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博士闹清朝
我有些不解的问道:“罗涛和罗文是我的兄弟,怎么成了外人。”
娇娇应道:“罗涛和罗文正因为是你的兄弟,所以你更不能重用他们,他们在军中很有威望,很多将领都是兄弟会的老弟兄,如果行政的两个重要部门再被他们控制,那么尾大不掉,到时候他们要是反对你,你将无力管理他们,而且很容易在他们周围形成一个集团,这个集团会威胁到我们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言道:“那么俩人一定要给个合适职务才行,你看怎么办?”
娇娇说道:“罗涛可任命为大明会常务副会长,主持日常工作,搞理论和组织管理,对军政府有监督权,名义上位置很高,但没有实权。罗文由于具备一定军事才能,还是让他负责军事训练吧!我们可以成立个培养我们大明军基层军事指挥人才的院校,任命他担任校长。”
我点头觉得娇娇这个主意很好,但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那个袁明、张远能行吗?”
娇娇应道:“行不行,他们会忠于我们和我们的事业,这点就足够了。”
娇娇说了其他部门任命的人选,我基本都同意。
娇娇走后,我陷入了深深思索,我觉得娇娇现在变了,她已经过分热衷于权力,同时她的一些言行也因为权力变的冷酷无情。事实上我很困惑,我不知道给娇娇现在这么大权力的后果是什么,也不知道刚才同意娇娇的任命是对是错,可是我还同意了,因为我觉得她毕竟深爱我,不会做出对我不利的事情。
我在上海安排了接见张之洞、刘铭传、郑国瑞、潭继询和一些地方起义过来的清朝督抚。
在指挥部的贵宾大厅里我们欢聚一堂,我询问了他们的地方一些情况,然后说道:“你们高举义旗参加我们大明军的选择是对的,因为现在清朝对外丧权辱国、对内不思进取,已经不可救药了,这样不得民心的朝廷被推翻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很快就会打败他们,我想时间也许就在几个月内。各位都是原先清朝的封疆大吏,都是饱学之士,所以今后我还要依仗各位。”
这些人都致意道:“以后一定以总指挥马首是瞻。”
我点头继续说道:“我现在有个任命名单,请你们听好,虎子宣读。”
虎子站起来读道:“任命张之洞为闽浙总督,任命潭继询为湖广总督;任命刘铭传为台湾总督,组建第117师,驻防台湾;任命郑国瑞组建第118师驻防广东,任命张云清改编湘军各部为第119师驻防东南沿海各省,其余各部清军解散,立即执行。”
在这些任命里,对于一些地方督抚我都调整他们到异地任同等职务,同时我们的一些大明会选派的人也充斥到地方担任要职和地方各级官员,撤免了原先的一些政绩不佳、名声恶劣、百姓痛恨的清朝地方官吏,保留了一部分政绩突出的干吏,提拔重用了一些在地方名声很响的名流,总之,这个任命对巩固南方各省的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任命宣读完后,这些起义过来的清朝官员绝大部分很高兴,因为他们的职务没有降低,依然得到了重用,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要到异地任职,但他们也知道这是我们巩固政权的必然措施,所以绝大部分没有什么意见,个别有意见的,也知道在我们大明军武力威胁下,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同意。
我设宴安排招待这些清朝旧官吏,席间大家谈笑风生,这些人也紧着向我表达忠心,我也乐呵呵的应酬着。
宴会散后,我将张云清、刘铭传、张之洞、郑国瑞留下来。
我开门见山说道:“我将四位留下来是要拜托各位一件事情,你们会发现你们四人此次任命都是我精心选择的,四位都是人才,所以给你们的岗位也都是关键位置。我们的宝岛台湾,日本现在一直虎视眈眈,所以刘铭传到台湾后一定要整军备战,做好保卫台湾抗击日寇的准备,张之洞被任命为闽浙总督就是为了让你利用福州船政局的老底子,建造我们自己的军舰,建设我们自己的水师,为将来与列强们争夺海上做好准备;张云清、郑国瑞你们的职责是建立起完备的海防,不让洋人们有企图在我们沿海登陆的任何可能性。各位,我们的海岸线能否建成钢铁长城,就全靠各位努力了。”
