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奇迹






 

如果在洗碗盘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因此急急忙
忙地把碗盘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憎厌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
了洗碗而洗碗」。进一步来说就是,洗碗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活在当
下;我们站在水槽前,完全不能体会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我们很可能也不懂得喝茶:在喝茶的时候,
我们又只会想着别的事,而几乎没有觉知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这样,
我们就是被未来给吸走了──不能够实实在在地活着,甚至连一分钟
都不能。 

 

4。 吃橘子 

 

我记得数年前,吉姆和我第一次一起到美国旅行时,我们坐在树
下分一颗橘子吃。他开始谈论我们将来要做些什么。只要我们谈到一
个吸引人或令人振奋的计划,吉姆就深深陷在其中,以致于完全忘了

 

他当下正在做的事。他往嘴里扔一瓣橘子,在还没开始咀嚼前,就又
准备往嘴里扔进另外一瓣。他几乎没有意识到他正在吃橘子。我还得
告诉他:「你应该先把已经含在嘴里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这才惊
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 

 

这就好像他根本没在吃橘子。如果说他吃下了什么,那么他是在
「吃」他未来的计划。 

 

一颗橘子有很多瓣。如果你懂得好好吃一瓣,你大概就懂得吃颗
完整的橘子。但是如果你连一瓣橘子都不会吃,那么你根本就不会吃
橘子。吉姆明了了。他慢慢垂下头,专注地吃那片已经在他嘴里的橘
子。他仔仔细细地咀嚼它之后,才伸手拿另一瓣。 

 

之后,吉姆因为反战活动而入狱,我很担心他能不能忍受监狱那
四面墙的囚禁,我写了封短信给他︰「记得我们一起分享的橘子吗?
你在那里的生活就像那颗橘子。吃了它,与它合而为一。不用担心明
天会怎么样。」 

 

5。 日常的叮咛 

 

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踏入寺院时,法师给我一本宝华山的读体
律师写的小书《毗尼日用切要》,叫我背起来。这本书很薄,不到四
十页,但涵括了所有读体律师做任何事务时用来唤醒自心觉知的正念
思惟。 

 

早上醒来时,他第一个念头就是: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洗手时,他也这样提醒自己维持正念︰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这本书全部是由这类句子所组成,用来帮助初学者保持正念觉
知。 

 

读体律师用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帮助我们这些小沙弥修习《正
念经》(The Sutra of Mindfulness)中所开示的事理。每当你穿衣、
洗碗、上厕所、收起垫子、提水或刷牙时,你都能依循书中的偈颂来
保持觉知。 

 

《正念经》说: 

 

走路时,修行者一定要觉知自己在走路。坐着时,修行者一定要
觉知自己正坐着。躺着时,修行者一定要觉知自己躺着‥‥不管
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修行者一定要觉知那姿态。经由这样的修
习,修行者才能活在对身体的直接而不中断的正念观照中‥‥ 

 

然而,仅仅对身体姿态的抱持正念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觉知到每
一息呼吸、每一瞬移动、每一丝意念与感觉,和每一件与我们有关的
事物。 

 

但是经文为什么要教导这些呢?何时是修习正念的时机?如果
你整天都在修习正念,怎么会有时间改变现状并且建立一个更理想的
社会呢?亚伦要如何在工作、帮乔伊看作业、把鄂娜的尿布拿到洗衣
机时,同时修习正念呢? 

