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王统记





指菝褡宄霭嫔缢嘈茨柯及押笠徽驴拢渤扇拢⒔淠柯急砀皆诰硎住?br />   本书的出版问世,还要特别感谢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赞助和热情支持,同时在审订此书时,译者因病几度中辍,在时间上拖延太久,有些着急,仓促从事,肯定有很多错误,所以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教,以便使本书的错误能够得到改正。
刘立千1984.7.15
颂词
嗡、嘛、呢、叭、咪、口/牛(1)顶礼大悲救主圣观自在菩萨(2)。  “满众生愿备众德,诸功德藏两足尊(3),  人天导师释迦王(4),身、口、意三恭敬礼(5)  无量智悲极广大,随类调伏现化身,  度藏众生解脱道,顶礼观自在菩萨(6)。  众福天成人类主,孟波古哇所繁衍(7),  甘蔗氏族尊贵裔(8),顶礼身毒正统王(9)。  边鄙昏昧吐蕃地,朗照最大正法灯,  致我藏民康乐道,顶礼化身诸玉臣(10)。  庄严三学利乐源(11),制定经论诸译文,  宏杨佛法遍十方,顶礼善巧论译师(12)。  法王祖别、观世音,功德无边不可测,   仅述德业之少分,本非才浅所胜任,  但为信众凭史记,能动人心生敬信,  能娱人耳我故书(13)”。谨此颂言。  夫此世间一切福善利乐本源,厥为大宝佛法,而佛法宏扬因缘,又实赖诸天竺吐蕃法王菩萨之恩德。若尔,则诸先德之史事,应当广为流布。特此边地雪域,曾蒙本师圆满正觉(14)所授记(15),谓圣观自在菩萨当在此土,随类施教,现变化身,度诸有情,登解脱道。尤以圣者心密所变化之护教法王,如松赞干布(16)等及其相继出世之法王祖孙数代,其大兴佛教之史事,更应广为流布。故今特撮略讲述,望能凭其起信祛疑,并将教法源流铭记,勿忘为祷!
第一章
讲述从如何成劫(17)至天竺法王相继出现和释迦牟尼降临世间大兴佛教之情
  最初,此器世间(18)为空寂无垠之体,由十方风起,互相激荡,成为风轮,名风十字架。其色青白,性极坚硬,深六百万亿由旬(19),广袤无量。其上水聚,成为大海,深十一亿零二万由旬,阔十二亿零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其上有金地基,平如手掌,阔三亿四万由旬。其中有由各种宝物构成之须弥山王,如水磨之轴心,自然生成。山东为白银、南为琉璃、西为朱砂石、北为赤金等之所成。此须弥山八万由旬没于海中,八万由旬拔出海面。四周有七重金山围绕,即双持山,有四万由旬,持轴山二万,担木山一万,善见山五千,马耳山二千五百,象鼻山一千二百五十,持边山六百二十五。此等山中有七游戏海。须弥山缝间,有阿修罗(20)城邑。山顶为忉利天(21)之所居。此中有帝释(22)宫殿,名最胜宫,系由各种宝物构成。其上八万由旬,为夜摩天(23)所居。又上一亿六万由旬,为兜率天(24)所居,又上三亿二万由旬,为化乐天(25)所居。又上六亿四万由旬为他化自在天(26)所居,以上皆欲界天(27)所摄。又其上则为色界和无色界(28)等天所居。诸天所在,犹如塔级,层叠而居。是等天神其层次高下,由旬广委,寿量长短,身量高底,享用厚薄,如是等情,具详见于《俱舍论》中(29)。须弥山东,有身胜洲及二小洲,形如半月。南有赡部洲及二小洲,形如肩胛。西有牛货洲及二小洲,其形浑圆。北有俱卢洲及二小洲,其形方正,自象鼻山直上四万由旬之空中,有明湛而坚固之风轮,日月星辰依系焉。日月之由旬,星辰之广度,四大洲及小洲之由旬,其人之受用与及寿数身量等等,在《俱舍论》中言之颇详。
  诸洲之中,以赡部洲最为殊胜。它如邬仗那(30),金洲(31),僧迦岭(32),大月岭等(33)其余小洲亦皆属于南赡部洲。