四人没想到我对他们的任命有如此的深意,而且如此看重他们,都激动站起来说道:“为国家、为总指挥这个伯乐效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我说道:“我估计日本很有可能趁我们内乱期间、趁我们没有海军的情况下,窥伺和进攻台湾,所以各位一定要抓紧工作,做好我们的准备工作,使日本人不敢轻易的窥伺和进攻我台湾,至于你们的武器配备和后勤补给,我会通知大本营全力支持。”
四人站起来应道:“总指挥放心,我们一定不付所托。”
送走四人,我长舒一口气,此次我只所以将镇守台湾和防守东南沿海的重任交给大清旧官吏,就是因为自己身边实在缺乏了解海防的人才和有才干的人,而张之洞这些人都是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才,因此破格加以任用。同时我也相信此次重用他们后,他们一定会唯我马首是瞻,成为我的铁竿支持者。
第五十八章 光绪帝密使
我们临时军政府成立后,我在南京总督府和娇娇、刘坤一,现在的临时军政府总理衙门,接见了光绪帝派来的两个密使康有为和梁启超。
康有为的样子看起来是个老学儒,而梁启超则像是个白面书生,这两个人的历史我是了解的,两人都是喜欢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书生腐儒,并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干,可以说戊戌变法的失败和他们的无能有很大关系,所以我对他俩没有多少好印象,但考虑他们是光绪帝的密使,所以礼节上也还客气,我请他们落座和他们长谈起来。
康有为很喜欢奉承人,他说道:“我真是久仰总指挥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当世英才,孟总指挥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短短数月便开创了不世的局面,鄙人真是十分景仰,十分钦佩。”
他说了一堆奉承话,我心里腻的够戗,但爱于情面依然耐心的继续听他说。
“孟总指挥,我们此次奉光绪皇帝的命令与阁下会谈,其宗旨就是求和平、求团结、求统一,现在国家陷入战火,如果长此以往,那么人民将生灵涂炭,国家建设将停滞不前,外国将有机可乘,这将是亲这痛、仇者快的局面,总指挥你满腹爱国热忱,恐怕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所以谈统一、谈和平,就是我们当前最好的选择。”
康有为的这些话到是顺耳,但有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我应道:“国家要想振兴,必须要经过一场生死的裂变,才能重新获得新生,我想时间在我们大明军一方,只要我愿意我们大明军的战旗将直捣京师,不出两个月,京城将飘荡起我们大明军的旗帜,天下平定也会在半年之内。这不是什么大话,而是铁的现实,因为你们朝廷虽然有60多万八旗军和绿营兵,但却不是可用之兵,现在唯一有些战斗力的只有袁世凯、荣禄他们手下的北洋新军6…7万人,再加上蒙古的5000士兵和盘踞在陕甘一带董将军的12000多回族骑兵,可用之兵全加起来不足十万,我想只要我们集中精锐猛烈攻击你们的这些军队,会很快消灭他们,失去军事力量保护的清王朝将是一个待斩的羔羊。”
康有为说道:“也许你说的都对,可是现在百姓的思想还是习惯于王权的统治,如果你们要向美国一样,建立所谓的共和体制,我想老百姓很难接受,你们也会无力贯彻你们的政策,所以选择王权是你们依据现在国家情况最好的选择,我们的光绪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只是因为被慈禧太后一班人左右和压制才没法实现自己的报负,他很赞同君主立宪的制度,并主张进行国家改革,这些观点和你们的一些主张很接近。总体看,如果你们赞同君主立宪,保留清王室,有三大好处,一是国家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了改革,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二是人民容易接受这个制度,便于人心的稳定;三是可以割断列强窥伺我们国家之心。”
梁启超言道:“当前,这是最快也是最简捷的统一国家办法,而且很容易得到全国人的拥护。”
我应道:“可是,清朝皇帝是满族,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怎么能让满族一个族长期凌驾于众民族之上呢?”