 

 

 

 

 

二、在大地上行走就是奇迹 

 

 

1。 每一步都是无上惊奇 

 

亚伦说,自从他把乔伊和苏的时间当成是自己的,他就有了「无
限的时间」。但是他大概只是原则上拥有这「无限的时间」;因为只要
他在帮乔伊看作业时忘了把乔伊的时间当成自己的,他就可能失去这
些时间。在那些时候,亚伦可能会期望时间过得快一些,或者由于时
间不是他的,而觉得自己被耽误,因此变得急躁没耐心。 

 

所以,如果亚伦真的想要有「无限的时间」,他就必须在与乔伊
一起做作业时对「这是我的时间」这份认知保持警醒。但在这种时刻,
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其它事物而分心,所以如果想时时保持觉知
状态(以下我将用「正念」来指称「对当下的真实保持觉知」),就要
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修习,而不只是在禅修时才练习。 

 

当你在一条通往村落的小径上行走时,你就可以修习正念。走在
这条四周都是绿地的泥路上,如果你练习正念,你就能真正体验这条
小径,这条引你往村落去的小径。你得一直敏于觉察着:「我正走在
这条通往村落的小径上。」 

 

不管天气是晴是雨,不管路径是干是湿,你都要一直保持这个思
惟,但是别只是机械式地重复它。「机械性的思考」跟「正念」是对
立的。如果我们真的抱持正念走这条通往村落的小径,我们会觉得每

 

一步都是无上的惊奇,喜悦之情将令心灵如花朵般绽放,让我们进入
实相(reality)的世界。 

 

我喜欢独自漫步在乡村小径上,道路两旁尽是稻作和野草。我在
正念中踏出每一步,感知自己正走在这不可思议的大地上。在这样的
时刻,存在本身就是个惊人的奇迹。一般说来,人们认为在水上或空
中行走才叫「奇迹」,但是我觉得真正的奇迹并非在水上或空中行走,
而是在大地上行走。 

 

每一天,我们都身处于自己甚至都没认知到的奇迹中:蔚蓝的天
空、雪白的云朵、碧绿的树叶、孩子充满好奇的黑色眼眸──那也是
我们自己的双眼。 

 

所有一切,尽是奇迹。 

 

2。 静坐 

 

读体律师说过,在禅坐时,一个人应该坐得笔直,生起这样的念
头︰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著。 

 

 

「菩提座」就是佛陀开悟时坐的地方。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成佛,
而「佛陀」指的就是所有那些已经开悟的无数的人,那么,肯定有许
多佛曾经坐过我现在正坐着的这个地方。如果坐在佛陀离苦得乐而证
悟的地方,并且保持着正念,那就意味着成佛了。 

 

越南诗人阮公着在某处静坐时,就曾有此体验;他突然了解,无
数年前许多人就曾坐在现在他静坐的位置,而未来也会有其它人来这
儿静坐︰ 

 

今日我坐处, 

过往他人亦静坐。 

千年后,来者仍纷纷。 

究竟谁为歌者,谁为听者? 

 

他静坐的位置和静坐的那段时间,就成为通往永恒真实的重要桥
梁。 

 

但是忙碌而多虑的人们没时间可以悠闲地生活,没时间在绿地间
的小径行走,没时间在树下静坐。他们必须准备一套又一套的计划,
不断地和身边的人协商,试着解决无数危机;他们总有要事得做。他
们必须处理种种困境,时时刻刻都专注于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警醒且
一切就绪,好掌握状况,随机应变。 

 

你可能会问︰「那我们要怎么修习正念?」 

 

我的答案是︰时时刻刻都专注于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警醒且一切

 

就绪,掌握各种可能会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没有理由把正念与「专注于手边的工作,保持灵敏且做出最佳判
断」画分开来。在协商、解决和处理各种状况时,若要获得好结果,
冷静的心和自我控制绝对是必要的。 

 

任何人都知道,如果我们没能好好控制自己,而让急躁或愤怒干
扰我们,我们的工作就不再有任何价值了。 

 

正念是个奇迹,藉由它,我们得以主宰自己、重建自我。 

 

举个例子︰一位魔术师把身体切成许多块,并把它们放在不同的
地方──手掌放南方,手臂放东方,腿放在北方,然而借着某种魔力,
他大声一喝,身体各部分就重组归位了。正念就像这个魔术,是一个
奇迹,能在一瞬间召回涣散的心思,并恢复重组成一整体,如此,我
们就能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3。 控制呼吸 

 