  又地居中心者为天竺,如高悬彩缯之顶盖,属富有珍宝之洲。蒙古与尼泊尔如运载之车乘,属出产货利之洲。霍尔(34),与汉土如开放之莲花,属光怪陆离之洲。雪岭吐蕃,如仰卧之女魔,岩谷险峻,鬼妖众多,山黑而粗,诚属蒙昧昏暗之洲。此外尚有十六最大方域,然皆能财用自足,安居乐处也。
  首言天竺者,其人种系自光明天(35)中下谪人间,寿命无量,食惟禅悦(36),变化而生(37),身有光明,能以神变力游行天空,具备色身无量功德。尔时其食,名甘露精英,色纯白,味美如蜜。由食此故,则不能以神变力游行虚空,亦无禅悦之食可资受用。尔后又食地脂(38),其色赤褐,味亦如蜜。地脂复竭,改食青苗林。苗林又竭,复有天生野米名撒鲁者(39),需则取食,不用耕种。以此之故,斯时有怠惰者出,乃将明日之份,今则取用,于是他人亦仿效之,致天生香稻又告修罄尽,从而始有农事。此复发生一人种地果实而为他人侵夺取食之事,因此不和,发生斗诤。彼时人中有优秀者出,遂划分土地,成为各自私有,息其斗诤,众告悦服,共议推戴其为首领,此人即孟波古哇(40),为天竺最早之君主也。
  孟波子名光妙,光子名善品,善子名胜善,胜子名圣布萨,此数人号称为最早之五部王。圣布萨子名我乳童子,我子名美妙,妙子名近妙,近子名近具妙,具子名近具妙,彼等又称为五转轮王近,具妙子名圣施王。其时人寿四万岁,此父子二代时,即有坏世间佛降临天竺,宣讲妙法。圣施王之子珍宝王。从此王起,历三百王朝后,有三名众光,其子名旃陀,斯时南赡洲人寿为三万岁。当彼父子二王之时,有金能佛降临天竺宣讲妙法。又历三百王朝后,有王名热拉钦布。其子名枳栗讫王(41),斯时南赡部洲人寿二万岁。此父子二王时有迦叶佛降临世间宣讲妙法。如是统领地方君主又经越二百王朝,其后始有王名有耳者降生世间。有耳王生二子,长名乔答摩(42),幼名波罗达阇。乔答摩出家为沙门,达闍继承王位,因未生子,达阇产生邪念,以杙刺兄,及顶而死,百姓哀悯,为之祈祷。乔答摩之种子(43)落于坐褥之上,变为二卵(原注:由往昔业力无故受害,黑色婆罗门大师为之诵念真言,使乔答摩之种子,成为二卵,乔亦诵念真言,使大师身变为金色)。遂以二卵藏于甘蔗叶内,经历长时,孵为二婴,一名日亲,一名甘蔗。日亲无子,甘蔗为王。王生子甚多,遂号称为甘蔗氏族,名噪诸方。
  彼诸大族王种相继垂一百世,乃有王名圣生者出。彼生三子三女,兄弟姊妹同居于恒河河畔,互相交配,蕃衍子孙,释迦种族之名,益渐彰著。
  此诸大族子孙繁衍,又历五十代,有十车王出世。彼生三子,即大释迦、释迦厘占毗、释迦日扎巴。其中大释迦族,世代相承,越二十五世,有王名辐辋。辋子为无边护王。护子为坚弓王。坚弓子为狮子边王。狮子边王有子为净饭王(44)、白饭王、斛饭王(45)、无量饭王(46)等四人。又有女为净女、白女、斛女、甘露女等四人。净女之子为妙觉、白女之子为具鬘、斛女之子为善取、甘露女之子为增善。净饭王之子即佛世尊与其弟难陀二人。白饭王之子为胜者与具善二人。斛饭王之子为有名与不灭二人。无量饭王之子为众喜与天授二人。世尊生子名罗****罗。自众敬王起至罗****罗间已有一千万又五百万亿世代云,此说乃出自《律经》(47)。
  世尊初发无上菩提心(48),次放三大阿僧祇劫(49)积集资粮,最后为显示真实义故,于色究竟天(50)成等正觉;为示权便义故,往生兜率天处,为天帝之子,名白妙顶。斯时乃值斗诤劫末,南赡部洲人寿百岁,佛已预知教化众生时机将至,而弥勒救主尚净居兜率,为一生补处(51)。自念我当下世作佛。遂观察国土、父母、种姓等事,以白象形状由天下降,至沙毗罗卫国王城(52),显示诸种吉祥征相而入于王后摩耶夫人之胎焉。迨十月期满,王后斋戒,居于蓝毗尼园(53)菩提树下,时值季春初八胜日,不受胎垢污染,由王后右胁之间而诞生。