康有为说道:“清朝原先的选妃标准是必须选择满族少女,我看只要废除这个制度,可以在众多民族中挑选嫔妃,那么民族融合后生出的皇太子和以后的后代,自然就成为多民族的血统,成为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的代表了,这样的话就不存在什么是不是满族皇帝的问题了。”
听着他提出了非常好笑的建议,我真是为他的乱糟糟的思想弄的哭笑不得,我不想与他接着谈这无聊的话题,我改变话题说道:“我听说光绪皇帝只是图有其名,并无实权,我们和你们谈判,恐怕将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康有为说道:“你说的不错,所以只要总指挥阁下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愿意配合你们快些进入京师,实现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权。”
我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们在南京等我消息几天,我要召开高层会议,让大家讨论一下。”
三日后,也就是5月12日,我们在南京召开了大明军高层会议,一些将军由于在外征战,不能调回,所以参加会议的人员只有刘坤一、娇娇、罗涛、罗文、白杨、严可心、白娜、刘丹、叶萍、胡德海等人。
娇娇介绍了会晤康有为、梁启超的情况,并分析了当前的利弊。
“我赞同用君主立宪制先统一国家,这将避免很多将士的流血,同时能够很快的集中精力建设国家。”刘坤一率先发言道。
“我不赞同,我们应该彻底铲除掉清王朝,省得为国家今后建设和发展埋下隐患,即使统一的慢一些,但总比以后留罗烂强。”叶萍出人意料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符合国情,绝对不能做不符合国情的选择。”娇娇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会场上出现了沉默。
我看大家都不愿意发言,说道:“兵法上讲,兵者诡之道也,我们现在可以利用一下光绪皇帝想要通过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保留清室皇权的想法,先假意答应下来,迅速先统一国家,然后逐步削掉清朝中央的一些保守势力的力量,逐步废除皇权,逐步理顺消灭掉各地的清朝势力,兵不血刃的夺取政权,我想只要我们的军队和我们大明的力量控制了他的心脏京师,保留不保留满族权贵们的特权,那就由不得那些清朝现在的统治者了,俗话说谁握有枪杆子谁说了算,至于今后罗烂肯定会有些,但那些再想夺回他们政权的清朝贵胄们只要起兵对抗我们就是造反,他们的下场必然是失败,他们也绝对得不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的。”
我一说完,那些没有发言的纷纷表示支持我的想法,只有白杨站起说道:“总指挥说的都对,不过我想提点问题,建立君主立宪制后,不知道衙门里有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的位置?此次临时军政府成立,在座的可没几个有位置的,我不知道前方战士流血牺牲是在为谁打天下,难道就是为了贵夫人和她的亲信吗?”
我感到气氛突然一变,白杨的话火药味十足,看来他的不满今天要爆发了。
娇娇控制不住情绪站起来说道:“临时军政府的各部门首脑人选都是按照才能衡量的,谁有所管方面的专业才能谁就会被任职,不是盲目定的,白总监此次你不也是从大本营总监调任到临时军政府任巡视专员吗?”
白总监应道:“我就看不出来那些娃娃部长们能够管理国家吗?至于我的职务我看是百无一用的闲职,唉!我现在连个女人都不如,成了个没用的人了。”
严可心也站起来说道:“总指挥,我严可心心里也不服,我记得总指挥曾经夸我道,说我是个将才,可是我现在做什么?成天围着铁块转,我就不明白此次军政府成立,难道我这样的元老,连个我不稀罕的矿业部长都混不上吗?我看你这是忘记了老弟兄。”
会场上出现了死一样的寂静,很多人目光都注视着我,我知道我必须打掉白杨、严可心的挑衅,树立自己的威严,我扫视了一眼大家问道:“还有人要说吗?”
没有人吱声了,我说道:“你们中间有人有些情绪,觉得我没有重用他,我可以理解你们此时的心情。我现在说说我的看法,自古以来,职务划分上有文官、武将之说。治国需要文官,打仗、平乱、打江山是武将的事,我们大?