因此,正念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既是因、也是果。当我们为了
达致专注而练习正念,正念是因;但正念本身就是觉知的生命︰正念
存在意味着生命存在,因此正念也是果。正念让我们不再漫不经心、
神思游移,使人得以充份地过好每一分钟。正念让我们能真正地活
着。 

 

 

呼吸能自然且极为有效地防止心思涣散,因此你该知道怎么用呼
吸来维持正念。呼吸是连结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能统合你的身体和思
绪。不论何时,只要你心思游离不定,都可以拿呼吸当工具,重新掌
握你的心。 

 

轻轻地深吸一口气,且觉知你正在深吸一口气的事实。 

 

现在,吐出肺中所有的气,整个呼气的过程要保持觉照。 

 

《正念经》教导我们用下面的方式控制呼吸︰ 

 

吸气时,觉知你在呼气;呼气时,觉知你在呼气。 

 

深深地吸进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深深地吸进一口气」。 

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浅浅地吸进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浅浅地吸进一口气」。 

浅浅地呼出一口气时,你知道,「我正浅浅地呼出一口气」。 

 

「吸气,了了分明地觉知整个身体,」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呼气,了了分明地觉知整个身体,」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吸气,让整个身体平静下来,」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呼气,让整个身体平静下来,」你就这样训练自己。 

 

在寺院中,人人都学着以呼吸为工具,来克服心思涣散并且藉此

 

增强专注力(定力)。定力能助人开悟,而这种力量正是修习正念而
来。所以当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呼吸时,他就已经开悟了。为了维持
长时间的正念,我们必须不间断地观照自己的呼吸。 

 

这儿正值秋天,金色的叶子逐一飘落,真是美极了。在林间散步
个十分钟,观照呼吸并维持正念,就觉得神清气爽、焕然一新。 

 

如此,我可以真正地跟每一片叶子交流。 

 

当然,独自走在乡间小径上比较容易保持正念。假如你身边有个
朋友,他不忙着叽叽喳喳而是也注意自己的呼吸,那么你就能毫无困
难地继续维持正念。但是要是你身边的朋友唠唠叨叨,你要维持正念
就没那么简单了。 

 

如果你心中想着:「希望这家伙闭上嘴,这样我才可以专心。」
这时你就已经失去了正念。 

 

但如果你想的是:「要是他想谈天,我会回答,但是我会继续保
持正念,觉知我们正一起在小径上行走的事实、觉知着我们所说的话,
这样我还是能继续注意我的呼吸。」 

 

如果你能有这样的念头,你就能继续保持正念。这种情况比你独
处时要难修习;但是如果你能继续修习,你就能发展出维持更深的专
注力的能力。有句越南民谣这么唱︰「最难莫过于在家修道,其次是
在人群中,再来是在寺塔里。」只有在繁忙嘈杂且费神费力的情况下,
修习正念才真的会是一种考验! 

 

4。 数息和随息 

 

在最近为非越南人开的禅修课上,我会建议各种我自己用过的方
法,这些方法都相当简单。我建议初学者一种「随息(随顺呼吸)」
的方法。 

 

学生背贴着地板躺着,然后我请所有上课的同修围过来,好给他
们解说一些简单的要点︰ 

 

一、虽然吸气和呼气都靠肺运作,而且范围都在胸腔内,但胃在
此也扮演一角。肺充气时,胃会鼓起。刚开始呼吸时,胃会开始向上
鼓出来;但是呼气进行到三分之二时,胃又会开始瘪下去。 

 

二、为什么呢?胸腔和胃部之间有一层肌肉膜,也就是横隔膜。
当你正确地呼吸时,空气会先充满肺的下半部;空气充满肺的上半部
前,横隔膜就会往下推到胃,使得胃向上鼓起。当肺的上半部也充满
空气的时候,胸腔会往外扩张,使得胃又瘪下去。 

 

三、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呼吸是始于肚脐而终于鼻尖。 

 

对初学者来说,躺下来练习呼吸非常有用。重要的是要防止努力
太过:太过努力对肺很危险,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