的众生,皆得十地住于虚空。当下就开悟了,当下就住于十地以上菩萨*(01。02。59),就用了一句话,那一句话…以不能知自身量故。全盘开悟了,这就僧伽吒法门不可思议的地方。他为什么当下就开悟了?有人说,不对啊,我听了半天我怎么没有开悟啊?首先我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你既然听了这句话,没开悟,那你一定是个老众生!不是少众生,是这样的,呵呵呵,为什么啊?因为这个小众生如同于我们过去所说的那个混沌似的。没开七窍,他既不知道生,也不知道死。根本就不知道,任何**(01:03:44),没有受过污染的那种纯清的东西。这个小众生是这样的一个东西,是这样一种,佛陀告诉他哪,怎么样呢,你不能知自身量故,所以你叫小众生。为什么说这样说呢?因为这个自身量是个什么东西啊?首先有的人会说自己,因为自己,其实啊这个地方不单纯是自己,因为他们这些小众生啊,他们连自己他们都不知道,他内心当中没有我执,没有我执,就是他是一个混沌初开,内心当中就干净的就是一点脏东西都没有,啊,没有任何脏的东西。是这样一个众生,他在这个地方当中的自身量是一个什么东西啊?是自性,你没有见到你自己的本来,佛陀一说,他们一**(01:04:44),哦当下开悟了。原来无生法忍,立即进入当下,进入十地虚空了。他这个地方不是迷信,并不是说,啊这个法门不可思议。佛陀说一句人家就开悟了,不是那样的,你怎么开不了悟啊,就这样一个目的,就这样一个目的。在这个地方当中啊。这个知自生量,就是你不能知,就是明了彻悟的意思,这个自身量就是自性本来的意思,自性本来是谁的意思。这个时候啊,让佛陀指引着小众生,反观自性,立即证到无生法忍,如是(01。05。28)。是这样。这时说话当中啊,尔时一切婆罗门诸外道尼干子,还有诸龙王眷属,都跑到佛前了,白佛说,哎世尊啊我听佛法门,愿意就是我辈,都跟如来一样有32好相,紫磨金砂身。愿我们跟如来一样,正遍知一样都知道所有的知识,所有如来的智慧我们都想知道。这时候佛陀作一授记,如是如是,此如是怎么样,本来的意思,因为啊,这些众生啊因为他们的宿世间能正信,僧伽吒这个法门,有重大的出离心,故尔,怎么样呢?佛陀说完了,如是如是。善男子。汝等来诣佛所听此法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汝等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立即授记,为什么啊?因为啊这些朋友已经在无量劫供养过不可思议多的如来了。才能有机缘听到这个僧伽吒这个法门。才能有机缘在佛陀讲僧伽吒法门的时候,(法界)坛城的时候。走到这。是这样,(哎,你这时间不对了,哦给大家一点时间,我们今天讲到10点,因为我们明天要打七,然后打七完了以后,我们再拿出两三天的时间,把这个经书给大家讲完,然后十点之后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回答问题,针对今天讲的,然后回答一下问题是这样的,行我们随便,看我们能讲到什么地方,继续讲)
尔时如来说此语已。诸外道尼犍子等。皆得无生法忍住于十地。并且在虚空当中,这些,就是这些外道和尼干子等、这一切婆罗门,诸龙包括恶魔的眷属,当下怎么样呢,都成了阿耨,都成了菩提萨埵了,十地大菩萨,因为他有很大的出离心,很大的恭敬心,很大的缘分,哪有缘,听到这个僧伽吒法门的因缘,在这个巨大的加持情况下,当下进入了无生法忍那个境界,立即成十地以上了,十地菩萨。并且在虚空变成各种的,神通自能变化,而且啊赞叹如来,赞叹如来怎么赞叹啊。如来太方便了,太具足三昧自在之力了。说一善语,最后这句话嘛,如是等众生渐具方便。说一善语得离生死。一句善语,得离生死。这是不可思议,但是你看佛陀,他是如何看的,这就大了。这一点呢,大家必须要学会,就下面这一点,怎么样呢?这时候药上菩萨说的哎呀佛陀啊,你也不可思议,你看这么多的众生都来赞叹你。这么多的大菩萨都来赞叹佛陀。佛陀却告药上菩萨说,善男子啊,这个彼诸菩萨不是在赞叹我,他在赞叹他自己,以其自身坐法王位。以其自身坐于法座。以其自身放法光明。诸佛所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觉说法。我一直听说过有好多的朋友讲,啊我成就什么东西了,我成就什么东西了。他们都给我磕头,好,只要你有一念他们在给你磕头的想法,有一念你在度众生的想法,有一念你教徒弟的想法。你有一念作师父的想法,有一念说法的想法,你皆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佛陀的境界呢,他了知分明,这些众生在赞叹的是他自己。