  尔时,梵天帝释以迦稀迦天衣承接,庆喜近喜二龙王为之洗浴。太子下地,自行七步,成七莲花,首自作赞曰:  “何时两足尊降世,即此大地行七步,  我于此世号尊胜,尔时善巧皆礼汝。”  如是赞已,遂授与姨母波阇提(54)及三十二乳姆之手以抚育之。太子年长,教以文史书算等五明(55)之学,莫不通晓,曾以武艺技能,制胜天授等诸骄慢狂徒,遂成无敌。后取持地女及持声女等八万四千美女为妃媵。年二十九,虽理王政,但感轮回世事,无有义利,又于迦毗罗卫城四门,见生、老、病、死等苦相,不堪忍受,遂决意出家。父母未许,乃有四天王从虚空接引,至净梵塔前,剃除胡发,遂作沙门。复至尼连禅河(56)等处修诸苦行,阅六七年,最后彻证甚深禅定。尔后往鹿野苑(57)及堕仙人林(58)等处初度小乘根器之贤者五比丘,为其转四谛法轮(59)。复于灵鹫山(60)等处为诸百万那由他(61)菩提萨埵(62)及诸大阿罗汉(63)转不共大乘法轮。又放毗舍离城(64)及竹林精舍(65)等处为诸入真实乘菩萨弟子转无上究竟胜义法轮。佛世尊成道在四月八日。初夜降魔,中夜入定,黎明时现前圆满正党。十二佛事究竟圆满,世寿八十。示般涅架(66)于双林(67)。佛涅槃后,诸大阿罗汉于佛教言,曾作三次结集。
  与佛生同时,复有四国,生四王子:舍卫国(68)梵授王(69)之子名胜光(69)王舍城(70)大莲花王之子名坚形(71)桥尝弥国(72)百军王(73)之子名夏巴。帕杰国(74)无边辐辋王之子猛光。
  若夫世尊之年代,依觉阿吉(75)之算规,应为阳木鼠年入胎,阴木牛年降生,阳水猪年成佛,阳木猴年涅槃(76)。若依法主,萨迦巴(77)之算规,则应为阴火兔年入胎,阳土龙年降生,阴水虎年成佛,阴火系年涅架。
  如萨迦巴所推算世尊降生应为辰年,则喇嘛帝师哀罗(78)于阳水犬年在卫部受具足戒时,已过三千四百五十五年,而转入五十六年之上。按授记说佛教住世五千年,其中分三时期,则论藏时分已过,经藏时分已过二年,尚徐四百九十八年,律藏时分有五百年,性相法时分九百九十八年、像法时分有五百年,待来尚有一千四百九十八年也(79)(原注:《彰所知论》(80)云:佛灭度后一百年,印度有阿育王(81)者出,将作结集中转法轮教法之施主)。此乃撮略而言,欲求详尽,则经藏律部俱在,颇为详明。设有未能广间经律者,则请细读喇嘛王法(82)所著之《彰所知论》。此书与布敦大师(83)之《善逝教法源流史》所许极相契合也。  讲述从最初如何成劫至天竺法王相继出现和本师释迦牟尼降临世间大兴佛教之情品第一章竟。
第二章
塑造释迦牟尼佛三身圣像与迎神开光
  尔时,佛世尊在祇陀园(84)与四大众(85)俱,有圣者曼殊师利(86)出白佛言:“世尊在世,凡诸有情,观惟观佛,供惟供佛,积集福田,亦惟依此。若佛涅槃,即诸有情,无积福处。故将依何为诸有情积福德处,愿垂训示。”如是白已。尔时世尊含笑,放出四种光明,一照大梵天(87),一照那罗延天(88),一昭帝释天子(89),一照天工毗首羯摩(90)。由是诸天发大勇心,时大梵天王合掌而白佛言:
  “如来世间大救主,功德无边不可量,  五宝所成佛法身,为利十方我当造。”  复次,大那罗延天亦合掌而白佛言:  “具净妙身两足尊,诸宝所成受用身,  岗坚措杰(91)诸欲藏,除众贫匮我当造。”  帝释天子亦合掌而白佛言:  “能仁自在天中天,金山相好为严饰,  五宝所成变化身,为众积福我当造。”  天工毗首羯摩亦合掌白佛言:  “人天本师释迦王,为当来众积福故,  五宝所成妙三身,我为天匠当造之。”
  复次大梵天王为造世尊法身像,以因陀罗宝一大聚,诸金质溶液一大聚,纯净水晶一大聚,作为塑造资具,置放天匠毗首羯摩之前。于是天匠毗首羯摩将诸宝物,冶炼成范,铸成世尊法身所依处,作梵塔状。其大小量如大梵天两臂之度,其色如烟。此塔蒙佛亲为开光,散花加持,旋复将此法身所依大梵宝塔迎请住放天界。尔后,又为诸智慧空行母复迎往西方即坚国内。其塔高悬空中,不降于地,故称为不可触及之吉祥宝塔。以其由天庭而来,故又名为天降塔。或以其色如烟,故又名如烟塔。
  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