记得有个……我想,当地有个小姑娘,自己想漂亮,告诉你,我怎么样能漂亮?我说,你给佛前供花呀!那我供花就能漂亮吗?我说你去供啊!供了,我说你这样的,她买了好多的花呀。给佛前供上,成说你这样漂亮吗?她怎么样能漂亮呢,我说你把那花拿下来,然后你看,我说你把你的心融入到这花里面去,然后再用这个花去供养佛陀去,供养完了,她说我明白了,原来当我的心跟花一样的时候,用我的心的花去供养佛的时候我就漂亮了。大家都在,看今天呢,啊有做饭供佛,如果你内心当中有,啊,今天供佛,那么你还是做一福德,还是做一福德。供佛应该没有所供之人,没有所供之食,没有所供养的对象。你就会无相不是,方便故,此乃***(01。11。57)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一点是所有的修行人,你们在今天当中,要想真正的入世修行的话,这点就是关键呐。一定知道彼诸菩萨不赞叹我,赞,自赞其身。以其自身坐法王位。以其自身坐于法座。以其自身放法光明。诸佛所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觉说法。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是你在今天的世间当中有一念的,离开刚才所说这一项,你在弘法利生,或者是在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或者在影响别人的时候,或者即使你在单位里面。或者是你,你都已经是落入四相。你就是没了出离心了。你就回到六道当中。你继续去当你的老众生去了。是这样的,也可以说呢,这个法门另外的一个关键是道交感应。道交感应,这是一个关键。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为什么就是大德世尊。日夜常度无量众生。然诸众生犹不可尽。这时候怎么样,药上菩萨提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啊,他问了一个,为什么佛陀天天昼夜度了这么多的众生,为什么众生还不尽,这个时候当中就不是前面药上菩萨自己说的。药上菩萨自己所说的什么东西呢?当来世无少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就是没有老小众生生灭。故而度众生不尽。但是那是一个药上菩萨的境界。从如来的这种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众生界即佛界。这种境界当中去讲。后面这句话,这些东西告诉你都是。你说大家想看个月亮,我就在我的这个口里面画了一个月亮。并非真正的月亮,大家不要着在我说的话上。千万要注意你们要听我话后的那个东西,然后去证到他。这个时候呢,佛陀就告药上菩萨。没有涅盘佛没有佛涅盘的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僧伽吒的境界。如果说这个境界是僧伽吒的境界呢,我只能说是,还是从一个侧面。努力表达了一个僧伽吒的一个点儿。不是一个面。看佛陀如何回答的,比如有人非常富,有很多的奴婢,家里有很多的粮食,好多的宅院,然后每年春天的时候全部都种上。到熟的时候全部收割了。然后分别,个别存着,自己吃了一部分,还留着一部分,然后到春天的时候又去种了,我讲这个故事怎么样,听完了绝对糊涂。我问你,啊佛陀你说这个众生啊,为什么你老度不尽。佛陀就告诉他,你比如说有的人,特别的富。家里面有好多的粮食,今天春天啊就把这个粮食撒在地上。然后到秋天的时候就把它收割了,夏天收割了他自己吃了一部分。第二年春天又去种了,这个问题好像跟上面问题没有关系。其实这里面当中有很大的一个;体现了一个原理,是一个秘密。也就是没有涅盘佛,没有佛涅盘的一个境界。也就是念佛禅的当中所说的一句阿弥陀佛称颂了十方诸佛的功德。最后感的十方诸佛到你眼前跟你讲他的佛国土。怎么样呢?众生本业也是如此。何为众生本业,这就是今天网络上打的最厉害的两个,口,口仗,其实我这个人,不善于跟别人打架。但是我只是从侧面的跟讲,这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如来藏阿赖耶识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继续看,因为啊,药上菩萨呢,他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大乘菩萨,他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当佛陀说完了,众生本业亦复如是。受乐报尽复作善业种诸善根。种善根已增长善法。增善法已得大欢喜。药上。以欢喜心于百亿劫乐报不失。这句话说完了以后,形成了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但是这句话呢,药上菩萨听完了以后就明白了,因为啊他是一无四相的一个大乘,次第很高的一个大乘菩萨。但是这个境界呢是讲了一个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的一个境界。什么意思呢?其实啊,在这个地方我坦然的告诉大家。你们啊,只可以就去证悟。不要去想。更不要用分别心去分别的看,就是众生的妄业,化现新的众生,妄念而生,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当药上菩萨对佛陀说,当来世无小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佛陀就告诉他,众生有老作少如是生灭。这是,也就是说刚才所听的那些经书的,当下证到十地以上的菩萨的那些小众生们。他们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因缘,怎么样呢,是以老众生的妄念所生。也可以说呢,佛陀为什么告诉我们,要把我们,让我们心往自己里面看,别往外瞅。不要杀盗淫妄,这就是为什么宣化上人师父他讲。当这个人邪淫以后他的神识啊,如果他不能证悟以后,他的神识就会一劈为二,找三个女人邪淫劈三份,找四个女人邪淫劈四份。劈的那分怎么样,他都是小众生。这个小众生就这么来的。***20:20:59,我看真要吓死他们。还有几分钟了,继续讲。所以讲到这个地方就是众生本业亦复如是。就跟你天天种地似的,你在这个地方当中,你造业特别厉害,那么你就好像是特别富饶,因为你能造业嘛,每个念头就化现很多的众生。这时候当中啊,你就化现了好多,就好像你跑到地下种了好多的粮食,然后你造了好多的业,你把这帮子粮食度了,收了,吃了。还有粮食种子继续去种,第二天又长出来。众生的本业跟这个比喻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比喻啊,你如果是听不懂,看不明白的话,看这个比喻绝对看不懂。什么比喻啊!药上菩萨问这样一个问题,佛陀讲那样一个故事。讲了一个种地的故事,其实众生的本业亦复如是,因为药上菩萨已经证到这里,当时佛陀讲的药上菩萨不急,但是呢,佛陀就告诉他了。初发意菩萨还有梦可做。不堕恶道总知诸法。怎么样,初发意菩萨。什么叫初发意,就是你今天听受这个。僧伽吒这个法门,然后你打算去修学僧伽吒法门的时候。这个时候当中,你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不堕恶道总之诸法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方法呢?就是佛陀讲的下面。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初发意菩提萨埵而见梦也。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初发意菩提萨埵。于其梦中多见怖畏。何以故。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以是罪故梦见怖畏。这个东西啊,不是很难理解。就是一个初发意的菩萨他如何的,能够不堕恶道总知一切法呢?这个时候当中啊,药上菩萨就告诉他,那个初发意菩萨他做梦怎么办?此梦为何梦,大家千万要注意,药上菩萨他是一个大乘菩萨,他是一个大乘菩萨。次第很高的大乘菩萨,他不是我们。不是我们都是。不是我们这些老众生啊!他怎么样呢,他说的这个梦。并不是我们晚上睡觉做梦的梦,就是深睡。就是深睡,为什么?我们今天何尝不是个梦。我们现在2007年今天在这个地方,叽哩哇啦的瞎讲。然后何尝不是一个梦呢?何尝,讲到这个地方当中啊,佛陀所说的,初发意菩提萨埵。于其梦中多见怖畏。何以故。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在这个地方当中有三种讲法。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